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建设问题探究
【引言 第一章】延安市红色旅游经济构建研究引言
【第二章】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和经济意义
【第三章】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第四章】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路径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五、延安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政府主导仍然是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坚持政府的宏观引导,注重发挥旅游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的引导力和市场的推动力双力驱动的旅游发展态势。政府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支持红色旅游的创新及其配套设施发展完善,实现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谋划旅游项目
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红色旅游资源新的内涵,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发挥市场经济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导向作用。在充分挖掘整理利用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同时,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民歌、民族和革命精神、神话传说、红色文学等无形文化也应得到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充分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扩大历史文化外延,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能够使红色旅游品牌增值,把红色旅游继续做大做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独特的视角,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者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实现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度体会。体验式的项目是增加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的有效途径。
1、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根据红色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红、黄两大资源优势,统筹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协调发展,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加大红色资源与教育、养生、体育、避暑等的融合深度和广度,建设集传统思想教育、观光、会议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体系,降低旅游资源闲置,提高延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48]
按照“旅游景区创精品”的要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精品红色景区,提升吸引力。培育六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延安革命圣地、南泥湾、子长、红都志丹、吴起、洛川黄龙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五条精品线路:延安-南泥湾-壶口,延安-安塞民俗-子长陵园-延川乾坤湾,延安-红都志丹-吴起,壶口-茶坊-杜甫羌村-直罗镇-秦直道,延安-南泥湾-洛川会议旧址-黄帝陵。
2、打造体验式旅游精品。开发有创意、有内涵、参与性强的红色旅游项目。
不能满足于只让旅游者进行传统的观光游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采用声、光、电等模拟手段和幻影成像技术能够生动再现战争场景,全方位调动旅游者的视、听、嗅等感官系统,通过亲身的感官体验,使旅游者更加强烈地感受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延安打造的体验性娱乐项目《舞动延安》、《延安颂》以及旅游景区 “延安保卫战”大型实景演出都比较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一些景点虽然开展了“穿红军服,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走红军路”的活动,但层次还不高,只限于化装拍照、品尝饭菜等。[49]
今后应将延安地域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从旅游的六大要素出发,为游客再现当年红军与当地百姓生活、劳动的场景,让游客感受延安民俗和红色文化的魅力。可以让游客过延安生活:穿红军服、吃小米饭南瓜汤、纺棉花等;学习延安民俗艺术:剪纸,麻绣、面花、布堆画等;听一听关于延安精神的课:在文艺座谈会处、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纪念碑前、黄炎培谈话窑洞及毛主席与斯特朗谈话地等举办延安精神的专题讲座;欣赏延安文化艺术:观看延安时期的戏剧、歌曲、舞蹈、曲艺,学跳秧歌舞,唱陕北民歌,营造重回延安时期的氛围。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达到提升旅游效果的目的。
(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延长旅游产业链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旅游产业链越长,相应的服务就越完善,潜在旅游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了了游客的消费水平,延长了其停留时间,从而实现创收的目的,增加了旅游综合收入。[50]
旅游资源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行政区域特点。陕北旅游产业的发展最佳的选择是确定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统筹发展产业经济,向产业要效益,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延安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推动农业、林业、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使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均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与当地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相连接,突出“红色”,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向其他旅游形式扩展。
1、完善红色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游客休闲消费。与“游”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消费支出比重较大。2013 年以来,由于会议旅游、公务接待逐渐减少,自助游、自驾游、散客游市场发展迅速,旅游出现了散客多于团队、公款消费减少的新趋势,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消费形成新的增长点,将开拓新的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发展,提升餐饮业文化层次,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服务,拉长旅游消费链,增加消费。拉动旅游消费应突破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三种传统旅游业态限制,融合休闲养生、茶楼、非星级酒店、民俗、运动休闲等非传统旅游元素,促进旅游演艺、运动休闲、美食、女装、化妆品、中医养生消费,把向市民供给的消费体系转化成满足游客需要的消费点,打破“游客-市民”的二元思维,形成各种消费资源“主客共享”的局面。[51]
2、做强做大延安旅游集团。在红色旅游产业结构完善过程中,如何高效地整合产业资源、进行产业组织、规范市场秩序,都要求构建大型的、规模化的旅游企业集团。与中小旅游企业相比,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具有整合产业资源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可以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高质量的开发,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文化含量和吸引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规范红色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其竞争力,逐步淘汰粗放式的旅游企业,在行业中起着重要的标杆作用;可以在吸引专业人才、融资等方面具更多优势。[52]
延安旅游集团成立于 2000 年,是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按照“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体系方向发展,旅游综合收入逐年递增。今后要继续做大做强,将集团公司打造为品牌响亮、关联度高、盈利能力强,具有融投资职能的大型旅游集团,使其成为延安旅游产业的融资平台、项目平台和营销平台,发挥其龙头旅游企业的带动作用。
(三)推进区域战略合作,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具有不可流动性和跨地域性,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历史脉络性。以长征主题的旅游产品为例,长征由江西到陕西横跨 12 个省,涵盖足够数量的红色景区,只有形成红色旅游带,才足以吸引游客。[53]
红色旅游的发展应该突破各自为政的发展瓶颈,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把跨地域的红色景区通过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联系起来,进行跨地域的红色资源整合,这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客观要求。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选择区域合作的道路。从全国范围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分散、单体较小,还未形成有规模效益的大品牌。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互连、客源互送的红色旅游大格局,才能打造红色旅游大品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重赢,从根本上提升红色旅游开发的质量。
1、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区域旅游合作要靠管理的逐步理顺和红色资源的不断整合来实现。打破行政区划,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业为纽带来整合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整体品牌。通过资源的整合,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共享,在空间上要融会贯通,由传统的带动新兴的、主体的带动零散的,实现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
在全国 12 个重点红色景区中,延安一方面要加强与其所在“陕甘宁旅游区”的甘肃、宁夏等红色景区开展联合,建立陕甘宁红色精品线路。与其他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合作,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跨区域的合作,与井冈山、瑞金、遵义等革命老区开展联合,利用品牌叠加效应,形成合力相互拉动,实现共同良性健康的发展。在合作中,防止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杜绝过度商业化和庸俗化,以及以发展旅游的名义进行的有损目的地形象的行为。
2、在红色旅游的宣传上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政府应该考虑免费开放以后,红色旅游景区的运行保障机制,应该研究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投入机制,形成免费宣传的机制。把全国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联系起来,连点成线,由线及面,依照“共塑形象、共促市场、共享信息”的原则,在宣传上建立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联合宣传营销优势,重点提升红色旅游影响力。同时,建立红色旅游目的地之间稳定的联络与交流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推动红色旅游目的地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发挥红色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博览会、交易会和红色论坛等多种方式,推介宣传红色旅游品牌,形成“精心组织和广泛参与”的宣传推广体系,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营销氛围。此外,因为学术研究既是挖掘革命历史文化基础性工作,也是游客了解革命历史,接受革命精神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学术研究不断充实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术论坛或者研讨会,提升红色旅游的品牌影响力。[54]
(四)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营销除了加大传统营销推广的力度,更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式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1、推进宣传营销立体化,加大营销推广力度
一是加大品牌传播力度。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应该继续以形象宣传为先导,把主要客源市场作为重点,采用电视、广播及报刊等媒介,选择在地铁、公交车站点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特别要加强延安精神的宣传,树立延安红色旅游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延安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要利用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等优势,树立品牌形象。红色旅游市场主要在国内,但在也必须重视国外市场的拓展,加强国外旅游市场的宣传。充分挖掘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红军长征等;革命领袖和国际知名人士的事迹和作品,如白求恩、斯诺、斯特朗等,通过多这些内容的宣传,增加红色旅游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55]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 “红色”主题旅游活动。可以围绕重大事件纪念日和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 “红色”主题旅游活动,通过举办多样节事活动,增加红色旅游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如每年春节的“延安过大年”民俗活动,很好地增加公众对延安形象的认知。三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可以利用“红色圣地”旅游大篷车进行延安旅游推介,也可以邀请新闻媒体、旅行社等来延安采风、踩线,双管齐下,加大营销力度。利用红色文化艺术,如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扩大宣传,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延安颂》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信息服务
政府应加强与通讯运营商的合作,构建无障碍旅游发展平台,更好地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56]完成“延安旅游网”的改版升级,进一步提高延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利用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在网上专设红色旅游页面,力求能够生动、真实、有趣地吸引游客。完善网上电子结算系统,提供旅游电子商务及“一卡通”业务,应尽快覆盖主要的景区景点、旅行社及宾馆酒店。引进“携程网”的操作模式,服务向定制化、个性化的转变,为旅游者提供延伸性的服务。同时,除了提供最基本的旅游信息服务外,也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开设特色专栏,如:旅游论坛、旅游社区和旅游文学等。针对国外市场可以推出英语版的旅游门户网站以方便国外游客。此外,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不断扩大,旅游信息的移动电话增值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可以提供“旅游通”等移动信息和导游服务,为来延安游客发布天气预报旅游公告、旅游提示、旅游指南以及安全救助等相关信息,确保自助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快捷、及时的旅游信息。
(五)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软环境建设
1、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延安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开辟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投资建设。依托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建设资金支持,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在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及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在旅游产业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加大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实现资本投入主体多元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通讯、旅游企业、接待场所、饮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应根据市场的要求,设立旅游的标识系统,建设一批具有当地风味的大型快餐店,大型停车场和一定规模的星级宾馆,提高接待能力。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景区环境,完善游客中心。改善景区景点开发、设计 “艺术性”欠缺的问题,尤其是景区内的道路的设计,依照旅游者的整体需求来规划设计旅游路线,改变过去只是将其作为交通线路看待的问题。
2、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推进服务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建设。以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景区景点、宾馆、旅行社、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工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和居民共享资源,既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又能满足当地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兼顾游客与当地居民两者的利益。娱乐体验等方面,使两者都能满意。[57]
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环境,交通、购物等公共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提升两者的满意度。同时,切实加强旅游环境和服务的微观监管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
(六)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地域文化是红色旅游商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它不仅是旅游者的旅游记忆,应当是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标志物,承载着一定的地域文化内涵。[58]开发旅游商品市场能够有效地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是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把红色旅游商品打造成地域性很强的特色品牌,既可以提高旅游综合收入,又能够发挥红色旅游商品的宣传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开发中,把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和现代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使得红色旅游商品既有“红色”的属性,又极具时代感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对延安来讲,可以利用的地域性资源非常丰富,文化类的有:领袖人物的传记、着作、画册,延安时期的故事,红色音乐、歌曲、戏曲等等;生产生活类的有:大生产时期的纺车、织布机等生产工具,军装、军帽、布鞋,背包、水壶、茶缸、毛巾等等。
1、改良型产品的设计开发。即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现有旅游商品的缺陷或不足,使其更具市场吸引力。首先,可以改进现有旅游商品的外观。例如,有收藏价值的红色旅游商品,如毛主席雕塑、像章等,在材质、工艺上可以做得更加精美。
军装类的旅游商品,可以运用时尚的设计元素,提炼和保留原有的“红色”要素,制作成流行时装,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高红色旅游商品的质量,使旅游商品改变“大路货”的形象。现有的生产、销售厂家可以组成旅游商品生产协会,相互协作,针对游客的需求,共同协商改进红色旅游商品,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其次,可以扩展现有旅游商品的功能。例如草鞋,虽然能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见证那个艰苦的时代,但作为旅游商品由于缺少了实用的价值,所以游客看的多买的少。如果将其做得更小巧、精致,可以作为装饰挂件。[59]
2、创新型设计开发。即开发设计市场上没有的新商品。红色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风险性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持。可以通过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鼓励相关人才的设计开发工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设计开发的旅游商品也应该具有较强时代特征,才能更好的被游客接受。例如,可以开发类似红色电子书之类的电子书籍,或者模拟各大战役的网络、电子游戏等[60].这些电子类的旅游商品应当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并配有精彩的讲解,通过记录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使游客了解革命历史,还原真实,从而实现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游客很有吸引力。在红色旅游商品比较单一的状况下,这种开发具有战略意义,能够活跃红色旅游商品市场。也可以根据时机和节点的需要,举行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的竞赛或展览,充分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既能够丰富红色旅游商品市场,又可以发现和锻炼设计人才。
(七)加强红色旅游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
目前由于旅游专业人才整体上仍比较缺乏,开发与培训当地人才资源是现实的选择,尽快形成了一支规范化的专业人员队伍。
1、加强对现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各个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围绕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旅游服务、景区管理、开发与保护等重点工作,研究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大对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根据“长远规划,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着重强化从业人员在诚信、品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意识。以创建旅游服务标准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旅游商品市场等服务标准化。可以采用“借用外脑”的方式[61],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培训班;鼓励校企联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科研新局面。尽快培养急缺的集网络技术与旅游专业知识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旅游信息化、科技化的要求。建设包括旅游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专业人才队伍。
2、 重点培训导游人员和讲解员。首先,通过培训,增强红色旅游导游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旅游景区导游人员对党史革命史的讲解关系到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培训。在培训中增加党史的相关内容,不仅使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丰富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也能他们增强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其次,规范讲解,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感染力。红色旅游最大的特点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支撑,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目的,必须突出思想内涵,既要见物见景,更要见思想、见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要注重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组织骨干力量编写了各景点导游词,注重真实性、故事性、艺术性,规范了讲解材料。也可借鉴 “银发导游”的作法,组织一些当地的离退休干部、教授及革命历史研究的学者作为导游讲解人员,提升红色旅游的讲解效果。另外,为了弥补解说人员在旅游旺季的紧缺,可以采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实习解说员,为旅游解说储备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