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思想体系探究
【导言】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态度探析导言
【1.1 1.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1.3】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人民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当代境遇
【第四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出发点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重在发展人、塑造人,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含义是不同的,当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主要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坚持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所在。当下中国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可发展仍是改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硬道理。现如今,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新情况。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仍需继续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需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但由于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需要政府的适当调节作用而克服其缺陷。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而政府是一只"有形的手",两者的作用不同,一个微观调控,一个宏观把握。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作用并非对立的,而是在政府引导下有目的、有方向的发展,各司其职,不越位、不缺位,市场经济运行起来才能到位。
2.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处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柱。国际上,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枕戈待旦,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到了风口浪尖,机会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就会有一个华丽转身,抓不住只能望洋兴叹。在国内,虽然经济发展异常迅猛,但很多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且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这些基本问题一直以来并未消除,所以我国更需要创新驱动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而创新的源泉来源于科技力量,因此科技创新成为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将全部的智慧和力量都用在科技创新发展上来。
3.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形成城乡共同繁荣局面
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其面积之广、人口之多,而几千年来形成的农村积贫积弱现象,更成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严重障碍。农村发展之缓、基础之弱现象得不到缓解,必将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因此关注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迫在眉睫。
首先,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是支持农村发展的重要政策,自党执政以来,惠农富农强农的政策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其发展速度相对城市仍然及其缓慢。因此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有力后台,为新农村发展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是实现农村面貌蜕变的重要保证。
其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原则对于农村发展也很重要。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发展起来之后反哺和帮助农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已经适合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阶段,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城乡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否则长此以往城市的发展只能是昙花一现,成为空中楼阁。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发展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要把农村变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形象就得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依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注意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注意生态农村建设,统一规划 .
(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人民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达到健全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从而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在党的领导下有效治理国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真正代表民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表达意见、行使权力,向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需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代表民意、表达民意。首先要注重增加一线人员的比例,奋斗在一线的农民、工人最能体会民间疾苦,最能反应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从而收到最真实的人民生活情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其次要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人民的监督力度。***强调,要把对人民的监督作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接受,要心存感激而不是认为是对自己权限的限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人民,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确保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政治是政治体制中的最高价值目标,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参与政治决策和表达政治诉求。列宁认为,"民主是国家形式",它应该是"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48]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充分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的政体,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性质的根本体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胡锦涛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揭示出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深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具有桥梁和决定性的作用。
基层民主是指我国广大的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基层民主自治主要包括村民自治和市民自治,村民自治的形式是村委会,市民自治形式是居委会。综观我国基层民主工作情况,尽管近年来发展形势良好且作用也日益凸显,但仍然存在先天不足以及自治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也比较淡薄。
首先从体制机制上来看,一是在法律方面缺少相应的基层民主法律规范,有些法律法规甚至滞后于现在的社会发展。二是乡村自治中宗法势力对人民行使民主权形成阻碍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自治出现两极情况,一部分乡村出现"空巢"现象。年青有为的人外出打工或创业,留下中老年留守,他们一般文化水平较低或对民主政治不感兴趣。另一部分是发展较繁荣的乡村,这些村庄一般接近城镇边缘,村干部对村民比较有吸引力。在这些地方民主政治亦得不到充分发挥,因为这些自治权一般都掌握在有实力的个体或家族手里,其他村民只能敬而远之。三是基层组织中党员数量过少。党员能够起到领导和示范的作用,党员数量少会导致组织和队伍比较松垮,队伍缺少生机和活力。缺少了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组织领导作用,人民行动缺少有效的指挥,生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会远远落后,从而导致社会发展很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改观很小的现象。
其次从人民自身来讲,传统封建文化根深蒂固,对民主表达缺乏积极性,而且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法律知识薄弱,不懂得维护和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说开展民主宣传教育、增强人民法律知识是健全我国基层民主的基本要求,也是从根本上来解放人民、发展人民的途径。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素,基层民主建设搞得好不仅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于提升国际威望也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大法律制度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将人民民主落到实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途径。
3.加强依法治国建设,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也就是说,依法治国是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体现,而不是以领导人和个人意愿为宗旨,它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体现。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社会主义赋予了依法治国新的内涵:一是依法治国要体现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的和谐统一。党的领导要体现法律的规定,而法律是要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法的意志最终落脚到人民的意志上,与人民的意志与利益是一致的。二是依法治国要跨越由人治向法制的转换。"官本位"的执政理想是封建思想留下来的毒瘤,虽然自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在强调"民为本"的思想,但人治毒害之深,"官就是法"的影响仍然不能消除。这种人治的单一性执政方式,难免会出现执政权力错位、越位现象。而依法治国要求党和领导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要按照有关程序和法律来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摆脱人治的禁锢,才算是完成了依法治国的使命。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文明社会诞生之日起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国都在推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文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威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势在必行。
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人民文化归属感
建设先进文化不是对旧文化的否定,相反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完成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经中华文明演化、沉淀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中的精粹。***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时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与优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聚的"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智慧、思想和文化,锤炼出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气度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等的美好质量,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也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在西方社会文化的冲击下,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显的意义非凡,既能对中华文化做一个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世界文化接轨,赋予其新的内涵,还能加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各国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上的竞争,也是文化实力上的竞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调节好经济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增强人民的文化安全意识,使文化遗产免于破坏和流失。中华文化是一种爱心文化,其代表文化儒家文化力主"泛爱众而亲任",要求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兄道友弟道恭"等这样长幼有序、充满爱心,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这种有"爱"的文化能够指导中国人形成团结友爱、善良热情的美好品质。
在保护与宣扬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特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创造出更优秀、更适合现代发展特点的新文化。
2.实现文化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文化创新是在前人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推陈出新,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财富。
首先,人民的实践活动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不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样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来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来源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离开了人民的实践活动,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人民的实践活动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在发生着改变,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向更深、更宽广的领域发展从而带来了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对于人民的实践活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将文化创新与人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达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其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文化创新理念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自古以来,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只是局限在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阶层,而像妇女、农民等阶层跟文化不沾边,这种将广大人民排斥在文化之外的做法也局限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倡导"人人平等"的理念,将被奴役的农民以及妇女从文盲中解放出来。当前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更需要一种关心人民、发展人民、解放人民、塑造人民的文化发展理念,激发人民的文化创新能力,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再者,提升文化的软实力是推动文化创新的中心任务。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在国际上的认同下所产生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是相对于经济、科技等的"硬实力"而言的。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提升文化软实力,除了对我们的文化进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外,还要进行文化结构上的调整,能够与时代特点相结合,推陈出新,能够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大放异彩。构建一种多元文化,向世界展示具有包容性、感召力和能被世界所普遍接受的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向强国迈进、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民生建设,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物质需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可谓日新月异,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经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产品都是居于产业链低端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在高精尖技术领域,我们的生产水平还不能达到日益发展的人民的需求。所以说,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也是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的体现。
1.继续满足人民物质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马克思认为物质需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一个基本的需求,社会生活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并贯彻始终。恩格斯也曾指出:"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49]也就是说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最先需要满足的。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这些都充分体现出物质的基础性作用,文艺、宗教等的意识形态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楼大厦,如果不能解决物质需求,其他一切都是空谈。自建国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物都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建国 60 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强调要人民翻身做主人,带领人民搞建设,要让人民吃饱饭、穿上衣服。这些话虽然听起来很普通,但对于当时我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来说,要让人人吃得饱、穿得暖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此我国的领导人物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掌握国家政权后,他也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建设。他强调,不进行物质建设而只讲精神就是唯心论,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针对当时情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事实也证明,正是这一决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之道。之后的领导人物都谨遵邓小平的方针政策,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直走下去。就目前来看,这些年的方针政策基本是对的,我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进步是无止境的。虽然沿海地区出现了较繁华的景象,但内陆地区尤其是像西藏、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其经济发展状况离邓小平所谓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距离;况且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而已。所以说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邓小平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个别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亦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就是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体地位的广大人民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古往今来,有无数领袖人物和杰出的思想家都在构想一个"大同世界",但经过历史的检验都变为了泡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共同富裕"的真谛。"富裕"首先是物质上的富裕,但只有物质上的富裕还是不够的,在物质充足以后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忘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的吃穿住行的要求,更要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自身素质。其次,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要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渐发展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之前,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局面,邓小平考虑到同步发展一时之间难以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他提出了"发展经济特区"以及发展"三部曲".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状态,但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成为摆在党面前的一件大事。贫富差距短时间内存在在是可以的,也是发展经济所避免不了的一个环节,但长时间下去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所以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消除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鸿沟才能够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按照邓小平当时的"先富带动后富"理论,首先有条件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要反过来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甚至是人才方面的输入。而人才对于欠发达地区是最需要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其次,个人收入的分配对于缩短贫富差距也有一定的作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能够保证温饱,能够照顾到老弱病残。再次不同行业之间收入要进行不同分配,对于高收入行业要适当加税,提高低收入行业收入,加强垄断性行业以及非法收入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所以共同富裕也呈现出动态化的趋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容是不断充实的,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富裕和贫穷都是相对的,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对我们的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共同富裕的目标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提升,逐步实现。
(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文明发展史始终与自然的存在相伴相生,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是充满敬畏的。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这种征服欲望逐渐将人们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面对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必须树立起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局面。
1.深化生态文明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以前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简单口号已不能涵盖当今生态文明的内涵了。党的十八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促进资源减量使用、再利用、循环使用。除此之外,对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出了新要求。国土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规划好每一寸国土的使用就是珍惜每一寸国土。最后,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守住我们寄身的家园。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美的美好家园,不仅惠及当代,而且利在千秋万代,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环境保护至于制度保护之下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备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我国现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必将陷入恶性循环。所以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要停留在口号的呼喊上,要落实到制度的层面上,用法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参与,跟上监督措施,明确责任,完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有奖有惩,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执行。只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明确各项规定,才能规范人的行为,从操作层面上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各项规定政策出台也要经过实践不断检验后不断完善、不断更新。只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各方面、全过程之中,我们必能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为中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代表我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各种考验,党要不断学习,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1.加强政府服务精神的培育,创建服务型政府
邓小平曾提出"党是人民工具"的思想,强调共产党虽然夺了权,执了政,但党并没有高于人民的权利。党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为中国的革命而服务、为中国的建设而服务,现在,又在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探索、而献身。在当前,加强政府服务精神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中国正在走一条创新之路,把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彰显服务精神,是创新服务理念的必然要求。
首先,政府的服务精神要落实到行政文化的建设上来。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衡量一个政府行政文化的重要标尺,提高行政人员的服务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以及社会正义感是加强政府服务精神的基础。行政人员服务态度好直接关系人民对政府的看法。在人民看来,行政人员是政府的代表,他们的服务态度好可以拉近党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人民会更加信任政府、拥护党的领导。
其次,加强政府的责任建设是政府服务精神的体现。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影响下,形成了"官本位"的政治文化,这种官僚主义的作风导致人治的执政理念,强化集权,忽视责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执行者,实施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社会主义政府实施管理的目的是代表人民意愿、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构建责任政府需强化法律意识,冲破人治封建思想的禁锢,将政府纳入到法律制约之下。当今世界是一个维护人权和彰显个性的时代,加强政府的责任建设不仅会提高政府公信力,还会获得民心。所以说,创建行政高效、服务好的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要务。
2.广开贤路,加强党内人才队伍建设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命脉。党要保证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要不断为党内充实新鲜血液,吸收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而对人才的选用要从多角度、全方位考察,要知人善任;打破用人壁垒,打破用人界限,关注国际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党内注入新活力。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求贤若渴的优良传统,从"周公吐哺"到"三顾茅庐"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美德,而事实也证明了亲贤臣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重要性。在当今,识人才、用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不论是从经济建设还是到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人才来引领未来,所以说建立人人尽其才、人人可成才的用人体系,将全民的智慧与力量聚集到党的周围,是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之策。
3.严明党纪,拒腐防变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才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严明党纪,不论权利大小、地位高低,都要谨记党的要求,不忘人民嘱托,听党指挥,完成祖国繁荣昌盛大业。
严明党纪不仅要忠诚于党和人民,不把个人权利凌驾于组织之上,更重要的是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贪污腐败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因为个人难以拒绝诱惑,更重要的是因为纪律体系的缺失,所以不仅要对共产党人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严明党规党纪,让腐败的害虫无处可钻。
(七)加强人民觉悟意识,促进人民自立、自主、自强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所以说只有促进人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的动力才越强,历史车轮前进的速度才会更快。
1.开展全民阅读,提高人民文化知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还能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人民的高雅情趣。我国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正像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向来地主有文化,普通老百姓只能被统治阶级作为奴隶和工具使用,读书学习就是奢侈品。自古流传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就充分反映出普通老百姓对于读书的渴望以及遥不可及的现象。现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人民的娱乐项目也增多了,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可对于读书反而成了不是很热衷的事情。我国自古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这话有些极端,但充分体现出了读书、知识的价值,知识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鉴于知识的重要性开展全民阅读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文化知识,人民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全体社会人员的素质从整体上提上去,其民族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才能越强,历史的车轮才会转动的越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进展的越顺利。
2.加强人民实践锻炼,提高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人民必须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
况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全体人民更多的参与到建设实践当中,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人民建设社会的能力。
由于几千年来沉淀的"君在上,民在下"的传统思想,我国人民中的大部分都不愿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现如今,社会体制发生变化,要想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更好更快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鼓励全体人民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只有发动全社会人员的力量,才能加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