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军事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4 共1149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价值探究
  【绪论】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意义研究绪论
  【第一章】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2.1  2.2】战争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关系
  【2.3  2.4】军事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三章】恩格斯军事辩证法理论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恩格斯军事辩证法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结束语/参考文献】恩格斯军事辩证法形成与发展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军事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技水平与军事技术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作为服务于战争的一种特殊社会实践,军事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思想,以及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军事的发展的思想,在他很多的论著中都有涉及。"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恩格斯在 1883 年 3 月 17 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说过的话。可见当时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在恩格斯与马克思这两位历史巨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恩格斯的时代,科学技术兴起之后,刚刚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蒸汽机到电力的应用,凭借其高效率的工作,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的动力基础。机器作为人类知识的物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能取代了费时费力的手工劳作。

  等等这些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给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令恩格斯感到惊讶不已。在 1850 年,恩格斯和马克思就已经意识到,"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出于对国际工人运动军事斗争进行系统地理论指导的实际需求,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在军事变革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早在五六十年代,为了撰写百科条命和兵器发展史,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军事发展的内部关系就做了丰富的调查。

  七十年代,在驳斥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关于暴力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谬论时,恩格斯就从历史上论证了科学技术对军事上变革的决定性影响。他在谈到14 世纪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而引起的军事变革时说:"这种纯技术的进步,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而在 19 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将螺旋推进器运用于军事领域后,他阐述道:"随着螺旋推进器的发明,就有了一种必然使海战发生根本变革并且使所有的军舰变为蒸汽舰的手段。"由此可见,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见解。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军事技术的发展高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科学水平对于军事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军事技术的提高,而是全面的,深远的。正如他后来所说:"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而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交通状况的好坏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前提。这就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军队内部各种关系的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一节里做详细的探讨。

  二、军队中的各种关系受到科学技术的支配。

  恩格斯非常赞成马克思的这样一个观点,即"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共同生产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并在自己的许多文章中论证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上一节我们已经阐述了科技水平给军事科技带来的影响,也正是科学水平的提高使得新的作战工具得以问世。而一旦新的作战工具装备部队,那么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将为此产生巨大的变革。

  火药是 14 世纪初从阿拉伯人那儿传入欧洲的,从那时起,欧洲各国便开始了对新一代作战工具的研制和试用,恩格斯曾写道:"到 14 世纪末,炮兵成为了所有西欧国家都拥有的主力兵种,而军队的制式装备也由冷兵器变成了明火枪。"这不仅仅是欧洲各国的军队装备从冷兵器进化到热兵器的准备期,同时也是军队内部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准备期。

  在冷兵器时代,各国军队主要是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的。从十四世纪起,随着火器的发明与应用,火炮和火枪开始装配部队,这首先就改变了陆军已实行几千百年的组成成分。恩格斯指出:"在十五世纪,战场上出现了炮兵,而一部分步兵--当时的射击手--则装备了火枪。"这就是军队中冷热兵器共存、火器长矛并用的兵器演变期,从十四世纪初期算起,这个时期整整持续了四个世纪。

  在这一时期,炮兵作为一个新兵种列入军队编制的整个过程为恩格斯所重视。

  在十四世纪,火炮刚刚诞生,受到当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程度的限制,火炮的制造工艺是非常粗糙的,笨重的构造使得火炮根本无法大范围推广。这一现象在十五世纪得到了改善,原因就是火炮的铸造开始使用生铁、铜或者青铜。可拆卸的炮尾部被逐渐淘汰,火炮被铸造成一个整体的同时还被加上了炮耳轴和带车轮的炮架。这样,炮的机动性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在作战中不仅可以将炮灵活布置在战场的任何地方,还可以在军队移动时随军队一同进退。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在位期间法军出现了固定的炮手,至此产生了专业的炮兵勤务部门,炮兵也就作为一个新的兵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十六世纪,火炮的制造、炮兵的使用以及炮兵理论的研究。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当时,炮兵并不属于军队序列。"火炮属于国家,但是操作火炮的人却不是士兵,他们组成了一种行业,炮兵不算是一个兵种,而算是一种手艺。炮兵军官没有军阶,与其说把他们归入有军官特权的贵族,不如把他们归入像裁缝和木匠一类的手艺人。"而炮兵的正在正规化又是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事情了。在 1671 年,一直在炮兵建设和使用方面保持着优势的法国人,"建立了炮兵团,规定了不同的军官职务和等级,从而首先废除了旧的行会制度,把炮匠编入军队作为基干兵。……而它的军官和士兵的训练也就由国家掌管了。"从恩格斯考察炮兵演进史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新技术引起的新作战工具的出现所带来的军队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变,而我们还可以在恩格斯考察火枪手取代长矛手前后几百年的历史中寻找到这样的足迹。

  而与内部组织结构一样,军队的体制编制也逃不过科学技术的支配。关于这一点,在恩格斯对于欧洲军队中,步兵和骑兵之地位作用的几度变迁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二。在火器出现以前,"骑兵成了在欧洲各地真正决定会战结局的唯一兵种。"直到十四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火器开始逐渐装备部队,这导致了步兵的兴起。在以骑兵为主的时代里,封建军队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是长矛手组,组上的一级单位为连。恩格斯在谈到法国国王查理七世成立本国常备军的情况是说道:"1445 年,他征召了 15 个连,每连 600 人,共有骑兵 9000 人,分驻在王国的各城并按时领取薪饷。每连分为 100 个长矛手组。长矛手组由重装骑手 1 人、弓箭手 3 人、侍从兵 1 人和侍童 1 人组成。可见,他们是重骑兵和马弓手的混合体,当然这两种兵在会战中都是单独行动的。"而当十六、十七世纪,火器大规模装备部队以后,这样的编制体制发生了改变。骑兵时代的长矛手组一级的编制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火枪手和长矛手混编在一起的步兵营。在营的上一级,有的国家采用团的编制,有的则采用旅。由于这一时期,火器技术还处在大跨步的发展阶段,于是形成了冷热兵器的交替时期,这导致了这段时期内军队的编制比较不稳定。而到了十八世纪,火器技术日趋成熟,步兵已将长矛完全剔除出制式武器的行列,随之而来的是全体士兵都开始列装燧发枪。恩格斯指出:"这些军队到这时才固定地分为 500-700 人的营作为战术单位;营为了特定的目的有分为连;几个营组成了一个团。这样,步兵组织就有了较固定的形式。"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战略战术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战争,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做出深入的考察之前,在欧洲的军事艺术发展史的文献记载中,战略战术的演变与发展被描述成是统帅天才的体现和他们的悟性创造。而恩格斯通过深入的研究,并例举了大量的史实,告诉人们,军事史上任何战略战术的演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火器的发明和火药制造技术进入欧洲前的几个世纪,骑兵一直在欧洲战场处于统治地位,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有过详细的叙述,而以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进行战斗时,所采用的战术是没有固定的作战线的大批骑士之间的决斗。战斗以一方将另一方的大部分骑士击落马下或俘虏为结束的标志。从总体上说,以骑士决斗为主的战术,在战术发展史上代表了整整一个时代。而后来取而代之的线式战术的出现,正好就是冷热兵器交替,骑兵统治地位易主步兵的时期。所以恩格斯说:"由纵深队形到线式队形的过渡,由长矛到火枪的过渡,由骑兵的优势到步兵的优势的过渡,是到弗里德里希大帝开始征战并随之开始了线式战术的鼎盛时期才逐渐完成的。"根据恩格斯的考察,军队作战由纵深队形转为线式作战队形,正是第一代简陋的滑膛火器得到初步改进的结果。

  而步兵线式队形虽然相对于中世纪的骑士纵深战术来说,是一种进步,但它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恩格斯指出,军队成线式队形作战时,全体步兵排成三排构成了一个中空的长方形,整个队伍的移动要在保持作战队形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最多只允许两翼之中的一边稍微进退作为调整,而且还是以十分缓慢的速度进行的。在实际作战过程中,要快速实施战斗队形的变换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死板的战术在多年以后被散兵或者散兵加纵队战术取而代之,而新战术的兴起又离不开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革新,即第一,轻便的野战炮架的及时出现,使得野炮的转移速度达到了战场要求;第二,1777 年法国采用的按照猎枪仿造的弯曲的枪托作为制式装备装配部队,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射手的命中率。如果没有这些技术革新作为依托,那么凭借旧式武器是无法进行散兵战的。

  散兵线加纵队战术较之线式队形是战术上的一个巨大发展,但是其本身也有着重大的缺点,最致命的的就是人员的排列比较集中,较易遭到密集火力的杀伤。

  但是在 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欧洲各国军队使用的主要是滑膛武器,众所周知,这种武器的火力并不是非常强大,这就是散兵加纵队战术能够合理存在的根本原因。在 50 年代之后,一旦线膛枪大量装备部队,这种旧的战术立刻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新的战术--散兵群战术。对于历史上这次由于线膛枪杀伤威力的提高而导致的战术变革,恩格斯在《步兵战术及其物质基础》

  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他说道,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征兵制的失败,后备军制度的胜利。在这次战争中,虽然双方都首次使用后装枪作为参战武器,但是军队移动和作战时所采用的形式,却基本上和旧式燧发枪时期相同。至多不过散兵群的队形密集一些。此外,法军仍然采用过去的营纵队,有时也采用横队,而普军至少曾企图把连纵队当作一种更适合于新式武器的战斗形式。最初几次会战的情形就是这样,当普鲁士近卫军的三个旅在圣普里瓦的攻击中(8 月 18 日)认真地试用这种连纵队时,就发现后装枪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在这次会战中参战最多的五个团(共一万五千人)的几乎全部军官(一百七十六人)和五千一百一十四名兵士阵亡,占全体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参加会战的全部近卫步兵共二万八千一百六十人,当天损失八千二百三十人,其中军官三百零七人。从那时起,连纵队这种战斗形式也同营纵队或线式队形一样被摒弃了;在此之后任何以密集队形暴露在敌人步枪火力之下的企图都是愚蠢的;在普军方面,还只是以较密集的散兵群进行战斗,其实之前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纵队就总是自觉地分散展开为这种散兵群,只是上级把这种行为看作破坏队形而加以反对而以。

  从以上事实,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实践本身常常迫使参展人员不得不适应战场的变化,从而改变固有的战略战术。而同时恩格斯也注意到,战略战术的要求,常常也能促使科学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发展与应用。

  海军是一个古老的军种,在欧洲,它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在19 世纪中叶以前,海战的作战方式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的限制一直都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舰艇的动力系统都是依靠水兵操桨或借助风帆推送,加上又缺乏远距离作战的有效武器,海军的大规模机动作战一直无法实施,直到近代,蒸汽机和螺旋推进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而当第一批欧洲航海家横渡大西洋,远渡重洋向海外谋求扩张就成了许多政治集团的迫切需要,这一战略需要有力的刺激了大型船只的建造和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只有从这时起,我们才能谈到真正的海军。这是一个大航海时代,要完成海洋国家的殖民事业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来为自己的殖民地和航海线进行有力的战略支撑。正是战略层面上提出的具体要求,开启了一个海战频繁、海军武器飞速发展的时代。

  但实际上,海军战法的彻底改变却比这一时期还要晚三百多年。在蒸汽机已经开始使用于一部分次要任务的舰船,而螺旋推进器尚未问世之前,海军的作战方法仍无显著的改变。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蒸汽机全都采用明轮。在实战中,暴露在舰船外部的明轮很容易遭到敌人火力的打击,从而使舰船丧失动力。此外,机器、明轮和煤的重量使舰船的容量大大减小,要想在此基础上装备大量的重炮是不可能的。由此,现行的动力系统无法满足海军战略战术的要求的时候,新的动力系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恩格斯说:"只要帆船还在承担决定性的军事行动,那么蒸汽的利用就不可能使进行大规模海战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螺旋推进器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面世。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恩格斯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战略战术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与论述。他的这一重要的结论,至今还散发着科学的光芒。

  四、军队的战斗力与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的关系恩格斯一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读战争,把生产力与战斗力的关系阐述清楚,是恩格斯军事辨证法思想的一大理论贡献。论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战斗力的构成究竟取决于哪些方面。

  首先,较完善的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恩格斯对这一基础向来重视,他认为:"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它要求促使意志行为实现的非常现实的前提,特别是工具".又说,"一句话,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在分析 1866 年普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恩格斯说道:奥军作为欧洲军队中的佼佼者不会轻易溃散,普军的此次胜利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速射的针发枪被启用。没有这种新式武器,普鲁士两个军团的会合能否成功还未可知,并且可以完全肯定的是,普军能取得这样巨大而又迅速的胜利与火力上的巨大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在 1866 年 7 月,他给马克思的信中,再一次谈到了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军队战斗力带来的巨大影响,"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普鲁士有五十万支针发枪,而整个其余世界还不到五百支。在两三年或五年之内,没有一支军队能够配备后装枪,而在此以前优势在普鲁士一边。"恩格斯指出,在热兵器取代冷兵器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军队列装的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一直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武器装备在军队战斗力生产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科学合理的编组模式,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兵员数量相同的军队,编组不同会造成战斗力的大相径庭。这是恩格斯通过对大量战史的研究得出的客观真理。它曾两次在著作中提到拿破仑总结自己在埃及成功使用骑兵的经验,以此来强调军队编组的重要性。拿破仑认为,法国骑兵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就是法军科学合理的战斗编组。这种以严明军纪为前提的编组,保证了单个骑兵间的密切协同,从而形成了一支战斗力大大超过单个士兵简单叠加的整体力量。正如他本人所说:"2 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 3 个法国兵,100 个法国兵于 100 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 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 300 个马木留克兵,而 1000 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 1500 个马木留克兵。"恩格斯还在《军队》一文中论述了 17 世纪瑞典国王古斯达夫二世-阿道夫通过改进军队编组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例子。

  这位瑞典国王将过去每团 2000 到 3000 名战士的编制,压缩到每团 1300 到 1400人。把纵深的队形改为浅近的队形,"他采用这样的队形,打败了常常编组为 30列(类似纵队或方队)的密集成群的敌人。"可见,合理的编组能给军队带来的战斗力增益是不可忽视的。

  再次,良好的军事训练,有利于促进人与武器相结合,进而提高军队整体的战斗力。恩格斯一直注意考察军事训练对于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效果。他指出:

  "每一个自觉的士兵都应当知道自己的武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如果缺乏训练和组织而仅凭热忱,任何人都不能打胜仗。"这就是说士兵必须经过科学的,有组织的训练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特别是对于技术性很强的兵种他强调道:"军官和军士都必须有长期专业的训练。"除此之外,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士兵才能获得很强的适应性、良好的作风、顽强的意志、高度的自我约束力以及强健的体魄。特别是在论及罗马军队时,他强调,这支军队"对士兵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目的在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增强士兵的体能",并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而这一切的训练要求都要从实战出发,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产生真正的战斗力。他说:"只交给士兵们在打仗时有用的东西,而使他们不在任何传统的旧事物上白白浪费时间。"最后,周密可靠的后勤保障,是整个战斗力生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1870年 7 月下旬,法皇拿破仑第三为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于 7 月 28 日由巴黎赶往麦茨;次日亲自接任莱茵军团总指挥,决心趁敌人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越过国界,一举击溃普军。可实际上,由于法军后勤保障不力,莱茵军团直到 8月 6 日仍未出动,从而失去了先机。恩格斯在分析这一重大失误的原因时指出:

  "原因很简单,如果说法军士兵已经准备就绪,那么他们的军需部门还没有准备好。""正是在这方面产生的混乱使得作战行动在战争最紧要的关头推迟了几乎一个星期。"以上我们粗略的整理了恩格斯对于构成战斗力的主要部分的论述,显而易见的是前三项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陆陆续续的谈到过了,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就是最后一个问题--后勤保障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规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军队,有着不同的后勤保障方式,不同的后勤保障方式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在《1852 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一文中,恩格斯对此做了深入的考察。

  在 16、17 世纪,欧洲各国的军队规模较小,活动范围也有限,后勤保障主要依靠随军的马匹、车辆以及预设的仓库进行供应。但是这样的情况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被打破,军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作战范围的空前扩展,就迫使军队的后勤保障不得不做出适应性的改善。恩格斯指出:"现代的军队不能像七年战争时代的小部队那样几个月内只在约二十德里的地区上来回运动。他们不能把一切必要数量的粮食都携带在野战仓库中。他们不得不像成群的蝗虫那样扰害他们所占的地区,在骑兵所能及的范围内四面八方去征发粮秣,而且当一切都吃尽的时候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仓库贮藏只要能供应意外的需要就够了。这些仓库时常告罄而又重新加以充实,它们必须跟随军队迅速转移,所以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才备有充分的存粮以供应军队一个月左右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述,当时后勤保障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就地征粮。而这种情况的改变发生在 19 世纪下半叶,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美国都已经修建了相当稠密的铁路网。这就为军队后勤物资的运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从这一时期的一些战争,如 1861-1865 年美国内战、1866 年普奥战争和 1870-1871 年普法战争等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军事保障能力不论是在数量还是速度上,都有了有了质的飞越。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铁路运输的兴起与发展,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技术,它和当时科技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以上是恩格斯关于战斗力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整理,而实际上最后我们需要讨论的就是恩格斯对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论述了。而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就早有解释。在关于论述英国为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大陆率先崛起时,他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亦既,"工业领域一受到刺激,其后果是无穷无尽的"而究竟是什么让英国的工业开始腾飞的呢?恩格斯对这个问题又进一步答道:"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自 18 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众所周知,产业革命正是自此来开了序幕,他的发生同时又造成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直到现在才开始被清楚认知。"而"仅仅姆斯·瓦特的蒸汽机这样一个科学成果,在它存在的头五十年中给世界带来的东西就比世界从一开始为科学发明所付的代价还要多。"综上所述,英国能够率先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新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日常生产中造成的生产力的大幅度飞跃,也就是把科学技术转换成了生产力。用恩格斯的原话来说就是,"劳动包括资本,此外还包括经济家想也想不到的第三要素,我所说的是简单劳动这一肉体要家以外的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恩格斯通过对英国的工业崛起的分析,得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结论,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虽然他对这一命题的表述还不是十分清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整体思想的解读与运用。至此,我们可以知道,恩格斯对于生产力与战斗力关系的观点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战斗力强弱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第四节 科学的军事方法论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战争。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采用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来指导战争是那个时代的军事家们常用的手段。他们通常不承认战争活动中存在着可以为人们去认识和掌握的客观规律,就连有"西方兵圣"之称的克莱塞维茨也难以例外,他曾在《战争论》中写道:"法则这个概念,对于认识作战来说是多余的,因为战争中错综复杂的现象不是很有规律的。"也就是说,他主张战争的规律是不可知的。

  恩格斯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出发,认为战争也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和某些经济的、物质的、科技的、精神的以及军事本身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过程必然有着符合自身运动特点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对于战争中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恩格斯是这样认为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客观世界中一切本质的东西都是由必然性,即视为客观发展的规律引起的,而不是由偶然性决定的。这是因为偶然性不是以自身为根据,而以它物为根据,其并不是来自于事物的内部联系。

  而必然性是以现象和过程的本质为根据,它来自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所以,决定事物发展基本方向的是必然性,而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而以。

  用恩格斯的原话说,就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从而驳斥了克劳塞维茨所推论的,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随偶然性而来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幸运。"对于战争规律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恩格斯有过这样生动的阐述,在命令下达之后,"海上和陆上的军事调动,便不再服从外交官的愿望和计划,而服从它自己的规律,违反这些规律,就不免使整个远征军遭受危险。"因此,若要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得到更大的获胜几率,指导战争的统帅就必须深入研究和熟练掌握战争的规律,并遵循规律指挥作战。

  当时唯心主义军事家不仅推崇战争规律的偶然性与不可知性,还认为战略战术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而恩格斯对此的看法与他们恰恰相反。他认为,作战方法是参战全体人员对多次实战的反复归纳和抽象,也就是说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因此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物质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旧有的作战规律将不断被新的作战规律所完善和取代。

  任何一种作战方法,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适用,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是机械的生搬硬套,则每战必败。在《布伦海姆》一文中,恩格斯分析了 1704 年 8 月 13 日,英军奥地利联军在布伦海姆会战中击败法国巴伐利亚联军的原因时,写道:"这次会战从战术观点来看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其清楚地说明了当时的战术同现代战术之间的巨大差别。同一种情况,即两翼前有两个居民点,这在今天会被认为是防御阵地的最有利的条件之一,而对于十八世纪的军队却成了失败的原因。在当时,步兵完全不适于进行具有明显的非正规性质的散兵战,而在今天,散兵战却能使精锐部队防守的砖石房屋居民点成为几乎不可攻克的。"通过恩格斯留给我们的有关 19 世纪中后期各次战争事件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指导战争是恩格斯军事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认识路线概括起来说就是:1、承认战争规律的可认识性。2、遵循战争的内在规律。3、战争规律的认识来自于战场的实践。4、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规律切记机械套用。

  二、辩证法在战略战术层面的应用与体现。

  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指挥作战的人员,就要掌握战争的规律并将其熟练地运用于整个作战过程。而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战争中,无疑是总结战争规律的一个捷径,这恰好是是恩格斯军事辨证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

  兵力的集中与分散。集中优势兵力,击敌要害的原则在恩格斯的军事著作中多有涉及。恩格斯在《步兵》一文中就曾提到古希腊军事家埃帕米农达斯对于兵力集中的理论贡献。他说道,埃帕米农达斯首创了至今仍然必须遵从的战术原则,即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集中优势兵力在决定性地段进行主攻。

  1857 年 9 月24 日,恩格斯又在一封信里同马克思探讨英军在印度的作战部署时说道:"集中兵力是关键所在。沿恒河开向上游的增援部队被迟滞且没有形成优势兵力,连先头部队都没有到达阿拉哈巴德……也许固守这些据点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无论如何,应该坚守据点的兵力必须缩减到最低限度,因为需要集中最大的优势兵力进行野战。"这里可以看出,集中兵力的重要性。而不适时宜分散兵力的愚蠢做法也遭到了恩格斯的抨击。美国内战时,北军司令麦克累伦曾准备一面对南军实施包围,一面又对南部诸州进行封锁。对这个麦克累伦指使下的美国报纸极力鼓吹"大蛇"计划,恩格斯批判道,根据作战计划,军队将要分散兵力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试图将敌军全部围住并通过收缩阵线窒死敌人。这其实是所谓'封锁线体系'的再现;在 1792-1797 年间,人们曾经一次次的用此法对阵法军,而结果总是失败。在热马普、弗略留斯,特别是在蒙特诺特、密雷栖摩,德果、卡斯提奥涅和里沃利等地的会战中,这个体系都曾被击溃。法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关键地域,将包围圈分成数段然后各个击破。

  麦克累伦之所以遭受惨败,就是因为他违反了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原则。

  进攻与防御的转换。恩格斯强调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所谓积极防御就是以攻势来进行防御。而积极防御的要点就在于重点设防,伺机歼敌,攻防结合。而进行重点防御的关键就在于判定关系全局的战略要地。恩格斯对此非常关注,在对巴土姆在土耳其亚洲战区的重点防御地位进行分析时,他指出,巴土姆"是土耳其整个亚洲部分的战区的锁钥".1854 年 7 月,他对西里斯特里亚在巴尔干战区土军防御的重要性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西里斯特里亚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个战局的走向都被这一要塞所左右",而且"俄军最终就是输在未能拿下此要塞。"在论述了重点防御地区对于整个防守的重要性之后,下一步的关键则是如何转换兵力,反守为攻。恩格斯积极防御的精髓所在就是在整体处于防御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攻势行动来主动攻击敌人。"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势来进行的积极防御。"在他看来,那些善于在防御性战争中进行攻势作战的将领,往往能打乱进攻者的部署,从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通过考察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探寻到了正确的防御方法,"防御不应当总是被动的,而应该在运动中积蓄能量,一旦时机成熟防御者就应当采取进攻措施反守为攻。"强调在防御中把握攻防的切换点,适时地展开坚决的反击,并不排斥坚固的防御阵地在阻挡进攻之敌时发挥的重要作用。1796 年,拿破仑仅以一周的时间便占领了整个皮蒙特和伦巴第,但在曼都亚要塞防御的奥军却给予了妄图继续前进的法军以顽强的抵抗,恩格斯在分析这段战史时指出:"曼都亚的城墙挡住了他,而这个当代最伟大的统帅为了征服这一障碍,竟用了 9 个月的时间。"进攻和防御,作为两种基本的作战形式,究竟孰优孰劣,千百年来都存在着分歧。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那种认为"进攻就是主动,就是胜利"的看法是片面的。历次战争实践都已经证明,在防守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能一直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用坚强的防守拖垮敌人,然后转守为攻的防御之道才是最可靠的战术。

  也就是说,把握好攻防的转换,进行积极防御更加有利于整个战局,更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