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结语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双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进行研究,提出了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
(1)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整体系统。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和优势资源,找到双廊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2)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首先找到了双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双廊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通过研究双廊旅游的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研究游客对双廊的满意度,总结出双廊旅游对游客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双廊的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综合分析和调查,站在市场的角度,最终探索了具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市场促销,文化资源保护、提升服务质量的市场开拓机制和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市场分配机制和监管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对策。
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界定清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图景会越来越清晰。
(2)旅游环境容量直接影响着旅游规模,如果超越其容量,旅游可持续发将得不到保证。所以,对于其容量进行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虽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可是正如其他的社会与经济系统一样,要对其进行准确测度并非易事,除了需要更为准确的统计数据,还需要有新的更为强大的测度工具。
(3)限于本人的能力、时间及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研究仅是双廊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调查样本的数据取得范围有限,首先在年龄结构方面,56岁以上的年龄仅仅占了 1.05%,其次,在身份结构方面,相关的监管人员只占了 6.81%,外来经营者只占了 7.33%,在对相关利益者的影响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未来继续研究时,需要扩大调研范围和样本数量,使双廊可持续发展旅游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研究结论更具普遍适应性。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英]马歇尔。朱志泰、陈良璧译,[M].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890
[2][美]弗里曼。王彦华,梁豪译,[M]?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马勇。旅游规划与幵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谢春山。旅游文化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邓永进等。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7]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8]严国泰编著。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9]刘究岩。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0]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2004(1):22,24.
[12]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105,139, 141.
(二)期刊类
[1]毛彦斌。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
[2]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P].东北林业大学;2007.
[3]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3, (01)。
[4]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fl.旅游学刊,1996,(03)。
[5]徐少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
[6]夏正超等,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期刊论文]《开发研究》,2010.
[7]宋涛等,浅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8]毛彦斌,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8.
[9]宋浩昆:浅析参与性发展及在中国的实践,[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
[10]石强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J.2002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2002.
[11]吴晓青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J].环境保护,2006.
[12]杨方旭等,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书的角色定位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J].魅力中国,2011.
[13]郭静。张树夫。南京东郊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19( 4) :262- 263.
[14]刘建华等,做大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对都江堰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
[15]罗贵萍等,绵竹市农家乐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6]房士林等,浅谈江苏农村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开发[J].华东经济管理,2003.
[17]王卫文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4.
[18]吕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初探--桂林文化旅游新产品幵发案例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9]马汝慧,大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
[20]郭凯峰等,大理市双廊镇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8.
[21]朱慧军等,无量山、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浅析[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
[22]卢竹,凤凰古城家庭旅馆的调查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3]林轶等,浅谈民居旅馆开发中传统居住文化的应用[J].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4]徐少阳等,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期刊论文理论界,2007.
[25]郭静,张树夫。南京东郊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26]陈仙波。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2.
[27]汪剑明。鲁瑾,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价值导向[J].旅游科学,1997,3.
[29]匡林。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7,2.
[30]保继刚等。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A].旅游开发研究:理论·方法·实践[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1]杨双钊、罗晓光,基于体验模糊性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9
(三)报纸文章类
[1]匡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浪潮将在新世纪席卷全球,[N].旅游时报,1996.8
[2]梁志敏在调研洱海保护治理察看洱海水质时强调一强化各项保护治理措施,有效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质[N].大理日报、2013.10.14,第A01版
[3]大丽铁路今日全线贯通,国庆可乘火车耍丽江[N].春城晚报,.2009年9-月3B.A05 版。
[4]双廊客栈政治引发洱海治理思考,[N].春城晚报,2013年11月26日,A402版。
[5]丽江束河古镇,文化味倍儿增,[N].云南日报,2011.7.23.11版。
[6]去年巍山接待游客90万人次,[N].大理日报,2012.1.11.B3版。
致 谢
本文是在导师吕宛青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框架及思路确定到定稿,每一过程都无不倾注着导师的心血。三年前,我有幸从吕宛青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深厚的学术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谨向我的导师吕宛青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感谢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各位老师在我学习期间曾传授我知识,这将会使我受益终生,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同学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向你们说声;谢谢!
此外,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在我的生活和精神上都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信赖,使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业顺利的完成,他们给予我的爱与关怀让我无以为报,唯有祝愿他们永远健康、幸福!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朋友,在你们激励的目光中,我将继续努力、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