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非遗后”视域下民间文学传承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来源:今古文创, 作者:刘亲荣,王汉奇,苏冬胜
发布于:2021-03-15 共3764字

  摘    要: 民间文学是传统农业中,民众长期生活生产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存在诸多问题,当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后,民间文学的非遗传承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本文对“非遗后”时代的民间文学的传承困境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关键词: “非遗后”时代; 民间文学; 非遗传承; 困境; 保护对策;

  民间文学是指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散文体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体的歌谣、谚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1]民间文学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并在其环境中传承发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农业逐步被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所取代,民间文学依赖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消失,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已岌岌可危。许多民间文学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但因文化生态已改变,因此,也只能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保存在博物馆,仍面临着诸多的传承困境。

  一、“非遗后”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学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分析

  “非遗后”是指在国家及地方的文化保护单位的政策指导下,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了民间文学,并以书面或电子资料的形式被文化部门保存起来,部分民间文学已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出版了《中国民间歌谣集》《中国民间谚语集》《中国民间故事集》等三套民间文学集丛书,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只是非遗保护的开始,由于民间文学生存的语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便是已被纳入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文学,其传承发展前景依然堪忧。
 

“非遗后”视域下民间文学传承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一)传承空间受限。

  在非遗后时代背景下,传承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遗产既不是把它挖掘出来放在遗产名录上,也不是把这些经典放在藏经柜里,而是要想方设法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起来,使之能进一步传播、利用和推广,能给研究者提供学术理论方面的支持。原生态的民间文学起源于田间山野和劳动人民,其传承有一定的时代性。当前,其传承面临的困境是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在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都在日益变化,许多结合农事生产的民间文学,如劳动歌、谚语等已随之消失;一些原农闲时开展的民间活动,如山歌、戏曲等也随着电视、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而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这一系列原因,打破了原生态民间文学生存的空间,使之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影响和阻碍,其生存的空间也逐渐萎缩。因此,这样的生存环境将导致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空谈。

  (二)传承链断裂。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传授经验的一种口头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特定时期民众生产生活及娱乐的时代产物,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传承是口传心授。原始传承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传承链的断裂。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及工业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放弃了低收入的农业生产生活,转到各城市务工,加之互联网技术已覆盖农村,几乎家家通网络,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民间文学不再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年轻人对祖辈传承下来的这些传统文化已不再感兴趣,甚至被他们视为“下里巴人”的落后文化。据统计,目前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近一半人为70岁以上,平均年龄达到了60多岁。这一变化进一步导致民间文学传承链脱节的困境,进而产生民间文学失传等一系列问题。

  (三)承载体损坏。

  文化的传承往往需要一个载体。一是实物载体,如,传说、故事、山歌等大多依附于与之相关的地方风物作为载体,有明显的地域性。当山川、田垌、寺庙等特定风物被改造成了城市高楼大厦或工厂时,其文化依附的载体也随之消失。二是地方语言载体,如山歌、戏曲等是以地方方言口口相传进行传播与传承的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如“山歌”被视为壮乡广西的文化标签,刘三姐歌谣已传遍大江南北,然而,随着乡村的开放、走出大山进城务工人口的增多以及山区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日常交流、工作和学习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部分年轻人甚至不会家乡的方言,听不懂家乡的话,因此,这种以地方方言口口相传为载体的山歌文化也渐渐失去了原生态的语境。这些文化载体已在社会发展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害,保护工作的开展将难以启动。

  (四)传承保护存在极端性。

  民间文学需要的是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然而,目前的实际问题是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存在两个极端性:一是保护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保护单位或研究机构往往将这些文化搜集整理成文字、影像等资料后永久封成,或只用于少数学者研究之用,这些文化在受到较好的保护之时,也远离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无法继续发展;二是传承中存在明显的功利性。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实用是文化事象存在和延续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利用当地的民间文化进行文旅开发,以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增长双丰收的大好局面。通过市场运作激活民间文学,走出传承困境,使民间文学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和价值,在新的文化生态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许多地方为招揽游客,实现经济的最大化,往往考虑自身的经济价值较多,真正重视民间文化价值较少。因此,这种带有开发性质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并不能较好地改变民间文化保护当前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此外,过度的经济开发还有可能使民间文学资源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二、“非遗后”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学的生存保护对策

  (一)注重恢复传承空间和文化传承的完整性。

  民间文学是许多民间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物质生活贫乏时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相关的积极保护工作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还要保护自身的传承和生存空间,以确保文化保护的完整性和生动性。让民间文学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是民间文学活态传承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一些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已在建设中被损坏,全方位、完整地保留文化生态的可能性已不太现实。但是,在没有办法完全保护遗产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尽可能保证传承空间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相关传承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如,可以积极有效地保护与文学特质相关的建筑物,如寺庙、祠堂等等;还可以积极保护与民间文学有关的物质,如古树、古井等等。离开了这些特定风物,民间文学就如无土之木了,其本身的魅力也将大大减弱。因此,保护其传承空间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十分重要。

  (二)融合新媒体培养传承人。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2]民间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将民间文学与新媒体进行充分融合是当前传播和延续民间文学的最佳选择。新媒体对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它集视听一体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网络时代,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民间文学的传播受到了冲击,其保护和传承工作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借力而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网络,投年轻人爱电影、爱电子阅读等特点,将民间文学制成纪录片、电视剧、电影或电子书等形式,既可满足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又能使民间文学得到了活态传承。如,广西将“刘三姐”这个非遗文化因子与新媒体结合打造成了电影、电视剧《刘三姐》《印象刘三姐》等形式,不仅让非遗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还红遍了大江南北,让中国的民间文化成功走向了世界,吸中外粉丝无数。

  (三)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保护意识。

  一是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手段提高人们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为提高人们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为规范,国务院于2006年和2011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文件,同时也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地方保护体系。文件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各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之形成了一种文化保护法律上的义务。二是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学校的教育等“濡化”形式从思想上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豪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之所以能代际传承,靠的是一种民族的情感和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在当前文化传承链几近脱节的背景下,如何唤醒人们心中对传承民间文化的记忆,特别是提高年轻人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通过将地方民间文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或校园社团文化等形式,让年轻人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读懂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情感,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传承队伍,确保文化的有效传承。

  总之,在“非遗后”时代的背景下,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让民间文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1] 黄桂秋.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211.
  [2] 刘亲荣.非遗保护视野下广西民族传统口头文学的当代传承[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4(1):100.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刘亲荣,王汉奇,苏冬胜.“非遗后”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学传承的困境与保护对策[J].今古文创,2021(08):70-7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