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儿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为氯胺酮麻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如对患者使用过多剂量的氯胺酮可导致患者镇痛不全,肌肉无松弛现象,且易出现心肺功能不稳定,若增强氯胺酮剂量,不仅不能提高麻醉效果,反而可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增加手术风险[1]。现对我院收治的88例需要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展开分析,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02—2013-01收治的88例需要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19例;年龄0.7~6岁,平均年龄为(2.2±1.9)岁。将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手术前8 h内均禁水、禁食,在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及苯巴比妥钠2 mg/kg,进入手术室后给予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同时给予面罩吸氧及心电监护。观察组患儿取侧卧位行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缓慢将1%利多卡因注入(维持每次注入剂量不超过20 mL),然后转平卧位,当手术开始时,使用氯胺酮1 mg/kg及芬太尼1 μg/kg静脉追加。若手术时间过长或出现患儿体动,可依据具体情况再次追加氯胺酮1 mg/kg及芬太尼1 μg/kg。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开始时给予静脉追加氯胺酮1 mg/kg及咪达唑仑0.06 mg/kg,若手术时间过长或出现患儿体动,可静脉追加氯胺酮1 mg/kg。手术过程中监测患儿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同时保留所有患儿自主呼吸、面罩吸氧。
1.3 麻醉效果[2]优:术中患儿安静、无疼痛,无痛苦表情及体动;良:术中患儿基本安静,出现轻度疼痛,但可耐受;差:术中患儿躁动,出现显着疼痛,表情痛苦,追加大剂量强化药物才可继续进行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患儿手术前生命体征(SBP、DBP、RR、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患儿SBP、DBP、HR明显 增 高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两组患儿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优良率为95.5%;对照组患儿优良率为81.8%,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儿术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氯胺酮用量为(42.1±10.9)mg,清醒时间为(15.4±6.8)min,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氯胺酮用量为(108.5±13.2)mg,清醒时间为(41.6 ±10.2)min,5例发生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氯胺酮为苯环哌啶类衍生物类药物,为临床常用麻醉药物之一,其具有双重作用,可有效兴奋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由于其给药方式简便、起效速度,且生理干扰小,临床常将其作为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主要麻醉药物。但如过快对小儿推注或使用过多剂量的氯胺酮,可对小儿呼吸造成抑制作用,尤其是当手术结束后,机体疼痛可导致小儿出现躁动、气管痉挛及呼吸抑制等现象[4],甚至可造成患儿血流动力学发生严重改变。由于小儿骶管具有容积小的特点,手术时使用联合药物麻醉,只需注入少量麻醉药物即可向头端扩散,不仅麻醉效果满意,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5]。由本文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使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高,说明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中较好的麻醉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宇,王大明,王宏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93-94.
[2]石双平,王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94-4296.
[3]杨永红.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9):76-77.
[4]王汉和,袁桂婵,彭长征.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小儿下腹以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38-39.
[5]李红梅,王林力,冯巧荣,等.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在术后镇痛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24):3771-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