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3000字精选(6)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10-27 共69701字
生态文明论文3000字六:
    
  题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一)定义
  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文明为标志的新型社会形态,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统一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
  
  (二)产生背景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特殊的过程。建国后,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我们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当时的资源禀赋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通过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这一关键时期,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问题,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前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下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及时提出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重农、惠农政策。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三农”工作迈入新境界。
  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这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毋庸置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我们规划未来五年农村发展战略的一张新的路线图。
  
  二、生产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内涵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生产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村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既保证农业用地和生态平衡,又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发展要注重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基本适应全面小康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在保持农产品数量增强略快于全国人口总量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强,生产工具现代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基本适应。
  
  (二)重要意义
  1.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要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关系全局,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抓住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丢掉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丢掉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省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主要矛盾始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不能改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发展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2.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差距扩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由1978年的2.5∶1扩大为2005年3.5∶1,而全国同期由2.51∶1扩大到3.21∶1,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和优惠政策折算成现金收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扩大到5∶1左右。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农村面貌变化较慢并存,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农村需求不足并存,财政金融资金增长较快与农村资金严重不足并存。中央确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三农”问题的外部环境将会有明显改善,但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3.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物质是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上。
  要做到生产发展,就要发展现代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克服过去那种“一把锄头一张犁,不误农时看天时”的传统耕作观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千方百计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大力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等先进的农业科技,推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要做到生产发展,就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就要抓好农村适龄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就要加强对成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改变目前因农民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单一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现状;要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就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人、商人、经纪人、企业家转化。
  要做到生产发展,就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要加速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用“公司+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避免农民个人进入市场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要采取扶优、扶强、扶大的政策,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原则,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支柱型龙头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并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此,山西省提出采取积极发展燃用型煤、大力推广节煤炉、改造乡镇工业锅炉、改造砖瓦窑、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加快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建设。
  2、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江苏省全省有2000多个小集镇,都建成了工业型的小城镇,此经验得到中央的肯定与推广。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它的综合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
  3、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是大连市推出的建设能源生态型农村的主要模式。遵义人把近年来在全市普遍实施的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它一些特色农业统称为“生态型农村经济”,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条奔小康的“绿色”通道。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赣州市提出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的思路,即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建筑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在村庄整治和建设中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提升了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4、城镇型新农村。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建文明村镇,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全市共有20个建制镇分别被列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江西省200个中心镇行列。宁波市在编制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型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生活更富裕。此规划被誉为“国内比较先进的地方性规划”.在杭州湾南岸,有一个以建设“工贸型、花园型、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的城镇――慈溪市周巷镇。改革开放以来,周巷镇遵循“以商兴镇”、“以工强镇”、“科教立镇”的发展战略,从一个普通的建制镇一跃跨入了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宁波市经济强镇,并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项目试点镇。
  5、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着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沙浏阳市把建设现代农庄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依托烟叶、茶叶、花卉、花炮等产业,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使农田变股田,农民变股民,建起了农民别墅,过上了“城市生活”.浙江衢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响“山水名城、神奇衢州”品牌,初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县凤山村(距县城4公里),立足主导产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四川省新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乐山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四、如何大力发展我市农村经济
  
  (一)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1.把各种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
  我市除了利用柑桔“茶叶”畜牧“水产”桑蚕、优质稻等主导的农业资源,做新做优第一产业外,还要在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围绕品牌做大文章
  2.大力发展农业工业。
  农业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搞好农业工业,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一是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对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精度加工,发展深加工工业;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使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把农业加工业做成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3.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新做优农业。
  “新”就是新思路,是要走工业化、产业化之路。新模式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引导建立农村自治的各种专业协会、服务公司、联合体等等,搭起市场-政府-农民之间的桥梁。“优”即①结构优:要围绕农业工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建好“第一车间”;方法优:就要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和良法的推广应用;③品质优:我们的农产品要体现安全、生态、绿色的品质;品牌优:要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增强市场占有率。
  
  (二)走出农村繁荣农村
  1.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
  发展小城镇建设,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推进小城镇健康协调发展,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下大力气制定和完善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城镇集中,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引导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三是变灾害为机遇,科学规划,高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农村的经营大户、有钱的农民吸纳到小城镇来,把过剩的劳动力引到城镇来经商,发展服务业,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繁荣。
  2.推进现代物流向农村延伸。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增强产业化经营中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经营。支持超市进农村,农资进超市,实现连锁经营,物流统一配送。通过在农村发展连锁超市,可加快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实现工农的有效对接。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发展,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商业的服务,同时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3.抓好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着重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摒弃存规陃习。要做到“五化”、“五通”、“六有”.“五化”即美化(内外墙抹灰、外墙涂料)、硬化(铺设混凝土的村内道路)、净化(实现家家户户“一池三改”,建有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实现人畜分开;村内建有下水道、垃圾池)、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亮化(有路灯)。“五通”即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闭电视和信息。“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业余文艺队、有功能齐备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文体娱乐活动场所、有标准的宣传栏。全市要把渔洋溪等12个新村建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增强农民生活环境意识,努力建设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农村生活环境。
  4.建立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尽可能地提供农村公共品,加快通村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和建立文艺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总之,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1.依托工业化的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商人和市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整个农村改革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本要求。
  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要抓住东部地区闹民工荒、能源荒的弱势,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优化环境,把那些非资源有科技含量、劳动密集的企业引过来。同时发展好本市的旅游业、服务业等,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转非”提供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使农村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大大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2.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积极探索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一是农民以合理的方式把土地出让给经济能人,能实现双赢。经济能人通过承租等方式获取土地实现规模生产,如大规模发展桑蚕、柑桔、水产、养殖业等等。因为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力承担者,就会“反聘”这些农民当工人,给他们发工资。农民除了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外,还能获得工资,所得的收入远大于自已耕种的土地收入,这充分体现了产业化经营的价值导向。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当前,户籍制度、用工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一些制度性壁垒在很大程序上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此,一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农民定居城市的一切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主要是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享有与其他市民同等的当兵、招工、提干、就业、公共卫生、文化和受教育的机会。在受教育方面,对进城的民工子女读书免收借读费、赞助费等等。三要加快就业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使转移的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
  4.认真抓好劳务经济。
  一是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离土离乡闯富路,促进以工补农、以工富农、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努力实现由个人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由盲目松散的无序流动向计划紧密的有序流动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就业转变。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当前,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同时,积极搭建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四是出台政策鼓励打工者回家创业,带动经济发展。
  
  (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3)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4)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6)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