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3 共67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哲学视角下的环境问题探究
  【第一章】人类中心主义下环境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第四章】非人类中心主义探析
  【第五章】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环境问题成因的哲学分析致谢与参考文献

  2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2.1 原始社会的自然观——自然崇拜

  在原始社会,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是神秘的、狂躁的、不可测、不可控的,人类恐惧、敬畏自然。对自然认知有限的人类,无法理解日月的东升西落,无法理解雨雪冰雹从何而来,人为什么会生病?一棵小植物为什么吃了会丢掉性命?种种自然现象让人类迷惑不解,捉摸不透。无法解释这一切缘由,人类只能用一些超自然的理由来说明,那就是神祗。自然是由神来操控的,雷电、洪水、山火等等,都是天神对人类施威的信号。人类相信,只有做神最顺从的子民,才能免于种种自然灾难。强大的自然让人类俯首称臣。“不管在他们的意识中呈现出的是什么客体,它必定包含一些与它分不开的神秘属性;当原始人感知这个或那个客体时,他是从来不把这客体与这神秘属性分开来的。”巫术、图腾等等原始社会最鲜明的标志,无一不反应着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崇拜。不仅如此,从东、西方的各种神话传说看来,电、水、火等自然现象频繁登场,足以见得原始时代的人类族群受自然的影响有多大。

  种种迷信思想和神话思想,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同时也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因为人类觉得,每对自然开发一步,就是对神的一次挑衅和亵渎。所以人类无法大规模的利用自然,他们只有完全听命于“神的意志”,接受神的恩赐或惩罚。唯一能做的只有祈求神的怜悯与慈悲,对自然顶礼膜拜。这个时期,“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人类完全是自然的掌中物,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挑战的。不过,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的不断积累,那层神秘的面纱也渐渐揭开。

  2.2 古希腊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出现了分工,文字开始应用,人类对自然的掌握越来越多,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科学技术也日益成形,涌现了不少思想家、数学家、文学家等等。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无条件迷信也开始慢慢瓦解,许多曾经困惑过人类的自然界现象得到了合理解释从而变得习以为常,自然的权威渐渐受到挑战。同时,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尝试更多形式地阐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他们仍然尊重自然界的神圣,但更多的是充满了窥探它的好奇。自然界对人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更多的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巨大宝藏,人类开始从对自身影响这一层面来看待自然界。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早已在他的着作中记录过自然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桥梁和沟渠这类大工程显示了人类的骄傲自大,有可能招致神明的惩罚。他写道,当克尼多斯人开始挖一道穿过连接其城市和大陆之地峡的沟以改善他们的防御时,工人们因飞起的石片而伤亡惨重。为了了解原因,他们派一个使者去请示德尔斐的神祗,她没有像惯常那样打哑谜,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不要给地峡修墙,也不要给它掘沟;如果宙斯愿意的话,他早就会使它成岛屿了。”随即,放下工具、停止掘沟的命令被颁布。同样,当波斯王国建立了一座横跨赫勒斯滂还下的舟桥,让他的臣民挖了一条穿过阿托斯半岛的沟渠,并让他的军队喝干了河水,焚烧了森林,犯下种种扰乱自然秩序的行为之时,灾难也在折磨着他。当斯巴达的克列欧美涅斯放火焚烧了一片圣林,烧死 5000 名阿尔哥斯士兵的时候,希罗多德描述道,一些人认为他因想到神的惩罚而被逼疯了——因为焚烧了一片圣林,杀害了避难之地的人——继而把自己切成了碎片。

  这一时期,人们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试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态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他们认为自然界就是一幅相互交织的画面,并且时刻在运动、变化着,总有东西在消失,也总有新的东西诞生。但是由于当时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很好地将自然现象转化为因果相接的本质关系,所以即使正确地把握到了自然界的总体性质,但仍旧未能对自然界达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这种自然观念更多的是依靠那些有智慧的人们直观的思考和大胆的猜测得来的。

  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最早是由泰勒斯(Thales)提出的。“由于自然界不仅是一个运动不息从而充满活力的世界,而且是有次序和规则的世界,他们理所当然地就会说,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的;不仅是一个自身有灵魂或生命的巨大动物,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他将地球描述成一个有灵魂的动物,而这个动物本身又是由更多更小的动物或是有机体组成的,这些有机体都是有灵魂的,都有自己的生存意志和生存目的,并都按照各自的目的来生存和生长。

  强调用生物内在的本性来解释生物的生长、运动和发展,这是古希腊有机论自然观的一个基本概念。那么这种内在本性又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就是自然界的目的。他认为,自然界也存在目的。“在凡是有一个终结的连续过程里,前面的一个个阶段都是为了最后的终结。无论在技艺制造活动中和在自然产生中(如果没有什么阻碍的话)都是这样,一个个前面的阶段都是为了最后的终结。可是技艺制作是为了某个目的,自然产生也是为了某个目的。例如,假定一所房屋属于自然产生的事物之列,它的产生也会经过像现在由技术制造时通过的那各个阶段;反过来,假定自然物不仅能由自然产生,而且也能由技术产生的话,它们的产生就也会经过和由自然产生时所经过的一样的过程。前面的所有各个阶段都为了终结。一般地说,技术活动一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实现的东西,另一是模仿自然。因此,既然技术产物有目的,自然产物显然也有目的。”

  2.3 中世纪自然观

  中世纪时期,科学的发展受到阻滞,这是由于当时的经院哲学宣导了一种宇宙决定的观念。神学自然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基督教势力扼杀自然科学,只选取自然科学中消极的部分,为基督教义服务,自然哲学被改造为神学和宗教的婢女,探讨自然也只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全能而已。圣托马斯认为,自然乃天主之作品,其中是不可能有任何错误的;物质乃完全依照天主之意志来承受形式。在基督教的观点看来,自然的任何缺陷也都是在上帝的“意料”之中的,这些缺陷的出现应该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也同样是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运行的。

  这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认识都是从“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这一认知出发。当时的环境思想受到了《圣经》的强烈影响,《圣经》直接教导人类征服自然,认为自然是上帝的杰作,是上帝赐予人类利用和照管的。自然界不是由物质元素演化而来的,而是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的。人对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虽然辩证地来看,将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和更好地认识自我,同时,承认两者之间的对立冲突,也有助于人类积极主动地去掌控自然,减少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但是基督教思想这种将人与自然完全一刀割断,在人与自然之间竖立起一道壁垒森严的鸿沟,不承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单方面的分析价值关系,这样就会使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偏移,最终越走越远。基督教认为自然物不具任何神性,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帝具有神性,自然处于人和上帝所订立的契约的保护范围之外,因而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也不会受任何道德的约束。

  2.4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次人类从类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一时期,科学、文化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一时期的一大进步可以说是重新定位了“人”,打破了古希腊时期人与自然之间无法逾越的屏障,人不再是完全区别于自然的平凡的创造物,也不同于中世纪时期被赋予上帝代言人的责任的人的观念,这个时期的人类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也逐渐唤起了他们对控制自然的欲望。接受了越来越多先进科学知识的人们宣扬着打破“神道”,提倡“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文艺复兴可以说是“在积极提高对自然的劳动兴趣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现代的控制自然观念可以说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的。这一时期的自然巫术理论为以后人类对自然的掌控提供了理论依据。马斯洛·菲西诺就在《柏拉图神学》

  中宣称:人“模仿神性的工作,并且完善、改进和提高下界自然的工作。所以,在这种贯穿自身的人的行为方式中,人的力量几乎完全等同于神性的力量”。当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诞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因为自然科学的出现打破了许多以往神秘的自然谜题和宗教神话,人们对于科学的迷信和对自然的迷恋极度膨胀。人类的思想犹如被开闸的洪水,愈发壮大愈发急于寻找更广阔的出口。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革新,再由技术革新带来的社会巨变,让最初只是牛刀小试的人类看到了更多的可能。科技能够战胜自然,科技能够改变自然,科技能够依照人类的意愿构造世界,当时对科技敬仰的人们坚信不疑。因为拥有着无所不胜的科学技术,自然在人类面前再也不是神秘的,面对着这么巨大又可控的宝库,人类流露出了无限的迷恋。自然是可以通过精密的科学观察而被认识,这是当时的自然哲学。

  机械论自然观把自然界肯定性地描述为一架机器,人则是出于自然界之外观察自然机器运转的观察者。在机械论看来,自然界就是一个按照规律和规则井然有序运转的机器,在这里,不存在偶然,也不存在不定性。因而,在机械论自然观里,人类以往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和敬畏荡然无存,宗教的理念被彻底否定,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是可以理性剖析的。同时,这一观点也宣称,人类只要持有了科学技术这一利器,是完全有能力去揭示任何自然界的奥秘的,也可以完全地操控自然界。机械论自然观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差异性,因为两者不具有共同性,因此彼此之间也没有伦理关系的基础。这样,自然界就不属于人类道德伦理所涉及的范围,人类用任何方式对待自然都是合理的。

  这一时期,基督教神学对自然观的影响在自然科学的发展的限制下已经逐渐变弱,但是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也仍然能感受到宗教对思想的影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在于它过分信赖科技的作用,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因而忽略甚至否认了自然中的偶然。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家相信: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所以,他们完全作了哲学的奴隶,遗憾的是大多数作了最坏的哲学的奴隶。”当时的自然科学仍旧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始终,当自然科学无法解释一个问题时,他们只能再求助于上帝。比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就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奥妙的迷恋,同时又体现了人类对于利用这种奥妙获得力量的渴求。莱斯在其着作《自然的控制》中提到:“自然有一种两面性,从它的直接表现来说,作为满足人类维持生命需要的来源,它必然产生功利主义的行为方式,但是反过来,自然则表现为上帝恩赐的可见证据,从其价值的观点来看,它应当视为一种理解神的意图的辅助手段。”这个时期,人类已经自诩为地球的主人,自认为自己优于其他存在物,可以凌驾于它们之上,而上帝,只是用来解决疑难的工具。

  2.5 马克思的自然观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他认为,因为人的出现,人类的实践活动将自然划分为了“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两部分,并且由于人类活动的加速,天然的自然正在不断向人化自然转化。马克思高度强调了社会的作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己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在马克思这里,是以人类为尺度的,“被抽象理解的、孤立的、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马克思看到了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他主张只有解决了社会问题,才能够解决自然环境的问题。同时,只有变革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人化自然”不仅仅是指人所创造的自然,同时也意味着自然的人化,如何人化?自然能够成为顺应人类的自然,便是人化的自然。

  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需要,但是这种自然需要是通过社会来表现的。这种需要“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马克思承认存在着能够约束和影响人类活动的自然力,但同时他也强调,这种自然力的产生和体现是在人类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中的,人身上所存在的自然因素,是因为人所具有的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失去了这些社会因素,那些自然因素便也是无意义的。比如,出汗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为何出汗,他有可能是因为参加了劳动,有可能是因为紧张,这些都是因为人的社会行为在起着影响。因而,“决定人的存在特性的不是自然规律,而是社会规律。人的自然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改造。”在《手稿》中,马克思大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种,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这是表现和正视他的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的对象。”这里首先肯定了人的能动性,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是自然更加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指出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需要借助自然来维持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其次,马克思也认为“人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这里指出了人与自然更深刻的关系,即人对自然的作用,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的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既要利用自然来造福人类社会,同时也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2.6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生态理论。它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大自然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主张尊重自然生灵。这种思想的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何谓“天”,说法很多,我们可以将它基本定义为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何谓“人”,当然是指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主体性的人类。何谓“合”,即是融合、和谐的一种状态。何谓“一”,就是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中庸》开篇即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昭示着天地自然是一切生命的发源之地,更加为人类确立起了价值支撑。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说法,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圣而未始遗人。”程颐也说道:“天、地、人,只一道也”。这一观点不同于其他环境理论将自然与人类分立的做法,将天和人看做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界的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也有其普遍规律,因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顺应天的规则。“天人合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统一的伦理观观念。

  季羡林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方思想显着的区别就在于,中国人自古就叫“天”和“人”结合起来看,认为人的一切发展都是顺应天道的;而西方则是将“天命”和“人生”分开来,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季先生认为“人类在成为‘万物之灵’之前或之后,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必须取自于大自然,衣、食、住、行,莫不皆然。人离开了自然提供的这些东西,一刻也活不下去”。他认为,应该就东方爱自然、与自然做朋友的思想和西方管理自然的思想相结合,才能找到调节人和自然关系最好的出路。

  然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的不是天合于人,而是人合于天。因为在中国的古代思想家看来,人是生活在天的掌管下的,人的一切资源都来自于天,所以人只能顺从地接受天的掌控,以便能够持续地获得生存的条件。这一个理论,虽然指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强调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重视,但是,它将人类置于一种完全被动地听从于自然的地位中,忽略了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独特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