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2 共2991字
摘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这一目标进行转换,各大高校连年扩招,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缓慢。根据这一情况,就业指导课程已经被列入高等教育改革方案,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身特点寻求合适的工作岗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和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存在失衡的状态。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分析就业政策、解读就业流程、收集和整理就业信息、提升求职技能、维护就业权益和职场适应等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开展一般性的日常指导服务,针对学生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开展的指导服务则少之又少。其次,在授课内容中,只是高校教师的单纯讲授,很少有用人单位到高校进行宣讲,使学生明白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此外,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三或大四阶段开展,无法对学生的大学阶段进行全程追踪,其成效也缺乏实践效果的检验。

  (二)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

  教育部要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应该不低于 1:500,然而,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配备人员严重匮乏,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只能完成常规性的任务,比如大班授课、年级大会等,不能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此外,由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最为熟悉学生具体情况的群体,然而其常常被局限于日常琐碎性的工作,无法进行职业化的系统培训和对就业指导进行专业化的研究,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发展成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发展的难题之一。

  (三)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工作流于形式

  就目前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其大多设置在高年级,其认为在学生就业前进行突击式的教育就可以达到指导的目的却忽略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的全程就业规划。其次,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主体大多为高校辅导员,其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未来的从业方向不是完全清楚,只是为学生讲授就业的政策、形式以及应试技巧方面的内容,忽略了对于学生专业和职业统一规划的指导。最后,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并不重视,认为这课程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凑足学分",实际上,缺乏实践的就业指导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鸡肋".

  二、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概况---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一)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美国和日本的高校就业指导人机构做法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高校都会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作为学校的常设机构,一般是由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直接负责。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经费来源于学生经费、社会捐赠和对学生的有偿服务。充足的经费支持使得美国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分为职安依存、两者协力和学校主导三种类型。除个别学校外,日本高校大部分为学校主导型。公立大学大多是在院系中设立就业指导机构,私立大学则大多是在校级设立就业指导机构。

  (二)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职能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情况,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了解社会需求的信息,以便能够成功就业。其具体做法是通过职业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通过就业咨询帮助学生确定目标,锁定生活和就业范围;就业安置帮助学生在就业前扮演好受雇人的角色,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则是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用人单位信息、向学生讲授择业技巧、面向学生进行就业咨询等,主要是通过种种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最终以就业率来衡量学生的就业情况。

  (三)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以对学生在校四年成长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为核心。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不仅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还要为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其为学生讲授求职技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学生要通过对自身的分析,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明确和制定求职的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此外还要求学生重视职业生涯的管理,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对自我进行适时地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最后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自身的职业生涯危机,确保学生在求职中具有稳定的心理,帮助学生分析和预测职业的发展前景。

  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以服务为核心的,其通过制作、提供用人信息和资料、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讲座以及进行就业咨询等形式帮助、指导学生就业。在提供用人信息和资料方面,日本的高校通常是将就业工作的日程安排、就业求助方式、就业协议签署流程等信息通过纸质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个学生。此外,日本的大学还设立了就业信息资料室,在这里,学生可以查阅到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去向、就业理想的学生撰写的求职心得以及各大企业的用人情况等内容。在就业指导讲座方面,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通常在学生大三年级的下半学期开设毕业生就业流程、就业心理准备、公务员考试、女生就业、留学等相关讲座,以便对不同求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在就业咨询方面,其通常是设有完善的就业咨询室,接待学生的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在咨询室内,还常常邀请企业对学生进行面试模拟和就业模拟等相关的指导,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一)创新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学生的就业从等待安置到自主择业,因此,高校也应由"帮助学生就业"转变为"指导学生就业",对于就业指导的内容,高校也应创新,通过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就业市场以保证学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同时,采用微信、QQ 等新媒体平台,时时传递就业信息,为学生就业服务。

  (二)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

  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制订不同的培养方式。即可以在低年级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目标。在高年级中进行职业分析和人才需求分析,进行模式面试和职场模拟训练,为步入职场做好心理准备,进行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学生就业。

  (三)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影响着就业指导的效果,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将就业指导定义为教育工作而不是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就目前来看,我国就业指导的教师通常都是由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担任,专业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而且人员队伍流动性强,导致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未来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应该在教师的专业能力上下功夫还要保证其队伍的稳定性,争取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具备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懂得面试和就业技巧,掌握一定的企业资源,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积极搜集就业信息,寻求社会支持

  搜集越多的就业信息对于学生的就业就越有帮助,日本高校的普遍的做法是高校间进行共享,分类利用,积累更多的就业信息。因此,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应该拓宽信息搜集渠道,积极寻求社会的有力支持,依托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可以采取校友回访、利用教师的学术影响拓展学生就业领域、学校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使学校从不同角度同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和搜集相关信息并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就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