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中西味觉美学的不同特点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07 共58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西美学中味觉的不同内涵与审美特征探究
  【绪论】中西味觉美学的不同特点研究绪论
  【1.1】中国味觉审美发展阶段
  【1.2】西方味觉美学艺术发展阶段
  【2.1】中西味觉审美趋同成因
  【2.2】中西味觉审美特点差异成因
  【3.1】中国味觉审美表现出的一致性
  【3.2】西方味觉审美呈现的矛盾性
  【第四章】从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性看中西美学特点
  【结语/参考文献】中西味觉的审美差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纵观中西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感官知觉的“味”(taste)都有一个形而上化的过程,即从感官之味进入到了美学领域,并成为了各自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中国的“味”范畴和西方的“趣味”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二者虽然都是建立在味觉的基础含义之上,然而中国的“味”范畴始终与味觉的感官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西方的“趣味”理论却在成为审美判断的术语之后逐渐脱离了原始味觉的概念。因此,味觉与审美是否联系,联系是否紧密,足以成为区分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的味觉审美传统自古有之,早在先秦《左传》中就有“声亦如味”的说法,首次将味觉与艺术及审美联系起来,开启了中国味美学的源头。而在同时期西方古典美学中,审美判断则偏重于理性,同时注重感官审美的纯粹性,认为审美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古希腊哲人希庇阿斯就认为,“视觉和听觉所愉悦的东西,应该说是美的东西[1]”.因而味觉一直受到西方美学家们的贬低和排斥。基于此,中西味觉审美朝着两条迥然不同的道路发展下去,使得味觉审美在东方大放异彩,在西方美学理论中却是黯然无光。正是由于中西方的味觉审美理论在生成和流变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导致了“味”在中西美学史上截然不同的地位和价值,对这种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而且有益的。从学术上探讨中西味觉的审美差异,不仅有助于明辨味觉审美的形成原理,进而认清“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为西方审美走向趣味化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参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中西美学界、文艺学界关注味觉审美进行学术研究的大有人在,且成果繁多。通观国内外学者对味觉审美的相关研究,其分布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美学原理理论专着对味觉感官的描述,主要出现于对美感与快感的阐释中
  
  有关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不同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味觉属于纯粹的生理快感,与美感无关,完全否定味觉的审美功能,如黑格尔就在《美学》中指出,“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1]”.从超验的审美维度出发,贬低味觉的审美意义,这也是西方美学传统对于味觉审美的主流观点。第二种观点则是部分肯定味觉的审美功能。如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将美味与美食混为一谈,表明了审美愉快与生理快感间的交错共通,故“完全否认感觉生理因素在美感中的作用,像黑格尔那样纯粹用理性原则来解释感觉,??是一种轻视感性的唯心主义的偏见[2]”,不仅就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批评,还为味觉审美的可能性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彭富春《美学原理》中虽沿用西方观点将视听、嗅味触归类为理论的感觉与实践的感觉,同时又指出味觉“对于审美的感觉理解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第三种则是充分肯定了味觉与审美之间的联系,认为味觉愉悦是美感的一种。如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指出,“‘美味’的味觉快感,不同于吃饱肚子的味觉快感,它有了超实用,超功利的因素”,“可能转化为精神性的美感[4]”,其中明确肯定了味觉的审美作用;法国美学家顾约也在《现代美学问题》中指出,“享受美味的经验,与美感的享受无殊[5]”,同样将味觉的直觉体验纳入美感之中。
  
  二、美学史、艺术史、文学批评史相关着述中关于“味”美思想的体现和梳理
  
  叶朗曾说过,“写中国美学史,应该着重研究每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6]”,而放眼中国现代以来的美学史专着,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等,无不贯彻了这一理念,都将“味”看成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甚至摆在中国审美体验论的核心地位来构建美学史。而具体到相关门类艺术史中,叶秀山在《书法美学引论》“风格篇”中反复强调各书家书体的“趣味”,这种趣味正是味觉内在精神化的美感;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里引用了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一段话,借味觉感受性提出表演艺术的“新巧”命题。另外,“味”在文学批评史上也十分常见,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中,就指出钟嵘在中国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并对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味外味”进行了探讨;成复旺《新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也明确指出“味”与“滋味”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相较于中国,由于对味觉审美的压抑和排斥,因而美学史中对味觉快感与审美关系的零星描述也多是否定和贬低的。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凯·埃·吉尔伯特《美学史》、鲍桑魁《美学史》、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等都不外如是。西方也并没有形成美学上与味觉相联的“味”范畴,直至后来脱离了味觉意义的“趣味”术语形成之后,才在上述美学史论着中有了相关美学家的关于审美趣味理论的介绍和阐述。另外也有一些专门从美学史角度研究“趣味”理论的学术成果,如吉尔基奥·托尼利的论文《美学史中的趣味:从文艺复兴到 1770 年》,对相关时期内“趣味”理论的演变做了简单的梳理。
  
  三、“味”范畴或“味知觉”理论研究专着以及相关美学研究专着中的此类专节的论述
  
  中国相关研究的典型有陶礼天所着的《艺味说》,以“味”论“艺”,在详细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艺术门类味论体系的同时,也对重要的艺术理论家的“味”论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张利群《辨味批评论》结合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对辨味的发生原因、批评标准做了系统阐述,以说明中国文学的实质以及其特殊表达机制;陈应鸾《诗味论》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诗论中“以味论诗”现象,完整勾勒出了“以味论诗”的历史。此外相关美学专着中论“味”的专节也不在少数。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开篇便是《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这一章节,认为“味美”说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本然状态的认识和界说;祁志祥《中国佛教美学史》第一章第三节便有《以“味”为美》,分析了佛教虽然鄙薄世俗之味,却依然用人间美味来描述至纯至善的佛性大美,折射出佛教对世俗之味的变相肯定和移用。[1]
  
  西方亦是如此,此类研究专着有法国美食主义奠基人布里亚·萨瓦兰 1825 年出版的《味觉的生理学》,书中阐述了饮食美感产生原因,并指出美食不仅是一种感官享受,也隐含了人类一切知识的源泉与省思。另美国学者卡罗琳·考斯梅尔着《味觉》,此书副标题为“食物与哲学”,从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角度了剖析了味觉与趣味即饮食与文化的关系。英国美学家弗兰克·西伯利论着《走进哲学:论哲学美学》一书中第四章《论趣味》、第十五章《味道、气味和美学》,他将审美知觉和正常的感官知觉相区别,认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日常的审美教育获得审美趣味,实际上也秉持了西方美学一贯的美学传统,并不认同味觉和嗅觉的审美功能。
  
  四、以“味”(taste)研究作为研究命题的论文
  
  由于中国“味”范畴在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此类研究在中国可谓浩如烟海,不胜其繁,然成果虽多,观点却大多一致,陈陈相因。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味的宏观研究,探讨中国古代味美关系,如陈良运《“美”起源于“味觉”辩证》,陈望衡、黄沁茗《味觉与中国传统美学》等。二是对“味”的范畴研究,深入分析“味”范畴的成因、本质、内涵、特征、发展脉络及影响价值等,如1983年,皮朝纲在《美的研究与欣赏丛刊》发表的《“味”--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首次明确了“味”范畴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特殊地位;还有王晋《“味”范畴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宋庆东《“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等。三是对古代美学家、文论家作家作品中味美思想的个案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有钟嵘(其着作《诗品》)、司空图(其着作《二十四诗品》)、刘勰(其着作《文心雕龙》)等。研究论文有钟光贵《<诗品>:我国第一部诗话--钟嵘“滋味说”的理论体系》、童庆炳《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黄钢《刘勰以味论诗的理论架构》等。除了这三个典型人物典型作品外,其他作家作品也不在少数,如卓清芬《赵尊岳<填词从话>之“神味说”探析》、张思齐《宋代的味论诗学与苏轼的诗味追求》、马草《柳宗元奇味论研究》等等。四是“味”美理论的比较研究。或将“味”与中国古代其他范畴的横向比较,如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王晓鹂《“滋味”说与隐、韵、意、境的关系》;或将中国的“味”美理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比较,如曹顺庆《滋味说与美感论--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札记》、刘九州《中印“味说”同异论》等。这些研究对丰富和充实中国古典味论的知识框架,梳理“味”范畴的形成流变,拓深中国“味美”的美学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于中国美学研究而言,西方的论文成果则要少许多。然受到东方味美学思想的影响,也有一些美学家开始关注味觉对于艺术欣赏的重要作用。如美国理查德·谢克纳撰写的《味美学》一文中,通过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与印度婆罗多梵剧表演理论《舞论》进行比较,揭示了中西戏剧美学的差异性,并深刻剖析了味美学对戏剧表演的重要意义。另有E.C.Eoyang的论文《Beyond Visual and Aural Criterion:The Important ofFlavorin Chinese Literary》(《超越视听标准:中国文学批评中味的重要性》),打破了西方视听为上的美学惯例,这在西方学者中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另外,西方相关论文主要集中在对“趣味”理论的研究中,如基维的《近来的学术与英国传统:趣味的逻辑--第一个五十年》、《趣味的逻辑--里德和第二个五十年》,是对十八世纪英国美学趣味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另一个英国经验美学研究学者科斯梅耶,其论文《休谟与趣味的基础》、《休谟趣味标准中的性别思想》、《两种美:对哈奇生美学主义的一种洞察》等,也是涉及“趣味”范畴的理论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西味觉审美的论文研究中,硕博研究生论文也占有重要分量,如李娜《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研究》、漆琼娟《“味”与中国古典诗学审美鉴赏活动》、毕曼《“味象”之味的心理透视》等硕士论文,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等博士论文,对中国“味”美理论进行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其研究对象都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主题多是文学批评范畴论,偏重于文学批评的研究而不是美学的研究。至于从西方美学视域之下,虽有涉及,但篇幅较少。如李知的硕士论文《中国传统“以味论诗”的解释学意义》,作者在论文中从味与“前理解”和“先见”、味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及味与空白、味与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从不同阐释维度来对诗味论的解释学意义。另有郜静硕士论文《英国近代经验主义美学的审美趣味理论研究》、范玉吉博士论文《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等,使得西方趣味理论发展线索得到了系统的梳理。
  
  随着中西方学者对味觉审美的研究逐渐深入,“味”作为古典美学范畴而进入到各种工具书中,如中国彭会资《中国古典美学辞典》中设“味”专节,注释了包括“味”、“滋味”、趣味“、”诗味“在内的 17 种相关词条;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也收录了”味“、”滋味“、”风味“、”味外味“、”至味“等词条;西方苏联 A·A·别利亚耶夫等编纂的《美学辞典》、日本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虽没有收录味觉相关词汇,但是均收录了”审美趣味“一词。与此同时,文论、美学资料选辑汇编也对”味“或”趣味“范畴予以关注。陈良运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论着丛书》、叶朗主编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等汇编资料中,皆包含了大量中国历代”味“论资料文献。北大哲学系主编的《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中对西方美学家对待味觉与审美的不同态度均有选辑,同时审美趣味的相关文献也收录颇多。
  
  由上可见,对比中西味觉审美的研究现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专家学者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中国”味美“的生成原理和流变过程,尤其是古典美学的”味“范畴理论的论述上,同时在味觉审美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文论之中,对于艺论如书论、画论、曲论则关注较少。而西方味觉审美的专门性研究起步晚,成果也相对较少,只分散见于若干学者的着作和论文中。与此同时,中西涉及味觉审美研究的分布领域和具体内容也存在失衡和误区,比如美学原理偏之于审美心理,对于味觉本身的研究失之过简;美学史的研究则重在味美关系的前后发展,缺乏理论深度;范畴论局限于文献批评,研究生论文又缺乏比较视角。以上种种既是学术上的不足,也是我论文选题可行的动力和原因。随着味觉审美研究的不断深入,势必会越钻越窄,陷入重复研究的误区。而若将目光转向西方味觉审美的生成和流变,以及中西方味觉审美比较,则不失为妥帖之法。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本选题属于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内容涉及哲学美学、艺术美学以及中西古典文艺美学等不同领域,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大量中外文献,首次运用了中西美学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传统”味“美学生成原理及其地位影响,并从中西美学史的角度入手,纵向观照其味觉审美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味“(taste)是如何由口舌之欲进入到中西审美维度的,继而通过横向比较中西味觉与审美之间的流变过程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味美学”西边不亮东边亮“的现象生成原由,了解”味“在中西美学中不同内涵与审美特征。其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
  
  一、 文献研究法
  
  为了全面、准确地研究论题,笔者收集整理了大量与中西方味觉及其与”味“相关的审美理论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参考的文献形式主要有:与味觉审美有关的国内外期刊文章,相关的学术论文、学术专着和媒体信息等。
  
  二、 文本细读法
  
  本论题需要对中西方味觉审美的生成和流变具有详尽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必须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文献以及外国美学原着,因此采用文本细读法很有必要。
  
  三、跨学科研究法
  
  本论文以哲学美学为主要理论背景,同时采用了多学科理论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法,结合了文艺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论述,进一步深化、细化论题,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刻。
  
  运用以上研究方法,采用中西比较的角度,立足中西方美学文献,总结中西方味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阐释其美学生成原理、以及味觉审美的不同表现,最后,从中西味觉美学的差异性来探析中西美学的不同特点。相较以往的学界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在文献材料上对以往研究有一定的补充和丰富,同时内容上兼顾认识性和学术性,较好地融合了文艺学与哲学美学的理论,将中国的味觉审美以美学超越性为坐标,区分生活性审美、艺术性审美的不同系统及其相通性审美结构特征。特别是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之”味“纳入美学观察,将书法艺术的超越性研究推向了新高度,从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