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我国共产党与群众沟通的思想溯源、价值取向及机制完善(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3 共7323字

  (三)推动政治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政党目标的实现仅仅靠党的先进分子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为“社会变革的最终动力和根源是生产力。而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主导的要素,他们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力的运动。在他们参与社会生产力的运动时,他们的情感、意志、情绪等心态因素也就直接融化、体现在社会生产力中了。劳动者积极向上、主动热情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相反,劳动者消极被动的情感、情绪和心态,则必然会削弱社会生产力,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唤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具体执政实践中体现的民主、平等、法治、公平等理念,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迎合了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如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央苏区以毛泽东的名义颁布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法律文件;建国初期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改革开放以后制定和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沟通过程中法治思想的体现。再如,为了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动员群众支持抗日,颁布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选举办法上,边区政府创造了许多适合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操作简便的方法。投豆入碗就是边区选举的一种方法,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价值理念。这种潜在的沟通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也引领着社会健康发展。

  三、保持党群沟通机制健康运行的策略

  党群沟通是保持党群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其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党群沟通机制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着眼于中国实际,更要健全机制的结构要素,三者有机统一,才能良性运行,持续发力。

  (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表明,政党的兴衰,事业的成效,最终取决于是否以民为本,能否赢得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人民谋利益,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有事同群众商量,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仍然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要求向群众找动力,把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发动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方法。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也越来越多元化,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越发突出,人民内部矛盾愈发复杂。为此,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从实现人民利益出发,通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才能协调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关系;才能发挥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有效地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赢得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着眼实际关心群众生活

  毛泽东说过“,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怎么做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党群沟通为基本行事方式,把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与关心群众相结合,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陕甘宁边区,干部的主要工作“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在当时条件下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为着这个,我们应该……,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失业人口较多,部分地区发生灾情,人民生活困难,意见较大。面临执政后的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收集和综合这方面的信息,向党中央汇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到1951年12月就安置就业的知识分子近100万人。到1953年9月,已有207万工人就业,87万人以工代赈、领救济金,共解决294万人的问题。正是共产党人关心群众,热爱群众,才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并取得事业的胜利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为此,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区域实际,从中国改革发展大背景出发,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沟通的切入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策于民,在了解群众中掌握群众,在掌握群众中关心群众,进而引导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得民心、顺民意、走民道。

  (三)不断健全结构要素

  党群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是中国共产党、信息、群众、渠道、沟通方式等要素。就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员干部是党的细胞,与群众沟通主要通过党员干部来进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关系着党群沟通的效果。就目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而言,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结合“三严三实”要求,一方面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在选准用好干部上把好关,切实培养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就群众来说,主要是提高群众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水平。受传统官贵民贱、官主民仆、官大理多等政治文化的影响,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普遍低,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政治冷漠的现象,反映到党群沟通中,就是民众面对政治问题没有动力、愿望去诉说,造成党不了解民众、民众也不了解党。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把先进的政治思想内化为广大公民积极向上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上;另一方面要培育公民文化(民主文化)推动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使政治权力遵循着民本的价值运行。就渠道来说,党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信访、政协、党报、媒体、人民团体、民间组织等都是党沟通民众的渠道,但从党群沟通过程来看,党群沟通不畅现象时有存在,群体性事件频发就是事实。为此,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信访制度,发挥民间沟通渠道功用,不断拓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就沟通方式来说,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全党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房子问题、衣服问题、生小孩的问题等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这实际强调的就是走群众路线。但也不可避免会遇到意见不同的群众。对于这些群众,“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这实际上讲的就是协商民主。也就是说,在党群沟通过程中,党员干部一方面要走群众路线;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协商民主。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和谐,执政基础才巩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2]周尚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47-1988)[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3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9.
  [4]刘道福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主要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
  [5]列宁。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3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