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文化工业的产生、本质及阿多诺对其的批判

时间:2014-07-18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264字
论文摘要

  西奥多·路德维希·维森格伦特———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成长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从学生时代就是个富有激进的现代精神的音乐评论家。“这个引人注目的人一生都拒绝在哲学与音乐之间作职业上的抉择,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在这两个彼此不同的领域中并驾齐驱。他的辩证性思想方向与社会、历史哲学倾向同他对音乐的酷爱交织在一起。”

  ①在其生活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了剧烈动荡。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法西斯的残暴统治、美国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加上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奠定了他的强烈厌恶“随大流的同一性”的心理基础,使得他毕生都倾力于非同一性哲学的研究。“文化工业”理论的提出,即是建立在非同一性哲学的思想基础上的。

  1 文化工业的定义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着的《启蒙的辩证法》。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对于使用“文化工业”一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文化工业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是高度技术化的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的批量生产,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控制大众意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阿多诺将文化工业定义为一种大众欺骗,认为其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利用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收音机、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是高度技术化的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的批量生产。

  2 文化工业理论产生的背景
  
  ( 1) 德国内外的社会状况,20 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蒙受巨大损失,1933 年德国纳粹主义政党上台时,推行法西斯专政,大批的知识分子受到迫害,犹太人惨遭屠杀。在国际上,20 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阶段。阿多诺的思想诞生在法西斯统治的阴影之下,是他对法西斯主义批判的延伸。

  ( 2) 美国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大众文化热潮。在美国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发达的国家中,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知识界的影响不可小觑。美国学者指出,“在整个30 年代,几乎没有什么比新闻影片、画报、广播节目以及好莱坞电影更能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了,对于知识界及一般公众而言,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无孔不入、无法回避的。”②这种现象引发了阿多诺的思考。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切都围绕着商业展开,文化已经不成其为文化,而是在文化的外表下扮演着广告的角色。

  ( 3) 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之争。即使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对于大众文化的激进批判也不时会有质疑之声存在。

  其中,阿多诺与本雅明之间的争论最为人们所熟悉。本雅明认为,艺术的膜拜时代已经结束,“权威”已变得毫无意义,这是艺术解放的时代,艺术贴近生活,为大众所用的时代,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机械复制。而阿多诺则认为: “今天,在这个无意向的世界上,对艺术的需求正在增长。这也包括大众的需求。他们初次与艺术接触,是通过人们发明的机械复制手段……这些需求魔术般地形成,因为这是对丢掉幻想的慰藉……结果使艺术沦为‘世界甘愿受骗’这句谚语的佐证。”③
  
  3 文化工业的实质
  
  文化工业将艺术作为商品,提供给大众的是虚假的艺术,艺术表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神情都受到严格的设计,故事情节的安排以迎合大众为目标,完全沦为了追求利润的商品。关于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美国弗·杰姆逊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领域是无处不在的。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一书中将文化产业的商品化与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将艺术在商业化中的存在解释为一种粉饰太平的虚假性存在,其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或者为了在市场上销售而生产出来的,所以不是艺术品,不能满足任何真正的精神需要。

  4 审美的救赎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深恶痛绝,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他所持的基本态度。在他看来,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将消费者自上而下地整合在一起,他将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这两个早已分离的领域强行捆绑在一起,使双方都深受其害。高雅艺术的严肃性遭到了破坏”。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把大众的闲暇时间变成了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文化工业参与了消灭个体的过程,它在满足人的同时使人痴呆化”。

  ④尼采曾说,“艺术是拯救受难者的良药。它是一条通往激情之路,痛苦已被美化、被神话、被追求,痛苦成了极乐的一种形式。”康德也将人类主客体统一的希望寄托于艺术。艺术在堕落,人类想要救赎自己,只有依靠艺术的自律性。“艺术的自律性不是给定的先验之物,而是艺术观念构成过程中的产物……艺术作品越是试图摆脱外在目的,就越是受到构成创造过程的自定原则的制约。因此,艺术作品反应并内化了社会的统治。

  假如记住这一点,那么批判文化工业就不可能不同时批判艺术。”⑤尽管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但反观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我们也不能不重视阿多诺所揭示的问题,文化困境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洛伦茨·耶格尔( 德) . 阿多诺:一部政治传记[M]. 陈晓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2]细见和之( 日) . 非同一性哲学[M]. 谢海静,李浩原,译.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
  [3]李健. 审美乌托邦的想象[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
  [4]陈波. 真理与批判———阿多诺《美学理论》研究[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0.
  [5]李工真. 德意志道路[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