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军事课程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养成良好的军事素养,有利于国防建设的推进,能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军事课程的设立,能拓宽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对大学生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国防建设也有深远影响。
1 关于军事课程的几点介绍
1. 1 课程性质
目前,高等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军事课程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已经将军事课程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客观方面看,军事课程主要是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的号召,严格按照教育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等要求,根据我国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需要,对现在高素质的本科生或者大专生进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保卫者和建设者。
1. 2 课程目标
普通高等院校的军事课程主要是以国防教育作为主线,让学生对国防教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将军事理论教育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军事化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军事技能,了解基础的军事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理念,同时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尽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预备役军官、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打下坚实的基础。军事课程主要包括军事技能的训练和军事理论的教学。目前,军事课程已经列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并且学生的考试成绩会计入档案,学生必须要充分重视这门课程,认真地学习。学校也应该严格按照大纲组织军事课程的教学,同时严格落实考勤、考核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地学习。
1. 3 课程要求
普通高等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课时为 36 个学时,学校不仅需要完成这些规定的学时,还需要积极开展和军事课程有关的选修课,邀请有关专家和军人来学校开展讲座,充分调动学生认真学习军事课程的热情。教师在进行军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讲解的广度和深度,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军事课程的教学质量。一般情况下,军事技能训练的时间在 3 周左右,实际训练的时间要在 15 天以上。高等院校在组织军事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或者条令作为依据,对学生严格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1].
2 开设军事课程的重要性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高科技的战争,而大学生作为高学历人才具有优异的知识储备,可以快速掌握军事技术,这就让他们成为了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养成必要的军事素养,可以在毕业的时候直接补入军官或士官队伍,这样可以减少国家对军人的培养成本,提升军人整体的军事素质,为我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技术战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国防部公布的数据可以了解到,2014 年我国有近 15万大学生新兵入营,创造了大学生入伍的历史新高,这标志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成为我国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我国军事课程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
3. 1 军事课程缺乏必要支持
首先军事教研室的职能认识错位,其次军事课程教学缺乏相应的编制和完善的教学体制,难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从实践中来看人员编制没有落实,配套措施不完善健全是军事课程建设所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军事研究室人员缺编现象严重,需要大量的教师,但经费不足,难以为继。
3. 2 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国防建设也一日千里,一支能够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要的军事课程教师队伍非常重要。但现实情况是现在军事课程教师学历普遍不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具有突出成就的青年学术骨干。可以说在我国高校内还未形成一支具有完全意义的军事课程领域内的师资队伍。
3. 3 课程内部发展失衡
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军训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着的,但是军训并不是军事课程的全部,一些学校将军训等同于军事课程的建设,导致了重军训、轻教学的情况,甚至个别院校根本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程,至于其他关于军事课程的拓展性学习就更不见踪影了。这不仅反映了军事课程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军事课程的转变升级并不深入,流于形式。
4 军事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4. 1 对军事理论课程进行改革
为了提高广大学生对军事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军事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推动军事理论课程的改革。具体可分为教材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两部分。
普通高校在进行军事课程教材选择上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地选择教材,不应该为贪图省事而直接照搬军事院校的教材。教材改革后应保证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向学生及时地介绍军事理论、军事学术、军事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大局观念可以在教材中加入国防理念、世界武装力量发展方向、未来战争的可能面貌、我国安全形势等内容,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同学认真学习军事课程,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关心国防、关注军队建设的兴趣和意识。改革后的教材同时也要保证适当难度和深度,既不能太浅陋,也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问题,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和误解[2].
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工作,形成严格和科学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章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先进军事技术方面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具象地了解先进科技的巨大影响力; 在讲授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等章节的时候可以请老战士来亲身讲述当时的情况,增强说服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可以着重讲述激光武器研究、远程指挥系统、飞行动力学、纳米技术装备等内容; 对于文史类学生可以进行关于军事理论的详细讲解,如军事历史学、军事思想学、军事法律、军队政治工作学等。
4. 2 军事技能课的改革与实践
相比军事理论课,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技能课都是在军训期间完成,实际上就将军事理论课与军训等同起来,时间短,任务重。高等院校军事技能课程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条令教育、传统教育、军兵种知识、射击、战术、队列等七项内容,虽然教学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需要把握教学重点,决不能平均分配或者一刀切,将射击、战术、队列等作为训练的重点。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对于部分学生的畏难、怕苦情绪,要时刻做好其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辅导员等应该实时监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实时交流,排解其不良情绪。
4. 3 后勤保障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加强地方与军队方面的交流协作,在制定计划和保障措施时双方要共同参与,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军训工作计划的落实,搞好军民共建,互惠互利。后勤保障的质量取决于经费的多少,在经费管理上要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经费,确保经费花在该花的地方。对于后勤保障要加强预见性,相关责任人要制定计划,及早准备。同时,全面掌握参加集训的学生人数和性别比例、训练地点、时间以及具体训练的内容、承训教官的数量、军需装备等。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旦出现训练器材不足和训练场地发生冲突的情况,要尽量解决,尽量不要影响到学生的训练。
5 结束语
虽然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军事课程开展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克服,学生以及学校都要对这一点充满信心。由于国防教育法制化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所以国家教育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军师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法律保障下推进军事课程的开展。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快速推进,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也将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国防现代化是"四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努力提高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能力,客观上对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前景必将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 2007.
[2]周善标。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07.
[3]季玲。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研究[D]. 南京: 东南大学,2009.
[4]王卫宁。 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实践与前瞻[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