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陌生他人在场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18 共10663字

  3 实验 1 陌生他人在场对捐款情境中道德伪善的影响

  实验 1 为单因素(无/有陌生他人在场)组间随机设计。实验任务包括两个部分, 首先通过电子邮件给被试发放问卷(包含一个假设捐款情境), 让被试以邮件形式报告自己可能捐款的金额; 然后让被试在回复邮件后的第二天到指定实验室(模拟的“真实”募捐情境), 填答一份用于掩盖实验目的的无关问卷, 接着参与实际的捐款。两种实验条件下的问卷填答程序相同, 而在实验室情境中, 无陌生他人在场组的被试独自在实验小隔间里完成任务, 实验指导语通过电脑屏幕呈现; 有陌生他人在场组的被试则在一名实验主试(即在场陌生他人)的指导下完成相应任务。因变量为被试邮件中宣称的捐款比例与其实际捐款比例的差值。

  3.1 被试

  通过网络随机招募 60 名大学生, 其中男生 7人。被试平均年龄 20.31 岁(SD = 1.81)。

  3.2 实验材料

  (1)自编假设情境问卷。问卷包括 1 个假设捐款情境和 3 个用于掩盖实验目的的无关情境, 每个情境后面附有 1~2 道问题。其中假设捐款情境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 内容及问题如下:你正经过一个募集救助款的现场。受助者叫小凤, 今年 10 岁, 来自单亲家庭, ……, 全家月收入不到 700 元钱。小凤刚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实施手术。手术费约为 16 万元。小凤的妈妈虽然借了些钱带女儿来到北京看病, 但她借到的钱远远不够付手术款。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正在举办募捐活动帮助小凤。如果你身上刚好有 50 元零花钱, 你愿意为小凤捐出多少元?

  (2)社会比较量表(Gibbons & Buunk, 1999)和自尊量表(Rosenberg, 1965)。共 21 个条目, 采用里克特式 4 点评定, 1 代表“完全不符”, 4 代表“完全符合”.

  (3)用于模拟“真实”募捐情境的募捐箱 1 个, 受助者的介绍材料 1 份, 便签纸若干, 签字笔 1 支(见图 1)。

  (4)人民币 10 元面值 60 张、5 元面值 60 张、1元面值 300 张, 信封 60 个。分为 60 份, 每份包括1 张 10 元面值、1 张 5 元面值和 5 张 1 元面值, 共20 元钱, 装在信封里。
  
  3.3 实验程序
  
  为防止被试意识到实验目的, 实验人员在招募被试时告诉其即将参与的是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一项研究。然后给每一位被试发一封邮件, 让被试以回复邮件形式完成自编的假设情境问卷, 并要求被试在回复邮件后的第二天到指定实验室完成实验任务。被试进入实验室后, 随机将其分配到无陌生他人在场或有陌生他人在场条件。无陌生他人在场组的被试单独在指定的小隔间按照电脑屏幕呈现的指导语(借助 E-prime 软件实现)完成实验任务(被试进入小隔间前已把所有随身物品留在隔间外的指定地点)。指导语首先告知被试其先前回复的邮件不慎被删除, 并呈现假设情境问卷以帮助其回忆问卷的内容, 被试在电脑上填写数字, 报告之前回复的答案(所有被试报告的答案都与之前邮件回复的一致), 然后在电脑上填答社会比较和自尊量表, 当问卷填答结束时, 计算机屏幕会自动告知被试“自行在计算机旁边的信封中取走实验报酬20 元”并同时呈现“真实”的捐款情境, 内容如下:昨天的邮件中提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小凤需要社会爱心人士的救助。这是真人真事。我们想借这个实验的机会帮助小凤。募捐箱旁边有关于小凤的详细介绍材料(摘自“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网站)。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捐助, 或者在旁边的便签纸上写下一句祝福小凤的话, 我们会将您的善款或祝福带给她。

  本实验到此结束, 感谢您的参与。

  有陌生他人在场组的被试随主试(一名本科大四心理学专业男生, 且不认识任何一名被试)进入小隔间, 主试告知其先前回复的邮件不慎被删除(被试的所有随身物品也留在隔间外的指定地点),之后主试给被试呈现纸质的假设情境问卷以帮助其回忆问卷的内容, 并要求被试口头报告之前回复的答案(所有被试报告的答案都与之前邮件回复的一致)。接下来, 让被试填答纸质版的社会比较和自尊量表。当被试填答完问卷时, 主试当面将 20 元报酬交给被试, 告知其实验结束。紧接着主试以口头介绍的形式给出捐款情境(同无陌生他人在场条件),并在被试捐款或写完祝福后, 引导其离开实验室。

  3.4 实验结果

  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在邮件中报告的捐款数额和比例以及在实验室实际捐款的数额和比例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 1.可以看到, 两种条件下被试在邮件中都报告愿意捐款 30 元左右, 占其总金额的 60%左右, 而在实验室实际都捐 6 元多一点, 占其总金额的30%左右。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 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实际捐款的比例都显着低于其事先报告的捐款比例(无陌生他人在场:t = 4.54, df =29, p < 0.001, d = 1.05, 1–β = 0.97; 有陌生他人在场:t = 6.35, df = 29, p < 0.001, d = 1.17, 1–β = 0.99),都表现出了道德伪善。对两种条件下被试的前后捐款比例差值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发现两者没有显着差异(t = 0.42, df = 58, p = 0.677), 说明两种条件下被试的道德伪善程度一样。研究假设 1 得到验证, 即单纯的陌生他人在场并不能抑制个体的道德伪善。

  3.5 小结

  实验 1证明了单个陌生他人在场不能抑制个体的道德伪善, 说明道德伪善可能是个体有选择性地欺人的过程。面对只接触一次且不重要的陌生人,被试感到给他/她留下好印象并不能换来将来好的对待, 却要损失眼前的利益, 得不偿失, 因而不足以抑制其道德伪善。但如果陌生他人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单纯在场, 而是做出真善或伪善行为, 就不再只扮演无力的道德评判者角色, 而是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参照, 因而有可能影响个体的道德伪善。根据之前的文献分析, 我们假设, 在场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可以有效抑制被试的道德伪善, 而其伪善行为无法抑制被试的道德伪善, 并通过实验 2予以验证。

  4 实验 2 陌生他人真善/伪善行为

  对捐款情境中道德伪善的影响实验 2 为单因素(真善/伪善他人)组间随机设计。实验任务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同实验 1 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的实验室任务分为两种条件,真善他人组的被试在一名主试指导下与另外一名表现真善的假被试一起完成任务; 伪善他人组的被试在一名主试指导下与另外一名表现伪善的假被试一起完成任务。因变量为被试邮件中宣称的捐款比例与其实际捐款比例的差值。

  4.1 被试

  通过网络随机招募 60 名大学生, 其中男生 12人。被试平均年龄 20.28 岁(SD = 1.24)。

  4.2 实验材料

  所有实验材料同实验 1.
  
  4.3 实验程序

  要求被试以邮件形式完成自编假设情境问卷的程序同实验 1.实验室任务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真善他人或伪善他人组。具体的, 假被试先进入实验室接待厅, 真被试进入接待厅后主试向真假被试说明他们将一起完成实验任务, 假被试对真被试打招呼说“你好”, 之后的实验过程中真假被试之间没有言语交流。实验主试和假被试都是本科大四心理学专业男生, 且都不认识任何一名真被试。随后真被试(不带任何随身物品)与假被试一同进入实验室小隔间, 主试告知他们先前邮件不慎被删除, 并让真假被试口头报告之前回复的答案。假被试先报告(称愿意捐 50 元钱), 然后再让真被试报告。紧接着真假被试各自完成社会比较和自尊量表填答任务,填答结束时, 主试将 20 元报酬分别交给真假被试,并以口头介绍的形式给出“真实”的捐款情境(同实验 1)。安排真善他人组的假被试先做出反应, 把 20元钱放入捐款箱(伪善他人组的假被试既不捐钱也不对小凤写祝福), 等真被试反应之后, 主试告知实验结束并提醒被试携带好个人物品离开。

  4.4 实验结果

  真善/伪善他人两种条件下被试报告的捐款数额和比例以及在实验室实际捐款的数额和比例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 2.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 真善他人组被试实际捐款的比例和其事先报告的比例没有显着差异(t = 0.12, df = 29, p = 0.903), 而伪善他人组被试实际捐款的比例显着低于其事先报告的捐款比例(t = 6.39, df = 29, p < 0.001, d = 1.60,1–β = 1.00)。可见, 在场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有效抑制了被试的道德伪善, 而其伪善行为无法抑制被试的道德伪善。

  4.5 小结

  实验 2证明了在场陌生他人的真善行为可以有效抑制被试的道德伪善, 而其伪善行为不能抑制被试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如果只是单纯在场, 个体尚可因为道德标准没有突显而欺人, 进而继续伪善;但当陌生他人做出的真善行为使得当下的道德标准凸显, 并为被试提供了行为榜样时, 个体就难以避免自身行为与道德标准之间的比较, 也难以容忍自身行为与道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 既无法欺人,也无法自欺, 因而只好减少其伪善行为。而如果陌生他人做出伪善行为, 个体就获得了欺人及自欺的理由和榜样, 因而会因为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不良的榜样而不减少伪善行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