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其理论建设工作在不断的田野作业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充实,有关“原生态性”的论述是一个新鲜的议题,关于其是否被吸纳为理论上的本质属性,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填补空白,本文的撰写,旨在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将原生性与晋西北老城偏头关所流传的传说故事契合在一起,总结出民间文学创作、流传、传承、变异的原生性,对于丰富民间文学学科理论建构,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原生性内涵解析
简单说,“原生性”就是“原生态”.“原生态”是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一般界定为:“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存在形态,它包含着原生态唱法、原生态舞蹈、原生态歌手、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等。”这是个借鉴了生态学概念而产生的新词汇,集中代表了新崛起的非物质民俗文化。其实原生态艺术活动在民间已经发展许久了,因其质朴自然而显得清新、真实,加上其无污染的特性而被当下追求返璞归真的人类所青睐。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原生态实际上是一个大众文化的符号,它是一种逐渐被人们遗忘或者抛弃的民俗文化”.
原生的东西立足于不同时期生产与生活的基础,着眼于生命个体和大自然的关系,从敬畏服从到试图反抗,再到因势利导规避风险天人合一,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众心理总能反映在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上,无论是表达对自然的情感还是对劳动的感叹,无论是歌颂生命本体还是表达情绪愿望,都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演进的本真面貌,是最好的艺术源泉。
民间文学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与原生态血脉相连,相比作家文学而言,原生性是民间文学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具体而言,民间文学的原生性就是指伴随民间文学的产生、流传、变异和传承全过程,能反映民间文学本质并能直接折射历史原貌和长期承载民众心理的特质。
二、偏头关简介及传说故事概览
偏头关,现简称偏关,位于晋西北角上,与陕蒙交界。黄河由西向东在流经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以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迎头阻拦,掉头南下,进入了晋陕峡谷。长城由东向西从山西北部延伸过来后,也履迹向南,黄河、长城如约而至,在偏头关握手。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却相对集中分布,在探明储量的地界之外便难以找到一粒煤屑。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并列,作为“三晋雄关”傲立于世。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游牧部落林胡族的聚居地,赵武灵王破林胡灭娄烦之后,在这里设部,公元957年五代天汉元年正式筑成“偏头寨”,此后,偏头关的战略地位便日益险要,作为内三关与外三关,内长城与外长城交叉的地方,这里是历代的军事要地,如今尚存的作为指挥中心的鼓楼,高大雄伟的城墙,壮观的城门,重重藩篱,散落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堡垒和烽火台以及以黄河天险为凭借的几处水关,它们共同组成了“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的边关屏障,加上着名的老营堡,使偏头关成为三关之首,使这里成为固若金汤的兵家必争这地,谚道“钢偏关,铁宁武,生铁铸成的老营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情况。明朝武宗皇帝朱厚照西巡来到偏头关时,曾感叹到:“此偏头关也,创之不易,守之为难!”明代的进士崔镛有感于偏头关独特的边塞风光,曾留下佳句:“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灯火护偏关。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
正是由于偏头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独具魅力的历史话题,这里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壮观的地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不仅因为这里是一个古老的边关要地,更是因为这里生存着数不胜数的民俗文化瑰宝。这里有独特的风物传说,如“文笔塔的传说”、“关河的传说”、“老牛湾的传说”、“蛤蟆石的传说”、“骆驼山的传说”、“玉龙赐福”、“石洞洼的传说”、“舍身崖的传说”、“马蹄梁的传说”、“狼窝村的传说”、“酸粥酸捞饭的传说”、“软煎油糕丈二长”等等,有人物传说,如《明代一品大员万世德的传说》、《康熙黑虎将军张旺的传说》、《清官许师贤的传说》等等,从民间文化学的视角去欣赏,会发现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山河一方传说,一方生活一方故事,这里的民间文学体现着鲜明的原生态特质。
三、偏头关传说故事创作、流传、传承和变异的原生性透视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谚语和歇后语等多种形式,产生于漫长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哺育了作家文学。偏头关本土传说故事蕴藏丰富,类别纷繁,在创作、流传、传承和变异等方方面面都彰显了原生性。
1.创作上的原生性
(1)本土朴实的劳动人民是传说故事的创作主体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产生了对客观事物的朴素认识,然后进行了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创造,针对性强,反映着当时生产和生活过程的实际情况,表达着朴实的现实愿望。民间文学作为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是实际生活在人脑中的一种反应。“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永不涸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作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同样。民间文学也是本土朴实的劳动人民创作的。
在偏头关有一个“玉龙赐福”的传说,讲述的是白龙雨神违抗玉帝旨意,降雨拯救深受旱灾之苦的老营人民,最后被撤去仙骨的事情。这玉龙洞就在距老营堡二里的大河湾村,土地平展,风景秀丽,物产富庶,河流清澈,水量充足,历史上很少大的灾年,大家都说这是玉龙在保佑着他们,玉龙山上,不准乱砍乱伐,在过节之际还有香火供奉。这则传说产生在生活实践当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将大自然进行了神化并对无法预知的大气现象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感情,于是他们在想象中对神产生了渴望帮助的诉求,并在不断的想象中使自己的诉求得到满足,正如高尔基说的:“在故事里,坐着‘飞毯’在空中飞行,穿着‘飞靴’走路,用死水和活水向死人洒一下,就会使他复活,一夜之间会把宫殿筑好。总之,故事在我们面前展开了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在那种生活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活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劳动和生活是一切想象产生的社会基础,这类传说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对于风调雨顺的强烈渴望和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迫切要求,本土朴实的劳动人民就是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2)本土原生地理环境是孕育传说故事的土壤
在地理上,我国幅员广袤,东西南北跨度大,山河交错纵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上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原始环境保存较好,地理环境和风物是居民区域区别的标志之一,依托于原生地理环境和风物,产生了无数惟妙惟肖的动人传说。在偏头关流传着着名的“关河的传说”,可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传说讲述了老营人赵来路遇水母之女的事情,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解释了关河干30年,流30年的地理特征。
事实上,关河又叫偏关河,发源于老营南约一里的吕红沟,流经偏关五个乡镇,在关河口注入黄河,全长128里。关河从高家湾以上常常干涸,一般干30年,流30年,于是有了“水母娘娘的女儿在作怪”的说法。可见,这种浪漫主义的艺术形式依赖于某一地区特有的物像并对其进行叙述和解释,体现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地域原生性,虽然不以符合科学为标准,但合情合理,在民众的心目中起到原生的“徽标”作用。在偏关,“老牛湾的传说”也是家喻户晓的,传说讲述了太上老君领玉帝之旨,以神牛耕出黄河消除水灾的事件,神牛在耕作过程中,受明灯山之光惊动,惊跑时耕出了后来被叫做“老牛湾”的大湾,极富传奇色彩地解释了“老牛湾”、“牛上咀”两样地理事物的来历。俗话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其实黄河的弯子多得数不胜数,黄河从西向东,路经偏关县万家寨时所形成的奇险的大弯就这样被民间用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解释了。传说当中,夸张生动,想象神奇,上天与下界,浪漫与现实交织得浑然天成,有实景和地名“老牛湾”、“明灯山”和“牛上咀”作为依据,让人感觉并不离奇荒诞,反而饶有趣味并具有“可信性”.
此外,在偏头关还广泛流传着“通灵骆驼山”、“神奇马蹄梁”等一系列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传说,风物是传说产生的实体依据,传说故事的流传又让风物变得生动而独具魅力。“人是类的存在物,他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既塑造自然,也塑造自己。劳动者虽然并不一定能道出多少美学原理,但他们却实实在在是美的世界的建造者。”
不难看出,民间文学会因孕育它的地域而颇具特色,精彩动人,它对本土的地理环境特征做着合情合理的解释并反映着相应的地理特征,本土原生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保证了关于它们的传说的原生性。
(3)本土原生的人文心理是传说故事的重要内容
偏头关自古以“武道”为风尚,但也很重视文教,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历代朝廷都会派德高望重的文官来与武将共同驻守,当地许多居民都是文臣武将之后。这里的居民多质朴而崇尚忠、孝、义之道,并直接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当地流传的传说故事反映着人们广泛的社会生活和主流价值。
在偏头关的街头巷尾,关于“舍身崖(nai)”的动人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传说以“胡家村”更名“舍身崖”的事件为主线,讲述了妇女构氏为感激神灵拯救了病重婆婆,纵身悬崖偿愿时被神鸟救起的故事,突出了一个恪守孝道、言而有信、感恩神灵的妇女构氏,故事中有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舍身崖”的地名沿用至今。很显然情节是极富想象力的大胆假设,时间也有可能是后人为增强故事真实性的的附会,但是它的思想主题是实实在在的。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流域的统治文化在偏头关全面传播,崇尚孝道,尊崇妇德的思想渗入骨髓,舍身崖传说的流传深刻地反映了本土居民的部分价值标准,也是当地民众千百年来的心理诉求,是一种被深刻打上当地烙印的原生文化,本土原生的人文心理最终成为了民间文学的思想内容。同样因为偏头关人民极尚道义,好狗庙村流传着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主人外出,路上遗失金子,爱犬偷偷跟随,拿身体掩护主人物品,直至饿死。商人归来后,爱犬的感天动地之举让商人泪眼婆娑,传开来也让众人深受感动,为了纪念这只可爱可敬的狗,以商人为首,大家自发地在狗饿死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取名好狗庙,数百年来香火不绝。据说拜过好狗庙的人家定生孝顺忠义之子,后来好狗庙的名声远扬,大家已经忘却了村落原来的名字,“好狗庙村”的名字也流传了下来。在这则传说中,衷心为主的小狗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于人,对忠犬精神的褒扬正反映了本土人民的价值取向。
偏头关的封建史始于春秋,消减于清末,遗风于当代,且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边防咽喉,这里对文臣武将的忠诚度有着极致的要求,当地对忠义的强调是产生这类忠犬忠物传说的直接动因,可见这类传说是一种原生的人文心理,是一种原生的民间文化思想内核。再如那些关于水旱灾害的传说故事,如上文中讲述的《玉龙赐福》的传说和《舍身崖》的传说,灾害之际总有神灵相助,流传在偏头关县城东北方店湾村一带的骆驼山的传说也是如此,但总体而言反映水患灾害的传说数量较少,且仅流传于黄河流经的区域和关河等较大河流流经的地域,而多数传说总与旱灾相关,这与偏头关的温带大陆性的气候和地处黄土高原干燥环境有关。古代这里没有水利工程,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的只有大自然,全年大多数时间干燥缺水,河床干涸,在7月、8月和9月,雨季的到来又让降雨非常集中,时间短,雨量大,有时候会酿成水灾。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民众把风调雨顺当成最大的愿望,他们世代流传的传说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这淳朴的心理诉求。偏关县现存的20几处庙宇以及戏台均有动人的传说,但也多关乎风雨诸神。由此可见,原生的民间心理直接诞生了相关传说。
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里,不同的聚落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质,在劳动与生活的过程中所创作的原生的传说故事就是他们世代进行思想教化的工具,由此,民间文学对于一个地域的人文情况极像一面镜子,深刻地反射着一个地域人民的思想意识、历史底蕴和风俗习惯,这些人文特质让一个地域具有了独具一格的魅力,本土原生的的人文心理就是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
2.流传上的原生性
民间文学在流传的过程中多以口头形式存在,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显着特征之一,在此基础上,它不断变化,迅速传播,广泛知喻。
(1)口头流传方式是原生性的保证
在文字产生以前,古代人民创造的很多文化都是靠口耳相传,躬身教学流传开来的,在文字产生以后,有一部分民间文学被整理和记录了来,或者已化作作家文学,而更多的“风”却散逸到了民间。在劳动人民的口头,伴随着生产生活,传播经验,教化民众,而口头流传的方式就决定了表达的不稳定性,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出发点都会使文本发生改变,那些新颖的东西也是民间文学的原生性所在。即使在文字产生之后,人们依然会将语言作为表达思想的首选工具,尤其是处在生产实践当中的底层劳动者,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实践经验都会自然流淌在口头语言上,他们依然是民间语言艺术的直接创造者。这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的:“文字的创造并没有根本改变绝大多数人进行口头创作的情况。伴随着阶级的分化,社会的分工,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字被剥削阶级所掌握、所控制,并成为他们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和手段。占人口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基本上被剥夺了使用文字的权利。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劳动人民继续承受着口头创作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艰苦生活中广泛地开展口头文学活动,一直发展到现在。”
民间文学是存在于人们口耳相传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随时的创新和改易都有可能产生原生的民间文学内容,口头的流传方式保证了民间文学的原生性。
(2)自觉流传形式是原生性的成因
民间文学是顺应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并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它对于娱乐民众和促进生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小时候听说过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名字叫“张发喜”,伙伴们用它来彼此称呼,被冠名为“张发喜”的一个伙伴则会气呼呼地追着对方跑或者以牙还牙,其间所产生的乐趣自不消说,更重要的是这个名字在同龄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渴望,大家总会自觉地去讲去探讨张发喜的琐碎故事来作为消遣。终于在这次田野作业中在一位老人家①的口中全面了解到了一套张发喜的传说故事。故事梗概是:张发喜是“文曲星”下凡,是命中注定的状元,出生那天紫气升腾,一片祥和,稍长大些,聪明异常,能诗能赋,灵气逼人。有一天,张发喜的母亲在洗碗时不小心把筷子甩出,落在了灶君的神位上(偏关民间家家有炕有灶,炕灶一体,灶即厨房),这年的腊月二十三,灶君升天,向玉帝秉明文曲星的母亲无缘乱打了他40军棍,请玉帝作主。玉帝一看复职的灶神鼻青脸肿,就认为这样没有教养的女人怎么配做文曲星的母亲,怎能教出未来的状元,于是就派天神下凡界抽取张发喜体内的仙骨换成鬼骨,但是张发喜的嘴闭得特别紧,于是金口玉牙就被留了下来。当时凡人眼中的张发喜是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张发喜依旧聪明过人,巧言善变,只是一肚子坏水,专做坏事。被换骨之后的张发喜在他10岁时气死了父亲,相继又气瞎了母亲,长大后游手好闲,到处闯荡却不务正业,为后人留下了一串被津津乐道的谈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直存活于世世代代偏头关人的口口相传中,和张发喜相关的“火烧埝的饭店,人来锅不滚,锅滚人不来”、“三天走到火烧埝,家书一封,一路平安”、“自抱石头自打锅,碗里放着黄馍馍”等谚语也流传甚广。由此可见,民间文学是一种可以让人自觉地去靠近和传播的艺术形态,由此,它便有了惊人的生命力,这种原生的力量,促进了民间文学的流传,结合其口头性的特点,民间文学的原生性得到保障。
3.变异中的原生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着特征。”
民间文学的存在方式是自然的,在民众之间,以口头的方式,用方言的外形,伴随着俚语的亲切和手舞足蹈的表演,这一切自然而然的变动决定了民间文学总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
(1)原生的变异行为与结果
民间文学流传和传承的主流力量是来自民间的,民间在流传和传承民间文学作品时,往往具有娱乐、教化、哗众等目的性,如在上面张发喜的故事中,我们会得到些教育意义如“我们对神仙的神位要好好保护和敬奉”、“人生就一颗聪慧的头颅要珍惜,要用在正确的事情上”、“为人要厚道”,等等,会被讲述者刻意强调,那故事的本身就会发生变异。有时,同一个故事流传久了就会让听者感觉乏味,讲述者出于谋生或其他目的就会改变故事的情节,甚至自发地去续写这些故事,当然这不仅不会被追究责任反而会更受欢迎,正是这些续写和改写性的变异构成了民间文学的生命所在。这种继承了精髓又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丰富、改易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流传和传承行为是自发和原生的。
(2)变异须尊重原生性
民间文学的创作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却是有意识的文学艺术创造,受客观创作环境的影响,民间文学学出现变异的原生艺术形式。有些风物存在于不同的毫不相关的地域。如在不少地方都有一种叫做“蛤蟆石”的风物,皆因为天然的石块神态酷似蛤蟆,便以“蛤蟆石”命名之,关于它们的来历各地各有想象和说法,于是诞生了不同版本的“蛤蟆石”风物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间的联系和交往渐渐加强,关于“蛤蟆石”的传说故事也在这种交往中得到了交流与整合。然而民间文学是一种没有着作权且靠口传心授的文学艺术形式,于是不同传说的交融造成了大幅的变异,过度的变异并不利于民间文学的发展,这为民间文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去伪存真”还是“因势利导”的两难命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应当从尊重原生性出发。
出偏头关南门往东4公里,在尧头村和响水村的交界处,在关河的北岸边就可以看到一只宽1.4米,高2.6米,长2米许的黄白色石蛙,尾指西头朝东,四趾紧抓磐石,前肢挺立,后肢稳健,两眼圆睁,阔嘴紧闭,胸颈鼓鼓,腹贴岩石,背斜挺直,似负重前行,又似愤愤不平,偏头关人称其为“蛤蟆石”,是件鬼斧神工之作。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如“偷情的男人被仙人惩罚”、“久游不归的不孝子被控行踪”、“玉帝派天将镇守山河”等。其实对于这件被河水冲刷和日晒风化而形成的风物,其传说的确定当与本土的客观环境相结合。偏头关当地煤田集中分布,土质黑黄分明,所以笔者认为以下版本的传说最贴近本地初民们的创作意图,即:天公当年派神物给山西各地送煤炭,其中神蛙先逆黄河又逆关河而上,给老营一带的人送煤山,临晨走到了今“蛤蟆石”所在的地方,遇到了一队驮炭的汉子,神蛙问道:“这里离老营有多远?”驮炭汉不知此蛙是神,便以人估路说:“可远了!”神蛙一听泄了气,再没有前行。从此,偏头关的煤矿便由关河从西向东集中分布,至尧头村往东就一点也没有了。天公因此把神蛙贬下凡间化为石头守在它泄气的地方。而老营和南堡子的人在有汽车之前,只好祖祖辈辈赶着牲口驮炭,吃尽了苦,受尽了罪。
如此,偏头关“蛤蟆石”的传说便合情合理,具有了原生的地域性特点。可见,在尊重民间文学原生性的前提下,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体现和保证其原生性,从而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归属和保存。当然在民间文学工作者进行田野作业的时候,也要尊重民间文学的原生性,可以整理故事的梗概,加工作品的形式,提炼语言的精华,调整讲述的顺序,还可以用设备保留声音,但最理想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录像,这样才最接近民间文学的本来面貌。如果有幸身临其境,那体会更为深刻。
4.传承中的原生性
传承性是世世代代的继承,是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那些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民间文化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因素,是顺着时间纵向传承下来的经过检验了的东西,是原生的作品获得民众认可的过程。“传承形式特点,一般地说来是民间文学作品所特有的,也是作家书面文学所缺少的。因此,偶尔为作家发现,吸取到自己的创作中,便立即给作家文学增添了刚健清新的色彩。古代和现代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家,往往在学习和运用民间传承形式方面有些出色成就。”
(1)思想内容传承的原生性
2011年,第41届“龙华盛会”(又名“万人会”)在偏关县隆重举行,盛会始于1601年,十年一度,用来纪念偏头关传奇人物万世德。万世德,1571年中进士,以文入仕,以武成名,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特赐一品服色。57岁死后,万历皇帝赠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万公一生峥嵘,万历皇梦中知之,传说有第三只天眼,辨忠奸,窥机关,栋梁肱骨之才,功勋卓着。有关他的传说颇多,为后人留下了很好的教育素材,其传说具有思想上的传承性,可以透视出民间文学的原生思想内容被传承的实质。传说流传了400年之久而不褪色,在于它有着扣动人心的精神内核,万公的机智、博学、善良、正直和忠诚是其传说传承的精神实质,原生的思想内容是民间文学被传承的重点所在。民间文学的创作是自发的,不考虑专利和着作权问题,没有确切作者,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没有被书面保存,有些已彻底消失。当然不是所有由群众集体创造的口头文学都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老百姓甄别和挑选,有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其生命力是短暂的,消逝是一种必然;那些被长久流传的作品多为经时间考验过的瑰宝,而原生的积极的思想是其传承下去的内在力量。由此,一定意义上,民间的评书、戏曲、皮影等艺术以及作家文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均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完善和发展。
(2)艺术特色传承的原生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也是从远古时期逐渐形成的。几千年以来,人们不断进行口头创作,逐渐根据本民族口头语言的音节、语调、语法结构、修辞特点,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这些手法和形式不断为广大人民所琢磨、锤炼、承认和使用,代代相传,世世袭用,形成了一些鲜明的民间文学艺术特点。不管社会历史发生了多么大的变革,这些艺术特点都一直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形式传承下来。”
就如在上文张发喜的传说故事中提到的,在偏头关,人们喜闻乐道“两个毛驴一根轴股”、“自抱石头自打锅,锅头煨得黄馍馍”、“火烧埝的饭店,人来锅不滚,锅滚人不来”、“三天走到火烧埝,家书一封,一路平安”等歇后语或谚语,都是从张发喜的传说故事中概括出来的。第一句是张发喜曾经用比喻的手法回骂戏弄他的秀才的话,后世人们便由此得到启示,常常用借代和比喻的手法去阐释事物;第二句常常被人们用于斥责那些自作自受,自取其辱的恶劣行径;第三句用来形容那些不遂人意的无奈事情;第四句用来形容前程顺畅,春风得意。再加上用偏头关本地方言来说这些歇后语时,会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作为一种原生的民间文学形式,极具原汁原味的魅力。一般而言,这种自然的产物,民间文学有着原生的艺术感:思想质朴,感情直率;语言通俗晓畅,朗朗上口;风格活泼自然;结构单纯连贯但不乏俏皮精彩;修辞上多赋、比、兴,常常夸张,多用复沓。这些原生的艺术特色被永久地传承了下来。
四、原生性是民间文学的基本特质
探究民间文学的特征,一般的方法是和作家文学进行对比。原生性则是民间文学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依存于实物的客观存在,以上来自偏头关的传说故事可以证实这一点。同样在谜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其他民间文学作品形式中,原生性也显而易见。在当下,提原生性一词并非新鲜的创造,但将原生性附会在民间文学中,总结出民间文学创作、流传、传承、变异的原生性,对于丰富民间文学学科理论建构,传承和保护口头流传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民间文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原生性伴随民间文学的产生、流传、变异和传承全过程,能反映民间文学本质并能直接折射历史原貌和长期承载民众心理的特质。民间文学经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在历史的的征程中变得越来越久远,越来越动人,也越来越朦胧。地域是根基,如若失去,民间文学也失去了生命力,变得飘渺空洞。由此可见,民间文学的原生态性是一个恒久的的话题。来自本土的原生态特质,让民间文学得到了传承。如果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和尊重民间文学的原生性,在推广人文景物同时的拿出它原生的民间文学,双方都将会永葆美丽动人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
[2]百度百科[EB/OL].
[3]高尔基论文学·个人的毁灭(续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4.
[4]高尔基论文学·谈谈民间故事(续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96.
[5] 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M].长沙: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2.
[6]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01.
[7]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8]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