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唯物史观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三重内涵。“社会永恒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思想前提根据,“认知创新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思维方式根据,“逻辑演变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合理性的内在关联根据。理论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方法论意义,可以被概括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思想方法论”,目标是能够准确表征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实践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方法论意义,可以被概括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实践方法论”,目标是能够准确表征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历史价值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方法论意义,可以被概括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真理方法论”,目标是能够准确表征唯物史观历史逻辑。
关键词: 唯物史观逻辑; 逻辑演变范式; 根据; 方法论意义;
怀特海认为,“就理性思维以及文明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创造未来发生影响来说”,哲学的目标和“大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未来”。(怀特海,第149页)唯物史观就是怀特海所认为的能够创造未来意义上的哲学。唯物史观能够创造未来的哲学前提之一,就是承认社会历史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作为研究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理应既内含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也内含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和表征社会理想的历史逻辑。这就是说,从唯物史观的存在方式视角理解,唯物史观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即阐释社会运行一般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实践逻辑(即阐释社会发展现实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和历史逻辑(即阐释社会历史价值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的三重逻辑存在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只是基于研究和对唯物史观准确把握的需要,因为唯物史观的任何理论之中都内含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唯物史观的研究,离不开对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唯物史观逻辑研究范式的根据和方法论意义的准确把握,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而且也可以令人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存在。研究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方法论根据,就是指从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视角理解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应该具有的原则,意即应该从方法论视角理解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产生的合理性。研究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方法论意义,就是指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对人类社会具有怎样的“方法论价值”。针对何为哲学的功用和价值,马克思有过经典的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7页)从马克思对哲学的这一本质性阐释出发,在社会规律论、社会实践论和社会历史论的视角上理解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方法论意义,它包括思想方法论意义、实践方法论意义和真理方法论意义。
一、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思想根据
如果说黑格尔发明了唯心辩证法,那么,在这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则是引入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相较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法本质。换言之,唯物史观的基本预设和基本内涵就是社会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即“社会永恒发展论”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立的逻辑前提,也是它的基本内涵。从学理上重新审视“社会永恒发展论”的认知意义,厘清唯物史观预设“社会永恒发展论”前提的意义、根据和内涵,准确概说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社会永恒发展论”,既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得以成立的思想前提意义上的根据,亦是建构中国逻辑唯物史观不可回避的哲学问题。
“社会永恒发展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的思想前提,其理论根据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邓小平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判断,与此逻辑相适应,又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永恒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当然,无论是“发展是硬道理”理论,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都是根源于以“社会永恒发展论”为前提的唯物史观,或者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永恒发展论”的创造性发展。第二,“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与中国价值的践行,始终围绕着“创新”这一核心理念展开。这就意味着,创新无疑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永恒发展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新,即“社会永恒发展论”就是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的哲学根据。第三,“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历史逻辑地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哲学问题是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阶段应该具有怎样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的三大阶段做了一个历史方位的概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大历史阶段。无论是站起来、富起来,还是强起来,都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即“社会永恒发展论”实践地成为了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第四,“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正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一样,中国逻辑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的独立逻辑要素,即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中国逻辑包含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之中,且通过与这些独立的逻辑要素产生内在关联而发挥出自身作用。
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思想前提的“社会永恒发展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历史永恒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社会形态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或许与此逻辑有关,个别学者机械地割裂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联系,甚至将共产主义进行传统形而上学般的宗教虚幻性解释——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内在关联性,比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1页)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社会永恒发展论”否定了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种人类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割裂化研究,同时,为揭示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展开的社会形态发展史。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所谓历史科学,就是科学阐释人类历史是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展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三,相对稳定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历史是围绕社会矛盾变化展开的社会结构变迁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社会矛盾变化的历史,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思维方式根据
马克思指出,“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35页)美国学者奥尔曼对此的解释是,“马克思的所有理论是靠他的辩证的观点及其范畴创立的,而且只有掌握了辩证法,这些理论才能被恰当地理解、评价和应用。”(奥尔曼,序言第5页)奥尔曼的观点很明确,之所以人们不能准确理解唯物史观,是因为人们没有准确认知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要达到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目标,从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之一,就应该是寻求合乎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本文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认知创新发展论”,它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得以成立的思维方式意义上的根据。
“认知创新发展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根据,至少有四大方面的理论根据。第一,“认知创新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原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有所不同,理论逻辑有所差别。要准确把握中国逻辑唯物史观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就要突破因循守旧认知逻辑的认识论原理。第二,“认知创新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根据。“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中最为经典的日常话语表达。“摸着石头过河”是“认知创新发展论”最初的形式和实践经验,“认知创新发展论”是“摸着石头过河”思维方式的理论表达和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的认识论根据。第三,“认知创新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方法。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者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就属于“认知创新发展论”观念上的理解。可以说,没有“认知创新发展论”,就无法在人们的观念中统一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的认知。第四,“认知创新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基础。关于中国逻辑与世界文明的关系,“认知创新发展论”从认识论的视角告诉人们,中国逻辑唯物史观既要尊重当下中国的现实,也要融入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并且努力创造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思维方式的“认知创新发展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认知创新发展论”是一个动态的和不断更新的思维逻辑。“认知创新发展论”的创新根据主要有两个,即思维的主动创新和实践的客观变化。从思维的主动创新角度理解,“认知创新发展论”根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根源于责任感和知识素养,换言之,这一切要素驱使人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逻辑。然而,尽管思维的主动创新是能动的、不可或缺的,但“认知创新发展论”最为基本的根据却是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及其变化。这就是说,自人类产生以来,社会实践从来都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与此相适应,创新与客观的社会现实状况相适应的“认知创新发展论”,就是必要的和必须的。第二,“认知创新发展论”是唯物辩证法认知思维逻辑的展开。本文指代的“认知创新发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自然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其实,“认知创新发展论”只是唯物辩证法认知思维逻辑上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不仅唯物辩证法认知思维逻辑是“认知创新发展论”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是“认知创新发展论”的认知思维逻辑的展开,即两者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第三,认知思维的创新贯彻于人类历史的始终。毛泽东曾经写道,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参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第352页)毛泽东的这一判断,激励了无数的中国普通劳动者将创新、创造本身应该拥有的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从逻辑上理解,社会实践创新首先要做到思想认识的创新,思想认识的创新离不开认知理论的创新,认知理论的创新根源于认知思维的创新,即认知思维的创新贯彻于人类认识历史和改造历史的始终。
三、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内在关联根据
人们习惯地将《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或其它着作视为唯物史观成熟的标志,这是值得探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唯物史观只能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即该研究属于社会规律意义上的唯物史观研究,或者说,属于唯物史观的第一种存在形态研究,是在黑格尔思辨理性哲学批判意蕴上理解的唯物史观。《资本论》时期的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即该研究属于社会实践意义上的唯物史观研究,或者说,属于唯物史观的第二种存在形态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蕴上理解的唯物史观。马克思晚年放弃《资本论》整理,转向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根本目标是要发现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即发现社会理想唯物史观,属于唯物史观的第三种存在形态,或者说,是社会历史学批判意蕴上理解的唯物史观。列宁创设的苏联逻辑唯物史观和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逻辑唯物史观,属于社会运行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第四种存在形态。唯物史观研究主题的变化表明,唯物史观的逻辑研究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这一状况可以称之为“逻辑演变发展论”,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得以成立的内在关联意义上的根据。
“逻辑演变发展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的内在关联根据,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根据。第一,“逻辑演变发展论”能够作为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坐标。宏观意蕴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两大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坐标视角理解,“逻辑演变发展论”可以被理解为内含社会发展的方向性理论,因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地基就是指中国道路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内在根据。第二,“逻辑演变发展论”能够作为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坐标。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原理,社会主义是在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不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应该优越于资本主义。“逻辑演变发展论”告诉我们,同一制度内的实践逻辑亦在不断演变之中。邓小平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与***提出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内在一致的,都深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第三,“逻辑演变发展论”能够作为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坐标。世界历史向何处去,中国历史向何处发展,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逻辑演变发展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如何确立,只能基于不断演变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具体变化。中国道路的基本历史逻辑原则是要将中国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进程,简言之,世界历史中要具有中国元素、中国声音、中国贡献。
“逻辑演变发展论”作为中国道路的导向性地基,准确表征了这一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的基本原则。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内在关联的“逻辑演变发展论”,至少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再到历史逻辑的逻辑演变。许多哲学史研究专家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唯物史观究竟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或《哲学的贫困》哪部着作中诞生的?近年来,《资本论》的哲学研究处于新一轮研究热潮之中。导致《资本论》热的原因不是理论逻辑问题,而是实践逻辑问题,其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这就是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等着作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只能属于理论逻辑——抽象理性,《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思想也只能属于实践逻辑——理性具体。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仅有抽象理性和理性具体显然是不够的,它们还不属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即还必须从世界历史角度研究唯物史观,即对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进行历史逻辑视阈的研究。第二,社会运行唯物史观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基础上与具体社会发展道路逻辑相结合的唯物史观。人们试图从哲学基础理论视角寻求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又认为,三大逻辑各自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和边界,所谓的统一只能到各自研究内容之外去寻求,而且这一之外的内容又必须是能够渗透到三大逻辑之中的事物,即我们认为这一事物就是具体的社会发展逻辑。中国道路逻辑表明,社会运行唯物史观就是中国逻辑唯物史观。
四、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思想方法论意义
人们之所以认为唯物史观的革命性贡献在于改变世界,在哲学意蕴上是因为马克思对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或许正是源于马克思对哲学的这一理解,人们往往把“思想”与“实践”两个哲学范畴进行相互分离式的认知。对于“思想”与“实践”是两个独立的哲学范畴的认知,没有理解上的困难。也就是说,“思想”与“实践”可以被相互分离。然而,从哲学逻辑上理解,“思想”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本身就是“思想”的“实践”。“思想”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表明,不能用“思想”范畴掩盖“实践”范畴的价值,同时,也不能用“实践”范畴掩盖“思想”范畴的价值。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把思想比作“闪电”——改变人类命运和历史进程的“闪电”,即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14页)这就是说,马克思本人十分看重唯物史观所具有的理论价值,或称“思想方法价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表明,作为“思想”的唯物史观,无论对于社会革命还是对于社会建设的指导价值,都是至关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当然,唯物史观的“思想价值实现”,与人们的理论水平密切相关,即必须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理论意蕴,才能实现唯物史观的价值所在。“思想”的唯物史观的“僵化”和“教条化”,不仅会导致人们对唯物史观的“异化”理解,也遮蔽了唯物史观本身的光辉。用马克思的语言表达就是,那些对唯物史观的伪理解,“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30页)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不仅能够从理论形态意蕴上把握理论逻辑的唯物史观,而且也能够从方法论意义上确立“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存在,即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中包含“理论逻辑”意蕴上的唯物史观。它的目标之一或方法论意义就是,强化人们的“思想方法意识”,即强化人们的“思想信仰”。之所以要强调唯物史观理解上的“思想方法意识”和“思想信仰”,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上,第875页)简言之,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思想方法论就是指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划分,有助于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价值和思想信仰价值。
唯物史观诞生以来,它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意义从来就没有缺场表明,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将唯物史观划分为三重逻辑,不是指在方法论上体现出了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意义,而是指在方法论上“更能有利于”体现出唯物史观所具有的思想方法的意义,或者说,“更能有利于”体现出唯物史观理论逻辑所展现出的思想方法价值。从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意义上理解,这个“更能有利于”,至少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范式,“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研究上准确把握思想方法价值所要求的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要素。尽管所有的唯物史观研究范式都是思想方法意义上的唯物史观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从来都是“合乎理性”的“思想方法”的在场,即“思想方法”意义上的从来没有缺场,只是意味着人们从来没有忽视唯物史观的“思想性”研究。至于这些研究范式展现出的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价值,有时候并不是唯物史观理论本身具有的“思想价值”的直接体现,即它只是唯物史观意蕴上理解的唯物史观应该具有的延伸意义的“思想价值”的意蕴。为了更能够体现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价值,将唯物史观思想方法价值的要素进行方法论意义上的确立,不失为更为合理的哲学研究范式。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就是要在方法论意义上体现出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论”的哲学研究范式。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目标,“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逻辑上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方法价值。唯物史观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这就是说,不但不能将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切割,而且也不能划分出孰先孰后和孰轻孰重。然而,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强调唯物史观如何指导和概括现实生活世界的社会实践,即不加自觉地强调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意义,换言之,人们会无意识地忽视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思想方法价值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真理方法价值。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目标,既是要强调三重逻辑的整体统一性,更是要强调三者具有的差别性价值存在。之所以要强调三者的差别性价值,就是要表征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一样,都具有属于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价值,“更能有利于”人们从理性层面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和思想合法性。就唯物史观而言,马克思所说的理论的征服问题就是指唯物史观的思想合法性问题,也就是说服和掌握群众的问题。从思维的理性层面理解,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价值,既表现在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具有思想合理性,也表现在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具有思想合法性。唯物史观理论逻辑是在反思和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哲学基础上的重大哲学发现,消解了以往一切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理论困难,即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具有思想的合理性。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逻辑为理论前提的中国道路唯物史观的创立表明,人们已经认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即也已经证明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思想合法性。
作为一种理论,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之中,必然内含能够诠释唯物史观思想方法本性的内容。在宏观上理解,表征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的内容,不仅仅存在于唯物史观理论逻辑之中,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中也具有作为思想方法的要素。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三者关注的问题意识不同,即如果宏观上把握唯物史观思想方法的内容,就容易遮蔽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创设的意义。在微观上理解,表征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的内容,就应该存在于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理论形态之中,表现为具有“思想方法”意蕴的社会规律。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社会认知规律逻辑具有思想方法意义。人不能没有思想,尤其不能没有认知社会规律的思想,因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4页)从思想方法论的角度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既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基本社会认知规律,也是帮助人们准确认识社会的思想方法。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社会存在规律逻辑具有思想方法意义。不论人们如何迷恋罩在封建“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3页),也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的诞生;不论人们如何迷信所谓私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也阻挡不了社会主义的成长。这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认识社会存在的规律,就有助于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思想方法论的角度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既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关于社会如何存在的基本规律,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社会如何存在的思想方法理论。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思想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社会运行规律逻辑具有思想方法意义。如果说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社会运行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存在与社会运行是不同的哲学范畴,表征了不同的思想内涵。认识社会运行的规律,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从思想方法论的视角理解,“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同上,第527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既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关于社会如何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社会如何运行的思想方法理论。
五、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实践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在阅读黑格尔的着作后,曾经计划撰写一部宏大叙事式的法哲学着作,以阐释自己的思想逻辑。(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10页)马克思之所以如此计划,目标是要将哲学作为“思想方法”,即马克思希望用理论逻辑的哲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马克思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一计划时,却发现了“生产关系”的秘密,即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这一发现,标志着马克思将“思想方法”意蕴上的哲学研究转向了“实践方法”意蕴上的哲学研究,即由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研究转向了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研究。唯物史观实践逻辑产生之前,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唯物史观实践逻辑诞生之后,除了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外,个人开始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理论来建设现实生活世界。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改变了人类社会变革方式的事实表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可以称之为变革人类社会的“实践方法”。从哲学逻辑上理解,“实践方法”的创造在于它有利于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理解,“实践方法”只是“思想方法”的现实展开,即并不是“思想方法”意蕴上的背叛。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不仅能够从理论形态意蕴上把握唯物史观实践逻辑,而且也能够从方法论意义上确立“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存在,即明确提出了唯物史观理论中包含“实践逻辑”意蕴上的唯物史观。从实践方法的视角理解,这种划分不仅保持了其它唯物史观研究范式中“思想方法”与“实践方法”的联系,而且论证了“思想方法”与“实践方法”的差别性所在。“思想方法”与“实践方法”的差别性研究,既更能够彰显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思想方法”价值,也更能够彰显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方法”价值。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既是唯物史观的认识论逻辑,也是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阐释。方法论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就是指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认知方式出发,沿着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是以准确阐释改造世界的实践为己任的认知逻辑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认为既定的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所表征的实践理论,应该处于不断变化和创新之中。简言之,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实践方法论就是指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划分,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具有实践方法价值。
从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意义上理解,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更能有利于”体现其展现出的实践方法价值的“更能有利于”,至少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范式,“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研究上准确把握实践方法价值所要求的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要素。将马克思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哲学”或者“实践哲学”,显然是合乎理性的,但诸如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这样的哲学着作,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被视为“实践的哲学”的哲学着作。按此逻辑,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哲学方式解释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唯物史观就有两层基本的哲学意蕴,即唯物史观既包含解释世界的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要素,也包含改变世界的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要素。基于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不仅使得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价值得到确立,而且也使得唯物史观更加彰显出有利于改变世界的“实践方法”意义,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要素更加明确和清晰。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目标,“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逻辑上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方法价值。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哲学家众多,也可以说,马克思并不是第一个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哲学家。但马克思的确是第一个发现如何才能寻找到资本逻辑秘密的哲学家,因为马克思发现了,“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即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研究的方法和目标。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方法”意义表现在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哲学逻辑论证之中,即唯物史观实践逻辑认为,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资本逻辑的存在,而资本逻辑的存在,必然导致资本的无限贪婪,直至产生周而复始、日趋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正因为此,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使得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方法”价值,不再容易被资产阶级哲学家们有意或无意的进行遮蔽。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价值,“更能有利于”人们从理性层面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和思想合法性。所谓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就是指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理论逻辑,能说服处于现实中的人。所谓唯物史观的思想合法性,就是指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理论逻辑,能够指导现实中的人进行社会实践。从理性层面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和思想合法性,首先就要求人们要具有理解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认知能力。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价值就在于,将唯物史观实践逻辑进行专门研究,以帮助人们培养理解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认知能力。从这种逻辑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就体现在唯物史观提高了中国人民“实践能力”,即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方法”价值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之一。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0页)这表明,唯物史观既必然是对现实生活世界实践经验的哲学概况,也必然是能够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哲学工具——“实践方法”。从“实践方法”的视角理解,马克思首先是从政治经济学视阈开展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直接目标是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最终目标是论证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在马克思的那个时代,论证的共产主义理论不属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研究内容,但仍然属于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研究内容。因此,表征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的内容,就应该存在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理论形态之中,表现为具有“实践方法”意蕴的社会建设逻辑。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资本主义存在逻辑具有实践方法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2页)这就是说,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承认资本主义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换言之,能够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中找到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条件。从实践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资本主义存在逻辑的剩余价值规律等,既是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存在的基本逻辑,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怎样存在的实践方法。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资本主义运行逻辑是具有实践方法意义。唯物史观最为基本的前提就是认为社会运动是有规律的,且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马克思在为《资本论》发表所作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就是要充当“实践方法”的角色。从实践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等,既是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运行的基本逻辑,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如何建构的实践方法。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实践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资本主义灭亡逻辑具有实践方法意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了,“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第610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必然会千百倍地加剧资本主义体系的一切矛盾而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体系的灭亡”(《布哈林文选》下册,第376页),即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内含资本主义灭亡逻辑。从实践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资本主义灭亡逻辑的经济危机规律等,既是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如何被取代的基本规律,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资本主义怎样走向灭亡的实践方法。
六、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真理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阐释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如何才能实现真实自由的理论。这表明,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本质上就应该属于真理问题的研究视阈,因为社会历史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且这种创造的前提是人民群众拥有正确的“真理观”,换言之,决定“社会历史”演变方向和本质的“历史逻辑”或“历史价值”就是表现为“社会理想”的人民群众的“真理观”,即社会历史具有客观性和真理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2页)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一个阐释社会自由的理论,即共产主义理论亦是一个真理性理论。关于如何研究真理性问题,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有介绍:“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同上,第134页)从这一认知逻辑理解,马克思晚年放弃《资本论》的继续研究,就是要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视阈中寻找作为人类最高理想的真理性根据,即在历史逻辑中寻找人类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自由的社会经验。从哲学逻辑上理解,马克思转向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实践逻辑转向了唯物史观历史逻辑。需要指出的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中的“社会经验”与常识思维和科学思维中的“经验”不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中的社会经验是哲学意蕴的经验,即已经上升到了“理论意蕴”上的“经验”,也就是说,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中的“社会经验”被赋予了“社会理想”的意义,或者说,是由“社会理想”引导下的“社会经验”。“社会理想”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和幻想的事实表明,“社会理想”是一种规律性的“真理性追求”,即“社会理想”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可以实现的社会存在状态。从这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晚年“并不是”放弃《资本论》研究,只是插入了政治经济学视阈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性逻辑——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视阈中的“社会理想逻辑”。这就意味着,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视阈中的“社会理想逻辑”就是共产主义理论逻辑,是为建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真理方法”的逻辑。换言之,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既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认识论逻辑,也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方法论阐释。方法论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就是指从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社会理想”思维出发,沿着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是以准确阐释未来社会的建设逻辑为己任的认知逻辑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简言之,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将唯物史观划分为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就是指,阐释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划分,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是具有真理方法价值。
从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意义上理解,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更能有利于”体现其展现出的真理方法价值的“更能有利于”,也至少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范式,“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研究上准确把握真理方法所要求的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真理逻辑要素。针对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而言,“真理方法”所要求的真理逻辑要素,就是指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社会理想”要具有真理性。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真理方法性表现为,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能够发现共产主义理论所蕴含的真理性要素。之所以说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能够发现共产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真理性,首先是因为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认知逻辑是合乎认知规律的,即像毛泽东指出的那样,“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毛泽东所指出的“客观的实践”,就是指人类学与历史学视阈中的基于“社会理想”的“社会经验”。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目标,“更能有利于”人们从哲学逻辑上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真理方法价值。毛泽东指出:“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0页)按此逻辑,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就是特别指出了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和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真理性,需要依靠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去进行检验,即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真理方法价值。之所以说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方法论目标之一,在于检验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和检验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真理性,是因为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和唯物史观实践逻辑中的原理也需要得到证明。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唯物史观实践逻辑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三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的方法论价值,“更能有利于”人们从理性层面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和思想合法性。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思想合理性表现在,共产主义理论不仅仅是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意义上的理性逻辑,它还是“社会经验”基础上的和历史逻辑意义上的理性逻辑。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思想合法性表现在人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和追求之上,即人们之所以追求共产主义,是因为在共产主义革命中,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5页)这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人民自觉的选择。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思想合理性和思想合法性表明,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能够有效地避免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真理方法光辉被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思想方法光辉和唯物史观实践逻辑的实践方法光辉所遮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同上,第400页)正因为此,马克思致力于寻找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这样的寻找,就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寻找。真理所具有“固有的热情和严肃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页)的特点表明,这种寻找不仅令人神往,而且还需要正确的认知逻辑来支持。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就是要通过对唯物史观历史逻辑进行“真理方法”意义的专门研究,以发现基于美好“社会理想”的真理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理论逻辑。第一,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理想社会制度逻辑具有真理方法意义。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要阐明自己认为的理想社会制度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构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确立地基意义上的理论前提。从本质上理解,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就是要“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4页)当然,“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6页)从真理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逻辑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理论等,既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逻辑,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够实现和怎样实现的真理方法。第二,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理想社会运行逻辑具有真理方法意义。从社会运行的视角理解,“巴黎公社”的失败,正是因为没有唯物史观历史逻辑支撑。或许正因为此,马克思更加坚定要进行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研究,即马克思想要找到共产主义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建设逻辑。因为如果不能够找到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的共产主义建设方案,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最终胜利。从真理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共产主义社会运行逻辑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运行理论等,既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如何良性运行的基本逻辑,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共产主义如何建设的真理方法。第三,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真理方法论是指阐释唯物史观历史逻辑的理想社会环境逻辑具有真理方法意义。社会环境既包括人与自然的环境,也包括人与人的环境,这里所指代的环境是人与自然的环境。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从真理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表征共产主义社会环境逻辑的“自然是人类无机身体”的环境理论等,既是唯物史观历史逻辑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逻辑,也是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生存环境应该怎样存在和建设的真理方法。
参考文献
奥尔曼,2006年:《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田世锭、何霜梅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布哈林文选》,1988年,东方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1993年,人民出版社。
怀特海,2004年:《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2年、1973年、1982年、1995年、2002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年谱:1949-1976》,201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文集》,1999年,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1991年,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