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以《冯奎卖妻》为例浅谈二人转民间剧目发展演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3-25 共4133字

  二人转传统剧目《冯奎卖妻》,是以二人转(双条)、拉场戏两种艺术形式演出的一个剧目。源于柳腔喇叭戏(山西柳腔)。晚清时期由辽宁省辽南地区艺人引进,很快流传盛演东北各地。

  剧演明末崇祯朝,关内三年荒旱,民不聊生,有钱人家折卖家产,穷苦人家卖儿卖女。难民冯奎一家四口三日断炊,只好忍受夫妻母子离别之痛,卖妻救子。幸遇买妻之人夏永贵(夏老三)慈善相助,使得冯奎一家骨肉不分离,团聚渡难关,演绎了一场从悲到喜的人间真情。

  《冯奎卖妻》虽是二人转、拉场戏两种不同演出形式,但基本同是一个脚本,从剧情到唱词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二人转演出,没有说口。拉场戏演出,根据剧情,演员加些说白。在上世纪 30 年代,增添了船夫和人贩子两个人物,并加进了船上的一场戏。

  今存二人转演出形式的传统文学版本 3 种:有辽宁省宫钦科整理的文学本、吉林省李青山口述(李远翔记录、王悦恒校注)本、黑龙江省胡景岐演出文学本。拉场戏仅存吉林省刘世德、杨福生口述本1 种。

  据二人转老艺人王悦恒(1923 年生人)说:“《冯奎卖妻》是一出苦戏,是一出唱功戏。在唱上,表演上,都得下一定的功夫才能把它演好。旧社会演这出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俩人唱,一种是用多人唱。艺人在过去要是初次见面想演这出戏,该怎么演,有两种问答方法。”丑 (说)双唱?拉开唱?

  旦(说)双唱。(丑就明白了,是俩人唱)丑 (说)双唱?拉开唱?

  旦(说)拉开唱。(丑也就明白了,是上夏老三、桂姐、保安)为什么要拉开唱呢?旧社会二人转艺人整天整宿地给人家唱,实在太累了。观众看二人转(指“双条”)也看多了,也想换换形式,要求看戏。艺人就想办法,拉开场子唱。唱词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就固定扮几个人物上场。没服装就借件大布衫,借顶毡帽,戴上小胡,再背上钱褡子,这就是夏老三,年轻的包头的扮桂姐,年轻的唱丑的扮保安,有啥穿啥,观众没人挑剔。

  演《冯奎卖妻》这出戏,不管几个人物上场,唱词基本不变。按人物把台词分开唱,说白台词不定,只要不离题,和人物吻合,多说几句少说几句都行。演出场次多了,有些说白的台词就逐渐固定下来了,个别的说白还是即兴现抓。

  这样,演出形式变了,演出时间长了,观众因为换了口味也爱看了,艺人由两个人演唱,到分开几个人演唱,也省劲多了。

  关于《冯奎卖妻》“拉开唱”,二人转老艺人谷柏林(1926 年生人)回忆说:“前辈名艺人刘福贵(艺名刘大头,人称江东第一名丑)大约在 1891 年和男旦李桂舫在吉林省境内松花江两岸经常演《冯奎卖妻》。”

  二人转老艺人谷柏林说“:开场,剧中人物李金莲上场,念:‘崇祯坐了殿,荒乱不收田’。

  当时,虽然按拉场戏形式演,但是唱词还是说唱式的词。比如‘:崇祯坐殿民不安 / 天下荒旱不收田 / 不是旱来就是涝 / 家家户户断炊烟/ 甲午年间青苗好 / 又被蝗虫吃个宽。’在人物扮相上,包头的摘下‘花架子’,青布包头,这就是当年李金莲的扮相。夏老三戴个鼻掐,头上扎个钻天锥小辫,身上穿件大布衫子,腰上扎根青布带子‘,腰包’往肩上一搭,当钱褡子,这就是夏老三的扮相。演夏老三的演员得摹似南方人说话口音,其他人物说东北话。

  后来,还上场两个船家,添点船上戏。

  1940 年后,我们演拉场戏的时候,就是用现在这个本(即刘世德、杨福生口述本)。在人物扮相上更接近戏曲了,李金莲按青衣扮,只是摘掉头上的花,穿青布衫,扎个白腰包,道白时梢有点上韵。夏老三丑扮,戴丑帽,穿下水衣,扎腰包,还是摹似南方人说话口音。我们保留剧中的一个船家,将另一个船家改成人贩子。这是一出苦戏,观众看后没有不掉泪的。至今(指 1980 年)还没断上演。”

  通过王悦恒和谷柏林二位老艺人对《冯奎卖妻》当年“拉开唱”的简洁的回忆,让我们十分清楚地了解到拉场戏《冯奎卖妻》最初从二人转劈出来的全过程。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有一些拉场戏当年形成的过程,如拉场戏《包公陪情》,最初就是同二人转(双条)演唱一个脚本,上老张这个人物就是拉场戏,不上老张就是二人转(双条)。

  《冯奎卖妻》在结构上,突出了二人转悲剧唱功的特点,即是悲剧的“扎心段儿”。而且段与段之间按排得均匀合理。一段悲过一段。几个细节的描写,精彩动人,扣人心弦。艺人习惯称之的哭别一段,即是李金莲要与冯奎及儿女分别时,难舍一双幼小的儿女,但又是为了他们的活命。千叮万嘱,细腻感人,生动地表现出骨肉分离的悲惨情景,句句血,声声泪,情刺人心痛。

  “……你卖为妻我情愿,我把儿女唤到面前。
  左手拉住小桂姐,右手拉住小保安。
  我有心说了真情话,又怕儿女叫苦连天。
  不能说来不能讲,花言巧语把桂姐瞒。
  我和你爹去把集赶,在家好好领着弟弟玩。
  别人家孩子打你别还手,别人家孩子骂你别还言。
  到晚上为娘要是不回家转,给你弟弟做点饭餐。
  门后还有秫秸半捆,盐篓里还有半把盐,葫芦头里还有一碗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三个大钱。
  金莲我说完往外走,一双儿女叫喊声喧。
  听儿女哭声心难过,好似钢刀刺我心肝。
  常言道能叫爹娘缺儿女,儿女缺爹娘实在可怜。
  有心叫丈夫不卖我,一家四口活命难。
  我咬牙走出房门外,看家的黄犬把路拦。
  哑叭畜牧也通人性,它知我一去不回还……民间有俗语:“死肠子好扯,活肠子难离”。

  做为一个母亲就眼睁睁地将一双幼小的儿女扔下,不知何年何月能见面,可谓是撕肝扯肺之痛,人间离别是最牵动人心之情。

  接下来的扎心段就是冯奎与妻子李金莲在去往卖人市的路上,二人雨中问寒冷和过桥搀扶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夫妻恩爱难舍难离,感人肺腑,动人情肠。大段的[哭糜子]唱腔更具有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

  “……夫妻二人往前走,唰唰小雨湿衣衫。
  我问丈夫你冷不冷?
  我问贤妻你寒不寒?
  我要是不寒哪能问你冷,我要是不冷哪能问你寒。
  正然行走抬头看,有道河沟把路拦。
  冯奎我大步跨过去,回身我把全莲搀。
  丈夫你今天搀我一把,从今后再想搀我难上难。”

  夫妻间的过桥一搀,走沟沟坎坎的一扶,过河 水一背一抱,这种感情在平时,觉得平常又平常,一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却显得非同一般了。在笔者的家乡---中国二人转之乡梨树县辽河西岸的一个山村,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村中有位不错的二人转唱手,按屯邻的辈份我叫他二哥。解放后土地改革分到了房子也分得了土地,全村人都把土地当块宝似的莳弄,惟有这位二人转唱手对土地虽说种也种了,铲也铲了,但他最热衷的还是唱二人转,为此事夫妻没少吵嘴,最后闹到区政府离了婚。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双庙岭的“二肋上”(岭中间)女的走不动了。这位唱手就说了,我背你上岭吧,也算夫妻一回。当背到岭顶上二人坐下休息时,那女人竟一头扎进唱手的怀里,还流了泪,说,都办离婚了,你还对我这样。说罢将那张离婚证书撕碎,顺手一扬,随风消失。从此,这位妻子由反对丈夫唱二人转到支持唱,一时成了村中的佳话。

  《冯奎卖妻》最催人泪下的要属买人的夏老三将两吊铜钱交到李金莲手中,李金莲手拿铜钱对丈夫冯奎嘱咐劝说之言。黑龙江省胡景岐本是这样写的:

  “……两吊铜钱拿回去,领着孩子省吃俭用度荒年。
  叫保安南学把书念,叫桂姐做针线莫偷闲。
  保安长大给他把媳妇娶,桂姐长大给她找夫男。
  你叫桂姐遂心意,别要人家彩礼钱。
  保安念书念到龙虎日,进京科考去求官,得中高官回家转,你父子团圆母子不团圆。
  实指望咱夫妻白头到老,实指望咱夫妻生女育男。
  实指望咱夫妻不分不散,实指望咱夫妻到老百年。
  我今一去没有别的挂念,三宗大事惦记在心间。
  一来是你家中无人照看,二来是儿女小尚未成年,三来是丈夫你再娶妻度日月,千万可别把二婚女子添,坐家女能和你一心一意,二婚妇终久是两样心田。妻走后丈夫你别把我想,切莫要终朝每日珠泪涟涟……”

  《冯奎卖妻》这个剧目,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是观众经常点唱的剧目。人们喜欢听看了还流泪,尤其妇女,十有八九都是边看戏边流泪。每演此剧时,常有观众向台上抛钱,甚至有的观众完全被吸引入戏,感情投入到忘我的氛围,将剧情当成了身边的真实生活。上世纪 50 年代初,笔者在演剧现场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件事:当演唱到冯奎给妻子李金莲头上插根谷草叶时,村中的老张太太进到场内就把谷草给拔下来了,流着泪对演冯奎的说:

  “不许你卖她!”随后将两张纸币塞到上装手里说:“拿着!”在这位张老太太的带动下,有不少人给钱。在人们悲感的气氛中导演了一幕人间喜戏。

  真正让这个剧目由悲转喜的关键人物,是剧中的人物夏老三。他的出现给冯奎一家送来个喜运,也给这出悲剧带来了喜剧结尾。

  夏老三并不是腰缠万贯的富人,而是个“从小父母下世早,家徒四壁受贫寒,无奈在财主家把活做,积攒下这么几个钱”,尝够穷苦滋味的光棍汉,在江南说不起媳妇,只好来卖人市买媳妇。在成交之后的一幕,却拨动了他做人准则的心弦,即是“任叫一人单不叫二人寒”。

  他从内心向观众(也是向万众)呼喊出心声:

  “乡亲们哪!
  他们骨肉离散叫苦连天,闹得我一阵好心酸。
  老人古语说得好,任叫一人单来不叫二人寒。
  我若不买这位大嫂,(向冯)你们一家得团圆。
  打一辈子光棍我情愿,不能叫人们骂我夏老三。
  两吊铜钱我不要,另外帮你五吊钱。”

  夏老三囊中搜尽,悉数送给冯奎,助他一家“熬过灾荒苦变甜”。当冯奎一家四口跪地叩头谢恩时,这位朴实厚道,心地善良的夏老三则说“:别磕头,你们磕一个,我得还四个。”

  于是,还礼不止,跪地倒退磕头下场。此时,来自观众席中的掌声要超过任何喜剧的收场。这种喜剧效果,不是逗出来的,不是耍出来的,也不是闹出来的,而是人间的真情实感,通过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感染出来的。

  《冯奎卖妻》从悲到喜,悲剧何因而悲?喜剧何缘而喜?剧中人冯奎在给妻子李金莲头上插草为卖人标志时一语道出:

  “黄谷草好比一柄杀人剑,斩断了恩爱夫妻缘。
  可恨那,民有灾难官不管,苍天又不把穷人怜……”

  在旧社会,天降灾难,官府不管。然而,在广大贫苦民众中,穷帮穷,见真情,祖祖辈辈,自古有之。夏老三的行为正是这种传统美德的一个剪影,有了这种传统,什么样的人间喜剧不能创造!

  1983 年,吉林省海龙县地方戏剧团由隋守信执笔,对《冯奎卖妻》进行了整理改编,剧中人物固定为冯奎、李金莲、桂姐、保安、夏老三等五人,删掉了船夫和人贩子。在保持原剧情不改变的基础上作了增删,经剧团郑桂云等人首演之后,在吉林省内全省学习推广。从此,拉场戏《冯奎卖妻》替代了二人转形式的《冯奎卖妻》。

  到了 20 世纪末,由于各地剧团体制改革,人员调整变动,并走向市场经济,此剧就很少有演出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