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2)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06-03 共4022字
本身供给能力的强大约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从而导致断裂经济的发生。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其关键之一是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主要注意增强两个能力:一是创造知识的能力;二是将知识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其中正确分析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和影响因素,对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投入资金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提高国家竞争力、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机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力争对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运用下列研究方法展开论文研究:
1.在全面剖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效果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2.在构建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综合模型时,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
2在评价我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权重,运用构建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综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排序和模糊聚类。
3在寻找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要素时,以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诸因素为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4应用归纳推理方法在研究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适宜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政策、制度保障措施。
四、研究内容及结构
本文共分五章。
第 1 章介绍了选题的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并指出论文的创新点。
第 2 章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科技成果总量和科技经费投入两个方面清晰地呈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对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第 3 章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对全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模型;其次,从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结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角度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及排名;最后,进行模糊聚类及分析。值得指出的是,本文不仅利用某一年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还利用多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并对两种排序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第 4 章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将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视为被解释变量,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视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法找出当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要素。
第 5 章基于以上研究,在战略层面、系统层面、政策层面和机制层面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
五、论文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1.在研究内容上,一方面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重点对全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这能更准确地反映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对全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准确反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2.在研究方法上,主成分分析能客观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聚类分析能清晰呈现全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优劣;纵向对比能看清某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演进情况;回归分析和多年数据处理能准确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 完成提纲的设计工作
20XX年12月 完成资料的收集、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
20XX年2月至2012年4月25日 完成初稿的写作
20XX年4月29日至2012年5月26日 反复修改初稿,直至定稿
20XX年5月28、29日 打印论文,装订并送予审查,并准备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唐五湘,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17-33.
[2] 訾艳霞。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9:7-10.
[3] 万青云,刘庭功,卢军。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特征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6):l-5.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孟燕。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1,(1):19-21.
[6] Zander. How Do You Mean “globa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Innovation Network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ResearchPolicy,1999.
[7] Henri Capron, Wim Meeuse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Beigium,Heidelberg, New York [J].Physica, 2000.
[8] 黄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16-27.
[9] NEVENS TM,SUMME GL,UTTAL B. Commercializing technology:what the bestcompanies do [J]. Harvard Bus Rev,1990(1):54–63.
[10] COOPER G.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for radically new products[J]. Mark,2000,64:1-16.
[11]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of Economics Studies, 1962(29): 15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