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无疑是一部哲学的经典着作,阐述同情、美德、各类适宜情感的观点等都是令笔者钦佩的,倾向于人的精神利他属性,笔者十分喜爱此书,笔者绝大部分思想是赞同斯密的观点的,分歧仅限于斯密对于人类情感变化的根本原因归咎于上帝的此类看法,由于笔者无宗教信仰,所以斯密所讲“上帝在人们心中播撒这种变化无常的种子”“上帝教导他: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要全力以赴,除非他实际上已经到达了这些目的,否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不会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满意,也不会给予他最高的赞美”等,此类阐述显然是无法充分解析情感变化的原因与相关影响,尤其是对于无宗教信仰的人们,笔者将从无宗教信仰的角度进行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相对于个人而言相同一个人或是事物前一秒是喜欢的感觉,有时候后一秒我们可能还是同样喜爱,为什么有时候后一秒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或是变成了相反的讨厌的感觉呢?其实对象人或者事物相对于我们并没有变化呀!情感变化在极短的时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旁人也包括我们自己不能预见的,这种情感的变化通常是普遍的,情感的变化是无规律的。或许会有人说,我们对于我们喜爱的或者对我们有用的人或事物就会表现的喜爱,对于不喜爱的、无用的人或事物必然会厌烦,但是可能这些人没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一事物的喜爱与否难道是是固定的吗?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对于朋友的喜爱,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当然会喜爱,可如果发生了小矛盾、小误会亦或是我们受了冤枉,自然我们心里就会有恨意,可能这会持续很短,随着沟通等方式消除恨意而重回喜爱心态或是此后形同陌路,矛盾期间的情感变化是不能预见和把握的,可能我们关系会和以前一样或会变得更好,也可能关系不能再维持,而且这期间的的情感的细小的变化更是难以把握的,我们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做各种斗争,纠结于此,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确定了,更何况在旁人看来就更难以琢磨了;对于后者的疑问就更简单了,首先万事万物对于我们都是有用的,不存在无用的垃圾,这种哲学命题我们早已知晓,敌人的存在会让我们变得更强,这种道理家喻户晓,万事万物均有用处,可能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现在的此处,然而那我们还是会有厌烦的人或事物,更多情况下是对我们有用的事物也令我们厌烦,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也正是我们要解释情感变化无常的一个原因。情感的变化是无常的。
那么情感变化无常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借助斯密的上帝观点我们作何解释呢?那便是人们的思考各因素间斗争结果的不确定性,或者可以说对个人而言是什么因素在那时出现并成为了当时最影响你的因素,不同角度的考虑因素左右着个人的感情,思考角度因素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影响着你的情感变化,不同人的思考角度不尽相同,同一个人的思考角度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斗争,当且仅当只有一种的因素在这一秒是你考虑的唯一因素时,对象人或事物便会因为这个仅有因素对我们产生此因素激发的情感,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受多种因素多角度的影响,这时候我们感情的激发就要看是哪种或是哪些因素战胜了其他的因素成为了主要激发因素了,并且这种斗争里的强势因素不是固定的,会因为我们当时考虑时的因素不够全面而占据了主导,可能会随着更多考虑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化甚至激发相反的情感,而且这种激发是随时在变的,我们可能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感情里反复变化,当然这些因素我们也会随着自身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迫切的需求的变化而斗争,哪种、哪些因素将会主导我们的情感,需要看我们自身那时的不断变化的考虑,不同方面的侧重。人们的思考各因素间不断斗争的结果不确定性激发着人情感的变化无常。
人们当时考虑时的因素单一而主导了情感的情况往往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第一印象,对象的哪个或哪些因素是我们看待此类人或事物最关心的首要因素,如果这个首要因素足够我们满意我们就会产生喜爱;如果这个首要因素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我们就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激发我们的情感也就显得普通;但如果我们最关心的首要因素令我们不满意或者说是很差,那自然激发我们的情感也随着产生厌烦的第一印象。而且每个人所关心的最先考虑因素各有差别,以学校住宿生活为例,学生多为考虑我的舍友会是什么样,我们可以成为知心朋友吗?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和谐有爱,而学生的家长多考虑学校宿舍是不是能使我们的孩子能适应学校的床位吗?会不会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不适应或生病啊,而对于学校领导和宿舍管理者而言,他们就会首先考虑学生的住宿安全与住宿规制,是不是符合学校的要求,这种例子太多。
人们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受多种因素多角度的影响,这时候我们感情的激发就要看是哪种或是哪些因素战胜了其他的因素成为了主要激发因素了,并且这种斗争里的强势因素不是固定的,前一秒的主导因素可能后一秒就成了我们忽视的因素,因素考虑的越多我们的情感变化就会越频繁微妙,角度越多样情感也更具多样性,人们的情感很容易变化,人们在生活中遍布着这种情感的变化,并且这种情感的变化无法预见。一个去上自习的学生进入教学楼发现有座位,他通常会高兴,但当他坐下前发现课桌和椅子都有人勾勾画画不太干净整洁,他这时可能会愤然离去,可能不在意的坐下,也可能不高兴的勉强坐下,或许当他想到有座位自习学习和没有座位相比时会感到开心,这时学习的因素就战胜了环境的因素,若是这个椅子在他学习中损坏对他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他可能会转而愤怒异常,这时他的身体健康因素就战胜学习的因素,这种情感变化通常是不确定的,如果他认为学习的因素胜过自身的健康因素,那他可能会因为椅子的损坏影响了自己包括别人用这个椅子学习的原有环境可能他产生的不是愤怒而是愧疚,这些我们都不能预见,我们能确定的就是哪种或哪些是那时他最重要的考虑影响因素,那么这种或这些因素的变化便主导了他当时的情感变化,最关心的因素的细微变化甚至超过其他因素的巨大变化,这些因素在我们心中地位的斗争变化不断激发着我们的情感变化,我们在与朋友尽情畅饮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你听到一首承载着你的一段悲伤的回忆,你可能在异常欢愉的氛围下黯然悲伤,这时候你个人的一点点悲伤的情节都要比你一群朋友的开心在心中还要重要,可能只有那么一丝伤感划过,不过否认的是情感也有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内心的变动,朋友并没察觉,但你的情感真切的发生了变化,抑或是当你听到那首歌曲时,不会悲伤而想到是回忆里那个人现在很幸福进而产生的由衷的祝福与内心的安慰,不管怎样,情感都在变化,我们可能表现出了这种变化,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旁人很难预见,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预见的下意识的内心变化,也许只有当那些因素与其他因素同时出现有了对比,人们才会发现对个人而言现在什么才是你最在意的,尽管最在意的因素处于无常的变化中。
那么这种情感的无常的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对于我们现实的生活有何影响呢?这种影响的利弊该如何权衡呢?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这样评价了情感变化无常所带来的影响“人类变化无常的情感并非百无一用。正是由于这种无规律的变化,那些有帮助别人的企图而且并未成功的行为,以及纯粹而慈悲的意愿才显得并不完美”笔者比较赞同斯密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情感变化无常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对于人人相处的社会而言,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人的情感变化无常而且易变是正常的,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的充分体现,正是由于情感的变化无常,我们才能更好体会别人最在意,在人与人相处时体会别人的内心世界,同样别人对我们也是如此,假设若没有这种情感变化的无常,善的人人固化的喜爱,恶的人人固化的厌烦,大家人芸亦芸,每个人每时所在意的我们均无法揣测,我们不仅会丧失个性的一部分,也会大大降低人们情感最真挚的交流。而且我们可以想想缺失情感变化无常,固化的情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不用猜测别人的变化,因为我们的情感变化变成了固化、规律化,就是说,我们对待相同对象的变化一个样,一个陌生人的行为可以使我们完全同喜同悲,类似机器,人类独有的思维也不能说有多少的主观性,伴随而来的,我们的生活会幸福吗?
对于人们看待与处理事物而言,情感变化同样意义非凡。我们的情感变化无常,成就了我们能客观的全方位的看待事物,我们对于看似无用的事物可以转念从其他方面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斗争中我们对“无用的事物”看到了其他的用途,我们不至于盲目的否定,现实中的垃圾回收利用也有情感变化无常的功劳,我们能不断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及自暴自弃时发现自身的优点;同样,在看待那些伟大的发明、开明的政策、高效的机器时,我们情感变化的无常让我们多角度、多因素的考虑,“完美的事物”
真的完美吗?,我们不至于满目自大,不至于跟风崇拜,技术的革新、机器的改良、政策的完善离不开情感变化的无常,在相对优秀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或者革新,虽说事物的绝对完美是不存在的,但人类愿意让事物变得更接近于完美,这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发展,是情感的变化无常让我们发现伟人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我们洋洋得意时能知道自身的诸多缺点并加以克服改变。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情感变化无常必不可少。
当然情感变化的无常也会带来一些烦恼,斯密也提到“恶毒的感情化为行动基本不会过分迟缓或多加考虑”,当邪恶的因素战胜了我们的正义的因素,可能只是几秒间的变化,我们可能在这种情感变化五常中做出危害他人的犯罪行为,很多罪犯因为一时情感的变化无常,恼羞成怒或见利忘义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都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悲剧,而且很显然情感无常的变化也要能使周围多数人能够接受,即使是善的情感变化无常,过分的频繁和招摇的情感变化会招致众人的厌烦,当然这种人可能多数被认为是神经病,时而大哭时而大笑,这类的变化无常的情感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
人类情感变化的无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正视这种无常变化和影响。情感变化的无常有些人表现的明显,我们在周围就能感觉到,他们可能更为感性,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经常招致异样的眼光,我们绝不可因此而疏远他们,我们要学会宽容与理解并在适宜的时候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关怀与帮助;有些人则表现的不明显,这些人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往往这些人内心更为脆弱,我们要细心观察,多于他们交流,情感的交流或倾诉会让人们更开朗健康,更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关系。真诚宽容不仅仅是美德,也应该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当然,我们也经常情绪变化无常,也有情绪波动大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多进行情感的交流,也要理智对待情感的变化无常,尽可能的不让这些情感伤害到别人,我们都是情感变化无常的,人类情感的变化无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人不愿意接受。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着。樊冰 译。道德情操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着。蒋自强等 译。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陈静。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