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浅析“预设”在思维活动中的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8 共6176字
摘要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别人向我们表达观点,都是直接说出结论。至于结论成立的条件、得出结论的依据以及怎样得出结论,却很少去分析思考。人们常说要培养理性思维,什么是 "理性思维"? 可以从多方面来论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分析一种观点成立的条件、得出一种结论的依据,这种 "条件、依据" 就是思维中的"预设".在当前复杂的信息环境中,社会上流行各种观点和看法,如果不深入分析各种观点背后的预设,盲目轻信,往往会误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分析思维中的预设,对于人们消除思维误区、科学理性分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设的逻辑特征

  什么是预设? 如果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能够推出一个共同的命题,这个命题就是预设。就是说,A 和非 A 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从 A 可以推出命题 B,从非 A 也可以推出命题 B,那么 B 就是 A 和非 A 共同的预设。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看一个通俗的例子,两个人争论,一个人说 "张三戒烟了",另一个人说 "张三没戒烟",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从这两个命题都可以推出 "张三原来是抽烟的"这个命题。这两个人的看法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预设。

  预设是一种观点能否成立的条件。人们提出某种观点、同意某种看法,实际上就承认某种预设的存在。就是说,不论断定 A 还是断定非 A,同意 A 还是同意非 A,实际上都承认预设 B 的存在。分析思维中的预设,应注意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如果预设 B 是假的,那么命题 A 和非 A 都是无意义的,就是说,既不能断定它们是真的,也不能断定它们是假的。比如张三本来就不抽烟,即 "张三原来是抽烟的"这个命题是假的,那么不论说 "张三戒烟了",还是说 "张三没戒烟",都没有意义。

  第二,如果预设 B 是真的,那么在命题 A 和命题非 A 之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也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比如 "张三原来是抽烟的"是真的,那么 "张三没戒烟"和 "张三戒烟了"这两个说法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也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不可能同真,也不可能同假。

  预设是隐藏在人们思维深处的东西,是"观点背后的观点",是 "思想深处的思想".

  人的思想认识往往受到预设的支配,有时候人们是意识到这种预设的,但在很多时候却没有意识到,思想认识往往在无意识中被某种预设支配。预设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预设是正确思维的基础条件,而假的预设则会把人的思想认识引向错误,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分析思维活动中的预设,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可以避免陷入思维陷阱、可以避免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可以从深层次上解放思想。

  二、分析预设可以避免陷入思维陷阱

  当我们面对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赞成或反对哪一种观点,不要简单肯定或否定哪一种观点,否则会陷入思维陷阱。有些相互矛盾的观点,表面看起来对立,但往往有一个共同的预设,不论你肯定其中哪一个观点、反对哪一个观点,实际上都承认了它们的共同预设,而如果这个预设是假的、错误的,那就等于你承认了一个假的、错误的观点,你就被引入了一个思维陷阱。

  这几年, "PX 事件"闹了好几次,多数PX 项目都被闹停止了。有些人为了反对 PX 项目,搞诡辩玩花招,故意设计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政府搞 PX 项目的决策是否应该纠正?"我就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注意,这里面隐藏着陷阱。回答这个问题,无非是 "应该纠正"或 "不应该纠正"这样两个对立的答案。这里的陷阱在于,这些人故意用 "纠正"这个概念引导人们的思维。什么是 "纠正"?

  错误的决策才需要纠正,而正确的决策是不需要纠正的。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认为应该纠正,那就是说,你承认政府的这个决策是错误的; 如果你认为不应该纠正,那就是说,你赞成这个错误的决策,这个决策还是错误的。不论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都承认政府的这个决策都是错误的。进一步分析下去,按照这些人的预设,既然政府搞 PX 项目的决策是错误的,那么就说明 PX 项目是不可行的,反过来又可以说,搞不可行的项目就是错误的决策。转来转去,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们的思维引向 "PX 项目是不可行的"这个预设上去,引导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 PX 项目。

  事实上,从国际上看,不论从技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证明 PX 项目是成熟而有利的重要项目,搞 PX 项目的决策是正确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回答或否定回答,而要分析它所隐藏着的预设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预设是正确的,当然可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如果预设是错误的,这样的问题就是无意义的,不能做出回答,而要反驳它的预设,指出它的预设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错误的思维陷阱。

  比如对于上述的问题,你不要回答 "应该纠正"或 "不应该纠正",而是要回答 "PX 项目是可行的",直接反驳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预设。

  三、分析预设可以避免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

  社会生活中各种意见之间的争论,学术理论研究中各种观点之间的争论,对于消除谬误、探讨真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意见观点之间的争论,看起来很热闹甚至很激烈,争来争去闹得不可开交,不仅没有把问题搞清楚,无法取得共识,反而把人们的思想搞得更混乱,误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样的争论,这些年经常出现。当两种对立观点之间发生争论时,我们不要简单赞成哪一种观点或反对哪一种观点,首先要分析它们的预设是什么,这个预设是否成立,如果预设是真的,这种争论就是有意义的,在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中,肯定有一个是正确的,有一个是错误的;而如果它们的预设不成立,这种争论就是无意义的,在这两种观点之间,或者不构成真实的对立关系,或者这两种观点都不成立。

  这几年人们常讲所谓发展中的 "两难问题",就是认为在发展中,要做某方面的事情,就做不了别的事情,反之也一样,就是要么这样做,要么那样做,非此即彼,不能同时做,产生了一些争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 "两难问题",两件事情、两个东西,二者不可兼得,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两难选择"的问题,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一种选择。但是有些所谓 "两难问题"是人为构造出来的,在这些 "两难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错误的预设。

  比如一度时期有人提出 "要快速发展经济,还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 "两难问题",让人们来选择。对这个问题,有人主张要快速发展经济,有人主张要保护生态环境,表面上看是对立观点的争论,实际上它们有一个共同预设,就是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不可能统一的",把 "发展经济"和 "保护环境"对立起来,只能二者择一。这个预设是不成立的。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生存,保护环境也是为了更好生存,两者本来是应该统一的,也是能够统一起来的,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关系。客观上本来不对立的事物,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把它们对立起来,形成一种错误的预设,必然引起所谓的 "两难问题",误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水青山" ( 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是 "金山银山" ( 经济效益) ,我们既要 "金山银山",也要 "绿水青山".这个重要论述揭示了 "保护生态环境"与 "发展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了上述 "两难问题"中隐藏的错误预设,也就破解了这个所谓的 "两难问题".

  "公平"和 "效率"之间的关系,也是这几年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论。

  有人主张效率优先,有人主张公平优先,各执一端,一直在争论,对政策制定、对实际工作都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主张效率优先,就认为公平是次要的; 主张公平优先,就认为效率是次要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两种看起来对立的主张,其实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就是把效率和公平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能统一,在现实中不可兼得,要公平就没有效率,要效率就没有公平。这个预设也是不成立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虽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体表现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是相互保证、相互促进的。产生效率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平。

  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制定公平的政策,采取合理的措施,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能够实现的,两者是可以兼得的。如果在理论上把 "效率"和 "公平"对立起来,形成一个错误的预设,必然就会产生 "要么效率,要么公平"这样的"两难问题",误导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就会使人们产生只顾一个、不顾另一个的片面行为。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是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也形成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主张强调政府作用,弱化市场作用; 一种主张强调市场作用,弱化政府作用。有时候这两种主张还争得很厉害。实际上,这两种主张也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就是把 "政府的作用" 和"市场的作用"对立起来,二者不相容。从这个预设出发,同样会产生误导人们认识的 "两难问题",即 "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市场的作用",或者相反,"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就不能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里的要求很明确,是要处理好二者的 "关系",而不是把它们对立起来;是两个都要,而不是只要一个不要另一个。如果只要一个不要另一个,"关系"都不存在了,还何必去处理好关系。市场的作用是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政府做不到; 政府的作用是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在这些方面,市场也无能为力。政府有政府的作用,市场有市场的作用,两种作用是 "不同"而不是 "对立".市场的作用政府代替不了,也不该代替; 同样政府的作用市场也代替不了,也不该去代替。政府和市场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就能很好发展。相反,如果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对立起来,做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不可能促进经济社会很好发展。

  "两难思维"方式的特点,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就是首先在理论上把两个本来不对立的东西对立起来,形成一种错误的预设,由此产生两种对立的意见主张,然后引起人们的争论,让人们在这两个东西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误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分析、消除"两难问题"背后的错误预设,可以避免认识误区,有利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采取正确的行为。

  四、分析预设可以从深层次上解放思想

  人的思想观念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在生活工作中、在实践中,人们表现出的思想观点,自己是能够明确意识到的,别人也是明白的,但是在这些思想观点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观念,它支配着人们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这种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是人们精神深处的一种 "潜意识",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醒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暗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 "预设".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被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点所束缚,但却找不到深层次的原因,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一种怪现象,不同错误思想观点之间相互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讲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错误思想认识的束缚,但有时候却难以找到理论依据,不知道如何入手,实际上是被某种作为潜意识存在的观念预设所束缚。这时候,我们的认识活动就要向深层次延伸,找到这些思想观点背后隐藏着的观念预设,通过消除错误的观念预设来解放思想。

  应用逻辑预设理论,反驳、消除一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可以首先提出一种同这种观点相反的观点作为我们的理论预设,从这个预设出发构造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从这两个命题都必然推出共同的理论预设。不论对方怎样回答这个问题,都必须承认这个理论预设。这个预设同对方的观点是矛盾的,根据矛盾律,既然承认了这个预设,那么就必须否定那个相反的观点。在欧洲中世纪,"上帝是万能的"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经院学者们反复对这个观念进行论证和宣传,以至使这个观念牢固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当时的唯物论哲学家们为了反驳这个命题,想尽办法,但却总是找不到有力的理论依据。后来他们提出一个问题, "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让经院学者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 如果上帝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但自己却搬不动,说明上帝至少有一件事情做不到,因此上帝不是万能的;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也说明上帝至少有一件事情做不到,因此上帝也不是万能的。总之,不管经院学者们怎样回答这个问题,都必须接受 "上帝不是万能的"这个观点,从而就否定了 "上帝是万能的"这个观点。20 世纪初,一位美国青年多次去找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要发明一种 "万能溶液",希望得到爱迪生的帮助。爱迪生反复开导这位青年,说这是不可能的,但这位青年就是不听,他的头脑被 "万能溶液"的想法束缚着。

  后来爱迪生问这位青年: "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万能溶液呢?"这个问题也有两种答案。如果有一种容器能装这种 "溶液",说明至少有一种东西不能被这种 "溶液"所溶解,这种 "溶液"不是万能的; 如果没有一种容器能装这种 "溶液",那么这种溶液是无法存在的。不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都必须接受"万能溶液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从而也就否定了 "存在万能溶液"这种想法。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要反驳、消除某种错误的思想观点,直接说它是错误的,理由似乎不充分,难以说服人,而运用逻辑预设理论,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可以进行有力反驳。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要不要搞市场经济问题上,存在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 "要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搞市场经济",另一种主张是 "要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这两种主张进行过长时间的争论。直到现在,这两种主张实际上还存在,只不过影响不大了。这两种看起来对立的主张,其实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就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容,要么这个,要么那个,只不过选择的对象不同而已。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这个预设还有更深层次的预设,就是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搞计划经济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在 "要么坚持社会主义,要么搞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上,争来争去不解决问题。如何在这个问题上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思想认识的深层次观念预设入手,通过消除错误的观念预设来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改革。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特别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里的关键是区分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处在同一个层次上,这是社会制度问题,在这个层次上,要么搞社会主义,要么搞资本主义,两者是不能兼容的,当然只能选择一个。 "计划经济"和 "市场经济"处在同一个层次上,这是经济体制 ( 经济手段) 问题,在这个层次上,要么搞计划经济,要么搞市场经济,也是不能兼容的,同样只能选择一个。问题在于,不能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在一起,不能把处在不同层次上的事物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 "要么坚持社会主义,要么搞市场经济"这样的两难问题是不成立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相比,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是一种好的经济手段,既然是好的手段,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用来为自己服务呢? 邓小平从深层次上分析问题,消除了 "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对立"这个错误的理论预设,打破错误思想观念对人们头脑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要突破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束缚,应该从深层次上去分析它们的预设,通过消除错误的预设来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