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一个经久不息争论的话题。有人说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是有道德思想的,中年以后就转入到政治经济领域;也有人说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道德思想。那么马克思是否有自己的道德观?如果有,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发挥其在当前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前中国的社会道德现状,更好地促进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马克思是非道德论者吗?
马克思一生都非常重视道德问题,从青年时期选择职业时就树立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理想。虽然他没有系统而完整的关于道德的理论著述,但在许多著作中都对道德作过论述。马克思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批判旧道德,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空洞说教,不仅是一个彻底的人本主义道德论者,还是一个道德实践家。
但是一些学者,特别是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从马克思著述里经常出现拒斥道德的言说认定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是不相容的,认为马克思只是把道德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对道德丝毫不感兴趣。这一结论有断章取义之嫌。纵观马克思一生的著述,虽然马克思后半生把精力主要转移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但是其目的却不是为了研究经济,更多地是通过剖析经济问题来分析市民社会,以揭露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归宿和寻找新社会的创立者。马克思不是反对道德,而是反对脱离现实生活和具体历史发展的空洞的道德说教。马克思的道德理想超越了西方古典哲学的思辨性,走向了实践哲学,并找到了实现道德变革的钥匙——实践劳动和实现变革的力量——无产阶级,变革的方向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不是一个空谈说教、远离社会实践的道德家,也不是一个缺少人文关怀和远离人道主义的冲动实践家。俞吾金教授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时说:“他们不屑于空洞的道德说教,他们致力于创造出一种适合人性生长的新世界,致力于创造出新道德存在的土壤。”
全人类的解放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旨归。
马克思把道德思想与整个人类解放事业相结合,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道德看社会——从社会看道德——立足主体人的价值存在和价值关系,把人的价值实现和完善作为伦理思考的最高对象。”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发展立足于道德的社会“应该”是什么的理想出发,进行道德批判,发展到思想成熟时期运用唯物史观方法,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批判,从道德上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奴役和剥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从马克思的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社会制度不道德,那么就会造成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能怪罪到资本家自己的头上,而根源是基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因此,要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这样才能使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的道德”发展为“真正人的道德”。
二、马克思道德思想的逻辑起点与旨归
1.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人为什么需要道德,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的光辉照耀?关于道德起源,历史上主要有神灵启示说和人性说。神灵启示说认为人类社会道德规范源于宗教或是神灵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感应”,就是把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或秩序以及维护这种关系或秩序的道德规范视为天命,“天命不可违”等都是关于道德起源的神灵说。人性说认为人生来就有道德感和先验的理性,或将道德视为人的自然本性,比如说人都有“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但是把这些观点置放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都站不住脚,都是不科学的。人性说和神灵说都是脱离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来认识和解释道德的。马克思超越了这样的思辨模式,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来解释道德。“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劳动产生了人和人类社会,在劳动实践中人们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出现,继而产生了调节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也就产生了。
所以,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不能说人是体现道德而存在的,道德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是由人创造出来,并为人服务的。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也会随着人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道德思想的旨归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否定道德的工具价值,问题的关键是道德不仅是现实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工具,同时也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出了许多工具之外的意义价值。人类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不会满足于当下既定的现实生活,而是在不断地寻求满足中构建一种更加美好、崇高的理想生活。“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这要求我们在坚持道德的工具价值的同时,还要关注道德的终极价值。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既在方法论上反对德国哲学先验论,认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时,在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方面,坚持俗世指导和理想指引的结合。坚持道德对人的发展的引领作用,又充满着终极价值关切,关怀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类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灵魂和精髓。“马克思主义所真正寻求建立的社会,只能是一个为个体的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社会。”
三、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的特性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宗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人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社会现实基础上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是单个人的事情,不能脱离个体所依存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
他从社会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认为这样的制度是导致人的道德问题的本源。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要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只有通过他人成功,我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意味着个人自由的极大丰富,而不是减弱。没有任何道德规范能比这更高尚了。在个人的层面上,这就是爱”。
在个人和共同体的统一中,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不会和社会条件发生冲突,相反,社会为个人的自由行动提供条件。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共同体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道德责任、历史使命的完成,个人需要的满足和实现,都要求社会能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创设条件,并能为个体自由地驾驭和使用。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只能提供给他发展一个方面才能的时候,“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任何道德说教在这里都不能有所帮助”。
单纯地对个体进行道德说教,把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完善作为社会道德进步的途径,作用是不大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精神的独立依赖于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社会的存在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在马克思的道德思想里,个人主要是指单个的个体,不是社会构成个人,而是个人构成社会。“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社会是为了人更好地发展而存在的。无论是政治解放还是经济解放都是使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作准备的。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人们组成集体、社会、国家、共同体,其目的是为了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后者是为了促进前者,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实现自由的“条件”。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这两个属性不可偏废,而是要统一起来。马克思认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实质是“真正的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的体现,即它们始终如一地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关注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个人德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道德要求的超越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必要张力,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地改善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把个人德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
四、马克思道德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启示
在每个民族的历史上,大凡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信仰危机。中国的发展正处于要彻底清除传统社会的消极影响,不断追求现代性发展,又深受后现代性影响的社会转型期,因此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力量能像社会转型那样对于整个社会历史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制度和体制也在不断地变革中。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前的道德迷惘或者说“滑坡”,对当前的道德失范、道德危机不能持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要把它看作人们对现存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危机,是人们理性怀疑批判的产物,是社会螺旋上升进程中的发展环节。
有研究者指出:“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危机是社会精神提升中的否定性环节……又不是简单地向初始点的回复,而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对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危机的克服,重要的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确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因此,当代社会的道德重建显然不能在摧毁传统道德的废墟上来建设,也不能固守传统道德的基础,还要避免重蹈西方道德的现代性弊病。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道德重建必须要超越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在汲取两种道德文明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化合作用”形成一种新道德。
1.肯定人们物质生存的利益诉求,促进权利与义务统一的道德观的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纽带,利益是伴随着道德而产生的,一旦离开利益关系,道德就是空洞无物的。因此,“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否定了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社会的道德,认为这样的道德是“阶级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的“真正人的道德”,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的道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扫除了障碍,但是由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主要矛盾不是阶级对立的矛盾了,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些处于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和集团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矛盾最根本的仍然是利益矛盾。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尊重人的类本质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又要坚持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关系在社会制度层面就是要处理好社会阶层之间合理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经济权利与义务平等的关系。当前中国社会制度调整最根本的就是基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调整,尤其是要补偿社会弱势阶层为制度变迁而付出的成本,使其收益能与付出成正比,而不是分享不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就个体而言,就是加强自律意识,不能陷于物质利益的无度追逐。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协调好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要求既根植于人类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人的精神追求;既具有利益的现实性,又具有精神的理想性和超越性,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2.做好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为社会道德构建创设和谐社会环境
当一个社会出现道德失范现象时,我们的眼光不应当仅仅盯着社会成员个体,而是应当关注制度体制、社会结构,找出引起社会成员道德变化的社会原因。马克思说过,在合乎人性的社会里,个人才能合乎人的本质地发展。个体道德境界、责任使命的提高必须有一个能使个体健康发展的社会条件。伊格尔顿谈到马克思在论述犯罪问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不符合人性的行为,是因为他生活在不符合人性的社会环境中。不道德的社会造就了不道德的人。”
我们正生活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革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法规的不断完善,个体自主、独立、包容、责任等现代人格的养成,我们更需要道德以较低的成本来规范社会运行。在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和变动的社会结构中,必须从有效的制度供给入手,为社会道德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环境。为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经济交往中的诚信机制。从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看,诚信始终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黄金律则”,为此必须建立德行有用的制度,鼓励和维护人们选择善行。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分配和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社会主义的建立已经从制度上、政治上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扫除了障碍,作为执政党应该加强利益协调,提供更多的利益诉求平台,切实保障人们的基本利益,如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养老制度,为道德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质,加强自律培养,塑造个体美德
有人把社会道德滑坡归结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认为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意识形态严重冲击国人的道德精神,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追逐金钱成为每个人行动的指挥棒。虽然经济关系直接表现为利益,但利益驱动只是少数人作恶的根源,绝不是唯一的根源。把利益促动看作人类作恶的根源误读了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总是与利益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利益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把这种决定作用说成是唯一的。“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因此,道德滑坡既有经济利益驱动,也与市场经济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有关。
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有序建设和完善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个体德性的培养。通过个体美德的建设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是基于个体同质性的逻辑思路,基于假设人与人有同样的利益诉求、觉悟能力和自觉意识。而通过社会伦理和制度伦理来促进社会道德建设进而促进个人德性的发展是基于人的异质性的基础,认为人与人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我们必须注重有效制度的供给和个体美德培养的无缝对接,才能实现社会风气转好、人际关系良善。在道德构建和道德教育方面,既要有社会倡导的道德要求与理想主义精神,又需要持有现实的态度。
总之,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或滑坡现象的确令人担忧,但道德是由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对美德的向往、对至善的憧憬也必然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否定观,把道德危机看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的问题,道德失范行为中同时孕育着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需求的新的生活秩序和新的生存意义系统。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顾智明.论伦理本体——对马克思伦理视角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 ,200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