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相关理论探析
【导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继承导论
【第一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
【2.1 2.2】毛泽东唯物辩证的战争观
【2.3 2.4】毛泽东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应用
【第四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地位和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毛泽东军事辩证思想研究参考文献
第三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应用
军事辩证法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便对自己的军事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到了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更是总结出“十六字诀”等军事原则,在长征中运用和发展,逐步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完善于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军事斗争,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事斗争的历史中,我军灵活运用军事辩证法思想与敌进行斗争,其中经典的战例和运用数不胜数。
第一节 土地革命反“围剿”时期
一、 中央苏区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 年底蒋介石调动十余万军队对蓬勃发展不断壮大的瑞金中央苏区发起了进攻,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以“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为指导,将敌人引入根据地内,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对敌人进行调动、分割,造成局部以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在龙冈取得歼灭包括张辉瓒在内的九千余人,取得龙冈战役的胜利,随后又在东韶歼灭立足未稳的谭道源部三千余人,经过这两次胜利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围剿开始前的动员会上,动员会场的两边挂上了这样的对联,右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左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而毛泽东在他执笔的动员报告中还指出了歼敌致胜的六个条件:“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5、可以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正是在之后的战斗中坚持了这些原则加之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才取得了胜利。
(二) 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 年 2 月蒋介石纠集二十余万军队发动第二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在这次的反围剿战斗中虽然因为党中央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而对整个反围剿的指挥造成一定影响,但红军指战员及苏区群众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下,仍坚持诱敌深入,先打弱敌的方针,在 5 月 16 日至 31 日进半个月的时间,连打 5 个胜仗歼敌 3 万余人,再一次打破敌人的围剿。
(三)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在第二次“围剿”失利后,蒋介石很快又组织近三十万兵力进犯中央苏区,虽然军队一次比一次多,但中央苏区在红军的武装保卫下,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下,在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仍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攻其虚弱”的方针,经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和战略佯动,成功调动敌人,使敌露出破绽,并在敌内外交困准备撤退之时,抓住战机,取得歼敌三万余人的胜利,再一次粉碎敌人的“围剿”.
中央红军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总结出一系列的作战原则,这些原则和经验的总结支持了毛泽东关于军事理论的思考,为其形成系统成熟的军事理论打下基础。毛泽东指出:“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势也有了许多改变,主要地是超越了从前的朴素性,然而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那个十六字诀。”
(四)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2 年冬,蒋介石不甘心失败,组织近四十余万的兵力发起了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在这次反围剿的过程中因为党中央在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下,免去毛泽东同志红军总政委的职务,并提出主动出击、击溃敌人的错误方针,但中央红军在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毛泽东过去所指定的正确的军事原则,灵活运用,打运动战,调动敌人、拖垮敌人,不与敌人相持消耗,最终歼敌三个主力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二 、 反围剿经验总结
在中央苏区时期,经过了反围剿的斗争实践,毛泽东根据经验教训总结出一套适合当时革命情况的以积极防御为战略并辅之以灵活机动的战术的理论原则,这些原则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一) 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矛盾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之间的矛盾是完全相反的两条军事路线的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军事领域的各自代表。毛泽东所提出的积极防御,充分体现出防御和进攻的辩证关系,即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是不能割裂开的。因为敌强我弱的总的态势,我们在战略上只能采取守势,但战略的守势并不意味着僵化死板的阵地防御战,而是掺杂战役战术进攻的动态防御,是运动战中的防御。即在战略防御中有进攻,而进攻又是为战略防御服务的。
(二) 诱敌深入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矛盾
毛泽东于第一次反“围剿”的动员会上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方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只能先避其锋芒,通过空间运动和地形的利用来调动敌人,造成某些局部上的我强敌弱,这符合即消灭敌人又保存自己的斗争策略。“左”倾主义者王明等教条的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反对符合实际的诱敌深入,为此,毛泽东深入的阐明了损失与取得之间的辩证关系,少部分的损失是为了更大的保存,都拼光了拿什么来保存。
(三) 兵力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关于这一问题还是应该从当时的敌我力量对比上进行分析,前四次反围剿我中央红军正规部队仅三四万人的规模,而国民党的军队从一开始的十几万人一次比一次多,到第四次是达到四十余万人,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我们再对兵力进行分散的投入进行战斗,力量更被削弱。另外更须注意的是,虽然敌人有人数优势,但国民党中派系林立十分复杂,加之很多地方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很弱,这就给我们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不能进行兵力分散,在进行战略佯动,迷惑敌人时就必须分出部分战斗力强的部队,去完成这一任务,来吸引敌人,露出破绽。所以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二节 长征中的正确例证-四渡赤水之战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战略转移即长征,在长征途中因为认识到“左”的错误,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重要的遵义会议,重新树立起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而四渡赤水之战就是毛泽东重新走上红军指挥岗位后的第一场重大战役,这一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毛泽东运动战思想,堪称毛泽东军事生涯经典一仗。
一、 背景介绍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及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在长征开始后的头两个月里,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湘江一战损失大半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强行突破国民党五道封锁线付出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即使这样,中央红军仍未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只是因为利用国民党内军阀派系的矛盾不断地化险为夷。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红军在占领遵义之后,利用在遵义的休整时间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会上形成决议,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重新选出的新三人团,实际上就是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领导地位。
在国民党一方,蒋介石派出几十万大军对中央红军围追堵截,从人数及装备上看国民党方面十分强大,还有空军助战,但仔细分析其内部矛盾重重,中央军与地方杂牌军,各地方军阀间的矛盾,即使中央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在互相配合作战时相互扯皮救援不及等情况十分普遍。毛泽东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制定了“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策略,其中在中央红军召开遵义会议当前,主要面对的军阀是贵州的王家烈和云南的龙云,而国民党中央军的追击主力是薛岳的部队。此时蒋介石派遣自己的十几万大军追击中央红军的目的,不光是要消灭红军,在蒋介石心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追剿的过程,不断地调动川、滇、黔三地的军阀,让这三地军阀在和红军的战斗中消耗力量,一方面达到消灭红军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击地方军阀,将川、滇、黔三地的军政大权收归中央,这就是蒋介石的“一箭双雕”之计。西南军阀也看出了蒋介石的用心,所以在追击红军时始终抱着防备的心态,一方面不想和红军硬碰硬损失实力,另一方面更是防备蒋介石背后一刀将自己的部队调动开。毛泽东充分利用了这些矛盾指挥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的广阔大山中灵活机动,调动敌人,在广大红军指战员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的支撑下,拖垮敌人,让敌人疲于奔命而摸不着头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彻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总的运用,挽救了红军为长征的胜利乃至以后为抗日保留火种发挥关键作用。
二、 四渡赤水之战的经过和分析
(一) 土城之战的得失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为了完成和位于四川北部的红四方面军会师,进而在四川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目的。决定从遵义北上渡过长江,行军过程中,我军得到情报侦察到川黔边境的土城只有四个团的黔军,遂决定攻打土城,但战斗发起后进展十分缓慢,重新侦查后才得知,当面之敌是六个团一万余人的川军。毛泽东面对新的情报和不利的作战局面,果断地做出撤出战斗不与敌人纠缠的决定,西渡赤水进入川南,从而避免了一场无把握的消耗战,保存了红军宝贵的有生力量。
土城之战很好的反映了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中打与走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曾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通俗话语来解释打与走二者的关系。毛泽东强调指出:“一切的‘走’都是为了‘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基本点上。”①还详细总结列举了几种不能打的情况:“一是当面的敌人多了不能打;二是当面的敌人虽不多,但它和附近敌人十分密接,有时也不能打;三是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巩固阵地之敌不能打;四是打而不能解决战斗时,不要再继续打。”②由此可知,“打”和“走”取决于战斗的得失比,就算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战斗如果得失比过大或得失相当就不能发起战斗,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每次战斗都要有大便宜可捞,和敌人硬拼消耗是不明智的,当然在某些具体情况下有些明知牺牲的仗也是要打,而共产党的部队是哪支部队都敢于牺牲自己的。“走”即运动,便是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寻找战机打歼灭战,是为了打做准备。土城之战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些原则。
(二) 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攻击土城未果,渡过赤水进入川南。当时红军正面的敌人是四川军阀刘湘,刘湘知道川北的红四方面军军力强大战斗力强,而刚从赤水河渡过来的中央红军相对力量要弱很多,所以刘湘制定了“北守南攻”的策略,抽调部分兵力顶住川北红四方面军的进攻,调派战斗力较强的潘文华 36 个团,稳守川南。
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后便对叙永发起进攻,而叙永也是潘文华重点布放的地区,激战一日,中央红军未能攻克此城,毛泽东根据“避强就弱”的方针,迅速撤出战斗,向敌人兵力薄弱的扎西地区转移。
(三) 二渡赤水
在中央红军占领扎西地区不久,国民党中央军和川滇黔三省军阀的部队就围拢了过来,妄图在扎西地区歼灭红军。毛泽东在敌人合围之前率领红军二渡赤水进入贵州,准备对王家烈的黔军发起进攻。面对战斗力极差的黔军,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在桐梓、遵义地区连打四仗,二占遵义,取得长征以来红军第一个大胜仗,部队得到及时的补充和调整,同时这次战斗的胜利也稳定了军心,坚定了部队的信念。同时这一仗也反映了毛泽东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思想,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非打击溃战,毛泽东这样讲道:“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③在我们的力量还不足够强大前应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非坚守城市无谓的消耗革命的力量。
(四) 三渡和四渡赤水
黔北大捷之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从茅台镇三渡赤水,为了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这次行军红军一反常态行军途中不作伪装,遇到敌机侦查也不隐蔽,故意让敌人知道自己的行军路线和踪迹。在进入川南地区后毛泽东指挥红军主力迅速隐蔽,而分出部分兵力继续不加隐藏的行军,造成敌人的误判,以为红军主力要在川南北渡长江。蒋介石没有察觉毛泽东的真正意图,而是按照侦查结果调动部队在川南一线围堵红军。而此时毛泽东见到战略佯动产生效果,敌人被调动起来,迅速指挥红军主力以“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为要求再次渡过赤水河,又一次出现在黔北地区。直到这个时候敌人仍未察觉到红军真正的战略意图,部队和军需物资仍不断地聚集川南,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再一次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五) 巧渡金沙江
红军在作战中为了调动敌人,往往进行大范围的战略机动和迂回,在运动中运用地形、地物,拖疲、拖垮敌人,从而寻找战机。毛泽东强调:“红军作战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固定的作战线。”毛泽东在指挥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亲自起草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指出:“红军必须经常移动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四渡赤水重回黔北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而当时贵阳周边的部队都被蒋介石调到川南阻击并不存在的红军去了,兵力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只能调集滇军前来,.而为了继续使滇军远离云南,红军在贵阳东面的贵定、龙里一代活动,造成红军要经此重返湘西与贺龙、萧克的部队汇合的态势。蒋介石再一次被红军的战略佯动所迷惑,命令滇军追击红军,进而使得云南境内兵力十分空虚。
在这时毛泽东抓住时机挥师进入云南,另人击节称叹的是,到了这个地步毛泽东为了彻底扫清由滇入川的道路,分出兵力直指昆明,龙云不得已只得再次抽调云南各地兵力回援昆明,就此由滇入川的道路彻底打开了,红军夺取金沙江渡口顺利入川,将国民党几十万追剿大军远远的扔在了后面,成功跳出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为后来长征的胜利完成奠定基础。
四渡赤水之战以土城的果断转移为开端,中间经历各种战略佯动和战术欺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始终让蒋介石判断不出红军的真正意图,到最后攻进云南,从云南借道进入四川,彻底突破包围。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仗中所表现出的指挥艺术和胸中的谋略令人折服,也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检验,毛泽东同志和全体红军指战员很好的完成了考验,为北上抗日打下基础,为中国革命留下火种。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运用
随着卢沟桥上的炮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指出“在抗日战争中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队和游击战争,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一、 抗日时期的斗争
面对新的战争对手和新的国内国际局势,毛泽东在延安利用空闲时间一方面抓紧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阅读、学习和思考,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自己的革命战争经验和对形势的分析,写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着作。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军事理论方面的着作很大的篇幅都是关于当时面对的战争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毛泽东科学的预见了中日战争的总体过程,以及中国必将取得抗战胜利的结果,同时还揭示出抗日战争中所蕴含的特殊规律。并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了中国军民如何才能以弱胜强取得对日斗争的胜利。在研究这些具体问题的同时,毛泽东也深入的研究和回答了其对于战争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于战争一般规律的认识。
广大八路军和新四军指战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领悟战争,通过我军行之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很好的宣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抗日战争的整体构想和斗争对策,使广大指战员更清楚的了解怎样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在战略战术上扬长避短进行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有力的支援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
通过平型关大捷打出了我党我军的威风,平型关战斗就是我军熟悉的山地伏击战,通过对敌情的分析,抓住了日军板垣师团屡胜之后的骄狂心态,在有利地域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抗战中期面对日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我八路军在彭德怀同志的领导下,通过破袭战、麻雀战,对日军大量的公路、铁路运输进行破坏,并通过对日军的调动,主动出击对日军防御空虚的碉堡乃至县城进行攻打,取得了辉煌战果。通过广大军民的艰苦斗争和对毛泽东抗日战争认识的理解和执行,取得了对日斗争的胜利。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蒋介石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悍然对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了内战。
(一) 解放战争初期粉碎蒋介石发动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毛泽东依据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提出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并在解放区内积极进行土地改革,同国民党争民心,接连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其中孟良崮战役可谓时解放战争初期战略防御阶段的经典之战,依然是利用国民党中派系的矛盾以及当时国民党军种普遍弥漫的轻敌思想,引诱张灵甫整编 74 师轻敌冒进,被我华东野战军包围在孟良崮山中,我华东野战军发挥不怕牺牲的精神,外围打援和歼灭 74 师的战斗胜利完成,狠狠的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为战略反攻打下基础。
(二) 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7 年解放战争由第一阶段的战略防御转入对国民党的战略反攻,在这一时期毛泽东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的,这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一次总结,即形象又有理论深度,十大军事原则是:“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①通过对上述军事原则贯彻和实施,在战略决战阶段毛泽东通过对敌我力量的分析对比发现我军的力量稳步上升而敌人的力量是不断减弱,在指导辽沈战役期间,大胆的提出要先打锦州,将东北的问题留在东北。淮海战役期间指示华野和中野要以大规模的运动战,调动敌人,分割包围,要有大的战略决心。在解放大西南的过程中更是提出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极大的加快了对国民党的胜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