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际上说的就是人们的生计问题。由于人是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所以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是关乎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大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的邓小平,一直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生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邓小平的民生思想越来越显现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不仅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加快改善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值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之际, 重新回顾、整理、叙述学术界对邓小平的民生思想的研究,勾画出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重心,为进一步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提供具体的方向。既是对邓小平同志伟大人格的缅怀和尊重,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在学术上的体现。
一、学术界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情况
通过中国学术论文期刊总库检索进行主题搜索,发现从 1998 年初至 2013 年底,篇名与“邓小平民生”相关的文章共有五十余篇(出于节省篇幅的考虑,笔者并不准备列出研究的具体情况)。按时间顺序,将研究论文逐年排列的话,就会发现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非常怪异的波动。
1998 年之前没有就此进行研究的任何论文;1998至 2000 年只有 3 篇;进入新世纪之后,前七年(2001~2007)又是没有 1 篇;直到 2008 年以后才突然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当年就有 8 篇论文出炉,其后直至 2013 年底,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都不少于 5 篇,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后期的这种波动,应该与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以及我国宏观政策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二、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的角度和观点
(一)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科学体系的研究
1.形成的背景及条件
在邓小平民生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方面,苏献启认为:一是忽视了民生导致传统社会主义遭遇尴尬;二是解决民生成为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突破口[1]P10。刘景超认为在背景方面还存在国际社会主义对民生的忽视问题[2]P7。李连中《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归纳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条件。认为有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扬弃的文化因素,有追求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践因素,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理论因素[3]P9。
高莉的《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理论渊源、文化渊源和实践来源三个方面分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论述全面而颇有新意[4]P8。
2.内容、特征和内涵
内容方面:张辉、丰雷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关心人民疾苦,为民排忧解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方面[5]P7。张爱武则强调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在关注人民的同时,也重视生产力的因素[6]P17。其后,姜艳辉的硕士论文《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从基础、内在动力、衡量标准、基本步骤、根本途径、重要保证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内容,从而奠定了在此领域的基础地位[7]P8。虽然刘新宏和高莉的论文亦有新意,但未完全突破姜氏的理论范畴。
特征方面:张爱武总结为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动态性四点[6]P19。刘景超归纳为务实性、辩证性和实践性三方面[2]P30。韩洪亮认为方向性、自主性和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其特征的体现[8]P85。袁鲁宁、胡丁慧则创造性地从空间维度谈邓小平民生观的特征,认为其在制定贯彻民生政策方面,注重中央与地方相互贯通;在谋求民生发展方式方面,实现国内与国外有力借鉴;在保障民生发展历程方面,强调党内与党外民主协商;在评估民生成果标准方面,力求东西部地区紧密协调[9]P24。
内涵方面:有关邓小平民生思想内涵的研究较少。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李连中。他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相关理论观点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概括了相应的理念、民生战略、政治局面、主要目标、实现途径等,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3]P7。王芳、晏玉珍《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特征和重大价值》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的内涵包含生产力、农业基础地位、分步走、实现共同富裕四方面[10]P189。
3.改善途径和方法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不仅回答了新时代改善民生的方式和内容, 并且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回答了改善民生的途径和方法。在这方面的研究上,高峰《邓小平民生思想初探》研究最为全面。他从教育、就业、按劳分配、医疗、交通运输建设、生态环境、三步走战略共七个方面总结了当前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途径和方法[11]P22。王金水则认为:邓小平从改革、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步走”构想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方法和过程[12]P16。
田婧芬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按劳分配防止两极分化、维护世界和平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总结改善民生的途径[13]P181。
4.价值和启示
对邓小平民生思想价值的研究,多数研究者的总结都不出观念、理论、实践三方面。如王强《试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就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从观念上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的偏向,从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14]P53。在启示方面,高莉的研究无疑最具代表性。她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和发展,始终强调民生中群众的主体作用,将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最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发挥党和政府的作用,努力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4]P29。
(二)与其他伟人民生思想的对比研究
1.孙中山
将邓小平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相对比的论文有两篇。王逍《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的超越》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价值和不足。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从理论形态上和内涵上都对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进行了超越。最重要的是前者能够将后者的理想变为现实,从而实现实践上的超越[15]P6。王晖《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则认为脱离国情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所以必能使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6]P40。
2.毛泽东
罗花香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在宏远主旨上完全一致,都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民生问题的解决之道,只不过二者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方略有所区别。毛泽东在革命思维下,更希望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达到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而邓小平是在改革的思维下,力图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毛邓的民生思想都为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7]P28。
3.三人以上对比研究
胡义《从民生主义到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比了毛泽东、邓小平和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结论是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极其相似。“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再到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要建立一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只不过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国情分析的深刻程度,并非孙中山所能比拟[18]P29。楚永生,蔡霞则是对比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四人的民生思想。认为四人的民生思想和施政纲领的逻辑,是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并随着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而嬗变。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具有时代的超越和扬弃[19]P1。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1.早期民生思想(1949 年以前)
王峰的《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与启示》立足于抗日战争时期。认为邓小平在领导太行地区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为减轻人民负担,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理论有很大丰富和发展[20]P13。
邓其志《大别山根据地重建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选择 1947~1949 年大别山根据地的重建时期为背景,列举了这一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在宏观和微观的反映,指出这一探索对中国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并认为这一时期的民生思想为其后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基础,其中包含的方法和精神对解决当前的民生难题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21]P1-41。
2.有关三农
孙成民、单孝虹撰写的《试论邓小平关于农村民生建设的思想》强调:邓小平一生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心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注重农村民生建设,在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推动农村全面改革、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方面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22]。孙红光《邓小平民生思想与新农村建设》则认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对新农村建设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应该以邓小平民生思想为指导,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23]P1-26。
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雷山锋、徐晶《邓小平改善民生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王涛《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民生价值》,陈保军《邓小平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郭彩星《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新疆民生建设新道路的开创》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也自有其价值所在。
三、继续拓展和深化的建议
综上所述,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1)从数量上看。从 2008~2013 年底,每年完成的论文不少于 5 篇,呈现出明显的持续增长态势;(2)从内容上看。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对理论及实践方面都有论及;(3)从研究水平看。
大多数的论文水平都比较高,特别是几篇硕士论文,具备相当的学术性。
当然,如果从总体上看,对此文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1)研究的时间太短,论文总量太少。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真正的研究肇始于 2007年,至今仅有 7 年时间,虽然每年完成的数量不下5 篇,但对于内容丰富的邓小平民生思想来说,实在不多;(2)研究内容过于集中,研究不够深入和细化。如对其体系的研究过多,存在明显的重复情况,对有关现代社会、贫困地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过少。即使在对其体系的研究上,也明显存在轻重不一的情况,对背景、内容和价值的研究很多,而在内涵、途径和方法上的着墨较少。
所以综合目前的研究基本情况来看,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和领域。今后的研究应结合新世纪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根据时代的发展动向和具体条件的变化,侧重于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内在逻辑、具体运用等方面,通过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推动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研究向深入、细化、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献启.试论邓小平民生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刘景超.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
[3]李连中.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高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2.
[5]张辉,丰雷.邓小平民生观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8,02.
[6]张爱武.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解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07.
[7]姜艳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韩洪亮.邓小平民生观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9]袁鲁宁,胡丁慧.从空间维度谈邓小平民生观的基本特征[J].传承,2008,06.
[10]王芳,晏玉珍.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特征和重大价值[J].人民论坛,2013,26.
[11]高峰.邓小平民生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2.
[12]王金水.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13]田婧芬.邓小平民生思想探究[J].理论经纬,2011,(04).
[14]王强.试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J].理论探索,2008,(04).
[15]王逍.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的超越[J].浙江师大学报,1998,(06).
[16]王晖.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