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旅游管理论文

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整合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3931字

  第五章 结论

  一、文章创新

  本文通过上述论述,在创新上体现以下两点,具体如下:

  1、区位理论优势的具体运用。文章结合对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现状的深入挖掘,通过运用五力模型分析工具,对旅游战略要素和旅游资源禀赋等进行分析研究,指导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2、在研究分析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青岛西海岸山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整体性、系统化研究,提出了全方位、多角度、前瞻性的研究对策。

  3、通过对其最具代表性和开发潜质的旅游要素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建设“山海岛旅游综合体”的总体定位,对于青岛西海岸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二、文章结论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海洋战略的全面实施。本文对西海岸以山海岛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丰富,山海岛等特色资源较为集中,具有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节会文化、现代文化产业等多种文化内涵,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为推进西海岸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青岛西海岸旅游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2、获批国家新区后,青岛西海岸撤销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成立了新的黄岛区,即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旅游业在整体上由以前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转变为一体化,客观上需要对两地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发挥好各类旅游资源的最大效应,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培育壮大旅游业已经成为青岛西海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且从资源、区位、社会基础、海洋科技、政策机制等多个方面分析,西海岸具备实施整合开发的充分可行性,应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彰显山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断巩固和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4、青岛西海岸旅游业发展条件好、潜力大,应瞄准国际先进旅游城市标准,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并从规划整合、产品整合、线路整合、营销整合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从管理机制、政策机制、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科学技术等方面形成有效保障,着力构建以海为核心主题,山海岛组合布局、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鲜明风格和广泛知名度的综合旅游度假。

  三、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1、不足分析:本论文尽管对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基于专题研究材料本土化和理论研究的局限,使文章在研究深度上还需要提高。同时,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也有待增强 .

  2、展望分析:在今后将继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促进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专题研究水平,为青岛西海岸山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理论参考,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Paul Bdeedie ,Simon Hudson.Emergence of mountain-baised adventure tourism[J].Annals ofTourism Reserch,2003,30(3):625-643.
  [2] Pomfret G.Mountainmeeing adventure tourists:A condeptual framework fou research[J].Tourism Managent,2006,27(1):113-123.
  [3] Bülent Deniz Evaluation of the tourism potential of Bespamak Mountains in the respect of protection-use balance[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9:250-257.
  [4] 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23(11): 87-92.
  [5] 周秋麟。欧盟蓝色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J].海洋经济,2013,3(4):19-20.
  [6] Hughes TP.Catastrophes,phase shifts,and Large-scale degra2 dation of Caribbean coral teef[M].Science,1994,265:1547-1551.
  [7] Hall CM.Tourism in the Padific Rim:Development Impacts and Markets[M].south Melbourne:Longeman Cheshire,1994.
  [8] Riaz Shareef.Small island tourism economies and country risk ratings[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5,38(4):557-570.
  [9] Tracy Berno.When a guest is a guest:Cook islanders view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3(1):65-71.
  [10] J.Cave. Residents'peiceptions,migrant groups and culture as an attraction-the case of a proposed Pacific Island cultural centre in New Zenland[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371-385.
  [11] Ldatherman SP.Beaching rating:amethodog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Coastal Congress,1992:251-262.
  [12] Francisco Javier Blancas,Mercedes Conzalez.The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application to Spanish coastal destination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0,10(2):484-492.
  [13] Morgan R,Some factors affecting coastal land scape aesthetic quality assessent[J].Landscape Research,1999,24(2):167-185.
  [14] Abeyratne RIR. Man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lf tourism and air transport on small developing states[J].Joumal l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1999,5(1):31-37.
  [15] Clare A.Gunn.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0,7(4):617-619.
  [16] Edward Inskeep.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1):118-135.
  [17] Chokri Ouerfelli.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quarterly European tourism demand in tunisia[J].tourism Management,2008,1:127-137.
  [18] James Higham.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regions[J].Tourism Managent,2003,24(4):491-492.
  [19] 王瑞花。云南山地旅游旅游资源特征及保护开发策略[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20] 唐利文,吴柏清,陈玲。我国山地度假旅游区开发探讨-以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度假旅游区为例[J].技术与市场。2009,16(6):69-70.
  [21] 雷霞。彭祖山景区旅游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研究。2012[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2] 鄢和琳。川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规划设计[J].山地学报,2001,19(4):368-371.
  [23] 冯德显。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景区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6,92(6):67-70.
  [24] 郭彩铃。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56-59.
  [25] 杨光。山东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6] 陈娟。中国海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岸工程, 2003,1:105-106.
  [27] 贾跃千,李平。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J].海洋旅游,2005,2:77-78.
  [28] 齐德利,李佳林,葛云健,等。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尺度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 19(4):509--513.
  [29] 许靖。浙江省海岸带旅游资源 CSS 评价[D].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2014.
  [30] 崔红艳。营口市海水浴场资源环境容量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104-105.
  [31] 金海峰。从温州旅游资源的分布谈开发规划设想[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6-27.
  [32] 潘宝明。 江苏海洋旅游资源深度培育开发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3):57-59.
  [33] 李加林。浙江省海岛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35(192):75-78.
  [34] 薛纪萍,阎伍玖。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54-1056.
  [35] 李悦铮、李鹏升、黄丹。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2):306-307.
  [36] 邵学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生态旅游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19-24.
  [37] 王润,刘家明,田大江。海岛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开发选址研究--以福建海坛岛为例[J].热带地理,2010,30(6):681-692.
  [38] 丁宁,李悦铮。文化型海岛的旅游开发与研究--以刘公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12-15.
  [39] 夏林根。新世纪旅游的热点:远洋海岛旅游--上海、海口、三亚市场调查报告[J].旅游科学,2001,2:18-21.
  [40] 张世宏,李悦铮。海岛型旅游地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以长山群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7):48-57.
  [41] 郑耀星,林文鹏,褚德平。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2):58-62.
  [42] 王凤伟。舟山群岛旅游要素整合及体系构架研究[D].杭州:浙江海洋学院,2013.
  [43] 基于共生理论的郑汴洛旅游资源整合可行性研究[J].特区经济,2011,7:152-153.
  [44]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人文地理,2005,20(4):40-42.
  [45] 郭峦。国内外旅游创新研究综述[J].创新,2012,38(6):47-48.
  [46] 王丽。国外公共资源管理经验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例[J].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30-33.
  [47] 侯章良,刘立新。战略管理最重要的 5 个工具[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致 谢
  
  在这篇硕士论文即将完成之即,心里百感交集。回首这段研究生生活,在工作、生活和学业中交叉穿梭,有着太多的感悟和忙碌中的充实。

  首先,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导师李伟教授,从论文的选题到现在,给予了我悉心的无私帮助、悉心指导和谆谆指导,李伟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殷切关怀使我受益匪浅,必将铭记于心。感谢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其次,感谢我的同事和家人,是他们给予了我鼓励和支持,给予了我在不再年轻的年龄里走下去的力量。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彼此真诚交往、相互学习提高,使得我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友谊和快乐。

  感谢大家!

相关标签:旅游资源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