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阿伦特思考的道德副作用研究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185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阿伦特“思考”的道德意蕴探析 
【第一章】 《心灵生活·思考》中的思考与道德研究导言 
【第二章】艾希曼审判:“无思”的哲学蕴含 
【第三章】海德格尔事件:思者为何误入歧途? 
【第四章】 “思考”的哲学蕴含 
【5.1】 “思考”和良心的关系探析 
【5.2.1】 “思考”对判断的“释放作用” 
【5.2.2】 “思考活动中对人的心智扩展 
【第六章】对阿伦特“思考”的道德关切的反思 
【参考文献】阿伦特思考的道德副作用研究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撰写已接近尾声,这也意味着我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想起七年前怀着一份忐忑的心情开始学习哲学,三年前毅然决然地决定考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生,一年前艰难地寻找毕业论文选题,这一路走来,真是百感交集!

  尤其是在华科哲学系读研的这两年半的时光中,我既在迷茫中徘徊过,也在努力付出后品尝过成功的果实,这些经历见证了我人生成长的轨迹,弥足珍贵、受用一生。

  在此,首先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欧阳康教授。2010年,我非常荣幸地成为欧阳老师的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治学的学术风范,更感受到导师儒雅谦和、淡定从容的人格魅力。在学习上,导师因材施教,不会对我们设定严苛的标准,总是通过亲切的交流激发我们自己的学习兴趣,引导我们全面深入思考学术问题,帮助我们学有所获,不断超越自己。这篇论文从立意到框架梳理,导师都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我获益匪浅。在思想上,每次聆听导师的谆谆教诲都令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最让人感动的是,导师在百忙之余还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询问生活和学习的近况,让我们倍感温暖。

  其次要感谢马哲教研室的张建华老师、黄其洪老师、舒年春老师和王晓升老师。每次和张建华老师探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论文整体的写作思路,还是具体的行文措辞,他都相当耐心地一一解答,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其他三位老师在开题过程中也都客观深入地指出了我论文的不足之处,帮助我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正是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真诚帮助下,我的硕士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在此,对老师们两年多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和谆谆教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感谢所有马哲专业的同学们和157宿舍的姐妹们,在这两年半的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积累了真挚的友谊。感谢我的爱人--海军中尉陈全同志,你在祖国海防线上履行军人神圣使命的同时,对我的感情绝对忠诚,让我对未来充满勇气和信念。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的无私养育让我健康成长,一直以来,你们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大的前行动力。

  再一次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会带着你们的关爱和祝福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中文类:

  [1](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美)汉娜·阿伦特:《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美)汉娜·阿伦特等:《〈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孙传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欧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7](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阿伦特》,王永生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8](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克特林:《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陈春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德)维克托·法里亚斯:《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郑永慧、张寿铭、吴绍宜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10](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60页

   [11](英)杰夫·科林斯:《海德格尔与纳粹》,赵成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海德格尔》,张祥龙、林丹、朱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3](美)阿丽斯贝塔·爱丁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戴晴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和思的故事》,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