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简述榆树二人转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3-25 共5377字

  榆树二人转的历史,溯其根源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从开始到现在,可按时间顺序大体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咸丰二年(1852年)始,二人转传入榆树。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咸丰二年辽宁省外流蹦蹦戏艺人周半拉子、林大寡妇等,曾在我县以说口逗乐子、滑稽表演、打板清唱等形式,走屯串户地进行演出。到同治年间(1864年左右)流入艺人徐大国、李春阳、刘福贵(艺名刘大头)等,从辽东经吉林市来我县北下坎号荒一带(现大岗、红星、八号,育民等乡)唱过屯场。相继张相臣,谷罗锅子、胡大饼子、火燎杆子等流入艺人,从外地来我县搭班演出,经常活动在北下坎和青山堡(现青山乡)、大呤、泗河城等地。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从河北省来的艺人苗富、苗兴,在保寿乡尹家窝棚落户,成立了苗家戏班,主要唱河南调子及锣鼓帽。不久我县艺人张足香(艺名张杆枪)、孙玉德等在北下坎(现红星乡)成立了北戏班;王清林(艺名葡萄红)、孙印宝(艺名大金牙),关戏匣子(流入艺人)等,在大呤镇贾家烧锅成立了贾家屯戏班;顾清山(艺名顾秃子),杨傻子、毕成等艺人在青山堡成立了东戏班。这几个戏班,除了在本县演出外,到黑龙江省和吉林市各地演出较多,这个阶段是榆树蹦蹦戏初步形成阶段。

  第二个阶段:即从辛亥革命到民国二十年的“九一八”事变(1911年至l931年)。在这个阶段,榆树二人转艺人由过去的二十几名(包括流入的艺人)发展到六十多人。全县有十几伙戏班。每个戏班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比较有声望的艺人有:张足香(本县)、王云鹏(艺名双红,本县)、刘士德(艺名大滑稽,本县),叶尚林(艺名叶傻子,流入)、刘玉成(艺名金菊红,本县)、张少楼(艺名粉白桃,流入)、沈广太(艺名粉菊花,本县)、石臣(艺名小公鸡,流入)、杨福生(艺名金香草,本县),赵凤礼(艺名赵小辫,流入),徐珠(艺名徐大浪,流入)、毕成(本县)、谷振铎(艺名谷月秋,本县)、李庆云、张福臣等。民国五年(1916年)艺人王喜、宋元在县城成立了英复茶园,接待蹦蹦戏班。1935年榆树又成立一座戏院,为戏班提供了宽敞的演出场所。在这个时期榆树的蹦蹦戏发展较快,艺人们除在本县、本省演出外,足迹遍及东北三省。故此榆树有“蹦蹦戏之乡”的美称,从这个时期就有所传。

  第三个阶段:即从1931年后,到l945年日本投降。这个对期,东北沦为日寇的殖民地。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了严重摧残。特别是蹦蹦戏被贬为“野生玩艺儿”,唱蹦子的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准进行演出活动。伪警察和自卫团发现艺人演出,就抓到警察署先审讯,后拘留。日本鬼子把唱蹦蹦戏艺人叫“浮浪”,被他们抓住后先打一顿,然后送到劳工地。1934年7月,艺人刘士德、徐大国,谷振铎、郝复光在舒兰县演戏时,就被日本人抓去送到出里劳工地修了一年山洞子。郝复光因身体不好被折磨死在劳工地上,刘士德、徐大国、谷振铎被抗日联军救出,进山里给抗联演出《西厢》、《穆桂英指路》、《小王打鸟》、《双锁山》等节目,后被护送回到了家乡。在那个黑暗的年月里,大多数艺人因唱戏难而弃艺务农。艺人王清林被警察抓去关押两个多月,放回后他把头剃光,决心不再从艺,开始给地主扛活做月;艺人沈广太把家搬到舒兰县山区隐形匿迹;艺人顾清山,毕成改行说书,流入艺人徐珠、徐庆、赵小辫、柴老丫等也都逃往黑龙江省林区,以免遭磨难。剩下的少数艺人,仅能在距县城较远的偏僻村落走屯串户地偷偷演唱。这个时期榆树蹦蹦戏已进入低谷。

  第四个阶段:从1946年初到1949年末,也就是从东北解放到新中国建立。这个时期的榆树蹦蹦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重新得到恢复,而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县、区、村三级政府,不仅有专人负责帮助搭班,还给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有的区、村为戏班购置了服装和乐器,还有的给生活比较困难的艺人补助了柴米。因而弃艺务农的老艺人又开始演出了,有些外流的艺人也陆续回到了家乡。不仅如此,有些青年,特别是有的女青年也投师学艺。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来统计,全县蹦蹦戏班有11伙,其中区、村组织的有3伙,自己搭班的8伙。艺人发展到七千多人。比较有名望的戏班有:以谷振铎、杨福生为骨干的秀水兵站戏班;以张足香、王胖子为骨干的八号区保民村农会戏班;以刘士德、张小二、刘玉成为骨干的五棵树区戏班;以赵庆、王清林、纪百令为骨干的大岭戏班。在这些戏班中,青年艺人较多,不但有男青年,还有女青年。如刘儒、曹淑琴、毕淑兰,岳彩兰、李华令等就是这一时期拜师从艺的,女青年学唱从艺,不但打破了旧社会戏剧的男扮女装的陈规,而且给东北地区蹦蹦戏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的活力。榆树蹦蹦戏班的恢复和发展,不仅活跃了城乡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占领了想想文化阵地,他们为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如秀水区的谷振铎、杨福生组织的戏班子跟随土改工作队,配合区兵站,深入群众,编演了《李二小参军》、《枪毙六稳尚》、《送郎上战场》、《做双军鞋给亲人》、《改地按天》、《喜送公粮》、《血债要用血来还》等许多新节目,有的节目至今还在流传。

  第五个阶段:即从1950年到1960年。这个阶段正处于走合作化道路和“大跃进”的年代。所以,蹦蹦戏的发展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向前迈进。艺人队伍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蹦蹦戏艺人中,男女青年增多,有些个人搭班的戏班改变为村办、社办。在“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方针指导下,新的剧目和演出形式都有了很大突破。1951年11月成立了县文艺宣传队,开始从各区、村戏班抽调l3名演员,其中女演员4名。到l960年发展到有演员22名,其中女演员9名。这个时期县剧团比较有名望的演员有:谷振铎(男)、杨福生(男)、赵继昌(男)、刘玉成(男)、由桂芬(女)、张永莲(女)、苏文芳(女)、安敬芝(女)、朱凤清(女)等。五棵树区也成立了大集体地方戏队,弓棚、八号、大岭等地成立了乡办地方戏队。此外,还有l4个村办和艺人自愿搭班的地方戏队,全县演员发展到l57人。为了提高艺人的素质和加强管理,县文化馆在1950年11月举办了民间艺人训练班,有七十多名艺人参加。在此期间,由谷振铎,杨福生等又组成了民间艺术改进会和文艺创作小组,自编了《新八出戏》《胡小玉劝夫参军》《灯下劝夫》等节目,演出后受到了全县人民的称赞。1952年12月,省委宣传部组织整党宣传队,抽调舒兰、榆树两县蹦蹦戏队,先后到怀德、农安、前郭、扶余等县为整党训练班演出了《双回头》《奔向光明》《走互相合作道路》《贺年信》《喜临门》《老夫妻顶嘴》等节目,受到了各县的好评。

  1953年4月1日至l4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我县民间艺人谷振铎,杨福生在大会上演出了《西厢》片断,荣获优秀奖,并在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宋庆龄的接见。1953年6月,吉林省文联召开了民艺座谈会,我县的王云鹏、杨福生参加了这次会。会议通过了文联副主任高叶关于改蹦蹦戏名称为“二人转”的提议。从此,这一民间流传多年的表演形式以文雅的名称被列为地方戏种之一,榆树县“二人转之乡”的美名也随之远扬。在这年的七月份,东北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孙芋、张颂,潘芜、刘方、孟慧等专程来我县深入生活,访问了二十多位老艺人。他们不仅收录了许多民歌,还向王云鹏、杨福生、谷振铎、刘士德等艺人学习了二人转《西厢》《杨八姐游春》《蓝桥》等节目。榆树二人转在人民公社以及“大跃进”期间,各级党委非常重视。随着体制的改革,在全县38个人民公社中,有21个办起了社办地方戏队,有42个大队办起了队办地方戏队。这些民间二人转队伍采取农忙务农,农闲演出的方法,到各地巡回演出和互相交流经验。他们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利用文艺形式开展了宣传。为了适应和提高艺人的政治思想和艺术水平,县文化科在1956年7月举办了民间骨干艺人培训班,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吉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文艺方向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进一步提高了艺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艺术水平。许多艺人在政治上要求进步,艺术上精益求精。谷振铎、杨福生等五名二人转艺人在1956年5月1日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二人转老艺人王云鹏,在1953年7月被省文化局聘到省地方戏团音乐工作组,搞民间音乐搜集和研究工作。l957年2月17日吉林省文化局、团省委、省民委召开了第一次农村民间音乐舞蹈选拔会,我县的民间艺人王国臣、刘士德参加应选。

  1957年8月,榆树县召开了第一届二人转剧目创新会演大会,会演共进行了五天,有21个社办队,34个队办队参加,共演出107个节目,选拔出优秀表演传统剧目23个;新剧目19个。比较好的传统剧目如《西厢》《蓝桥》《貂蝉》《王美蓉观花》《五龙堂》等;新剧目如拉场戏《一札麻》。《红管家》《合作化就是好》,二人转《天神入公社》《夫妻巧打流沙井》《水库花烛夜》《夫妻合作》,单出头《夸女婿》《浪子回头》《养猪姑娘》等。为了加强对民间艺人的领导,大力发展二人转艺术,于1958年3月成立了县民间曲艺联舍会,共9人组成,主任张振才,副主任手宪涛。并成立了曲艺业余学校,负责对艺人考核登记,艺术交流,不定期培训骨干和印发宣传材料。

  1959年6月13日,我县有两个地方戏队参加了省举办的检阅“大跃进”以来全省表演艺术成就观摩大会。我县有二人转《县长和小刘》《送郎参军》和单出头《夸女婿》三个节目获优秀奖,并被编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林二人转选》。这个阶段,是我县二人转发展的兴盛时期。比较有名望的艺人新秀有赵继昌(男)、陈殿栋(男)、王汉东(男)、王友(男)、由继发(男)、倪文焕(男)、于志刚(男)、姚坤(男)、由桂芬(女)、苏文芳(女)、齐敬东(女),张永莲(女)、安敬芝(女)、郎秀霞(女)、刘海堂(女),朱凤清(女)、朱玉琴(女)、苗占国(男)、兰淑清(女)、徐三丫(男)、胡清林(男)、陈洪颜(男)、陈福生(男)、李在富(男)、郑学礼(男)等五十多名。

  第六个阶段:即从1960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到l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这六年时间,我县的二人转处于低潮。在三年暂时困难时期,队办二人转队全部解散了,原有22个社办二人转队仅剩6伙。其余的艺人,有的去矿山,有的去林区,有的从工,有的务农。县办地方戏队,根据当时情况在1961年从评剧团分出,改为民间艺术团,定为县办大集体,自负盈亏,财经单独核算,人员增到30人,其中女演员13人,并分成两个队,深入社、队巡回演出。

  1962年3月,县民间艺术团一队,参加了省文化局召开的二人转研究会。在会议期间,演员张永莲(女)演出了《洪月娥做梦》,赵继昌、由桂芬演出了《西厢》,受到了省里的好评,灌了唱片。在这年的4月,县民间艺术团二人转演员赵继昌在《长春日报》二人转笔谈专栏发表了《扮演二人转下装的体会》的文章,标志着我县二人转表演艺术的技巧、唱腔、舞蹈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1963年3月,我县文化科召开了二人转艺人骨干学习会,传达了省《关于才子佳人戏、公案戏、神话戏、武打戏占领舞台的错误倾向》的文件,传达了省委宣传部批转省文化局《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取缔黑剧团的报告》,并反复学习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会议后重新对农村二人转队伍进行了整顿。将队办和部分社办队予以解散,重新以拉林河、环城、松花江、南卡岔河、北卡岔河等五个区委为主,成立了八号、泗河、环城、黑林子、五棵树等区委所在地公社的五个地方戏队,每个队确定演职人员30名。这样大部分中、青年演员参加了二人转队,少部分老艺人做了导演或老师。戏队以在本县活动为主,去外地演出,除必须持县文化科介绍信外,上演剧目单要报文化科审核。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文艺舞台出现了“一净、二新、三高”的局面。一净:净化了舞台,脏口、脏词、丑态、怪相没有了;二新:新节目、新秀(二人转青年演员)多了;三高:演员政治思想水平、演出质量、艺术水平高了。在这个阶段,五个区委社办的二人转队,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受到了外界和本县观众好评。

  第七个阶段:即从l967年到l976年的十年动乱时期。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团体在批判“文艺黑线专政”的浪潮中全被砸烂,县民间艺术团解体,大部分演员下放到农村,走“五·七”道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剩下的部分评剧演员,组成了战斗队,造“文化黑线”的反。区社办的二人转队全部解散,二人转这个民间传统剧种和剧目被打入冷宫。到1970年,县革委会成立后,又重新组建了文工团,演员多数是从下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上来的。社、队办了文艺宣传队,二人转仍被列为禁演之列。

  第八个阶段:即从l977年粉碎“四人帮”后到l983年改革开放。这个时期二人转又获得了新生。不仅出现一次又一次兴起和发展的高潮,而且在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政府重新把老演员们请回来,恢复了县二人转剧团和五棵树镇二人转剧团,其余各乡镇的艺人也自愿搭班办起了个体二人转队。此外,县政府还拨出专款,由文化馆负责,办了两期二人转小班。为民间艺术团培养新演员23名,从根本上解决了榆树二人转演员后继乏人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二人转、书曲等民间艺人的领导,县文化局于1982年成立了艺人管理办公室,对全县的197名二人转演员或书曲艺人进行了重新登记,并发给了艺人演出证。为了提高这些人的素质和演出水平,还分期分批地把他们集中起来,由县艺术团给做示范表演,传授技艺,从而不断提高演员的艺术水平。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榆树二人转继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