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目前中国企业道德的困境探究
【第一章】我国企业道德体系构建引言
【第二章】企业道德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第四章】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企业道德创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 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5.1 营造企业道德建设宏观环境。
5.1.1 加强社会团体监督机制。
企业作为社会的成员,其行为也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企业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是指通过新闻媒体、消费者、行业协会、企业相互间等多种监督主体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形式。这种社会舆论可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环节的监督力量,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由各方组织共同形成的舆论监督可以对企业的行为形成压力,使其放弃自身的非道德规范,从而遵循社会道德准则,抑制企业非道德经营的目的。
第一,强化新闻媒体的监督。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新闻媒体监督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是民众意见的媒介表达,及时将社会现象置于透明状态,向政府和群众反馈社会种种不和谐因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焦点访谈"等栏目加大了对企业不良行为的曝光率和舆论压力。这些都表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促使企业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不断迈入道德轨道。媒体监督具有覆盖广、影响大、传播快等特点,当今媒体舆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作用日益突出。一是,新闻媒体应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向公众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传播民主、公平的价值理念,维护监督的权威性。二是,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企业的曝光力度,以鞭策企业积极主动的进行企业道德建设。新闻媒体以教育、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防范和监督企业的越轨行为,实现对企业道德建设的有效监督。
第二,充分发挥消费者的舆论监督作用。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好坏、企业信誉、售后服务都具有直接的了解。在提倡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的今天,责任消费也是我们值得提倡的消费观念。因此,消费者有权发挥对企业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和责任观念。如果损害了消费者的个人利益,应及时地向消费者协会反馈,积极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消费者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自觉地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降低受骗风险。企业通过自觉履行社会道德责任树立起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较高的社会公信度,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第三,完善企业相互之间的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参与合作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使得企业的行为愈发广泛化和社会化。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稍有不慎,企业就有可能退出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应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竞争-合作-再竞争的理念,使企业之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当一方企业的经营行为属于恶性竞争时,另一方应及时的向相关部门汇报,从而增强企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企业应树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在公众面前提高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道德建设的发展。所以,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监督机制,约束对方的行为,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以此构建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1.2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首先,角色定位要准确。政府的职能在于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市场信息,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公共危机。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使得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够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为准绳从事生产经营,提高企业道德水平,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
此外,政府还要树立诚信理念。"人无信不立,政无信必颓",政府要以诚信为本,对于政府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部门要全面管理和制定地方性法规,切实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如今,许多企业承受过重的税费负担,这是由于地方部门乱收费、滥用职权等行为所造成的。有效的措施是要规范部门的权力和行为,把"费"变成"税",以此杜绝某些部门私立名目收费的现象。其次,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许可,规范政府的审批行为,审批要严格,程序要简化。三是要做诚信政府,切实保证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以免给企业带来因对政府的信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一些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很少考虑员工的存在和社会保障问题。为此,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以及税收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政府应制定工资政策,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督和指导,适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落实惩治措施。监督并管理企业履行劳动合同的实际情况,给予员工关心和爱护,保证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休假权和劳动报酬。最后,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的方针,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推进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这对企业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
5.2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理想为总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相协调,企业的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的行为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以,企业道德建设应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5.2.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时效性,首先应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入手,注重他们的心里诉求和个人需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着重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心中的地位,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基础上也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让人信服。其次,企业要"分方向"、"分层次"、"分批"的逐步开展文化理论、政治、经济等课程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者的道德素养,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把企业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比如,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培训和沟通,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强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精神鼓励的效果,让员工在娱乐、休闲之中转变想法和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层次"是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根据文化程度、教育水平、企业领导职位的高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提供相应的培训。
"分方向"是由于企业中大部分员工的教育程度不高,其工作目的主要是满足生存需要。因此,要给予这些员工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2.2 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完善企业的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中,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连续性,切实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建立长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在企业中建立长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对企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企业通过测评、奖励和考核等方式,来表彰先进人员和鞭策落后职工。企业要对职工的业绩考核标准进行合理设定,并建立完善的诚信道德考核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办法。严格遵照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流程,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将员工的诚信道德和思想道德纳入到测评范围之中,以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等方式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全面分析并综合认定员工业绩,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晋升机会。为了使考核评估机制在企业中能够发挥作用,企业还需要在规章制度中将评估机制加以体现和规范,让企业能够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完善激励机制,就是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企业、组织和社会的需求,对员工施加适当的压力,及时肯定并赞赏员工的工作态度,激发员工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的创新性和能动性。
5.3 加强企业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5.3.1 制定企业道德规范。
企业道德规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指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通过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融入到企业的道德建设中去,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习惯,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
在规范主体方面,道德守则对于企业自身的约束远远大于对员工的规范。企业道德规范是企业员工行动与决策的理论依据,它对企业自身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界定和解释,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道德观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是企业活动的具体指导和实施规则。在企业道德规范中,企业需要对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深刻教育,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深入阐述道德规范,并在运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道德规范。因为它具有规范性强、渲染渗透力大、可塑性强的特点,弥补了道德教育学习中接受难、死板等缺点。对企业而言,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守则比企业策略还重要,因为道德规范守则反映了企业行为的基本方向,企业生存的基本涵义,然而企业策略应该在公司的基本意义与方向下执行[21]
.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来制定企业道德规范体系,有利于企业道德真正贯彻落实。
5.3.2 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通过企业道德规章制度可以使企业能够及时更新和改进道德观念和道德建设进程,掌握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望,并迅速将新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所有员工与道德有关的责任、权力和激励制度,建立企业人员道德培训制度、企业道德沟通传播制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求企业对组织的结构、规章制度等进行全方位、灵活性的调整,使其成为具有战略性的组织。
我国企业的规章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企业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等,只有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企业道德的生成。我国企业应在员工录用、提拔等环节增加道德标准因素,通过开展网络监督活动对企业进行网络评比,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以及工会组织的作用。将企业在道德建设方面所做的成果列入企业年度检查报告中,形成制度化,这对企业道德风气的改善会起到促进作用。企业道德的规章制度不仅决定着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将抽象的制度规范转变成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企业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道德作用,企业的道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5.4 加强企业成员道德素质的培养。
5.4.1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和决策者,在企业中承担着引领和表率的作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水平,它决定着企业的风格和性质,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原中州集团董事长刘金山曾经说过:"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影响企业速度,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境界决定企业高度,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促进企业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是我国企业道德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素质的修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遵守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道德底线。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但盈利并不是置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于不顾,盈利不是唯利是图,企业要讲求利义统一。其次要求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地完善和约束自己,发挥楷模作用。除了依法经营、保护环境、照章纳税等责任外,还应关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中。最后要求企业管理者应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反省。当理论与实践发生偏离时,企业管理者应及时地对企业中出现的道德缺失问题进行思考,给予最佳解决方案。总之,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方式来提升个人素质,做到知行合一。
5.4.2 加强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
企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正面教育灌输法,通过开展宣讲会、培训以及不同类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做到以理服人,采用说理教育。此外,通过适当的惩治手段、批评等方式对正面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帮助。典型示范法教育是企业道德教育方法中最为生动的方法。在企业中,通过树立典型模范,让企业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增强企业员工责任感、荣誉感和忠诚度。环境熏陶法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育方法。企业的道德教育是在一定的企业氛围中开展,必定会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环境熏陶是通过企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来实现的,比如在厂房设立口号牌、标语牌,或者改善员工的生活、娱乐、学习、工作场所的环境,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陶冶员工的情操。加强企业的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深化,还需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所以,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保证道德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