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不是一个寂静没有声息的死物,它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传输带,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传递着各种信息。“有时空间似乎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更加诚实的说明了空间的个体之间的特征,关系和活动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空间同样起着媒介的作用,它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纽带。教学空间的布局一方面影响着课堂的氛围,另一方面空间会定位主体角色。“生态心理观的代表人物社会学家巴克(R.G.Bark-er)认为:个体的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人的行为具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因此研究人的行为必须关注这个行为与形成行为背景的整体。”
巴克的一个重要观点---“行为场合”(behaviorset-ting)---即在特定场所中的活动模式是固定的、规范的、不易改变的,人进入场所中,他的活动会服从其所扮演的角色,按照特定的程序、内容重复。教学空间就会对师生活动产生这样的影响。
一、对于教学空间布局现状的分析
教学的空间格局,主要指教学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封闭或开放程度,教学物质设施的陈列状态,学生座位的编排形式等等。它与教学组织形式关系密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的空间格局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学空间格局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
当前我国教学的空间格局多具有封闭性和稳定性,学生座位编排以“秧田式”为主,并有马蹄型、新月型、矩型、圆型等多样化的“变式”.马蹄型或新月型,这种课堂格局使学生在座谈时能够看见其他人,有利于非言语交流的进行,使学生间的交流完整起来。圆型和矩型则更适用于民主讨论。但是,这些变式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被采用,并没有普遍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空间布局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其自身教育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性是人的普遍属性之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在于: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人能把自己从这些条件中区分出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力量对待其所加诸的影响,对之进行适应、改变或改造。”传统教室格局的直接影响是师生课堂中的主次划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传统的教学空间格局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传统格局适宜于讲授法,却难适用于其他教学方法。
二、工业化设计剖析
对于空间格局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实物,无好坏之分,笔者认为的好与坏只是针对空间格局背后的设计理念。对于已有的教学空间格局的设计理念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个类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思想,加之封建社会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导致了教学空间背后的设计理念体现为“师尊生卑”.另一类是近现代以来,尤其是工业化革命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这一理念也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也是现在教学空间格局设计的理念。这两种不同的理念的局限性是相似的,那就是教室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失去了主体性。
第一种设计理念的影响已经逐渐的淡化,人们开始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平等性,以及民主性。第二种理念虽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但是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的重视,也是现在教学空间格局问题的主要的原因。今天,在某些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被熔铸在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规模化的模子中,生产与消费发生分裂,在设计和生产中人的目的和意义不见了,似乎生产和市场本身就是目的,生产与人、设计与人,以及技术与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矛盾。
工业设计理念造就了工业化的教学空间格局,教学空间格局所影响的教学活动也具有工业化的特性,不以师生以为主体作为出发点的教室空间格局设计,导致身处其中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丧失,不同地区的师生活动像工业产品一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这种教室格局设计理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为建造教室而建造教室,而不是为师生以及教学建造教室”.
三、新的教学空间设计理念
(一)重新建立(学生的)教育主体性提出教育空间的人性化向度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师生重新获得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那么,实现这种目的又何以可能呢?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和外因是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来源的范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即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即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唯物辩证法在承认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时,绝不是把两者割裂开来讲的,内因离不开外因,外因也离不开内因。笔者以这个理论为依据,试图通过改变教室环境这一外因,从而对内因---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达到改变内因的目的。以此来重新建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由内因的决定作用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人性化设计技术哲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哲学高度对技术进行反思的理论依据,给出了一种哲学的路径以反思和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当前这种教室空间布局设计,从而重新建构一种新的教室空间设计模型。“为人的设计”是设计永恒的主题。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是一种动态的设计哲学,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性化设计观念要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
所以笔者在本文中所强调的是:在设计理念中把人真正的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不是优先考虑任何外部客体的因素,把人的感受和心理放在第一位上。空间应该是人与人交流的空间,是供人分享的空间,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情感,空间便失去了一切意义,成为失落的空间。
(三)模型构建(1)教学理念模型模型一:教师→知识→学生【图】
模型解释模型一:传统教育中是教师把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有提问才有回答。这造成知识单向流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同时也缺乏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
模型二:通过教室外部环境的改变,在空间上为学生与教师重组成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共同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而研究作为客体的知识,通过心理距离的缩短和教师可发挥性的扩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双方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互相增进知识。
(2)结构方法模型。【图】
模型一:学生头脑中本身就有意识但未成系统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对于学习方法的教学而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变得条理分明,更加明晰掌握的更好。
模型二:教师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虽头脑中知识增加却并不明晰且不成体系。教学效果非常一般。
模型三:通过教室环境的改变,促使教师适应改变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师生间通过互动交流,还把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如图中所示既有所增加又接受和消化得很好,在头脑中形成体系。
通过这两组模型的展示,可以明显地看出不论是从教学的方法的灵活性、师生互动的氛围、学习心态的转变以及积极性的调动上,还是从学生自身所学到的知识的有效整理综合上,新的理念模型都能达到更优的效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多的领会知识,而非填鸭式的工业生产流程,人是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主体,发挥所长所有才是主要目标。当然这也非仅仅转变设计理念所能达到的,还需人们更加深入地关注与探索、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6-324.
[2]李介,梁旭东。论教学的空间格局[J].课程与教学,2002(06)。
[3]檀传宝。试论教育主体形态及其实现[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4]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