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7 共50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

【题目】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缺失探究
【导论】会计行业中诚信问题研究导论
【1.1】诚信的伦理内涵及其理论特点
【1.2 1.3】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章】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问题的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诚信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虽然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有些会计人员在面对经济利益,尤其是个人利益或单位局部利益时,丧失了个体诚信或职业诚信,出现了诸多不诚信的问题,给国家或集体利益带来了极大地损害。本章通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面面观,具体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会计诚信缺失面面观。

  自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会计行业先后出现过三次诚信危机。会计诚信缺失已严重损害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一)第一次会计诚信危机:深圳原野。

  1992 年案发:1989 一 1991 采取少摊损失、虚列收入,隐匿支出、少计提折旧等方法,外方"空手套白狼";"制造"利润达 7740 万元;凭空控股,转移资金,淘空上市公司。

  深圳原野"被改组为"世纪星源";注册会计师被吊销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证被撤销;涉案的外方有关人员被追捕归案。

  (二)第二次诚信危机:东锅案件。

  1998 年案发:56 张假银行进账单,虚构利润 1.23 亿进行包装,修改审计时间,从 1994 年改为 1992 年,骗取上市;东锅公司采取送原始股票的手法,拉拢有关部门、单位,涉及从中央到地方一百多名干部;当地政府下令"各方密切配合","努力争取上市",从当地政府到财政、国资、银行、中介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造假公司".

  处理结果: 事务所被依法解散,东锅董事会主要成员被判刑,签字会计师取消了 C 以上的资格。

  (三)第三次会计诚信危机:"银广夏" 会计诚信危机的顶峰。

  银广夏通过伪造出口报关单、伪造购销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股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 7.45 亿元,其中,1999 年为 1.78 亿元,2000 年为 5.67 亿元。出具假的审计报告的中天勤事务所被吊销资格,公司三个主要负责人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两名签字会计师被刑事拘留。

  三次诚信危机在我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朱镕基总理针对所有会计人员的诚信缺失,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道德要求,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缺失的重视。对会计人员开展诚信教育,约束会计人员的不诚信行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行动起来。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诚信不足。

  政府诚信不足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关键因素,整个社会诚信建设中政府诚信建设占核心地位。如何使公众信任政府,保证其诚信形象?我国政府在多年的执政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已经在大众心目中树立了诚信政府的形象。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失信于民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过程中存在着,为我国社会诚信制度建设造成了困境。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一是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政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不足;三是权力监督机制薄弱;三是行政人员的政策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了会计诚信制度的建立。

  据 2012 年 5 月 10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从 2011 年下半年来,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厦门、武汉、合肥、南京、常州、吉林、中山、长春、芜湖、广州从化、马鞍山、沈阳等,约有 30 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维度的楼市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范围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

  究本质而言,无论是哪种微调,其实都是试图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救市".

  但是,正像政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所说的,仅芜湖、佛山、上海等城市出台的政策,涉及变相松动二套房限购,属于明显"救市"行为,因而被叫停。

  事实上,无论是明显的"救市",还是隐性的"救市",都是失信于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地方政府的"救市"之本质是对抗"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中央指令。

  2011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 2012 年 3 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亦审议通过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之"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显而易见,"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而"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现阶段中国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和目的所在。

  但是,地方政府的"救市",看似为地方财政减压,并为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以及相比之下比较富有的购房者等群体"施恩",然本质实为对抗"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中央指令。

  诚然,就目前来说,有关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方式,表面上大都没有瓦解限购、限贷等房地产宏观调控举措,但实质上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一房地产宏观调控之核心和目的。即违背了中央进行房地产调控之安定民心、造福民众的根本要义。

  其次,地方政府的"救市"无疑是抑制"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的房价之合理回归。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中央的指令,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和目的。那么,什么叫"房价合理回归"呢?

  2012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面对中外记者时直言:"我以为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并且明确指出,"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但是,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救市"方式来看,不乏名为补贴购房人,而实为鼎立支持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且为事实上的放松房地产调控者。譬如,2012 年 5 月 7 日,扬州市财政局、房管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的通知》。因此,直接掌握商品住宅定价权的房地产开发商十有八九会由于资金链得以趋松而不再成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重要因子--继续维系高房价。也就是说,在一些地方政府推行"救市"的环境下,中国房价就难以"回到合理的价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