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生活本真之美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0 共6744字
摘要

  在泛物质化的当代社会,人们奔波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之中,通过不断地赚钱、花钱去寻找、证明自身的存在,并以此来见证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中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随着时光流逝,在大城市里奔波劳作的人们越发感到疲惫且迷茫。人们通过劳作奔忙实现一个物质愿望后,又紧接着是下一个物质愿望,不断的追逐、失望、希望、实现与失去交替在生命中出现,使得生命过分的忙碌,而内心愈发的迷茫。人们需要在奔忙的人生旅途中暂停、休息、思考,再重新上路……于是,学界展开了关于幸福的大讨论;电视节目中天真、纯洁的萌娃大行其道;众多明星、老板也以普通家庭成员的身份回归家庭,供观众鉴赏。以回归传统、自然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在电视、网络上广受好评,收视颇高。一股回归家庭、向往自然、致敬传统的潮流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和喜爱,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个打着“美食”旗号,以吸引广大“吃货”为宣传点的“娱乐大片”,其内容却是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传统、和谐的生活当中,关注人和人的生活本身,其内容体现了生活本真之美,劳动之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承载这种人文关系的各色食物的美,并通过现代化的传播与工业化的包装,让“舌尖之美”在大都市的消费群体中得以被感知、体认,并最终享用。

  一、发现美的存在———《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生活本真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美从抽象的、思辨的理念神坛推向寻常百姓之家,他认为“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最可爱的,就是生活”,他得出的定义是“美是生活”[1](P6)。《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所诠释的食物之美,便恰恰是最大多数人生活中的日常食物,以及蕴含在这些日常食物中的生活本真之美。

  在中国,食物之美自古便被文人墨客们所称颂。《孟子·告子上》中有“食色性也”之说,孔子《礼记》中亦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观点。可见,自古人们便意识到,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存、保障人类繁衍的基本生活内容之一,并赋予人自然属性的本质特点。对食物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欲求,促使人向往美好的日常生活,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美食中感知甜蜜、品尝心酸、回味甘苦,人们日常最惯常的饮食,恰恰孕育着生活本身的味道。也许它们并不浓烈也不惊奇,而平凡才更是生活本真的味道。《北京青年报》在采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时,他对美食入选《舌尖3》提出了四大标准:一要健康;二要真实,好菜的标准是好吃和有传承;三要相对日常,大多数人能吃得到;四要解馋。可见“真实性”“日常性”是《舌尖上的中国》进行内容选择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也是其取得高收视率并能引发广大观众共鸣的基础。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是人们日常的基本内容。“民以食为天”。食,是人填饱肚子、维持基本生计的生存之本。这种最日常的基本生活内容,恰恰孕育着生活之美。“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着,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是一个无所不包、能够采取最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富于一般性的东西;因为只有最多种多样的对象,彼此毫不相似的事物,我们才会觉得是美的”[1](P5)。饮食,恰恰是人生活中最富有一般性也最丰富多彩的日常行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之美。

  食物的美是广泛的,为人们亲自所感知,这不仅限于当代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所生产、包装、塑造下昂贵的富有炫耀价值的山珍海味,而更多的是不分贫富贵贱,为大众所共享,具有普遍性、历史传承性与地方特点。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所介绍的食物,大多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家常饮食。“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2]。在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所介绍的黄馍馍、面、粽子、年糕、饺子,是中国从北到南,最具特色也最普遍的日常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角。这些食物,传承了中国一千年前所形成的南种稻、北种黍和麦的自然格局下形成“南米北面”主食格局特点。黄馍馍既是人们对八千年来种植黍的饮食文化传承,也是陕北特色饮食习惯的体现。北方老人过生日一定要吃的长寿面,承载着南方家庭味道的年糕,春节全家团圆时必不可少的饺子,这些食物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新,也不在于奇,由于其日常性也谈不上珍贵与美味。恰恰由于它们的日常性,伴随我们出生,伴随我们的一日三餐,伴随我们成长,一直到我们老去,日常的食物就像我们的亲人般,陪伴我们身边,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力量,存在的愉悦。即使这些食物偶尔是苦涩的,是乏味的,也恰恰体现了生活本来的滋味。这不正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描述的生活之美吗?日常的食物是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是美得让人注目的东西。

  二、发现美的所在———《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和谐关系之美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末,毕达哥拉斯及其门徒对“什么是最美的”所给出的答案便是“和谐”[3](P79)。

  和谐的标准一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精确的比例对称,如“身体美确实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二是指决定上述比例对称的数的关系,认为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4](P14-15)直到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中明确提出“美在关系”的着名命题。“它存在,一切物体就美。”“总而言之,是这样一个品质,美因他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然而,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我认为,不论是怎样的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即“美在关系”[5](P3)。

  可见,由人及人的关系所构成的日常生活才是美的所在。《舌尖上的中国》在反映人们日常饮食的同时,其背后蕴含的恰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绵长、和谐共生的关系,这也是其生活美的所在。

  1.人与自然的关系黑格尔认为:“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我们只有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的客观性相之中见出受到生气灌注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时,才可以见出自然的美。” [6](P160、168)可见,自然之美在于人对自然的体察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关系,即“在万象纷呈中却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动人的外在和谐,引人入胜。”[6](P170)《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物为纽带,记录、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愉快、动人的关系。首先,是人们发现并寻觅自然之美。在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2]

  这里处处展示着中国唯美的、独具特色且充满神秘感的自然风光,引入入胜。其次,是人们通过劳动享用自然赐予的食物与金钱,并以此来感知、享受自然之美。“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2]。无论是凌晨3点出发,通过独具慧眼的能力,驾车到30公里之外原始森林中步行寻找松茸的单珍卓玛和妈妈;还是在寒冷的季节,持续7个月双腿深埋淡水湖中,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进行艰辛挖藕工作的职业挖藕人;还有为寻找森林中稀少的甜美蜂蜜,独自爬上40米高大树的西藏小伙子白马……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作,与自然对话,享受自然的美味与馈赠。在这些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人们最真诚、最满足的笑容,看到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们。

  最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也是自然美的真谛所在。画面上的人们在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使用过程中,总是严守自然规律以维系自然之美,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2]

  在内蒙古达里诺尔,“为了保持湖鱼的种群数量,渔民们约定,每年冬捕不会超过30万公斤。”“草原秘境,人和鱼类共同努力,找到维持平衡的生存之道”[7]。在这里,处处体现着享受自然的劳动人民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人与人的关系关于“美是生活”的进一步衍生所得出的结论便是“美是人生”,“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至于世界上其他的存在物只有按照它们暗示到人或令人想到人的程度,才或多或少地获得美的价值。许多个别的人结合成一个整体,就成为社会;所以,美的最高领域就在人类社会”[1](P41-42)。日常性的生活之美,其本质在于人的参与,是由人所构建起来的生活之美。而人的生活中,最美的体现,莫过于期间所感知到的各种人文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各地美食,时时诠释着其所代表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之美。“儿子远在北京,老沈唤回在省城工作的女儿回家帮忙,沈敦树坚信,儿女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土地才是农家的根本”[7];“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如今,阿添和他的父亲、大伯一起,打理照料店里的一切”[2];在没有乡愁的深圳,《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却是原住下沙村民所举行的祭祖仪式以及期间的一场宴席。食物所承载的是家与家乡的味道,其中满含浓浓的亲情与乡情。通过食物向传统致敬,满足人们味觉的同时更感动人们最柔软的情感。“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2]

  3.人与社会的关系当我们向往、致敬传统,在舌尖上感知家庭关系之美的同时,人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高速发展的中国,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7]

  自然与工业化的冲突与矛盾,协调与共生似乎正印证了赫拉克利特对和谐关系之美另一面的领悟与深化:“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4](P15)赫拉克利特将和谐之美在平衡、数的比例基础上加入了事物间的对立与斗争。这一独特的角度恰恰深刻地诠释了当代工业化社会下生活、工作的人们所经历的矛盾生活之美。这一矛盾的美不时地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引人深思。

  对于食物而言,一方面,现代工业不断地探寻传统自然秘境,由于天然食品的稀缺性与纯真性,更受到现代社会的追逐与向往。即使远在大山,海边,乡村的人们,期间的生活仍会不时与现代化的生产与消费交叉,相互影响。在自然秘境中寻找挖掘的山民们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2]

  而在另一边,“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五十公斤的海获,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十个小时内,这些海获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7]

  传统的劳作受到工业化社会的肯定,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回报,这是当代工业化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不断干预甚至影响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改造,使之更加便利、迅速、低成本地进入到现代家庭生活当中。例如,传统的手工粽子在现代化生产与消费的推动下,将手工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既需要掌握传统技艺的熟练包粽师,又需要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品牌包装与推广。

  对食物背后的人而言,当代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大多数似乎没有选择地投身到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浪潮当中。对于许多离开家乡和父母、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而言,什么是美?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梦想和追求?什么又是成功与快乐?这在他们充满汗水、欢笑、泪水、激情与失落的青春里,似乎还来不及思考和困惑,却深深地伴随着他们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里,在巨大的富士康工厂,工人们每天吃着由工业化模式制造出的标准化食物。

  这些食物的标准仅在于———健康和营养均衡。而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工作了11年的湖南人徐磊,晚上,在园区外密集的住宅楼群里,和家人一起享用着家乡带来的腊鱼和咸鸭蛋,这样的食物虽然简单纯朴,却似乎是这一家人在这个喧闹城市里,所能找到的属于自己的位子。

  也有人做出了其他的选择。北京人史旭霞和王翀夫妇,为寻找简单的快乐,最终从喧闹的北京搬到3000公里外的大理,只为“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

  职场受挫后的大学毕业生阿哲,回到汕头家乡,子承父业,回到家里的小饭店帮忙,从学习高数到学习做菜,继承传统蚝烙的做法并不断升华和创新。无论是选择出走还是回归,在这个工业化的现代都市,人们总会有自己的理由与无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冲突之美。

  三、表现生活本真之美———《舌尖上的中国》对生活本真之美的加工与再生产

  《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其内容的朴实与本真,通过关注人和人的生活本身,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并被广泛传播,引起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节目中所展现的“美的生活”并不等同与日常生活本身。事实上,日常生活往往是乏善可陈的,尤其是我们惯常了的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并不等同于美的艺术与美的传播。也许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承载着美本身,但如果没有美的包装与传播,深陷生活中的人们,往往被琐事所累,没有时间与精力感知、挖掘其中美的真谛。将我们惯常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陌生化处理,以美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也许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事实上,《舌尖上的中国》其形式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从全国性的取景拍摄,长时间的走访筹   备,现代高科技的拍摄设备,多角度的美食画面呈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播出与传播,整合营销式的推广与营销。显然,《舌尖上的中国》是当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大众文化产物。《舌尖上的中国》将日常生活进行拍摄、剪辑、配乐、加入旁白等陌生化艺术处理之后,所呈现出的美食,已不再是它原始、自然背景下的本来模样,而是经过现代化传播、包装后的人们经过主体化认知的产物。这样的美食以其真实、自然、日常性取胜,以引发观众共鸣;又通过现代化的传播与消费,以被当代大众所享用,这不得不说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新的视觉景观。感知自然、体味传统生活的实现方式,在现代都市,仍然需要通过消费与娱乐形式得以实现和享用。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人们对日常生活之美的体认,塑造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与文化价值取向,同时,其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在期间亮相的各地餐馆、美食都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曾在第一季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亮相过的上海三阳南货店,在播出之后增加了不少人流量,期间的销售量和往年的同期相比,上升了10%-20%。其中很多人是在看过片子之后特意去买南货的。更多人选择利用网络的便捷寻找舌尖上的美食。在第一季节目播出后,在网上搜索购买相关食材的消费者,一周内就涌现了近600万人,甚至有些店铺的商品在一天之内就售完下架了。《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了从纪录片到网友再到电商这一病毒式商业营销链条。有了第一季带动下网络食品销售热潮的先例,第二季的相关食品营销则更具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中粮集团的“我买网”利用旗下的食品电商的专业优势,成功搭乘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在其网站上开启了“舌尖美食2,尽在我买网”专区。期间根据节目播放的美食内容,推出相应的专题食材页面,吸引了数十万人的关注,部分商品在短时间内甚至出现卖断货的情况。其推出的第二届“吃货节”,充分借助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传播效应,引来网络上美食的沟通、互动与购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传播效应。同时,《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央视剧组也伴随着节目的收视成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口碑效益。

  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不意味着其价值取向的扭曲,我们所要探寻的正是大众文化如何在这个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寻求文化与经济的双赢。“美的生活”“美在关系”是《舌尖上的中国》内容选择、文化取向和表现方式的成功落脚点,也是其打动亿万观众和消费者的文化内核,而其形式仍旧是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大众文化的产物。其可贵之处在于摆脱了近年来大众文化节目中所充斥的明星炒作、爱情泡沫、成功神话等泛娱乐化的价值取向,引导着人们敬畏传统,关注人的生活本真,直面人与社会的矛盾存在,这何尝不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可贵的探索,也为大众文化的题材选择注入了更丰富的内容与更积极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1-7)全集解说词[EB/OL].
  [3][法]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陈修斋,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C].张冠尧,桂裕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德]黑格尔.美学(1)[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7)全集解说词[EB/OL].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