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作用
【第一章】家庭教育下流动儿童学业探析绪论
【第二章】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影响研究设计
【第三章】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学业数据和变量
【第四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学业表现的比较
【第六章】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和其学业表现关系
【结论/参考文献】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业表现比较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的理论视角
2.1.1 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不可能随意的,是要受到他所处的条件规范和社会环境影响,他提出“手段一目的”分析基本框架。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元是单元行动,而单元行动则是由行动者、规范、目的和情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行动者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规范限定这一要素较为复杂,包括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等,它们制约着行动者目标的制定,还控制着行动者手段的选择;目的指行动者此行动的未来目标;情境是指行动者实现目标的环境因素,包括行动的条件和手段两方面,行动的条件是行动者无法控制的,包括自然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而行动的手段是行动者可控制的。1帕森斯在强调行动者的主观选择的同时,更加注重外界各种因素对于行动者的行动目标达成。
家庭教育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行动表现,每个家庭教育都是持续发生的“单元行动”,行动者就是家长或者是监护人,目的是家庭教育期望,条件不仅仅包括家庭家庭中的物质条件,手段是家长的教育方式,规范限定包括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观点和限定取向,本研究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视角,将家庭教育环境分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条件)、家庭教育期望(目标)、家庭教育方式(手段)、家庭成员互动(规范)几个部分,来研究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差异性,是否发生融合,从而得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2.1.2 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布迪厄将资本具体划分成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文化资本积累也是劳动积累的结果,但是每个个体都不是有同等的机会通过劳动获取相对应的文化资本,这种机会上的差异反映在教育领域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差异性:一方面是早期家庭教育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为这种文化资本距离学术领域的要求的远近以及家庭占有文化资本的多少。家庭占有的文化资本越多,距离学术领域的要求越近。其次表现为家庭直接拥有的经济资本量的多少,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本越多,对早期的文化积累越有利,这种经济资本可以以投资的方式,通过资本持有者的习的过程内化于自身,成为自身的一种文化资源,而这种文化资源又可以在文化生产的形式转化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也正是通过这种隐蔽的方式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继承,同时,家庭的经济资本越多,就越能够从经济的必须中摆脱出来,即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下一代以实现家庭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1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和代际传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早期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和代际传递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环境,在充分反映父母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惯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都将成为子女竭力仿效的对象。子女正是在长期家庭生活过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模仿行为继承父母的文化资本。
本研究基于布迪厄对资本的分类,从最直观且影响最大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出发,研究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及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从而为改善其家庭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2.2 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2.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和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视角,比较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学业表现的差异性和融合性,分析流动儿童在迁入城市过程中,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这种家庭教育环境差异性和融合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产生如何的影响。
(1)分析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比较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差异性和融合,得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本研究将家庭教育环境分为以下几个维度: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期望、家庭成员互动、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根据调查进而总结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变迁。
(2)分析流动儿童学的业表现。本研究将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分为以下几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绩这三个方面。通过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实证对比分析,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以及与城市儿童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3)分析和解释家庭教育环境差异性和融合对于流动儿童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本研究研究重点是: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家庭教育环境对于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包括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并总结和归纳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对于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
(4)通过上述的分析,寻求解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途径并提出改善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对策建议。
2.2.2 研究假设
首先,由于可支配的资源的不平均分配,使用和扩大资源本身的权力必将存在极大差异性。儿童个体及家庭在社会关系网络和架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地位,必然会导致资源分配和权力使用不平等,并影响其获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其学业表现。本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所具有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和融合性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表现: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越高,儿童可获取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助于良好的学业表现获得。
其次,家庭成员互动和教育方式作为父母教养孩子的一种整体性行为模式,是父母在互动中的一种教育“投资”,而子女对父母的教育“投资”给与相应的反馈。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儿童的家庭互动模式和教育模式差异于城市儿童家庭,子女给与互动的回应比必然存在差异性,这种回应差异性影响到子女人格特质、人际交往和行为模式在内的各个方面。基于两个理论基本假设,本研究提三个具体假设:
假设 1: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显着差异于城市儿童的学业表现。
假设 2: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成员互动、家庭教育方式五个方面)显着差异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
假设 3:与城市儿童比较,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性和融合对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三个方面)有显着影响。
2.3 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的实际研究要求,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辅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总结流动家庭教育、学业表现问题以及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此问卷设计来源“农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课题调查问卷,1采用通卷形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儿童问卷,针对儿童的学业表现、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设计的,本研究涉及一共有 10 道题,第二部分家长问卷,针对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设计,本研究一共涉及有 16 道题。本人跟随课题组成员走访了随机抽取的中学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获得了可信度高的调查数据,了解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学业表现,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个别访谈法。访谈中学的校长、老师和班主任、流动儿童以及家长,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和环境、学业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笔者主要通过图书馆进行相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文献资料的查找和阅读,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学术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前人关于此类问题做过的研究进行探底和全面了解,并对前人研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统计分析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有效的整理,将问卷中的数据逐一录入spss17.0 系统。本文主要采用 SPSS17.0 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
2.4.1 流动儿童
目前,对流动人口概念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含义较为宽泛。同样有关“流动儿童”的定义也比较混乱,有“农民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不同的称谓。根据 1998 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4 至 14 周岁(或 7 至 15 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有研究结合流动人口的定义,流动儿童就是指从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未成年子女,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界定。 结合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划流动儿童的概念。
(1)在年龄方面,他们是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 7-15 岁的儿童。
(2)在户籍地方面,他们是农村人口,虽然居住城市,但是户籍登记并未发生变化的儿童。
(3)在地域来源方面,他们是来自农村但在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4)在城市居住时间方面,他们是在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半年及以上的儿童。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流动儿童为 7 至 15 周岁,随父母有农村流入城市,户籍仍在农村的,而且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
2.4.2 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场所。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1作为生活共同的家庭场所不仅仅具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和抚养功能,还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在家庭生活中家庭中各成员和代际间发生的各种交流和互动。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又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观点和行为方面影响,甚至包括隔代之间的相互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仅仅指父母对子女的单方面教育影响。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家庭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流动儿童家庭的人口流动性和迁移对其家庭环境产生诸多不稳定性,进而对家庭教育思想和行为必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将家庭教育环境定义为在家庭生活中,施予未成年孩子社会化过程中自觉的或非自觉、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影响的家庭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的总和。
2.4.3 学业表现
一般来说,国内大部分研究倾向于认为学生的学业表现指的是学业成绩,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唯一标准,这是一种传统的普遍采用的测量指标和维度。比如,郭俊(2012)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要用学生挂科门次、学生课程出勤率两个指标来刻画和衡量学生学业表现。以考试成绩太过狭窄,有失研究的客观性。2有的研究者,指出对学业表现的界定不足,对学业表现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做了重新的界定。谢小红(2013)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潜力和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动机以及课外学习情况五个方面来考量儿童的学业表现的。
本文认为学业表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能力和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