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如何确定创新创业课题、如何撰写创新创业计划课题申报书;着重叙述了项目申报书撰写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对遇到的一些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并就该项目的实施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课题确定; 申报书撰写;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并考察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它是加强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1,2,3]。
多数本科生都有主持或参与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愿望, 但在校大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实施该项目的经验。希望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重点面向二、三年级本科生, 一般项目实施期限为一年。项目负责人若是大学三年级学生, 则必须有一名二年级本科生担任第二项目负责人。原项目负责人毕业后, 第二项目负责人自动成为项目负责人, 继续完成本项目。 (2) 申报者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创新与合作精神。可以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 (3) 申报者要品学兼优, 学有余力,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 每个项目需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 (含) 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1、 创新创业计划课题的确定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因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课题的选择须符合上述目标。除此之外, 创新创业计划课题的选择还要有独立、完整的研究链条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具体来说, 要符合以下几点原则: (1) 课题与主持人所学专业紧密结合[4,5]。在课题的确定过程中, 对国内外参考文献的查阅、信息资料的归纳与整理、申报书的编写等多方面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进行铺垫。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的系统性得到增强, 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实践能力及工程化能力得以强化。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创新创业计划课题中去, 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力量。 (2) 创新创业的选题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6], 且要适合在校本科生开展工作。兴趣能够决定主持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态和境遇, 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可以使人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并情绪高涨地完成课题。在兴趣的指引下, 枯燥的工作会变得丰富多彩、乐趣丛生, 它使课题的进行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3) 课题的选择尽可能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在课题制作选择时, 若能引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则会激发参与者。例如, 如何将染料废水、焦化废水等有机废水降解为对环境无污染的废水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其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提出利用高等氧化法将这类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即二氧化碳和水) 后再行排放。 (4) 课题完成工作量不可太大, 力求做到以点带面。在校本科生课堂学习任务较重, 课余时间有限。因此, 针对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工作量不可太大。工作量太大, 则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造成压力, 甚至造成项目半途而废的后果;但课题的工作量亦不可太小, 工作量太小达不到应有的锻炼目的。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书的撰写
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是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 计划项目能否申报成功与所在团队申报书的撰写质量密切相关。申报书的撰写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 创新性。无论什么样的课题都必须要有创新性, 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或者研究别人没有研究的东西, 可以是新设想、新思路, 也可以是新见解、新发现, 还可以是某个领域、行业等方面的新突破。应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将学习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通过极具创新性的巧妙设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项目中, 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6]。 (2) 前瞻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任何研究课题应充分适应并反映这种变化趋势。经过认真思考、理性分析的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课题, 对未来的策划和现状的改善具有引导作用, 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 针对性。课题选择不宜过泛、过大, 应集中于某一问题之上。它要求所在团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本团队的课题, 且该课题能够反映出团队对某一学科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4) 科学性。任何课题的选择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符合自然科学规律。一般而言, 科学性的课题既有实践基础, 又有理论基础。大学生通过实施创新创业计划, 能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不断充实自己。 (5) 可行性。创新研究团队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自己的实验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学校环境等因素, 选择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课题。
在以上几个原则的基础上, 撰写申报书之前还要做好充分调研, 以了解和把握该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根据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申报过程中, 尽可能把课题的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等充分表达出来。同时, 要着重在“新”字上下功夫[7]。申报课题的新颖性是专家评委所关注的重点, 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查新报告来确定其新颖性。没有新颖性, 项目也便失去了研究意义。
除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指导老师的基本信息外, 需要填写的申报书内容还包括:项目简介、申请理由 (包括自身/团队具备的知识条件、特长、兴趣等) 、实施方案、特色与创新之处、进度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及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撰写作一简要陈述。
项目简介部分一般要求字数不多, 类似但又不同于研究论文摘要。在创新创业计划申报书中, 该部分内容要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等。要力求给项目评委表达出该课题立项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申报书中申请理由部分一般要写出项目组每个成员, 尤其是项目主持人的特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实践经历等;同时, 也要表达出整个团队在该项目方面的实践及知识积累。通过这些内容的表达, 给评委以本项目组成员有能力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印象。
项目实施方案是申报书中需要重点论述的部分, 一般该部分所占篇幅较大。这部分内容要表达出本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行性分析等。必要时, 还要写出研究项目的技术原理 (包括文献、专利或发明等) 、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开发现状, 以及本项目完成时预计解决的关键技术或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等。这部分指标要尽可能量化, 但要注意该指标有可能成为项目结题时考核指标。
预期研究成果一般包括理论和应用成果, 理论成果主要指学术论文和专利等;应用成果主要指社会经济效益等。不管是理论成果还是应用成果, 在项目申报书中一定要具体化, 例如在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 申报发明专利1项等。
项目特色及创新之处是在上述项目实施方案论述的结果上自然形成的不同于以往研究的部分, 特色及创新之处一般不宜过多, 2~3个即可。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因此, 项目研究进度安排可据此分为三个时间段。另外在填写经费使用计划时, 项目主持人应充分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建议,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项目预期成果, 即通过项目实施所获得的成绩, 一般以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的形式得以体现。
申报书的编写相当重要, 需要申报人不断推敲、仔细修改, 多向指导教师请教。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出现指导教师代劳的现象, 这会影响到项目实施时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3、 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是项目执行的关键环节, 也是对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耐力的综合考量。下面就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简单的阐述。 (1) 课题实施时间的保障。大学期间的知识学习不再像中小学那样带有强制性, 大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有利于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但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旧是学习, 且以课堂教学为主。平衡课堂时间与开展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所需时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 在创新创业计划课题的实施过程中, 项目实施者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 以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 (2) 主持人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变化。青少年心理活动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其成就感、积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激励项目实施者, 使其保持原有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尤为重要。 (3) 接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又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 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般来说, 申请者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实践动手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 其他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6,7]。例如, 学生主持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疲于应对各种检查 (例如项目任务书撰写、项目进展情况检查、经费使用情况检查、项目中期检查等等) , 不一定能够将所有的支出都一一开具发票, 且在校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因此, 应当给出一定的经费, 用于打印费、市内调研这部分支出, 提高学生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
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实施的建议及意见
(1) 引入允许退出机制, 给项目主持人及指导教师更大的空间。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 本身就充满风险, 引入该机制也就是引入允许项目主持人思考不成熟所带来的后果, 不给指导教师增加压力。 (2) 建立针对学生和老师的激励机制。给予项目主持人一定的物质奖励、荣誉奖励或者学分奖励, 给予指导教师一定工资或工作量认可。某种意义上, 指导教师指导一个学生的工作量不亚于自己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会影响到项目的完成水平以及学生进行研究的信心和兴趣。因此, 须肯定大学生创新项目, 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 (3) 加强宏观管理, 避免繁琐的日常管理, 给项目主持人及指导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长宏, 李晓辉, 李刚,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5) :163-166.
[2]杨芳, 韩雷, 尹辉.中南大学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0) :33-35.
[3]蔡志奇, 黄晓珩.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高教论坛, 2013 (8) :38-40.
[4]苏世彬, 陈坚民, 李广培, 等.“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1) :62-66.
[5]王海良, 任权昌, 喻洋, 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5) :216
[6]潘一, 宋力, 杨双春, 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6) :30-32.
[7]田娟, 郑丽娟, 刘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现实问题分析与探索[J].河南科技, 2014 (23)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