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 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而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呢?
一、深入了解,建立档案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留守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 因此,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摸底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父母务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建立动态档案,同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及监护人,以便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倾注真爱,得其信任
爱的缺失是留守学生共同的问题,也是造成留守学生难教育的根源之所在。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对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爱。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留守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爱,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亲近班主任,乐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导。
三、架设桥梁,有效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学生与家长的联络员, 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征求他们对教育子女的意见与建议, 并将这些意见与建议转达给学生。 班主任还要向学生传达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让他们了解打工的辛苦,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同时,班主任应经常让留守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进行联系, 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融洽彼此间的感情,链接亲情, 使学生在爱与亲情的海洋中学习和生活,快乐成长。
四、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因为留守学生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因此,留守学生在情感上得不到正常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 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他们有的个性怪异、自卑任性、合作意识差;有的因学习上无人管理,出现疑难无人指导,从而导致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差;还有的父母因长期在外心理上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就试图在经济上给予补偿,从而养成了孩子花钱无节制、爱攀比、上网吧打游戏等坏习惯。针对留守学生不同的情况,班主任应有针对性地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我班有个叫孟波的学生,一直很遵守纪律,成绩也不错。可是新学期开始,他各科作业老是完不成,成绩也直线下降,有的学生还反映他有时到个人开的黑网吧去上网。于是我找他谈话才得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新年过后他父母外出打工,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由奶奶照顾他的生活。 奶奶没上过学,不能对他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慢慢地他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作业经常胡乱完成甚至不完成。而他的父母因为自己不能在孩子身边亲自照顾觉得亏欠他,于是就努力在金钱方面满足孩子,给他较多的零花钱。 孟波零花钱多了,就偷偷拿钱去上网,沉迷于打游戏中,学习就更一塌糊涂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就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告诉他孩子现在的情况,他听后非常着急,可是又不能放弃工作。于是我们就共同商量了帮助孩子的办法:让他的父母每周至少给孩子打两次电话,每两周跟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至少回家一次,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 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让孩子建立记账本,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我还在班内让小组内的学生帮助他的学习,重建他的学习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孟波的学习成绩又迎头赶了上来,还在学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好成绩, 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孟波的成功转变,使我深深感受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作为班主任, 对待这些留守学生,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既要做他们的教师,又要像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既要做留守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又要做留守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关照者。 要用师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