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一种破坏牙龈组织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形成、厌氧菌、牙龈类杆菌感染导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牙齿松动出血、咀嚼功能丧失,牙周溢脓或脓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牙周炎的患病率高,常导致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及牙槽骨吸收,牙龈慢性充血、红肿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牙齿脱落。所以抗感染,控制厌氧菌、牙龈类杆菌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甲硝唑一直是临床治疗牙周炎的一线药物,但治疗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大。近些年替硝唑已应用于牙周炎的治疗当中,但大剂量使用该药也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引起肝损伤。如何在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减小使用剂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探讨有效治疗牙周炎的方法,我院对口服甲硝唑、口服替硝唑和局部使用替硝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的牙周炎患者189人作为研究对象,共涉及牙齿210颗。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硝唑组、替硝唑口服组、替硝唑局部组,其中甲硝唑组有男性32例,女性30例,共涉及牙齿70颗,年龄为17~59岁,平均年龄38.4±4.3岁;替硝唑口服组有男性34例,女性30例,共涉及牙齿70颗,年龄为20~61岁,平均年龄37.2±4.2岁;替硝唑局部组有男性32例,女性31例,共涉及牙齿70颗,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39.0±4.6岁。三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病情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至少有2个真性牙周袋,且牙周袋≥4mm,有牙眼且伴疼痛、肿胀、溢脓;②X线片显示骨吸收1度以上牙齿松动。
1.3 排除标准 排除有以下情况的患者:①不能按医嘱治疗的患者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②排除有器质性神经疾病的患者和妊娠期患者;③排除严重感染者,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④排除牙周袋深度未超过4mm,疼痛、溢脓症状不明显,牙龈无水肿且无出血迹象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患者在就诊时均行局部冲洗,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待脓液排出后去除眼下结石并吸干。甲硝唑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片(江苏永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052,规格:0.2g)口服治疗,2片/次,3次/d,7d为1疗程。替硝唑口服组患者口服替硝唑片(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46,规格:0.5g)治疗,2片/(次·d),疗程为1周。替硝唑局部组用10%替硝唑蒸馏水混悬液浸透明胶海绵,将海绵置入牙周袋内,嘱患者用药后进食、喝水不得用力,每隔1d复诊,并再次置入浸透替硝唑混悬液的海绵,疗程为1周。
1.5 观察指标 在患者就诊和复诊时询问患者疼痛、牙齿松动、出血等症状,严密观察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附着水平。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不良反应例数,总不良反应=轻度不良反应+中度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断 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个等级。痊愈:局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消失,牙龈炎症消退,咀嚼功能良好,牙周袋变浅溢脓停止,牙齿不松动,口臭消失;显效:疼痛、充血等症状轻微,牙龈炎症基本消失或明显消退,咀嚼功能较好(嚼硬物时有轻微疼痛),牙周袋变浅仍有少量溢脓,口臭明显减轻,牙齿轻微松动;好转:局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的症状好转,牙龈炎症状稍微好转,咀嚼功能一般,嚼硬物时疼痛剧烈,牙周袋变浅仍有少量溢脓,口臭症状减轻,牙齿松动;无效:治疗无效果或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附着水平比较经治疗替硝唑口服组和替硝唑局部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附着水平均低于甲硝唑组(P<0.05);替硝唑局部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附着水平明显低于替硝唑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10.0%和1.4%,替硝唑局部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甲硝唑组和替硝唑口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15.06,4.77,P<0.05)。见表2。
2.3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82.86%和92.86%,且替硝唑局部组的痊愈例数最多。替硝唑局部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硝唑组和替硝唑口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60,23.333,4.516,P<0.05)。见表3。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破坏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患病率极高,多种厌氧菌感染、局部刺激、牙结石和菌斑等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是微生物,是由堆积在牙面和龈沟内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及牙周袋内细菌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仅清除附着在牙面上的菌斑,而无法有效清除其内细菌,是导致牙周炎不能痊愈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厌氧菌感染,是综合治疗牙周炎的关键。
甲硝锉是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的一线药物,但有报道称甲硝唑全身用药会导致牙周袋内局部药效差,不良反应较大。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梭形杆菌、CO2噬纤维菌、产黑色素累杆菌、厌氧菌等牙周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效果好。替硝唑大剂量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小服用剂量,而替硝唑局部使用则能达到此目的。
本研究分别对口服甲硝唑、口服替硝唑和局部使用替硝唑三种方法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替硝唑口服组和替硝唑局部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附着水平均低于甲硝唑组;且替硝唑局部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附着水平明显低于替硝唑口服组;替硝唑局部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甲硝唑组和替硝唑口服组;替硝唑局部组的治疗有效率率显著高于甲硝唑组和替硝唑口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①替硝哇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硝基咪哩类抗厌氧菌药物,它能破坏厌氧菌细胞DNA链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效果优于甲硝哇;②将药物侵入海绵体置入牙周袋或冠周袋内,可使局部病灶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杀灭细菌;③药物用量较小,从而减少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好,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隆.替硝唑治疗牙周炎冠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40-1341.
[2]刘宇,隋强,姚万俊,等.甲硝唑和替硝唑缓释药膜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27(2):161-163.
[3]李彤.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30-31.
[4]姚庆国.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18-20.
[5]胡小霞.替硝唑治疗牙周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65.
[6]朱晓英,李华,李冉,等.替硝唑13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疗效探讨[J].武警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18):112-114.
[7]王伟洪.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药,2009,1(156):140-141.
[8]赵宏霞.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