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敦煌变文中的忠君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716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敦煌变文中的儒佛道教化思想探析
【绪言】敦煌变文中的多样教化思想研究绪言
【第一章】敦煌变文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2.1】敦煌变文中的孝道思想
【2.2】敦煌变文中的忠君思想
【2.3】敦煌变文中的节烈思想
【3.1】敦煌变文中的业报轮回
【3.2】敦煌变文中的地狱审判
【4.1】敦煌变文中的修仙成道观念
【4.2】敦煌变文中的符箓神功
【5.1】敦煌变文中教化思想的特点
【5.2】敦煌变文中教化理论的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敦煌变文中蕴含的教化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敦煌变文中的忠君思想

  《说文解字》曰:“忠,敬也,从心。”③忠的基本概念即是尊敬、恭敬。

  在儒家思想中,忠孝是为一体,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④将对待父母的“孝”推广到侍奉君主即是“忠”,忠的思想是由孝延伸而来的,故而无需专门强调“忠”的概念,君主是一国之父,臣民自然应以侍奉父亲的态度来敬顺君王,用以维护父子关系的孝道原则自然而然的演化为维护君臣关系的忠君报国原则。在古代封建社会,“朕即国家,君言即法”,君主即是国家、政权、天下的象征,忠君即是忠于国家,忠于整个统治阶级。东汉经学家马融的《忠经》有言:“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也。”⑤忠即是一心一意地侍奉君主,为立国根本;忠能够巩固君臣关系,安定社稷,实现天人感应;从个人角度来说,忠能够使人扬名立万,使家族兴旺发达,使国家兴盛。关于忠的具体实践孔子也有一番指导: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⑥君子进见君主时,要思考如何才能尽到臣子的本分;君主有过失,臣子要思考如何弥补;君主适当的政策命令时,臣子要帮助执行;君主有不当的行为时,臣子要敢于直谏,制止并改正君主的行为。臣子以忠诚之心侍奉君主,君主以道义对待臣子,君臣才能同心同德。“文死谏,武死战”,文臣为劝谏君王不惜生命,武将战死沙场报效国家,则是中国古代臣子实践忠君思想的最高标准。

  儒家推崇王权,认为天地与万民都应该臣服于君王的治理,所以宗教也必须为帝王服务,而不能凌驾于王权之上。佛教当初在传入中国时,被批判是“无父无君”的思想,不仅仅违反了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也因违反传统道德伦理遭到统治者的厌弃。自唐代以来,早期僧道尼众“跨略天子,高岸沙门”的气势渐趋低迷,栖志烟霞丘壑、不问世俗红尘,与帝王为友的高僧也成罕有。佛教为了获得信徒的接受开始与儒家思想妥协,对皇权的依附也逐渐加深。由于佛教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忠君观念,教权与皇权不再对立,二者每每保持着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封建统治社会,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身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一切有利于强化其统治秩序的事物都值得推广。佛教团体对这一点洞若观火,宗教要谄媚于帝王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其头上带上神只的光环,加强君主的“克里斯玛权威”①,因此他们设法为君王披上一层神佛的外衣,在有关的文学作品和宗教表演中增加忠君爱国的教化思想,以此来取悦统治者。

  例如《破魔变文》中:

  已(以)此开赞大乘所生功德,谨奉庄严我当今皇帝贵位,伏愿长悬舜日,永保尧年,延凤邑于千秋,保龙图于万岁。②《降魔变文》有云:

  太子遂生忿怒,雅责须达大臣:“卿今应谋社稷,拟与外国相连,构扇君臣,离间父子,亡家丧国,应亦缘卿!夫为君子者,居家尽孝,奉国尽忠,恭谨立身,节用法则,斯保其禄位,终其富贵;岂容为臣不忠,出言亏信,非但殃身招祸,亦乃辱及先宗。寡人闻奏天恩,遣卿容身无地,升沈荣辱,只在呼吸之间;对面千里,叨处荣斑(班),尸禄素餐,卿今即是。须奏天珽(庭),身当万诛!”③类似的歌功颂德之词在敦煌讲唱类文学作品中极为常见,上述变文即是借悉达太子之口,宣扬忠君爱国的必要性。

  1.《汉将王陵变》中所呈现的忠君思想

  王陵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之一,但并非举足轻重的人物,并无显赫的战功,因此《史记》并未为其立传,其事迹见于《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书》虽有王陵传,但也十分简略,且多半因袭《史记》。仅以《史记》说明其生平故事:

  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

  王陵虽然很早就认识刘邦,但直到楚汉相争,汉王攻打项羽时,王陵才归顺汉王。王陵在史书中所载的功绩表现十分有限,故司马迁作《史记》时并未为其专立列传,而是将其生平事迹附于陈平传记中。推测王陵被记载在史书中的原因应与王陵母亲节烈的行为表现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总认为孝子忠臣必出节烈之门。故史书将王陵及其母亲记载其中,除表扬王陵母的节烈行为外,亦有宣传“忠孝节烈”观念的目的。

  与史籍所载王陵的事迹相比,《汉将王陵变》的内容和情景发生了一些变化,故事梗概为:

  自楚汉相争以来,无论大小战争,汉军都输给楚军。一日,汉军大将王陵和灌婴为汉王刘邦解忧主动请缨袭击楚营。二将巧妙地避开敌军的侦察,并趁楚军大将季布巡营之时带领手下混进了楚营偷听到楚军的口令,将楚军杀得人仰马翻。偷袭得胜后,王陵又用计冲破了楚将丁公和雍齿的包围成功脱身。项羽欲捉王陵,手下将领钟离昧建议到王陵的家乡捉王陵,若不得便绑架王陵的母亲。项羽抓住王陵的母亲后威逼其写信劝降王陵,陵母不肯,项羽对其施以杖刑。刘邦得知陵母被抓令王陵入楚营救母,并派卢绾随行。卢绾让王陵在楚汉交界等候,先由他入楚探听消息。王陵母亲见到卢绾深恐儿子被抓,便假意要写信劝降儿子并向项羽讨要一柄宝剑削发作为信物。宝剑到手后,陵母即自刭身亡。王陵得知母亲自尽悲痛欲绝,回营向刘邦禀告。刘邦感于陵母的忠烈命人在金牌上画了陵母的遗像,并集合大军为其举行最隆重的葬礼封其为国太夫人。王陵母亲的灵魂从楚营升起乘着一朵黑云来到汉营上空谢恩后升天。

  《汉将王陵变》故事核心在于歌颂王陵、灌婴勇敢机智地策动袭击项羽楚军的军事行动,以表彰王陵母亲不畏项羽胁迫而死的义烈之举,其内容和情节应是受到《史记》的影响进而延伸创作出的作品,故事中的王陵、灌婴二人在汉军节节败退刘邦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袭击楚营,作为臣子为主君解忧,身为将领英勇无畏,这些都是贤臣良将应具有的品格。王陵在袭击楚军的行动中,表现得机智果敢、沉着冷静,不但对楚营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能够全身而退,全然是帝王梦寐以求的良将形象。王陵母亲被抓,面对暴虐的项羽毫不畏惧,“高声便答霸王言:‘自从楚汉争天下,万姓惶惶总不安。  但愿汉存朝帝阙,老身甘奉入黄泉!’”

  其不畏暴君、视死如归的义烈之举,将故事的忠烈氛围推向了顶峰:(陵母)恐怕儿来;儿若到来,儿又死,母亦死,交卢绾却报王陵。

  陵母于霸王面前,口承修书招儿。霸王闻语,龙颜大悦。“陵母招儿,何用咨陈?”“不用别物,请大王腰闲太哥(阿)宝剑!……前后修书招儿,儿并不信,若借大王宝剑,卸下一子(绺)头发,封在书中,儿见头发,星夜倍程入楚救母。”霸王闻语,拔太哥(阿)剑,度与陵母。陵母得剑,去霸王三十余步,“为报我王知,”陵母遂乃自刎,身终。

  陵母为了保全儿子自尽而死,符合忠臣孝子出于节烈之门的观念,正因为有深明大义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忠君爱国的臣子。忠孝难以两全的情况下,王陵最终选择“忠君”,这样的形象书写将王陵塑造为“忠烈”之臣,故其值得被宣传推广为臣民效仿的楷模。而最终,刘邦为陵母设祭,陵母显灵答谢君恩后升天,则体现了“忠君”的福报。

  2.《王昭君变文》中所呈现的忠君思想

  中国古代有以和亲的方式来与外族维持两国间友好关系,而历来与外族和亲的女子不少,但其中以昭君出塞之事最为后人传颂,历朝历代多有文人以王昭君为主轴创作诗文、故事等,但真正将其作为“为国献身”主题来写成叙事性文学作品则是从《王昭君变文》开始。晚唐诗人吉师老就曾在《看蜀女转昭君变》一诗中描绘了蜀地歌女配图讲唱《王昭君变文》的情形:

  妖姬未着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敦煌发掘的《王昭君变文》有缺损,今所见内容为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沿途过程。昭君一面看着塞外风情一面心中有无限愁思。单于知道昭君心中不快,命人传箭号,让友好的外族来参加他与昭君的婚礼,并封昭君(明妃)为烟脂(阏氏)。昭君思乡之情难以缓解,单于非时出猎欲讨昭君欢喜,但昭君登山观景更加思念故国,“一度登千山,千回下泪,慈母只今何在?君王不见追来。

  当嫁单于,谁望喜乐。良由画匠,捉妾陵持,遂使望断黄沙,悲连紫塞,长?赤县,永别神州。虞舜妻贤,渧能变竹,玘良(杞梁)妇圣,哭烈(裂)长城。

  乃可恨积如山,愁盈若海。”②昭君抑郁成疾,单于深情照料,但无济于事。昭君病亡后,消息传回中原,汉哀帝遣使杨少征吊祭并述祭词。

  由于文本不全,《王昭君变文》中昭君离开汉地远嫁匈奴的原因和经过都不得而知,仅能透过边疆景色与中原对照的描写来呈现出昭君出塞心情的惆怅并由昭君之口吐露对战争的厌恶,变文云:

    □□□□□此难,路难荒径足风惛,□□□□□□□,□□景色似酝腽。绥银北奏黄芦泊,原夏南地持白□,□□□搜骨利干,边草叱沙纥逻分。阴圾爱长席箕掇,□谷多生没咄浑,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女愁吟,蕃王笑和,宁知惆怅,恨别声哀,管弦马上横弹,即会途间常奏。侍从寂寞,如同丧孝之家,遣妾攒蚖,仗(状)似败兵之将。……行经数月,途程向尽,归家渧遥,迅昔不停。……妾闻:“邻国者大而小而强自强弱自弱自弱,何用逞雷电之意气,争锋火之声,独乐一身,苦他万姓。”③

  昭君对故国充满了思念之情,以至于抑郁成疾,她虽然无奈,但仍接受和亲的安排,最终因对家乡故土的眷恋而香消玉殒。而她反对战争,可以理解为若能藉由和亲平息战火,使百姓安宁,不再发生战争,自己的牺牲便是值得的。

  昭君病逝后,单于伤心不已,不仅体现了单于对昭君的爱情,也凸显出“和亲”的成功,更加彰显和亲所能达到的民族和睦的效果。不论王昭君是否自愿和亲,她都是“忠君爱国”的典型代表,王昭君“效忠”的并非某一个帝王,而是整个国家。王昭君的形象定位为“对汉朝思念不已的忠君爱国之人”,与唐中后期,敦煌被吐蕃统治的际遇有关,可以理解为敦煌民众藉由《王昭君变文》来阐述他们和王昭君一样的处境、心态,并表达他们对中原王朝的思念之情。

  唐中后期,国势衰微边疆战乱频仍也导致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笼络异族,肃宗朝宁国公主、德宗朝咸安公主和穆宗朝太和公主皆下嫁回鹘,《王昭君变文》即是对这一现象的影射,可以说变文中的昭君是所有“忠君爱国”的和亲公主的缩影。而王昭君“身在胡地,心在汉”也反映出异族统治下敦煌地区百姓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3.《张义潮变文》和《张淮深变文》中所呈现的忠君思想

  张议潮(又作义潮)和张淮深是晚唐时期西北边陲地区的民族英雄,虽然二人的事迹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但从各种史料的零星记载来看,他们的英雄事迹是千真万确的。《张义潮变文》与《张淮深变文》二文内容皆有缺损,而张议潮与张淮深两人对于河西敦煌地区等地收复、经营贡献巨大,但由于正值唐朝国力衰退之际,故关于二张的事迹在史书上所载有限。随着敦煌石窟出土唐五代至宋的相关文物后,学者可透过《张义潮变文》及《张淮深变文》二文内容分析研究这二人的相关事迹。但由于这二篇变文记载内容也十分有限,故历来学者在探讨二文内容意义外,也采用敦煌出土的其他碑文、文书等资料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张议潮、张淮深等人对于敦煌地区收复和经营的情况,并透过这些资料研究了解唐末至宋初河西地区政权嬗变情形、西域诸国对此地的角逐经营情况。

  由于唐朝中叶国力衰退及吐蕃势力的崛起,尤其在安史之乱中原王朝调派河西一带精兵前往协助平叛,以致河西军防出现漏洞,吐蕃利用此机会发动攻击,陆续占领河西一带,并在此实行吐蕃制度,一直到大中二年(公元 848 年)张议潮等人趁吐蕃内讧夺取沙州(敦煌)。

  张议潮,祖籍即是沙州,他的父亲名谦逸,曾任工部尚书。张议潮出生时,吐蕃已占领沙州,本身经历吐蕃残暴统治,后于吐蕃内讧之际崛起,并在沙州号召群雄推翻吐蕃统治。张议潮选择在沙州起义,除地缘考量外,主要是因为沙州长期以来就是河西地区汉人的主要聚集区。大历元年(公元 766 年)河西节度使杨休明由凉州徙镇沙州后,周围的汉族军民也纷纷前来定居,使沙州成为当时河西地区汉人的聚居地。安史之乱时,吐蕃攻取沙州,当地军民坚持抵抗长达十一年,后因城中粮绝,在“不徙它境”的条件下出城投降,使沙州汉人得以聚存,延续汉人的思想文化、风俗民情。张议潮占领沙州后,以此为据点积极收复其他被外族占领的地区,并将此事派人告知唐朝。但正值战乱之局,为了消息能够确实传递,他派出十队使者持相同书信前往长安,最终仅只有一支队伍在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帮助下,于大中四年(公元 850 年)到达长安。

  此时,张议潮仍然积极收复其他州,后于大中五年(公元 851 年)八月收复瓜(今甘肃玉门西北)、伊(今新疆哈密)、西(今新疆吐鲁番东)、甘(今甘肃张掖)、肃(今甘肃酒泉)、兰(今甘肃兰州)、鄯(今青海沙州)、河(今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廓(今青海化隆西)十州,并派其兄张议潭(一作张义谭)等二十九人携带十一州图籍入长安告捷。在沙洲,唐朝设置名为“归义军”的藩镇机构,而张议潮被任命为沙洲第一任节度使。自此以后,沙州河西等地进入归义军治理时期,自从张议潮光复西陲,恢复了汉人的天下,他的子孙以及后来的曹氏继续统领这片地区,绵绵不绝经历五代,直到北宋。

  由此可见其功勋之伟大,收效之长远。

  编号为伯二九六二的《张义潮变文》就是当时人叙写张议潮领导归义军士兵进行的几场战事,残存的内容主要记载大中十年(公元 856 年)前后的战事,描述张议潮三次保卫疆土、对抗外族的作战情景,呈现出主战的态度。

  变文首先叙述吐谷浑王叛乱,进犯沙州,张议潮出兵征伐,才追上敌军即展开激烈的战斗。详述了张议潮整军布阵的气势,其军队“排比兵戈,展旗帜,动鸣鼍,纵八阵,骋英雄。分兵两道,裹合四边。人持白刃,突骑争先。”

  又描述张议潮追击敌军的过程,先是分兵两道,再从四边包围,“须臾阵合,昏雾涨天,汉军勇猛而乘势,曳戟冲山直进前,蕃戎胆怯奔南北,汉将雄豪百当千处”②,使得敌军无处奔逃,激战一阵后,果然获得胜利;此时吐谷浑王极度恐惧,想要紧急越过峻岭,扼守险要的地势,变文云:

  其吐(欲)浑王怕急,突围便走,登涉高山,把崄而住。其宰相三人,当时于阵面上生擒,只向马前,按军令而寸斩。生口细小等活捉三百余人,收夺得驼马牛羊二千头疋,然后唱大阵乐而归军幕。①在紧张的追击后,张议潮率军生擒吐谷浑王的丞相,当场“按军令而寸斩”并俘虏敌军家眷三百多人,夺得牲口两千多头,此次压倒性的胜利突显了张议潮的智勇与归义军的气势。

  第二场战事,乃因回鹘、吐谷浑频频劫掠伊州,侵夺当地人口与牲畜,使百姓生活不得安宁,张议潮于是“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汉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我军遂列鸟云之阵,四面急攻。”②敌军没有防备只能逃走,在追战一阵后,回鹘大败,“各自苍黄抛弃鞍马,走投入纳职城,把劳(牢)而守。”③张议潮有效地阻止了频频侵略的少数民族,并“收夺驼马之类一万头疋。”④文中讲道,其后唐朝派出的使者遭遇回鹘军队劫掠,张议潮欲查明真相,而此时又有叛乱的回鹘部落前来进犯,但因以下写卷残佚,未能得知此次战斗的过程和结果。

  咸通八年(公元 867 年)张议潮束身归阙,留置京师直至去世。张议潮入朝后将沙州河西归义军之政事交由侄子张淮深代为管理,期间回鹘势力已深入甘州、肃州等地,甚侵扰瓜州,张淮深率军攻打回鹘得胜。但回鹘势力与日俱增,于乾符三年(公元 876 年)攻占伊州。张淮深率领归义军守备沙州期间面临严峻考验:周遭外族虎视眈眈、凌厉攻击,沙州附近州县一一沦为外族囊中之物。张淮深于大顺元年(公元 890 年)去世,其死因未明,继任节度使为张议潮之子张淮鼎。

  编号为伯三四五一的《张淮深变文》主要叙述其领导归义军时与回鹘的两次战争,但因卷首残缺,所以第一次战争的过程并不完整,只知其战果为归义军获胜,“回鹘既败,当即生降”⑤,于是张淮深收缴回鹘的武器,押解俘虏而归。张淮深向朝廷表奏击败回鹘一事,皇帝因此遣使封张淮深为尚书以示嘉奖。

  张淮深有感皇帝之恩,奉命释放回鹘俘虏,然而回鹘不知感恩,再次挑起争端。

  宣读诏书的特使刚过酒泉,回鹘王子又领兵西来,一时间烽烟再起,张淮深与回鹘进行了第二次战争,变文云:尚书既闻回鹘□□□诸将点锐精兵,将讨匈奴。……尚书谓诸将□:

  “□□失信,来此窥□。军志有言:兵有事不获而行之,□□□事不获矣!但持金以压王相,此时必须剪除。”言讫,□□□军,誓其众曰:“回鹘新受诏命,今又背恩,此所谓□□,理合扑灭,以雪朝廷之愤。将士勉怀尽节,共扫□抢(欃枪)!” ①张淮深率军迅速赶到回鹘所在的西桐地区正面迎敌,“分兵十道,齐突穹庐。

  鞞鼓大振,白刃交麾,匈奴丧胆,獐窜周诸。头随剑落,满路僵尸。”②此一战刀光剑影,十分激烈;战后更是腥风血雨,横尸遍野,终于击败了回鹘,再次保卫了河西地区的安全。

  这两篇变文以敦煌地区的归义军统帅张议潮、张淮深叔侄二人对抗外族的侵略战争为底本,颂扬了为巩固边防领地而奋力作战的英勇表现,文中的战争情节叙事宏大,真实再现了风起云涌的战斗场面,几次战争皆涉及吐谷浑、回鹘等西北少数民族,这正是敦煌归义军政权所处地理位置上,必须与各少数民族杂处的真实写照。当面对外族侵逼,身为归义军统帅的张议潮和张淮深主动出击、扞卫疆土,抗击外族,保障了敦煌百姓的安全,更加衬托出归义军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以及张氏叔侄的忠君爱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