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当代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7 共605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富源研究
【绪论 第一章】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当代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
【第三章】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当代社会发展的危机与出路研究参考文献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
  
  近代以来,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借助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对自然界的无节制的征服和改造,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本体危机。
  
  (一)本体危机的表现
  
  社会发展的本体危机的突出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具体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1、人口膨胀
  
  全世界的人口已近54亿。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的人口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制约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给本来就已经资源短缺和环境脆弱的局面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得各民族国家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拿我国来说,现阶段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医疗负担十分的沉重,而人们对此的认识并不充分,现行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极大的挑战,此外,婚龄人口的挤压现象凸显,人口和环境、资源的矛盾依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形成严峻挑战。
  
  2、环境污染
  
  所谓环境问题,并不是“自在自然”的变化所引起的问题,而是指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界的某些非自然本身的力量而引起的变化,导致了妨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后果或“反主体性效应”.①从科学的环境监测来看,整体上地球的环境一直处于不断的恶化状态过程。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的是沉重的环境负担和压力。水资源污染、废气物排放、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持续快速增加和土地占用面积的剧增,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浪费。
  
  3、资源短缺
  
  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资源的枯竭和浪费,环境的破环和恶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剧增,工业化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度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人们不注重循环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这就大大加剧了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压力,需求数量和可供应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将会更加巨大,因此,自然资源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必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
  
  4、生态破坏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加剧生产和消费石化能源,造成了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排放量的剧增,使得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人类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污染物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工厂的生产污水、居民的生活污水严重的污染了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从而导致用水紧张,有的城市甚至不能保障正常的饮用水供应。生产造成的大量粉尘、煤炭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气的泛滥,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危害。现代农业过分强调技术用地而忽视养地的重要性,“化学化”带来了产量的快速提高,也带来土地退化,食品安全受到冲击。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甚至是反季节种植、转基因技术的滥用,使得土壤结板、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加剧和产量的下降,水土流失不仅量大而且面广。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情势下,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全面退化,濒危物种逐渐增加,天然湿地大面积的消失,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危及粮食、食品安全基础,而全球气候变暖又使得极端天气频发,大部分海洋生物生存面临危机,海洋生产力严重下降。
  
  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由于受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始终处于不协调状态。截止目前,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不协调因素,使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严峻性加剧,其所引发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与经济产值增加相伴随的是对资源的极大消耗和浪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受到不断地削弱和破坏,某些重要、稀缺资源出现了短缺与枯竭;二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协调,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三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日益紧缺,某些资源已接近环境资源的承载极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压力更加显着。总之,从长远的、可持续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正承担着历史上最为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超越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并将不断深化成为本世纪初和相当一段时间我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
  
  (二)本体危机的成因
  
  造成社会发展本体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但总的来看,它与人类所尊奉的自然价值观、发展观、发展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直接相关。
  
  1、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几种不同的价值观。远古时代、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人类面对神奇而威严的自然界,总体上处于被动消极的适应过程中。人崇拜大自然、敬畏大自然,没有征服自然的勇气,甚至产生了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腾和自然神灵。人们普遍认为,大自然是不可征服的,只有顺从自然界,人类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这就为当时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生产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知识不断增长,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不断增多,人们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界的迷信和崇拜,开始认识到,其实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不可知的。特别是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对自然界彻底转换了思维,人掌握了自然规律,开始“主宰”自然界和人自己的命运。生产力得到跨时代性的蜕变,人们发现利用技术人类不仅可以不看自然的“脸色”生存,而且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从而得到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人面对自然界的价值观就此改变,人开始进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人才是自然界的主人,人类应该主宰世界。从此,人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勘探开发自然界。一方面,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对地球的不断开发、勘探诸如新航路开辟等冒险活动,对自然界和地球得到进一步了解。工业革命后,人类猛然间发现大自然是一个“天然宝库”,蕴藏着无限的能量,人掌握科学技术不断成熟的结果就是从自然界中开始得到物欲的满足,人生存条件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善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开始认为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人类是自然界中的高等动物,人应该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只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能主宰世界。伴随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确立,人们无限的夸大自身以及所掌握技术的力量,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始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自然界只有绝对地服从于人的意愿才具有意义和价值;人是宇宙世界的中心和主宰,具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绝对的意志自由和对自然界的“役使”权。“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根源在于片面夸大人的主体性、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刻内涵;而其实践后果必然使人们忽视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人对自然界过度开发,无限索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最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程度地上出现了各种危机。
  
  2、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
  
  工业革命以来,首先进行技术革命的国家,科学技术取得空前的提高,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大幅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发生质的飞跃,综合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些国家迅速凭借经济实力的领先,开始称霸世界。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就给所有国家了一个暗示:经济领先或者是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国家的整体实力发展,才能促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开始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主要指标。当然,只有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的提升,才能建设国家,才能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发达国家为了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控制世界,保持话语权,继续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提高综合国力,为了建设国家,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经济。这就导致了,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近代以来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这就意味着各国在不断的竞争发展,高速的发展追求,必然导致不计后果的发展观念,或者说人类社会、各个国家开始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开始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这就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就必然走一条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之路,各国考虑的主要是经济指标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和国家财富的积累,而不会考虑,资源的消耗情况、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人开始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对自然界的代价。这就意味着人其实是在盲目的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
  
  人们不会考虑或者是无暇考虑这种做法对环境、对自然整体、对人类长远发展的影响。这就为社会发展出现环境问题埋下了伏笔。同时我们也因看到,发达国家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其发展进度快,出现问题也早,因此发达国家在现代发展中已经很在意这些问题,他们逐渐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利润高的高新产业发展,而将高污染、高能耗,环境污染代价大的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发展落后,为了能够迅速缩小与发达领先国家的差距,尽快发展国家实现近代化,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不得不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也无暇计较这种发展观对其造成的长远不利影响,接收发达国家的传统重能耗、重污染的传统工业,加之,本国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能耗更高、污染更大,对自然环境代价更大。因此,发展中国家单一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造成的长期不利影响更加大。
  
  我国这是发达国家面临窘境的现实、具体体现,由于我国历史原因造成先天发展缓慢、底子差、基础薄的局面。加之,我国人口多、政治形态不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欲望更加强烈。这就导致我国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建国初,大力发展传统重工业,甚至要实现“大炼钢铁,实现赶英超美”,这些都是污染重、能耗高的产业。而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后,提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我党的方针路线,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些都是我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发展观的体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现代化水平进度明显,人民生活水平高速提升,与发达国家差距迅速拉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我们国家发展迅速、效果明显,但代价也同样是巨大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导致我们不计后果、不计代价的盲目发展,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与自然矛盾加剧就是明证。
  
  3、掠夺式、占有式的发展方式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认识比较匮乏,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异常弱小。因而,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只能顺应自然,对于自然界只是通过劳动索取生存所必须的简单的物资资料。当社会发展到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大幅解放,人类开始逐渐拥有了对自然界的主宰权。
  
  为了能够更高速的发展和获取更多的消费品,人类开始转变其发展方式,进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类开始追求的只是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和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积累。因此,人类采取了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人类认为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对自然界采取了掠夺式、占有式的发展方式。那就是为了实现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和对物质财富的贪婪,开始不计后果的对自然界进行不加节制的掠夺和占有,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草场被开垦,填湖造田、填海造陆,矿产和能源的无节制开采,过度放牧等等,导致生态失衡、环境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淡水资源短缺,同时,也对动植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物种锐减,大量的稀有动植物灭绝,从地球上消失。
  
  4、物欲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以区别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处于农业社会时期,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因此,当时代的人类只能依靠人力、畜力来进行生产,可能当时人类有时连基本的温饱、基本的生存都无法满足,加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微不足道,面对自然人类也无能为力。因此,当时的人类对物的贪婪程度比较小,人们只要能够满足生存所必须的条件就很满足了。一方面,那时的人类对物的欲念确实并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技术能力还比较落后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物质,无法达到过度的享受。总之,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人类生活、消费没有过度的像自然索取,或者说依然在自然界的承受范围之内。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升,在伴随着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文明化进展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物本思想开始急剧泛滥。
  
  人类开始出现物欲的泛滥和对金钱财富的狂热崇拜,从此人类社会的生活、消费模式开始急剧转变,物本中心思想泛滥。人类满足的再也不是温饱、再也不是基本的生存条件,“饱暖思淫欲”,人类开始追求物质的奢华。人们不再满足于简朴的住宅、不再满足于常规的饮食、不再满足于正常的衣着等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念开始大兴土木,建筑大规模城市,大工厂,修建高楼大厦,各种高档家具等,无数的土地、森林被破坏;人类开始吃不下五谷杂粮,人类不再追求温饱,山珍海味、鱼翅、熊掌,无数的珍惜动植物被人类扫光,对动植物界造成无可计量的损失;人类着装开始讲究、布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什么貂皮、真丝、绒类面料用量开始急剧增加,人类装饰也开始无限膨胀,装饰动辄要象牙制品、包类、鞋子动辄要求真皮,还是珍稀皮类等等。人类的这种“物欲”化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难以计量的恶果,加之,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无数的生产、生活垃圾。这样结果就是,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过度索取,自然界资源、能源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生产、生活垃圾带来了大范围的污染、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能源的锐减。这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而自然界是有其客观规律存在的,人类一旦破坏其客观规律,等待人类的将是大自然的“报复”.
  
  我国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建国以来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大幅解放,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开始盲目崇拜财富,向往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生活,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也发生在我们国家,生态持续破坏,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物欲”化的生活、消费方式导致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