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我国目前社会实践审美化的几个突出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1 共8229字
论文摘要

  关于审美问题, 马克思提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 这就是社会实践审美化, 他通过对经济学和哲学问题进行比较、 综合研究, 认为人类应该把审美置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中去理解和把握. 他的这一重要思想, 深化了人类对社会生活及其本质的认识, 进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 (劳动) 来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他还特别注重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的作用, 强调人的感性即情感的能动性,指出: "激情、 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1] 107. 马克思关于人的审美问题的这些重要思想, 对我国当前推进社会实践审美化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按照 "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治治病" 的总要求, 收到了显着的成效, 促进了我国社会实践审美化的健康发展.

  一、 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突出地表现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党员干部特 别 是 领导 干部的 要求 更 规范、 更严格

  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去年以来, 党中央反复强调, 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 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深深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中, 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总书记指出: "心正心灵, 则业勤业精. 思想上有更深刻、 更高尚的理念, 工作质量和效果就不一样. 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够感同深受. 把自己摆进去感受, 就能更好了解老百姓满不满意、 拥不拥护."[2] 36"作 为党的干部 , 就是要讲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只有一心为公、 事事出于公心, 才能坦荡做人、 谨慎用权, 才能光明正大, 堂堂正正."[2] 39我们要积极响应***总书记对党的干部提出的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号召, 为党的先锋队作用增光添彩,在全社会充分彰显党员干部的时代美感.

  社会实践审美包含着审美主体对客体 (审美对象) 的欣赏、 认识与评价, 是主体在接触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情感上的升华, 社会实践审美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文化素养、 审美观点、 审美趣味, 根据社会审美的现实要求, 在对审美对象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知、 联想、 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 将符合社会美的价值要求付诸行动. 当前,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落实中央关于坚决反对 "四风"、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识增强了, 领导作用更加明显.

  (二) 对劳动观念、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意识在增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 根植人民、 服务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 "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始终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2] 3."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要坚持主题不变 、 镜头不换, 贯彻 '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的总要求, 以严的标准、 严的措施、 严的纪律坚决反对 '四风'"[2] 28, "真正敞开大门 , 请群众帮助找准找实问题, 整改措施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反馈, 避免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2] 83. 以人民为国家的根本, 视民心向背为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力量, 经过第一批和正在进行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风的好转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成了全党同志的共识, 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 群众路线意识和实践精神、 实践活动增强了.

  社会美是美感体验的现实基础, 而且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 美是审美主体意识和客观存在的美的统一. 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 也促进了审美对象的丰富发展. 对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 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在普遍意义上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建设, 具有重要作用.

  (三) 人们的劳 动 实 践 观 愈 加鲜明 地 体现了 科学精神

  自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人们的劳动实践观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靠诚实、 智慧、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新生活, 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总书记指出: "现在, 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 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2] 3-4说到底, 人们的劳动实践观是一种社会历史观, 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我国社会当下的主流劳动实践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的实践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劳动实践观, 主要表现在, 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但在社会实践中的美感追求更强烈了. 党中央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铁腕反腐, 对贪污腐败官员形成了高压态势, 腐败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 广大人民群众的诚实劳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依靠诚实劳动创造美好新生活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一个知识全面更新、 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四)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规律 的 积 极性在增强

  当前, 我国社会加快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是, 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大力弘扬献身精神、 提升创造能力的积极性、 主动性增强了. 马克思把未来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美感认识关系, 人们对社会美感的认识与其他认识一样, 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 经过适时的劳动实践的检验, 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以达到对客观事物内容、 本质、 规律的科学把握. ***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 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 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而且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 21客观存在的美总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生动形象展现出来, 人们的审美感悟总是以形象思维作为反映客观存在的美的内容、 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形式.

  认识对象的规律是以人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前提的, 审美主体的感官首先接触到的是一定的审美对象, 通过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在现实中体现到了自己的潜力、 创造力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 而且这种力量在现实中得到了体现和发展, 人们的审美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美感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解、 参与和感受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即是说, 如果人们的理性认识融于社会实践中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中, 就能激发对社会美的向往和追求, 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 提高活动的效果.

  还须注意, 我国当前的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取得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 或者说仍然是初步的, 中央出重拳惩治腐败, 使得腐败现象较之以往大为减少, 但是,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 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风' 问题积习甚深, 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 纠风之难, 难在防止反弹"[2] 14. 这说明, "四风" 所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处在被遮蔽之中, 我们要根据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在当前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深挖隐蔽的、 深层次的腐败现象, 既要打老虎,也要注意研究和戳穿 "苍蝇" 们的隐身术, 确保普遍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健康发展.

  二、 注重把全体人民看成是社会审美活动的主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内心信仰去把握和践行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实际上包含着扬善祛恶, 扬美祛丑的内容. 当前, 我国社会实践领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社会正在全面地朝着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全体人民成了社会审美活动的主体.

  (一) 我国已经具备实现社会实践审美化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指出: "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 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 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 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 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1] 91马克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只要当他在经济上摆脱了对他人的依附地位, 才能真正具有审美价值及审美要求. 这说明, 在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实践审美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就普遍情形而言, 我国社会早已解决温饱问题, 摆脱了贫困, 目前正在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随着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在普遍意义上实现社会实践审美化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

  (二) 注重发挥人民 对党员干部社会实践的评判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从本质上讲, 群众路线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思想. 让人民群众参与对党员干部教育实践活动的评判, 增强了操作性和群众监督的力度, 有利于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 ***总书记指出: "坚持群众路线, 就要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知政失者在朝野.' 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 '人心就是力量.' 我们党的党员人数, 放在人民中间还是少数, 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 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 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 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高评判者. 如果自诩高明、 脱离了人民, 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 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任何政党都是如此, 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 9"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 '三堂会珍', 动员群众来监督, 这就是中国式民主. 从中我们可以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符合国情、 真正体现人民民主本质的认识."[2] 6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着力铲除 "四风", 以防止党纪国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破坏; 同时,将关注的中心放在人民群众的现实境遇及全面发展上.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使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引领社会美发展的潮流.

  美感是以审美主体的感觉为起点, 感觉有待于上升到知觉, 进而对审美对象呈现出的鲜明、 独特的情感形象注意观察, 并力求使对象的感性面貌、细节以及特点获得鲜明的再现和充分的揭示. 请人民群众参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评判, 容易找到差距和不足, 能够发现亮点, 对于促进活动的健康发展, 凝聚民心和集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 具有重要作用.

  (三) 从普遍意义上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历史继承性、 阶级民族性等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在当前正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这就决定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总书记指出: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始终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2] 3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 维护群众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具有历史继承性, 它总是历史地、 具体地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中存在着、 发展着, 尤其是社会美,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 在感性与智性的交融中形成社会审美内驱力, 对于凝聚民心和力量、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 促进风清气正与社会美创造, 形成互通共融局面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核心因素, 美感既来自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和情感, 也来源于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美. 只有审美主体的主观判断和情感态度与客观现实中的美相结合、 相一致, 才能促进社会实践审美化和社会美蓬勃发展.

  (一) 通过教育 实 践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党中央反复强调,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带领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表率和领导作用. ***总书记指出: "今天, 衡量一名共产党员、 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是有客观标准的, 那就是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能否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能否勤奋工作、 廉洁奉公, 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 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 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 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 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 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4] 53-54这说明,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德政内涵极为丰富, 需要各种具体措施的配合和强化. 通过开展活动, 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了解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就是要强化为民务实清廉意识和实践精神, 内化为实际行动并得以坚持下去, 追求完美的人生.

  (二) 把群众对风清气正的感悟化作创造社会美的动力

  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净化作用, 对于党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 率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书记指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同呼吸、 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才能做到哪怕 '黑云压城城欲摧', '我自岿然不动', 安如泰山、 坚如磐石.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 深厚、 可靠的群众基础."[2] 4-5***总书记对风清气正提出了具体要求, 他指出: "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 首先是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姿态, 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 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 向群众求教的襟怀, 看到自己以身作则、 发挥示范作用的行动. 同时, 要加强对群众的引导, 激发群众关心党的形象、 关心党的事业、 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 自觉打消顾虑, 把想讲的话讲出来, 把该提的意见提出来, 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2] 59. 总书记号召我们,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措施, 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就会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人民群众也就能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宏伟的目标、 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四、 善于发现审美亮点,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从严治党、 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手段, 核心问题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在活动中, 不论是党员干部, 还是人民群众, 都要明确活动的开放性向度,促进思想积极变化、 促进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造精神迅速增强, 还应注意发现和大力宣传、 弘扬这些社会审美亮点.

  (一) 注意发现社会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

  要注意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创造社会美的模范, 成为凝聚群众力量、 创造更加美好明天的带头人. ***总书记指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 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3] 25. 总书记要求 , 各级领导干部创业要实 ,"要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敢于担当责任 , 勇于直面矛盾, 善于解决问题,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 人民、 历史检验的实绩",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保持力度, 保持韧劲, 善始善终, 善做善成, 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2] 41-42.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坚定了科学的理想信念, 保持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 强化了防止和抵御物欲对人的支配和奴役的危害, 使自己吸取某些意志不坚定者所遭遇的焦虑和窘境的沉痛教训, 获得精神上的超越. 对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党员干部和先进事迹,全社会应该善于发现, 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设激情和创造精神.

  (二) 善于发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亮点

  要把发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亮点作为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教育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权力观, 并端正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 ***总书记强调, 要 "真正把工作用在干事业上, 把功夫下到察实情、 出实招、 办实事、 求实效上. 反对官僚主义, 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 不作为的问题, 教育引导党员、 干部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坚持民主集中制, 虚心向群众学习, 真心对群众负责, 热心为群众服务, 诚心接受群众监督, 坚决整治消极应付、 推诿扯皮、 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2] 22.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目的所在. 社会实践审美化, 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 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人民群众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我国社会实践审美化会呈现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因此, 要善于发现这种群众实践中的社会审美亮点, 不断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三) 要使社会审美人生作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

  社会越发展, 人越以追求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的生存方式为目标.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让全社会明显地感受到作风变化, 感受到精神状态的变化, 也就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求真、向善、 合美. ***总书记指出: "要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 从里到外、 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 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 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 从今天做起, 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 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 对待组织、 对待事业、 对待同志、 对待亲属、 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努力做焦裕禄同志式的好党员、 好干部."[2] 42-43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的工作作风对今天的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对人民群众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启示和教育意义: 领导干部心系群众, 就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就会激发群众极大的建设热情. 今天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 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去干事业, 就会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 抛弃一切私心杂念, 锻造审美人生, 凝聚巨大的建设力量, 就会使社会生活审美化成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概言之,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美感是在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的异化, 扭曲人的本质力量. 因此, 只有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才能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解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认为审美具有无限开放性, 可以超越自我, 与时俱进, 是个体性与社会性、 物质性与精神性、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同时, 我们还要学习和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党的先进性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重要思想: 党员干部的先进性需要长期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社会实践审美化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积极地进行实践活动、 开展劳动创造的一种崭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相关标签:社会实践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