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多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浪潮,也由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 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梦应运而生。尽管相隔百年,但《共产党宣言》仍闪耀着光辉。
一、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优势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关于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则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十八大以来,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就是重要部署之一。群众路线是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虽然是我党提出的重大决策之一,但是早在百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为我党指明了方向。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同时还指出,一方面共产党人要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后,提出了共产党人必须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从群众路线的实施来看,我党不仅在理论上用科学的知识武装了自己,而且在实践中也认真贯彻落实了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还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秉承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思想,我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思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换言之,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而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因此,我党实行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道路。
二、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之一是深化制度改革。而提及最多的三个词是:改革 59 次、制度 44 次、深化 30 次,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财税、国防、科技、行政、司法、执法、医药、卫生、人事等 17 个方面,切实地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的趋势。
三中全会中关于改革的内容正是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的矛盾是物质生产时的内部矛盾,其中矛盾主要方面便是生产力,会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能够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发展会改变生产关系,若是旧的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发展,那么需要将旧的生产关系打破,进行新的生产关系建立。
此外,李克强总理也曾明确表示,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深化改革"作了新的诠释。其实《共产党宣言》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在社会历史发展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历史的发展通常呈现出这样的现象: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递进,总是通过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来实现的。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后者比先前的所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如今结合着中国的具体国情,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促使着我国进行着改革。
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改革的动力来自社会。"社会"(不包括"社会主义")提及 29 次,"社会治理"提及 5 次。从中可以预见,能够将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功能激活,社会活力被激活的重要对象,并且从文中也可以看出,包括群众路线在内的前三十年积累的政治元素将会得到某种程度重启式的再发掘。而早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要想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必须运用更科学的制度来管理与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三、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时隔一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如期而至。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虽然《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涉及到法制的内容,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指出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便是阶级关系,便是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特别是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便会和旧的阶级斗争,将旧制度推翻,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生产力更好的发展。而时代发展至今,关于"阶级斗争和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一直在摸索中前进。而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等,十八届四中全会也给出了详细的诠释: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而这个总目标的提出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社会矛盾息息相关。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必须同资产阶级的压迫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合理地中国化,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论方针。这不仅坚持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全面法治也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从而使我国在深化变革的环境中既井然有序又不失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自《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过去百年,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管如何改变,《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仍然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仍然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杨金海。《共产党宣言》与中华民族的百年命运 [N].光明日报,2008.
[3] ***。***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N].人民日报,2013.
[4] 刘军。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N].光明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