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弗洛伊德对战争根源的解析及其评价(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5 共8594字

  (二)理论背景

  弗洛伊德战争思想是在吸收多个理论学派观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不仅借鉴了古希腊哲学思想、近代德国哲学及心理学思想,而且也吸收了达尔文生物学思想的精华。

  1.古希腊哲学思想第一,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对立的动力因。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皆由“四根”(four roots)即四种元素(水、火、气、土)所生成。因“四根”自身没有结合和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故“爱”与“恨”是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爱”使集中集中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万物;“恨”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 (机械的外因论)恩培多克勒的思想蕴含着自然物体在生灭变异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吸引同时是排斥,结合同时是分离,反之亦然。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的基础,也是建筑在两种力量的“相合又相斥”作用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生命由两种对立的本能合成,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第二,柏拉图的“性本能”学说。柏拉图把爱分为肉体的爱---情欲、爱情、性爱和真正的爱---精神性或超越性欲的爱,并认为“爱是一种冲动,充满着美和善,是一种提升灵魂、使之能够踏上通往真理之路的神圣的迷狂”.因此,他指出“一切事物的产生和生长所依靠的这种创造力量就是爱的力量”.柏拉图的性本能学说不仅被弗洛伊德加以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成为了弗洛伊德本能学说的一个理论来源。

  2.近代德国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第一,歌德“两种对立力量”思想。弗洛伊德坚持人有两种对立本能、内心存在矛盾冲突的思想与歌德的影响直接相关。歌德认为,每种现象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第三种现象的产生,发展就是新的东西代替旧的东西。他坚信生活是由对立力量构成的,如爱与恨、生与死、善与恶。生活的目标是接受这些力量,而不是否定和客服它们。生活的目标应该是接受这些力量,而不是否定或克服它们。即便是人性“较黑暗”的方面也能为个人成长提高动力。弗洛伊德强调人生命中的矛盾性,而且认为动物驱动无法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受到约束并用来促进个人的成长。第二,叔本华“双本能对立同一”思想。叔本华强调生存意志是所有生物的终极目的和最强的本能,并把生殖(性爱)与死亡看作是属于生命的东西,是种族永胜之下的个体灭生,是求生意志的加强表现。也就是说,生与死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必然表现。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因此可以说是生命的终极目的”,而性的本能则是生的愿望的体现。可见,叔本华的“生死对立同一说”和弗洛伊德生与死两种本能说有极大的相似性。3.达尔文生物学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起源于高等动物猿类。弗洛伊德继承达尔文的生物学观点,倾向于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甚至把人的生物性视为决定性的东西。达尔文关于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连续性的观点强化弗洛伊德的主张,即人类和其他非人类的动物一样,都是由本能而非理性决定的。达尔文关于人类“生存竞争”的原则不仅揭示了“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的规律,而且成为弗洛伊德把生与死两种本能的对立斗争视为生命存在和发展基本动力的理论依据。

    二、弗洛伊德对战争根源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战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为什么会有战争?》(“Why war?”,1932)中。它是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受国际联盟邀请就战争问题进行公告开讨论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回应爱因斯坦“战争与本能有关”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战争产生的终极原因。此外,在大战期间弗洛伊德出版唯一一本关于时事的着作《对当前战争与死亡的看法》(1915)指出,战争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使人类幻灭。他认为“实际幻灭感不一定是战争引起的,幻灭感的产生与过去人们过高地估计人类的道德进步有关。这一事实只是由于发生了可怕的战争才被揭示出来。”此后他发展“死的本能”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战争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弗洛伊德战争根源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第一,人类有着两种本能,两者同时作用于生命体。这是弗洛伊德分析战争终极因素的理论假设和前提。他假设人类有着本能,它产生于有机体内部,不可逃避,并表现为一种恒定力量,其目的是得到满足。本能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种类,一种是谋求保存和联合的本能,它试图让越来越多的生命体的物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总体,我们可称之为爱欲本能;另一种是谋求毁灭和杀戳的本能,它总是试图让一切生命退回到无机物状态,称其为攻击或毁灭的本能。生命就是产生于这两种既并存又矛盾的活动之中,直到被死亡带回终点。两种本能并无善恶之分,且两者当中没有一方比另一方更为至关重要。每一次人类的本能冲动都是由这两种本能融合而成。它们的地位、功能相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本能,生命现象产生于两者同时发生的事件或两者互相对抗的活动中,缺一不可。一种本能很难单独发生作用,它总是同另一种有一定分量的本能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自己的目的有所改变。也只有在两种本能同时发挥作用时它才能推进生命体的进化。第二,战争的终极心理原因是,人的“毁灭本能”或“死的本能”,它与“爱欲本能”合在一起得到释放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在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有无数残酷的事实证明了进攻或毁灭本能的存在和力量。毁灭性本能在每一种生物中都起作用,并让该生物走向毁灭,使生命退回到无机物的原始状态。这里它是“死的本能”,而爱欲本能则代表了生存下去的努力。在一些特定器官的帮助下,死的本能指向一个外部对象,它就变成毁灭本能。可以说,有机体是通过毁灭外部有机体而保存自己生命的。毁灭本能的表现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其能量向外投放,表现为破坏性、进攻性、挑衅性、侵略性,或争斗、殴斗、战争等形式;另一种是其能量向内投放,表现为自责自罪、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残自爆等形式。毁灭本能的这两个方面表现的各种形式常常是相互转换。为了不毁灭自己,为了消除自我毁灭的冲动,人们就得去破坏其它物体或人。一般地说,当毁灭本能倾向于对外界的侵犯,或者破坏时,它就没有必要来毁灭自我。战争就是人类死的本能做出的对外破坏,其终极原因是人的毁灭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得到满足是由于它们与爱欲冲动或理想主义崇高混合起来的结果。从历史记载的情况来看,许多残暴行为都是在所谓的理想主义动机借口下实施的,它们实际上满足了那种毁灭性愿望。例如,在宗教裁判所的暴行中,表面看起来是理性主义动机在有意识地发挥作用,实际上上那种毁灭动机在无意识中让它得到强化。第三,战争是毁灭本能的对外释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利于国家发展。在弗洛伊德看来,毁灭本能(或“死的本能”)的存在有其正当性。毁灭本能的两种形式同时存在于生命体,它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得到释放。毁灭本能的有些部分常常会对本身起作用。如这一内化进程太过分了,对该有机体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然而这些力量如能转向对外部世界的毁灭,这一有机体就会得到解脱,对自身带来更好的发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所反对的这些丑恶而危险的冲动是有其正当理由的。战争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此它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作为毁灭本能的对外释放,对国家本身来说是有意义的。只有通过战争对外进行侵略才能转化国家自身的毁灭。发动战争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如不能进行对外破坏侵略,国家将走向灭忙。人类发展本能及国家发展需求需要毁灭本能的释放。第四,人类的毁灭本能不可被消除,但战争可以被转化。战争是毁灭本能的对外释放,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战争避免国家走向灭亡,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弗洛伊德坚信人类毁灭本能不能被消除,然而他认为这一本能可被导入其它渠道,使之不必以战争的方式释放。战争是毁灭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毁灭本能可选择其他途径来得到满足发展。基于此,他提出了应对战争的两种方法。其一,引入爱欲本能对抗毁灭本能,建立两种感情联系。如果发动战争是毁灭本能的结果,最有作用的方法是拿它的对立面爱欲与之作对。一切鼓励人们发展情感联系的东西都应该用来反对战争。这些联系有两种:

  一种是虽然没有性的目的,却可能是类似于面对被爱对象的联系。另一种是通过认同作用建立的联系。凡是可以让人们分享重大利益的一切都会产生这种认同作用,也就是情感方面的一致性。而且人类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认同作用之上的。其二,用文化进化---智力的强化和进攻性冲动的内化,反对战争。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文化进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本能目标逐渐被取代,本能冲动逐渐受到限制。因此,人类文化进化和人们对战争的恐惧是促使人们反对战争的一种重要力量。凡是能够促进文化发展的事情,都可以用来反对战争。

    三、弗洛伊德战争思想的评价

  弗洛伊德战争思想的形成不仅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联系,而且也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战争问题的独特看法,打破了战争研究的理性主义范畴。然则,他的理论未能逃出阶级局限,在本质上仍服务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且对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未作充分论证。第一,弗洛伊德战争思想与其坎坷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一战的残酷经历,改变了弗洛伊德对死亡的看法,成为其对战争根源进行深刻分析的重要原因。弗洛伊德育有三儿三女,家庭生活幸福。一战期间两个儿子参战。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加上战争带来的死亡,他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并在1920创建了死的本能理论。战争恐惧的影响极大地震动了精神分析学界及整个医学界。友人的背叛及亲人的死亡冲击了弗洛伊德的灵魂。在弗洛伊德晚年两位友人---荣格和费伦奇,因意见不合而与其断绝关系,甚至在一定成度上背叛他,对弗洛伊德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1920年弗洛伊德非常喜欢的安东去世,几天后他28岁的女儿苏菲去世,三年后苏菲的儿子不到4岁又夭折,让他失去精神支柱,打击甚大。病魔的折磨使弗洛伊德对人类生存的残酷和死亡有了更深入了解。 1923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其每天抽20支雪茄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 1923年至1939年间,他接受33次手术,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他提出“毁灭本能(1)是战争的终极原因”的论断,引起广泛关注,不久因颌癌逝世。第二,弗洛伊德打破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为战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弗洛伊德对战争问题研究的一大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对战争现象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从理性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理性行为,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而忽略或否定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弗洛伊德突破对战争原因分析的理性主义传统,从非理性因素入手,将对战争根源的追溯还原到了人类本能那里。有批评者认为,弗洛伊德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从理论上是把本能绝对化,把人本能化、生物化,无视于人的社会性的实质,陷入生物主义的本能决定论。然而,在笔者看来,他并不是陷入生物主义的本能决定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战争根源问题。他不是只强调本能的作用,把它绝对化。他同样认可其它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人类被煽动起来进行战争时,他们有着多种动机:

  有些看起来很高尚,有些显得卑微些,有些是公开宣扬的,有些则从不提起。其中就有攻击和毁灭的本能或渴望,而它就是战争产生的终极心理原因。”第三,弗洛伊德战争思想运用本能理论为战争找合理借口,是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现象的社会迫切需要的产物。每一个理论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服务对象。弗洛伊德历经一战,目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残杀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战争成为人们生活常态,文明世界的一个民族去屠杀另一个民族,毁掉文化、科学、科技艺术所成就的伟大。大部分人处于战争的恐惧和悲伤中,精神病患者人数与日俱增,而一些战争狂人正在策划着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战争。为摆脱资本主义这种极其残忍的状态以及为人们扭曲的心理找回一点安慰,他借助人类本能---这一无法控制的因素,来解释战争产生的原因,企图把战争合理化,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罪恶行为和社会病态现象提供有利的解释。按照其理论,人有着毁灭本能,表现为破坏与侵犯的天性,并通过对外释放促进着人类发展。依此逻辑,犯罪与战争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它们将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这在客观上为现实社会中的破坏和侵犯行为进行辨护,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从本质上来说,弗洛伊德的战争思想是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服务的,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解决危机的迫切需要的产物。第四,弗洛伊德对战争根源的论述不够充分。弗洛伊德对战争原因的论述若想成立,必须完成两个根本性的论证:

  一是,人的本能从根本上决定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化训练。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高级心理活动。低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运动在多大成度上能左右人类思想,使其作出最后决定?对此,弗洛伊德并没有作出解释,而是直接把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的生物运动。二是,(假设第一条成立,也需要说明的是)个人的行为取向等同于国家的行为取向,即国家可以进行拟人化类比。国家是由成千上万的人组成的庞大组织,是人们集体意志的表现。个人的行为在多大成度上能代表国家集体意志,多少人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

  关于这些最基本假设他没有进行论证,而是把它们作为给定条件直接运用。结论弗洛伊德在精神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在思想理论界有着较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其精神、心理学思想的研究较多,对战争思想的关注甚少。在人们集中强调理性因素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时,他开启了另一种解读模式:人类有着两种本能,即爱欲本能和死的本能(毁灭本能),两者同时作用于生命体,并对行为体的行为取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死的本能是战争产生的根本原因。弗洛伊德的战争思想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乱时代,有其特殊的背景,且服务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力求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变态战争问题。有不少反对声音认为,弗洛伊德陷入生物本能决定论。但是,在笔者看来,他并没有犯下此错误,而是从一种新的视角去解析了战争根源。在这个层面上,他对战争问题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战争理论。当然,他的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值得我们后人去思考、修正。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2.

  [ 2 ]  Sigmund Freud,“Thoughts for the Times on War and Death”,1915.[ 3 ]  Sigmund Freud,“Why War?” (An Open Letter to Albert Ein-stein),September 1932.

  [ 4 ]  [美]B. R.赫根汗着,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下册,第4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68.

  [ 5 ]  [奥]弗洛伊德着,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着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