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其中的妇女理论也被西方女权社会主义者批判地运用。女权社会主义者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对女性与男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权社会主义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当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妇女问题的部分,但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却多处渗透着妇女解放的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论述的重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妇女受奴役受压迫的根源、如何实现妇女解放以及妇女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的关联。随后,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对这些理论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才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们对妇女解放思想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阶段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在马克思所著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阐述了妇女解放思想。其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出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马克思在手稿中尖锐地指出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与这一现状的落后性,尽管没有直接和明确地指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依稀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尖尖角”。
第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浪潮并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就明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提到私有制是产生一切人压迫人制度的最终根源,也就是说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这就是妇女解放的实现途径。
第三,根据马克思提出的妇女解放的途径,恩格斯发表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对妇女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他特别强调“它(专偶制)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婚姻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恩格斯强调私有制、国家、阶级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详细阐释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这就标志着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第四,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对于妇女解放途径的观点也得到了更多女权主义者的赞同,同时,女权主义的浪潮也推进了马克思妇女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私有制是产生妇女压迫现象的根源,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妇女被压迫问题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商品生产的出现,导致旧的劳动分工的瓦解,此时“产生了最初的私有制,男人拥有土地,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而女人则逐步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随着父权制家庭的建立,更使得女人处在被统治的地位。”
因此,在历史范畴中来讲,要实现妇女解放,必定先要消灭私有制。
第二,充分肯定了妇女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傅立叶说过:“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社会发展程度可以用妇女解放的程度来精确衡量。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更是充分肯定了妇女在人类繁衍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她们在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方面,特别是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伟大作用。因此,尊重妇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第三,将妇女解放寓于人类解放的进程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表示妇女解放是整个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妇女解放与人类解放同等重要而且不可分割。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乃至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组成要素,并且妇女解放是一个过程,同历史发展的过程一样都是螺旋式上升或曲折式的渐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第四,妇女要得到解放首先要参加到社会生产劳动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突破家庭的束缚去参加社会生产是她们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恩格斯说:“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妇女要解放就要摆脱传统的家庭事务,进入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妇女只有首先获得经济来源,实现经济的独立,才有可能在人格上独立。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肯定了妇女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中的伟大作用。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男女平等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尊重妇女,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女权社会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女权社会主义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但在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上女权社会主义也极力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她们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不仅仅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正是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女权社会主义与女权主义其他流派相比,有更强的理论性,也更为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妇女解放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的带有深深马克思主义烙印的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已经是当代西方一股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理论形态上,女权社会主义表现为两个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流派主要是一些信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女学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女权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源泉着力于妇女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分析,倾向于关注妇女在公共领域的地位问题。特别是她们把妇女在家庭中所从事的家务劳动问题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揭示了妇女在家庭中受压迫的根源,并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途径。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流派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观点的同时,吸收激进女权主义关于反对父权制的理论观点,来阐释妇女地位以及妇女解放的问题。她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当代社会妇女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分析女权运动新阶段中出现的各种女权主义思潮。这些女权主义者并不主观臆断马克思主义的任何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他们认为,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基于性别及性倾向基础之上的多种压迫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采取开放吸收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四、女权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和借鉴
尽管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共同的理论来源,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蓝本,深入地吸纳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所以我们把这两个流派一起阐述是合理的,她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吸纳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妇女受压迫的现象与私有制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压迫妇女的基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妇女才能获得解放。女权社会主义者JulietMitchell(朱丽叶?米切尔)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变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这四大结构,女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这也说明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消除妇女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最根本的经济根源,才为实现妇女地位的真正平等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二,借鉴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是参加社会公共劳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只有首先破除家庭对她的束缚,参加社会劳动,得到经济独立,才能获得自身解放。所以“回到公共领域中去”,是女权社会主义者们所积极提倡的,妇女一旦融入了社会,有了既定的社会职业“一方面,使妇女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在经济上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丈夫;另一方面,妇女参加社会工作也开阔了她们的眼界,使她们的见识不再局限于家庭事务。”
第三,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两大流派的女权主义者都认为,造成男女社会地位差别之大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社会潜移默化加之于大众的所谓的“女性形象”。在人类历史上,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观念力量,而这种社会意识也成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的保护盾。但这种意识形态也正是两性不平等现象的合理的证明。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关于“女性气质”的思想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社会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形象,人们总是认为男人就应该有坚毅刚强的“男性气质”,而女子应当具有柔弱内敛的“女性气质”。这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不仅多数男性有这种思维定势,连女性也不自觉地被这种思想影响。这种社会意识,使女性的独立性格逐渐消弭,更使得她们自觉不自觉地依附于男性。
第四,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异化是马克思在雇佣劳动领域使用的概念,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并且明确指出最初的分工之一就发生在家庭中。“女性异化是指妇女与她们的真实自我、她们的本性和她们的意识相分离,它失去了个体的完整性、独立性,成为陌生于自我的一种状态。”
在当代社会中,妇女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异化了,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于妇女被繁重的家务束缚在家庭中,无法走向社会。
第五,借鉴了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中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及充分发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女权社会主义者充分吸收借鉴了这一观点,她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女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女性能得到与男性一样的平等的对待,在此基础上自由全面的发展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两大女权主义流派的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上的“扬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女权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女权社会主义又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进行了充实和丰富,不仅如此,女权社会主义还在实践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这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实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妇女也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历史地位不容置疑,透过妇女发展的程度可以预见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女权主义所提出的女性解放和女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正是中国和世界各国文明发展进步中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来研究女权问题的研究者,更应该正确对待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坚定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信念,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它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4]张晓利,林美卿.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及其在我国的现代价值[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1):70-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8.
[6]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8.
[7]王淼.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6,(5):84-87.
[8]董美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