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黄克诚将军在后勤工作中践行的群众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29 共3546字
摘要

  黄克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大将之一。在后勤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在缺衣少食、缺枪少弹的条件下,在战火硝烟、枪林弹雨的环境中,用血汗浇灌出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生死托付、亲密无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视角考察黄克诚将军的群众思想,无疑对当前我军后勤部队贯彻和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一、晋察冀边区后勤建设中依托群众、服务群众

  1.组织"民选",设立晋察冀边区政府。由于高度重视"民众力量",在黄克诚的领导下,晋察冀边区政府的设立,不是独裁专制的政府,而是"民选机关","负责组织和行使政权的有国民党、牺盟会、各军人员和共产党员"[1]406.边区政府的最高机关是边区行政委员会,下设县政府、区政府和村政府。除行政部门外,各级政府在后勤建设方面都设立了建设部门、民政部门和财政经济部门。

  由于人民群众拥有选举权,所以边区各级政府与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各种后勤问题的解决,例如战时动员、对外贸易等,边区政府都能够领导群众去解决。在黄克诚提出的"团结一致、互相有爱"的指导精神下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对于边区政府非常拥护。"地主佃农劳资之间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冲突,即使偶然有小冲突,就由会议解决,而且每一次都能顺利地达到了调解的目的"[1]406,这些做法消解了内部矛盾,壮大了抗战力量。

  2.建设统一战线,最大化团结群众,支援边区后勤建设。黄克诚高度重视边区统一战线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晋察冀边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及其他各党各派公开地组织群众,号召群众运动。

  尤其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边区内部互相帮助、互相发展,在建立和巩固全国的各党各派统一战线发生了模范作用。他提倡,为了边区抗日和建设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一口号质朴而又有感召力,深入人心。不仅普通民众,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都能主动捐助粮食支援边区后勤建设。在黄克诚的组织下,晋察冀边区成立了大量的群众组织,有农民救国会、工人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教育救国会、商人救国会、抗日儿童团、自卫队等等,包含了从普通群众到大地主、大商人的社会各阶层"八十万人以上"[1]407.在一致抗日的目标下,每一次群众运动或动员群众的活动中,边区各党派、阶层都能够精诚合作,共同抗敌。当抗日军队后勤粮食供应发生短缺时,人民群众总是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河北民众在抗日中,还曾大量捐助武器,支持军队后勤武器的供给。战时,群众热烈参战,武装的群众自卫队主动将伤员送到后方医治,妇女团体和其他团体尽力慰劳参战官兵。例如,在河北平山县东黄泥一带作战时,周围三四十里的群众主动给几十名伤员送来几百只鸡、几千只鸡蛋,"伤员同志们再也吃不完"[1]407;在后方医院中,也常有人慰劳;妇女救助会发挥妇女们细致入微的优势,帮助伤员做鞋子、缝补军衣等。

  3.创建军民结合、发展生产的路径,服务群众。通过躬身亲行的实地考察,黄克诚发现由于地处山地、交通闭塞,晋察冀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主要出产品为农产品,比如五台、平山、孟县等地出产花椒、核桃、小米等物,而短缺的必需品多为工业产品,如布匹、食盐、油墨、纸张。一方面,为提高"农民生产率",黄克诚着重提倡"春耕运动",动员"贫农、富农共同讨论春耕问题"[1]407,劝导富农向贫农介绍先进的种植经验,促进农业普遍发展;对于山区群众粮食短缺的问题,他也采取各种方法动员平原群众积极捐助,并用军费辅助收买粮食,发放给山区,以救山区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黄克诚大力推动工业、商业发展,组织建设制造被服鞋袜的小型工厂,实现晋察冀边区工业生产的初步自给自足;建立官商协办的"对外贸易局",与边区外部保持密切的商业往来关系。晋察冀边区的军费因为没有来源,一直比较困难,黄克诚并没有像国民党军队一样横征暴敛、搜刮民财,而是由人民群众主动捐助,结合到边区之外的敌占区进行募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东北解放战场后勤建设中的爱护群众、建立群众观点

  1947 年 8 月,中央军委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兼后勤司令员,统管我军东北地区战勤工作。他先后主持召开两次后勤党委扩大会议,针对东北军后勤工作的任务、方针、政策、组织机构等问题,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后勤保障工作有章可循。1948 年 3 月,黄克诚在东北局领导召开的全军后勤会议上,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北军后勤部门存在的"严重的独立分散思想,存在着游击主义、本位主义的思想",只有以"建立群众观点和政策观点"为基础,才能"建立一个统一的、正规的后勤工作,来保证大规模战争的胜利"[2]458.

  1.教育后勤部队官兵,建立群众观点,爱护群众,群众是母亲。

  黄克诚的群众观点有两条":一条是对人民,广大群众,工农群众的观点。第二条是对我们部队战士、下层干部的观点。"他深刻地解释了群众观点的落脚点和归宿,"群众观点就是要克服个人观点。

  我们的打仗不是为了共产党的私利,也不是为了解放军军官的私利,而是为了解放工农和广大劳动人民打仗的。因此我们的同志时刻要有群众观点,爱护群众利益,照顾群众利益",同时更进一步要求群众观点在实践方面应该考虑到"我们现在穿衣、吃饭、住房子,甚至打胜仗缴获的东西,都要想到老百姓的困难。这个群众观点如果看不清,他就要贪污腐化,什么都干。单纯个人观点,看不到群众是错的,单纯看到首长看不到战士也不对。应看到群众、老百姓、战士、下层干部、班长、排长,随时注意群众利益、战士生活。因此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想到这些,这就是群众观点。"[2]460黄克诚通过实地考察论证,体察群众疾苦,多次强调要爱护群众,把群众比喻成人民军队的"母亲".经常语重心长地教导后勤部队工作人员",我们今天也是不知道群众这个母亲的困难!经济下降,群众生活就苦了。我们的同志不懂得农村困难,不懂得群众怎样在生活,很多同志只顾要自己舒服,这种脱离群众的思想是很严重的"[2]450";我们是共产党人,凡事要多为群众着想,要知道群众这个母亲的困难"[3]211,甚至一件衣服、一点粮食,都应该考虑人民群众的负担。黄克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精打细算了东北解放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大约在人均"百分之三十"左右,换算成武器弹药,"一粒子弹等于十二斤高粱米,一个手榴弹是二十多斤高粱米","一个山炮弹就要二百斤高粱米,一个野炮弹就要三百斤高粱米,一个榴弹炮弹就要四百斤高粱米(因此,打一炮就等于打掉一个中农全年的收入,打一千炮就是打掉一千个中农的收入)";前方有的部队无限制征用群众马车,一辆马车要两个车夫四匹马,"一年要两万斤粮食来消耗,而本身又不能参加生产,少出产四五万斤粮食,这样一来一回,一个大车一年就少五万斤粮食。我们要大车时就未打这个算盘。人吃马喂都是吃的群众的,五万斤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个群众呢?够一百个人吃一年!而我们的大车空闲着的多得很(如在郑家屯等地),又影响生产又吃粮食,这个数目有多惊人!""群众的负担是不能再加了,负担已经很重了",后勤部队官兵应知"一丝一粟来之不易","我们如不从群众出发想问题,只是从自己出发想问题是要吃亏的。"[2]4492.建立后勤工作制度,严厉处罚破坏后勤制度的人员。黄克诚分析了东北军先前后勤制度的不健全,指出:"我们过去制度很混乱,很多的规定也不合理,只抓小的,忘记了大的。"而制度的不严格造成了随便开支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后勤官兵要比别人特别遵守制度。为此,黄克诚深刻开展自我批评,"我们的粮食浪费则是严重的,哪里都有,我那里也有,我一天只吃六两米就够,可是一做饭就是做一小锅。"[2]449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遵守制度从自己做起,要求后勤部队官兵要对群众负责。

  某部队为首长的爱人购买了钢笔一支,黄克诚认为这是"军阀的国民党的作风".对于个别首长破坏后勤制度,以权谋私的行为,黄克诚认为只有加大对违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处罚力度,才能让其他的党员领导干部引以为戒,不敢违法。他授权后勤官兵可以随时检举违纪首长,反之"后勤干部纵容首长就是党性不强",纵容首长就等于犯了"腐化了首长,违犯了制度,加重了群众负担"的三个"大罪恶","今后像这样的现象必须治罪,不管哪一级首长,都一定要按制度办事。"[2]455在黄克诚的主持下,东北后勤部队制定了节约奖励条例、爱护公物奖励条例、贪污腐化惩罚条例、虚报冒领打埋伏惩罚条例、盗卖公物的惩罚条例等一系列条令条例,规范后勤部队的行为。

  综上所述,黄克诚将军在我军后勤工作中,始终贯彻着一条"爱人民,为人民,胸怀人民"的群众思想,他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具备的宗旨意识的体现。在全军系统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贯彻和践行黄克诚将军在我军后勤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诚。冀察晋边区概况[J].群众周刊,1938(1)。
  [2]黄克诚。加强后勤建设保证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黄克诚军事文选[M].解放军出版社,2002.
  [3]黄克诚。黄克诚自述[M].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