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好时公司市场开发现状分析
4.1好时公司概况
好时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全名为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其总部好时公司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公司。在全球用户超过13000名员工,产品畅销于70多个国家,在全球14个国家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由一家大公司买下整片的土地,建造厂房、商业和服务机构、学校和医院,甚至负责治安和市政管理工作--这种被称为"公司镇"的形式,在欧美历史上也曾兴盛一时。好时镇就是其中的典范。1894年,好时巧克力的创始人弥尔顿?好时先生(MiltonHershey)在他的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部的一座小镇(好时镇)上创建了世界一流的巧克力工厂。在20世纪上半叶,好时镇就是好时公司,镇上的居民几乎全是好时公司的员工。好时公司铺筑了道路,修建了医院,建筑了体育馆、剧场、游乐场和巧克力温泉等几乎镇上的一切公共设施,并带头把好时镇建成美国小城镇绿化建设中的模范。以这样一个小镇的规模,其公共设施之现代和豪华,连美国许多中小型城市都自叹弗如。这个从一家巧克力工厂开始的小镇如今已经成为美国负有盛名的巧克力主题旅游城市,每年数十万的游客到此来体验宛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梦幻场景,无处不在的香甜巧克力和香浓温馨的小镇氛围令人流连忘返。与此同时,它还被认为是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地方。除了富裕的生活、堪比大城市的娱乐生活设施和温暖的社区文化,这里还拥有全美第五富有的好时学校[24].
如今好时镇的管理者不再是好时公司的老板,而是一个由居民选出的5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充分认识到好时公司对于这个镇的意义,在各个层面与好时公司紧密合作,经常与公司联手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这个小镇真正的骄傲却是好时学校。鲜为人知的是,这所只有1500人的中学是全美第五富有的学校,拥有的资产超过90亿美元。与排在它前面的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和斯坦福不同,好时学校的资产来自善良的好时夫妇。他们创办了好时工业学校,来收留和培养美国各地的孤儿。没有子嗣的好时夫妇在遗嘱中把所有遗产--好时公司70%的股份用来设立好时基金,而学校是这个基金的拥有者【25].从这一点上来说,做为上市企业的好时公司正是一个在盈利和慈善中平衡的矛盾体。
米尔顿?好时先生在1899年改善了他的好时牛奶巧克力配方,并且幵发了后来风靡全球、与美国大兵们携手走过一战二战并且最后成为军方标准配置之一的好时巧克力条。弥尔顿先生正是第一个在世界上大批量生产牛奶巧克力的人。
毋庸置疑,弥尔顿先生是一个营销天才。他请营养专家来增进他产品中的健康质量,并一直将健康至上的原则在好时公司秉承至今。弥尔顿先生和他的巧克力糖以及可可很快就拿下了整个美国市场。并很快所有的制作过程全部机械化,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率的生产线作业。好时公司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列第292位。2011年度,好时公司销售收入首超60亿美元,达到60. 8亿美元,净利润接近6. 3亿美元,毛利率为41.6%,净利率10. 3%,净资产收益率高达72. 1%,五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2. 1%.利润率的增长得益于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对巧克力需求的低弹性。2009年至2010年及2010年至2011年,好时年均销售额增长率分别达到7. 03%和7. 23%,而同期净利润增长率更是达到了 16. 93%和23. 37%[26].
好时公司做为一个百年企业,自身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好时价值观共分为四点:
(1) open to possibility意为接纳各种可能;(2)making difference 意为力争上游;(3)growing together 意为共同成长;(4)oneHershey意为一个好时。
4.2好时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开发
4. 2.1发展现状分析
在全球战略方面,从1923年起,好时公司的全球贸易开展到了中国,主攻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市场。1995年,好时巧克力再次进入了开放发展中的中国大陆市场,并在巧克力领域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以"小身材,大味道"闻名的水滴状nSSES巧克力是人们熟悉的美味巧克力形象。
不可否认,由于好时公司既是一个上市公司,又是一个偏向慈善机构的特性决定了其谨慎、保守的投资和发展特点。好时是美国最大的巧克力厂商,但是,其销售额的90%都在美国本土市场,只有10%是在海外市场。"好时当年也进军了欧洲,收购了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巧克力厂商,但是,全都失败了,其主要原因在于短视。"曾任美国好时和瑞士雀巢高管的Lawrence. Allen如是说。
"它们投入了 1亿美元就希望能马上收回来,这在美国本土也许能做到,因为他们是非常有实力的品牌,分销渠道也很健全,最多两三年就能盈利。但是,在国际市场,这么大的投资要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可能需要10年的长期投资,还要承担货币风险和国家风险,而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AlleiUS[27].好时的这种保守和谨慎的风格使它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一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1995年,好时派了一个员工到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团队,租了几个柜子,开始出售好时的巧克力。"当时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市场前景如何,如果好,就待三年,逐渐建立起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如果不好,就撤回美国。"但是,直到2007年,好时始终没有在中国建厂,大概是汲取了雀巢的教训。雀巢当年在中国建厂生产奇巧,但是,奇巧的销量不佳,如果要把工厂改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成本很高,肯定亏损,所以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好时不建厂的策略就要灵活得多,风险也较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好时公司才下定决心在中国大陆上海建立工厂,产品国产化的同时成立了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一家好时全资子公司,来自美国的巧克力在这里被重新包装,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调查表明,一个国家的巧克力消费水平和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中国人一年人均仅消费50克巧克力,许多人根本没有吃过巧克力,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年的人均巧克力消费水平达到20公斤以上。好时公司高层相信,好时公司带给中国的健康和美味的巧克力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28].
截止2014年,好时公司已经在中国30个省份,1195个各级城市拥有自己完善的分销渠道,分销门店数达到88950家。在大卖场方面,好时公司做为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集团全球20位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在与家乐福、沃尔玛和乐购等系统的合作日益加强。好时在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哈尔滨和南京在内的七个大城市投入了媒体、车体、平面和电子广告。在这些城市的市场份额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超过300名销售部门员工和超过140名总部员工在为好时公司服务,这个数字将在2016年底增加至715和195人。下图4. 2为好时中国销售部组织架构图。
其中,婚庆渠道和餐饮渠道团队都完成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额。餐饮渠道和麦当劳的合作打幵了特殊渠道的合作新局面。根据最新的ac尼尔森数据显示,在2013年底,好时公司占有了 10. 2%的市场份额(+1.2% VS. YA)。
图4. 3显示,在中国好时公司2008年到2013年的13倍的惊人增长,以及2013年到2018预计的4倍增长,好时预计在中国2018年销售额达到7. 6亿美金[29]0最后,来看几组尼尔森零售跟踪调查(Nielsen Retail Index)的数据。(1)巧克力市场金额增长率,整体增长:13.7%,好时巧克力增长:53. 1%.(全国范围);(2)糖果市场整体增长:2.2%,好时增长:284% (好时有分销的上海武汉成都杭州地区);(3)巧克力市场各个分类增长率,分享装,整体22.6%,好时巧克力增长:71%;个人装,整体15. 5%,好时巧克力增长:59%;礼品装,整体1. 1%,好时巧克力增长:18%.(全国范围);(4)巧克力市场各个厂家金额增长率,整体增长:13.7%;好时:53. 1%;玛氏:19. 2%;费列罗:22%;金帝:-29. 7%.(全国范围);(5)尼尔森零售监测的数据告诉我们,即使排除了铺货和新品带来的影响,好时在单店中的竞争力也是领先竞品的。巧克力主要厂商单店内表现对其增长推动为,玛氏12. 80%,费列罗3. 30%,金帝-9.10%,好时则为22.80%[^.
4. 2. 2产品开发分析
好时公司在中国的产品主要包括KISSES、HERSHEY、ICEBEARKER和REESES四个品牌。KISSES是好时公司的主力产品。包括袋装产品和各种规格的礼盒装产品。
KISSES这一品牌在好时中国的销售占比约为60%以上。DELUXE是KISSES的子品牌之一,做为好时百年来第一支在美国本土以外全球首发的产品,公司对其寄予厚望。HERSHEY是好时的原始品牌,旗下产品主要有排块装和家庭装,以及更适彳合年轻时尚潮流的铁听装。
ICEBEARKER是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旗下北美销量第一的薄荷和水果糖品牌。REESES是好时旗下美国本土销量第一的花生酱类巧克力,也是士力架的前身,2014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同时打出了明星牌,请了黄晓明等明星代言,销售势头正好。
产品方面一直是好时公司的优势所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上:坚持用最好的原料。在每一个好时定型包装的产品上都写着"H)0%进口奶源"的字样,好时也坚持每一块和每一粒好时产品使用的都是好时自营牧场出产的进口奶源。2008年到2009年,巧克力做为与牛奶密不可分的产品,跟很多奶制品一样,受困于三聚氰胺事件,在沃尔玛等国际卖场,出现了全部巧克力等奶类相关制品全部下架等候检查的场面。这时,好时一贯坚持的使用进口牛奶的做法显示出其威力所在,全部巧克力产品中,只有好时和部分整装进口的巧克力没有下架。要知道,仅奶源这一项,算上运输和物流,国产和进口奶粉的成本差距就在5倍以上。同时在坚果类产品中,好时也坚持使用美国进口的扁桃仁和土耳其进口的榛仁。这也给好时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当然,品质高端和价格低廉往往不可得兼,好时公司为了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在价格上自然难以形成大的优势。除了原料上的质量,在加工工艺上,好时也追求一贯的高标准,对巧克力来说,生产环节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研磨",研磨可以使原料可可形成更好的口感体验,这也是一项成本颇高的生产环节。一个参考数据是好时巧克力在研磨上的次数大概是国产巧克力代表金帝巧克力的研磨次数的3倍以上。这就造成了好时在中低端市场销售上的相对乏力。
4. 2. 3市场开发分析
巧克力是所有休闲食品中受冲动性消费影响最大的品类。调查显示,87%以上的巧克力购买属于冲动性购买,44%以上的购买时的品牌选择是冲动性选择。这就对巧克力这一品类的推广展示,从宣传到陈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好时公司具有两大优势:(1)品牌优势。品牌是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完全体验,她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选择。好时这一世界品牌在消费者中无疑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在巧克力市场上,只有知名品牌才能给顾客以原料、仓储和物流等方面的保证,同时向顾客提供稳定的、安全的、美味的和高质量的丰富产品。好时巧克力早已在中国市场上树立了其高端精美和口味醇正的品牌形象。(2)销售优势。在美国本土市场成熟,在快消品行业经验丰富,底蕴深厚。在中国的市场日益完善,渠道日益丰富,有完整健全的营销网络。2013年底收购金丝猴以后会进一步提高生产线能力以及拥有更完备的销售体系和通路。在本土产品线漫长的情况下,好时公司旗下收购了数十家欧美知名巧克力和糖果品牌,有充分的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调整空间。
同时,在市场经营方面,好时也要清楚地认识面临的劣势,主要包括政策上的劣势,在销售额上,德芙和费列罗全面压制其他竞品是不争的事实。在政策上,销售表现并不出众的金帝和抬口莲也走在好时公司前面。金帝的巧克力也许并不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没有哪个卖场和采购部门能忽视其背后的中粮集团的产品带来的销量,往往因此对金帝有政策上的格外照顾。怡口莲和卡夫的关系同理。这就造成了好时在销售额上难以匹敌德芙和费列罗,在政策上又受制于中粮和卡夫的遮她局面。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需求更多时间来把握,包括中国市场流通体系、市场结构、中小城市分销渠道和形式、地域差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饮食文化和口味差异等。好时公司往往在推出新品和活动推广等方面动辄全国一盘棋,这对销售来说时常事倍功半。
4. 2. 4品牌建设分析
好时公司做为一个百年企业,同时也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和上市公司,其所具备的产地、资金、资源、技术和质量等优势是很多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产地上,美国做为巧克力发源地之一,资深的巧克力产地,多年来在玛氏和金帝等公司的宣传下欧美巧克力才是正宗的理念己然深入消费者心中。资金和资源上,好时公司是世界食品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重量级企业,底蕴更坚实,随着在中国市场步入正轨,资金上富有和愿意在中国市场持续投入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这一品牌上的巨大优势在公司市场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品牌建设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好时在中国秉承其美国本土一贯的Q版风格的同时,在广告、包装和形象展示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其高端而有深度的内涵。
4. 3中国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好时在中国面临诱人的发展机会,巧克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巧克力的发展时间不过80年,如果算到巧克力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品的时间更是不过短短20几年。调查表明,中国人巧克力消费年平均量不过50-60克,日本则在7公斤左右,欧洲10-15公斤以上,美国等国家甚至达到20公斤以上巧克力又是人们消费糖果、尤其是高端糖果时的首选,近年来糖果市场已经呈现萎缩的趋势,年增长率不足2.5%,巧克力市场的增长率却高达15%左右。专家预测中国巧克力市场的潜力在200亿元,是世界上潜力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巧克力市场。
当然,看到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好时公司,现在巧克力市场早已告别了德芙和金帝等品牌一家独大的局面,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高度集中。在巧克力高端市场中,除了好时,还有包括玛氏、费列罗、金帝、卡夫、明治、瑞士莲和金莎等诸多国内外品牌,其中德芙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58%,费列罗也在向30%的市场份额发起冲击,好时只有勉强10%,这样的市场份额不容乐观。跟2007年建厂之初,时任好时高级副总裁的JohnP.Bilbrey画下的宏伟蓝图"预计在2013年市场份额达到23%"【32]相去甚远。另外,好时真正进入中国开始完善分销的时间相对许多企业都比较晚,如何从吃了 20年德芙的消费者手中"抢"到购买欲望和消费行为?又如何在品牌林立和新生品牌纷纷崛起的市场中幵发和留住忠诚消费群体?是接下来好时公司要面对的严峻考验。
好时公司在对中国巧克力市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基于其成熟的本土运营模式和经验,运用了多种营销手段,成功地完成了好时进入中国的舶来期,其主要使用的营销策略包括:1、明确品牌定位。好时巧克力在美国本土的一贯风格从其产品包装和媒体宣传等方面表露无遗,Q版和甜蜜构成了这一品牌的主要特色。在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在上海成立工厂独立生产产品以来,好时贯彻并延续了这一风格和特色,"小身材,大味道"的KISSES品牌巧克力凭借其个性鲜明的造型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2、对产品功能化的宣传远远超过竞争品牌。
在巧克力这样一个完全意义的舶来品上,中国消费者的观念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在巧克力的功能性上体现尤为明显,相当消费群体对巧克力的认识还是"高端糖果"或者是"哄小孩子的高级糖",真正认识到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对健康意义的,从而把巧克力作为日常个人消费品以及礼品的消费者少之又少,这也是中国年人均消费巧克力量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好时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会,着力宣传旗下醇浓黑巧克力的功能性,包括改善记忆力、改善心脑血管机能和抵抗衰老等等,这一点是远远超过当时竞品的。3、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市场细分。好时把旗下产品针对的销售对象划分为19-34岁为个人装巧克力的消费主体,34-44岁为家庭装的消费主体,而礼盒装的消费群体是以22-39岁的人群为主。有了相对明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产品的包装、定价和规格等等才有了长足的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在对既定市场进行评估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3.1中国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好时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中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除了引进本土既有品牌,在中国的新产品开发中,新产品没有实现差异化。众所周知,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像好时这样把德芙这个行业老大列为竞争对手的公司,如果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差异化生产,而仅靠与德芙等竞争品牌去在分销、陈列、价格和促销等角度去竞争是得不偿失的。
2013年好时开发的新品牌DELUXE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款至今没有中文名字的和针对中国市场的巧克力产品M与费列罗的T3相似度非常高,同样道理的还包括好时的K22与费列罗的T16、好时的K35与费列罗的T24、甚至每个规格的产品与费列罗对应的产品有着相同的零售价,这就造成了新品上市的竞争对手非常明确,目标直指费列罗一家独大的高端礼盒装市场。市场部的想法是美好的,费列罗凭借独树一巾只的包装和造型,独霸巧克力高端礼盒市场多年,DELUXE上市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通过一定的相似性,在个人装和礼品装市场上狙击费列罗的强劲发展势头。或者说,通过出版相似产品在费列罗的肩膀上分一杯羹,这一点从新品上市以来的形象设计、竞品对比和价格导向方面都体现的淋璃尽致。这一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一些广告覆盖率较高,好时产品本身强势的地区,在有针对性的宣传和促销手段的帮助下,Deluxe不负众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部分没有针对性宣传区域,销售状况其实并不乐观,除了全国范围的NKA卖场的倾向性特别明显的订货,区域内部几乎没有相应的销售。
其次,市场细分不到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各区域差异化管理不够深入。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和区域差异比较明显的国家,地域差异带来的饮食习惯、民俗习惯、经济能力、对新品牌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好时品牌的认知程度等都不尽相同。经常搞"全国一盘棋",各种活动动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优点,比如利于管理和调控等,随着销售额越来越高,部分地区在媒体广告等方面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加,对好时产品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程度差距越来越大。
同时,在好时覆盖的数百个城市中,消费能力的差异问题也日渐凸显,这就导致了很多公司认为的畅销品并不畅销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好时公司旗下有诸多品牌,每个品牌又有多种规格包装的特点决定了她和费列罗这样坚持高端和统一管理的公司不一样,像玛氏甚至在同一地区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卖场都做出不同产品的促销。这种情况还坚持对不同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和所谓规范化管理是事倍功半的。
最后,品牌认知度不够,在坚持原有风格和迎合消费者现有需求之间摇摆不定,导致在市场的竞争和与竞争品牌对抗中自身特点逐渐泥灭。好时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一方面没有自己的工厂,无法生产在中国及亚洲地区生产拥有地方口味和特色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市场极其成熟,公司有理由相信在产品包装和形象塑造上照搬美国本土在中国市场一样会成功。这时候的好时,对自身的形象塑造基本以美国原版为主以Q版可爱的造型为主,产品类别上在口味和规格全面覆盖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强调自身优势的品类,例如坚果类。
随着对中国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和深入,中国人消费巧克力的目的性和美国的区别日益显现。中国巧克力市场中,巧克力以礼品形式被消费的比例占总消费的52.4%,这个比例是美国巧克力市场上礼品形式消费比例1.5倍以上,好时Q版为主的造型显然不能满足人们送礼时的心理需求,在这一点上费列罗巧克力可以说是深得个中三味。另外,巧克力在西方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成为个人消费和朋友之间互赠的一种选择。在中国,人们对巧克力的认知在德芙和金帝等公司的刻意宣传下还停留在男女朋友或类似关系的人们之间传情达意的用品。同样,好时Q版和可爱的形象不能在这样往往比较隐晦的场合上更明确的表达这一含义,在这一点上,日渐没落的金帝则用礼盒市场的反戈一击给好时上了深刻一课。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好时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从160g礼盒和420g礼盒赠品和各种规格分享装的改变,deluxe系列的推出上可见一斑,但是,随着各种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的出现,好时自身的特点也在消费者中逐渐淡化。
4.3.2问题原因分析
好时公司在中国市场开发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公司行为相对短视,为了利润最大化,罔顾自身特点,盲目照抄照搬;(2)目标市场不够明确,不能按照事先划分的区域、渠道和消费层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销和促销,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3)客观上看,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存在滞后性,扭转整个消费群体的观念又不能一蹴而就,导致公司理念和消费理念冲突时上市公司的特点决定其不能坚持自身特点。
这里不得不额外说一下上市公司,例如好时与竞品家族式管理的德芙和费列罗的区别所在,上市公司在持续投入上难比家族式企业。巧克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口味偏好"的食品,例如在美国,大部分人都更喜欢本土的好时而不是英国的吉百利,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玛氏在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宁愿连续亏损15年也不愿意退出--其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市场建立起属于玛氏系列巧克力产品的口味偏好,毕竟中国当时还是一片巧克力的处女地。能做到连续15年亏损不改变战略,恐怕也只有玛氏才敢_.目前,只有费列罗和玛氏还维持着家族企业经营,好时、吉百利和雀巢这样的厂家都已是上市公司,断然不敢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追加投资,这也是他们在中国市场输给玛氏的重要原因之一。让我们看看这两家家族企业的业绩:费列罗仍在巧克力礼品市场处于领头羊的位置,而玛氏则是中国市场老大,旗下的德芙品牌尤甚。"玛氏的目光非常长远。
一般说来,上市公司的CEO任期平均只在6年左右,如果需要在一个市场做连续15年的投资,要历任三个CEO,而且前提还是他们都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知道在中国市场亏损,但还需要持续投资'.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太难了,而家族企业可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持续投资。"曾任美国好时和瑞士雀巢高管的Lawrence L.Allen如是说。仅仅在这一点上,上市公司就输了.
另一个有力的佐证正是好时公司着力宣传的黑巧克力。好时本来在黑巧克力方面是远远领先于竞品的,费列罗和治口莲等品牌本身不涉及黑巧克力的业务,金帝和明治等品牌在原料资源、加工工艺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无法与好时抗衡,老牌竞品中唯一有抗衡能力的德芙并不重视黑巧克力的市场,其旗下产品"66%醇浓黑巧"系列仅有2个sku可供选择,而好时品牌中涉及"65%特浓黑巧克力"的品项最多时达到12个品项,尽管当时推出的独一无二的黑巧克力礼品装显然是市场对了解不够而过于乐观和前卫从而失败了,整个黑巧克力品类的销售表现也一直平平,但是,像德芙那样培养市场的耐性正是好时所缺乏的,好时后来借国际卖场沃尔玛品类末位淘汰了黑巧中1个品项的契机逐渐停产了整个特浓黑巧生产,尽管是出于节约产能等考虑,不得不说也是丧失了一块树立自身专业和健康形象的阵地。这就凸显了上市企业的软助,生产线不足的情况下,优先生产更高利润而不是更有利塑造品牌形象的产品。分销品项有限的情况下,淘汰的依据更多的是销售表现而不是对市场和拥是的培养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