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资本论》中的法学思想
2.2.2《法兰西内战》中的法学思想
2.2.3《人类学笔记》中的法学思想
2.3恩格斯对马克思法学思想的扞卫与发展
2.3.1丰富和发展了法律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2.3.2首次系统地揭示了法的起源及其规律
2.3.3深刻论断法的继承性和法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马克思法学思想的基本概述
3.1法的历史性与阶级性
3.1.1法的历史性
3.1.2法的阶级性
3.2法与经济的关系
3.2.1经济决定法
3.2.2法对经济的适度反作用
3.3法与国家的关系
3.4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必然
第四章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价值
4.1马克思法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拓宽法学宽度
4.1.2拓展法学深度
4.1.3提升法学高度
4.2马克思法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4.2.1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4.2.2丰富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4.2.3加快法治中国局面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本的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科学抽象与文献研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马克思法学思想要时刻遵循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抽象学科所具有的一般方法,从而把握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一般规律,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和把握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关系,还要大量地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着,从原着中概括总结出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法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具体的动态过程,因此必须按照历史的顺序进行梳理,因此本文的研究采用历史叙述的方法进行概括研究。第三,理论思辨与实践调研相互结合的方法。对于马克思法学思想而言,既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为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思维材料。因此,如何把这些材料加工成符合事实和逻辑的理论体系,就成为摆在法学人乃至哲学家面前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放在中国的背景下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马克思法学思想在这个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思量。为此,本文的研究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基石,为我们的一切行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法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分支,一直推动着我国法学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依法治国”?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本文的研宄是在大量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着基础上进行的,从开始梳理马克思法学思想历史发展脉络和具体内容,到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是为了凸显马克思法学思想的价值,所以,本文力求使马克思法学思想对当今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起理论指导作用,从而加快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局面。?
七、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论文答辩
八、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公丕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一一四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7]孙国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宄: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原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18]李步云,高全喜。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9]公丕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1]李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纲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2]中国法学会研宄部。马克思恩格斯论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