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新文化运动兴起,一股“用西方绘画改良中国画”的“西学东渐”思想在美术界开始倡行,其改良的目的是批判和贬斥元明清以来“专重写意不尚肖物”的文人画,主张以宋代院体画融合西画开辟画学新纪元。那么,百年下来中国画发展如何?
从近年来频频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来看,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在写实能力与造型能力上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特别是工笔画在写形肖物上更丰富了自身的语言。 但与此同时,另外一种现象也随之出现, 由于受西方绘画理念和造型基础影响较重,许多国画画家特别是年轻画家把中国画的发展建构在西方绘画的审美坐标上,习惯于以西画的表现方式来对待中国画。 虽然其素描、写实造型能力大大增强,但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创新之作极少。许多作品是以精细地制作和无数次地皴染来求得逼真、细致的艺术效果,包括山水画在内,中国画所具有的“ 写意”精神日渐被工细的装饰风格所取代。 对于许多年轻画家来说,写意性绘画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法功力,更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艺术胆识, 相对而言不如工笔画易出效果。所以近年的美展,工笔画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而笔墨性的创作呈现弱化趋势,且少数笔墨性作品中,笔墨的质量也在下降,大写意画中上乘之作更几尽于绝。就工笔而言,也是工细刻画的多,写意提炼的少,注重视觉冲击的多,讲求蕴含内美的少。
可以看出,百年的中国画“西学东渐”历程,给中国画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消弱甚至改变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显然,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与理念已经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了中国画的学习、写生与创作等诸环节中,或多或少左右着当代画家的审美思维与创作表现,从而使中国画的创作更多地倾向了西画的塑造模式,并出现大量的以 “制作”代替“创作”、以“琐碎”代替“丰富”的作品。更有甚者,有些所谓的创作,仅仅是当今数码时代下照片的放大而已,且“唯新是作”,素描加墨水,甚至加上光影调子也成了中国画的创新之作。
书画家邵洛洋先生曾言:“摒弃笔墨,何异于泯灭中国画。 ”
早在五六十年代,潘天寿就说:“中国人自古有深远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不一样。 又有灿烂的文学艺术,有独特的性格风俗。 由此而形成的中国画, 也与其他民族的绘画有根本的不同。 ”
这是从哲学、文学、风俗上对中西绘画做了区别,除此外,他还强调“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觉的民族文化看成是莫大的骄傲,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花大力气研究、整理、宣扬我们的民族遗产,并从中推出民族风格的新成就,否则真要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宗了。”
潘老高屋建瓴的见解着实令人佩服,他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如其所言,根植于中华文化厚土上的中国绘画艺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一种追求本质(古人称“道”)、表现本质的艺术。而它最具独特魅力的是与中华文化旨趣密切相关,作品中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的学养、品格、精神、境界等,有时诗画相结合更增添了另一层韵味与意境,包括对老庄、儒家思想的参悟。其丰富的历史积淀,独特的人文内涵、奇异的民族色彩,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连外国人都赞扬:“真正的艺术在东方”(毕加索), 而我们却将自己的传统置于从属地位,更多地吸收和发扬了西方绘画的内容,使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从而也消弱了民族艺术特性。
要改变中国画今天的局面,在笔者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
一、在培养方式上应重视和强调民族绘画
我国高考一直沿用固定的模式,所有美术专业考试的内容皆以素描、色彩为参考水准。 这种考核方式源于西方古典写实绘画,为迎合古典写实油画中光、影、形、色等方面的审美与要求,注重透视、比例、空间等的准确性。而中国画造型注重意向性,特别是写意画更强调畅神、达意,写形往往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就拿可以做到精致入微的工笔来说,也并不是以立体写实为准的,它更注重的是平面性审美。 然而中国的美术考生在步入大学之前,能接触和受熏陶的中国画教育几乎等于零,因为中国画不作为入学参考内容。 芸芸美术学子为应试需要,经过数年或数月的素描、色彩训练,西画造型理念早已先入为主地打入他们脑海,考入美术院校后首先要学习的仍然是西方绘画的内容,继续一系列的素描、比例、结构、光影和色彩等的练习,直到大学二年级才开始接触中国画。在此,笔者不由感叹,中国人学中国画竟是从二十岁以后才开始!
而经过多年西画重熏的学生,进入中国画的学习时,很多方面发生着冲突,如审美、造型、表现方式等。具体来说,他们习惯了求真求实,不明白写意与“骨法用笔”;习惯了立体塑造而难以意向表现。
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心思去琢磨中国画是怎么一回事? 有的已经难以进入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于是宁愿选择油画而放弃国画。 而对于那些选择中国画的学生来说,先天的失传对他们是最大的缺陷。 中国画又有着博大精深的体系, 像文学、诗词、书法、篆刻等都是要修养的内容,学生往往此时才为之深叹:应该早点接触或学习中国画。另外,从创作的角度来说,由于西画的深入影响,学生已习惯于用西画的表现方式来把握中国画,或习惯于从西画表现与理论观中吸取内容,因此,作品必然更多地朝着西方一路紧密靠拢,而我们民族绘画自身的传统越来越被弱化。 明明学的是国画,诗词一窍不通,不善营造意境,不会“计白当黑”,满构图一堆,书法十有八九让人dai写。
这种以西方为主、中方为次的培养方式对中国画的发展来说实为欠妥。 当然,笔者的观点并非是要取消西方绘画的内容,而是认为以西方绘画要求为准的考试和训练方式,并不完全具备考察和培养中国画学习与发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因此,从弘扬民族艺术和中国画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中国的美术高考应该立足于自身民族艺术的特殊性,首先制定适应中国绘画的美术高考内容,即将中国画也纳入高考范畴,考前可以以中国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为考核内容,其目的是让广大学者在高考前就能够接触到中国画,以真正解决学生二十岁前中国画零接触现象。其次,在进入大学后,中国画的课时量应该和西画课时量平行安排, 同步发展,直至分专业后各行安排,或依专业而量课时。这样,不至于所有门类皆以西方绘画为水准,中国画也不至于总处于从属地位而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中国画专业学生在从事专业创作时,也不至于总朝着西方一路看齐。
二、树立“绘画与文化观”,重视传统文化修养
中西绘画终归是有差异的,中国画是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之上的,其审美思想、造型理念等是中国文化的反映,与中国的哲学、文学、书学、佛学等紧密相关。林语堂就曾形容说:“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之花”。傅抱石也说:“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表达,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 ”
而石涛“一画开天”、“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更是从哲学层次上对绘画内涵进行了明确表述。就拿齐白石来说,他的画是众人推崇的,但他却曾语惊四座地说:“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他对文化的修养与重视更是 “燃节为灯夜作诗”、“一息尚存书要读”。可见,中国画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联。
或许一直以来我们在关注中国画的过程中,只单方面地就画论画,而忽略了“画”基于文化这一环节,且在吸收外来知识的同时,又忽略了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差异,从而造成今天的画坛更多趋于写实制作,功于技术层面,对文化的修养置若罔闻。然而,翻翻历史来看,从古至今,那些颇负盛名的中国画家们,无不是在多方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来从事绘画的。 古有被称为“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除卓越的绘画成就外,更精于书法,能诗善赋。 他的《论画》、《画云台山记》等,更是现存最早并独立成篇的绘画理论著作;唐代,以工笔花鸟颇负盛名的薛稷,亦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被称为书坛“初唐四家”;元代赵孟頫亦能诗擅书,通音律,精于各种绘画,一生背临《智勇千字文》竟有五百纸;而明代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除了诗的造诣不凡外,在画家行列里,是“吴门四家”之一。在书坛中,又被称为“吴中三家”之一(另两个为祝允明、王宠);还有徐渭、黄宾虹等等都是博览群书,才情横溢。 黄宾虹著述更是恢宏,自言 “常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
近代陆俨少划分的就更为明确了,他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
可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
从以上可以看出,画画的再好,都是基于文化而后生的。所谓“绘画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升华了绘画的表现”,正是对中国画与文化的恰当表述。 因此,中国画不是技法、技巧的问题,也不是西方绘画中光影、透视、比例的问题,当代中国创作之所以越来越工于制作,画幅宏大写真而格调不高,能似不能意,能画不能书等,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不够。 鉴于此,中国画要走出有自己民族艺术特色之路,要创作出有内涵、有深度和高品位的作品,就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中国绘画与文化观”,重视传统文化的修养,将绘画技法学习与传统文化修养进行同步研修, 不要只单方面关注在绘画层面,而造成绘画与文化的严重脱节。
三、画家需要摆正创作心态
当今的社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科技的发达以及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日益增长,浮躁和急功近利笼罩着社会。 时下,为了成名,为了晋职,一些画家不惜一切来包装、炒作、宣传自己,形形色色热情而媚俗之作频频出现,缺乏内涵与精神的现dai写真美人画亦不少,“假大空”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中国画那些尚神尚韵、尚意尚趣的艺术品质越来越萧条和薄弱,而平庸、浅薄、抄袭的低质量作品甚是繁多。
从写意到写实,再到写真,中国画这一意象性绘画所发生的转变,透露出一种现象:在文化精神的迷失中,现实与不断功利化的审美已成为当今不少艺术家寻找自己、寻找出路的一条近路。 因为写意精神的学习与把握是一件相当出功破力的事情, 特别是中国画涵盖的文化内容极为宽泛,仅拿与中国画紧密相关的书法来说,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写不了一手好字的,而中国画的先天失传以及西方绘画写实造型的极早深入人心,再加上数码时代的影响,写实似乎更容易把握和出新。
尽管如此,但仍然要强调的是,技术不等于艺术,大画不等于大手笔,再现更不是艺术的本质。好的作品总是富有内涵、 精神趣味和艺术境界的,是充满文化气息又深入人心的, 正所谓:“意高则高,意远则远,……,庸则庸,俗则俗矣。 ”
其实,即便是以写生模仿为主流的西方画家也在强调:“纯粹的写实主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德拉克洛瓦),“ 照相机不可能 同 画 笔 和 调色板进行比赛 ” ( 蒙克),何况以修养和文化为积淀并注重主观精神境界的中国画,其所蕴含的阴柔、虚、静、合、自然等文化意蕴,又岂是几张“象形”之画所能涵盖的。 齐白石说:“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 ”
其弟子李可染一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展览,却以“废画三千”做为艺术追求的精神,经常画了废,废了又画。 可见,真的要把绘画当作艺术来追求,要让作品格调不俗、耐人寻味,画家必须看淡名利与地位,深入生活,真诚地对待艺术,以沉着、淡泊的心态去从事绘画,多看几本书,多画些速写,少依赖些照片,用最大的心力去深入研究和创作,才能画出更为深刻和富有内涵的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画是涵盖着多种文化修养的艺术,是人性与自然相融合的艺术,它与中国的哲学、文学、书学、金石学等密不可分,相信毕加索的“真正的艺术在东方”不是胡言乱语。 西方有西方的优秀,东方有东方的文明,我们可以承认“不同”,可以输入“养分”,但没有必要丢掉“自我”。 “ 任何文化都应该也只有从传统出发,做现代阐释,再回到自身文化,才会有真正的国际化和世界性。 ”
在强调创新的当代,在融入西方的同时,能够以不失中国绘画语言特色为前提,更不以消弱或取消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为代价,制定适应中国民族绘画特色的美术高考内容, 加强本土文化修养,树立 “中国绘画与文化观”, 重视和发扬民族艺术精神,摆正创作心态,是当代中国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