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美军使用了原子弹,世界各主要军事力量都必须直面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冲击, 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也必然进入下一阶段。 作为美国潜在对手的苏联在战时就已加紧核武器研制工作,战后最初十余年,国力衰弱的英国、希望恢复殖民体系的法国和刚刚完成民族独立解放的中国也加入了研制队伍。
美国作为当时唯一的超级核强权, 希望不断加强自身核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谋取更多战略利益。 1945~1952 年,杜鲁门政府出台"遏制"战略,该战略以苏联为主要目标,意在建立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包围圈,并巩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其具体措施包括:在国内保持三军均衡发展,但着力依靠核作战能力,准备新的世界大战;在海外维持庞大驻军,建立北约组织,以核力量威慑苏联,保证西欧盟国安全;控制发展中国家,镇压民族解放运动。
装备核武器的战略空军是美国这一时期的建设重点。 1946年 3 月 21 日,美空军成为独立军种,战略空军司令部从一开始便与战术空军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并列, 这一决定的基础不仅是轰炸机部队在二战中的优秀表现, 更在于远程轰炸机是当时唯一的核武器投掷手段。同一时期,苏联仍在研制原子弹的道路上奋斗。 1949 年 8 月 29 日,山米佩拉丁斯克进行了苏联首次核试验,但这只解决了科研技术问题,核燃料的生产速度和规模、核武器的储存和保障以及投掷手段等问题尚待解决。 在投掷手段上,苏联与美国一样完全依赖远程轰炸机。 以 1944 年扣押的3 架 B-29 轰炸机为样本 ,苏联仿制出图-4 轰炸机 ,在 1954 年前共生产 1200 多架,其中 1/3 装备远程航空兵,其核心任务就是投掷原子弹。
由于苏联缺乏海外基地,其轰炸机只能从本土出发,即使不考虑返航油料也很难对美国人口和工业中心进行打击, 而美国在 1940 年代末就解决了在欧洲盟国部署核轰炸机的问题。两相比较,苏联的窘境非常明显,这种情况大大增强了美国对苏联的战略威慑效果。即使苏联拥有数百万训练有素的陆军、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指挥员和足够的技术装备, 而西方陆军力量则非常薄弱,苏联也不敢采取过激的动作,连参加朝鲜战争都不敢公开宣扬,只能以"第一次柏林危机"的方式对美国进行点到为止的试探。
冷战高峰时期的全方位对抗
1950~1960 年代 ,苏联核武器发展迅速 ,战略 、战役和战术核武器均已拥有一定作战能力,因此美国核战略从"核垄断和核讹诈"转入"全面核大战"时期。
美国政府的战略变化, 预示着其希望充分利用已减弱的核优势,继续巩固和扩大己方霸权与利益。 在美苏争霸的势头上,此时依然是"西风压倒东风",这直接导致了越南战争的爆发,并实际上左右了中东局势的发展。
1970 年代 ,美国过度自信之下轻率而为 ,结果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第三、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危机,并诱发西方经济危机。 而此时苏联靠"石油美元"发了横财,其战略渗透深入中东、中亚、南亚甚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军事力量发展均衡且迅速,苏联海军也有了与美英在遥远海区对峙的能力,并能任意在欧洲国家近海实施非常有攻击性的游弋。 由于此时苏联扩张势头极强,后人将 1960 年代末到 1970 年代称为"苏攻美守"时期。
1969~1974 年,尼克松政府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 其基本主张是美国"不放弃领导世界的责任",但要"以最低的生命和物质代价"来实现战略目标,可以说是空前的低调和软弱。 在保持核威慑的同时,美国仍用常规力量与苏联进行争夺,适当收缩亚洲兵力,着重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并积极利用盟国的力量。 这一战略反映出美国及西方阵营的整体虚弱, 也是冷战历史上美国最明显的收缩期。 在常规力量发展乏力, 军心士气萎靡不振之际,美军再次将核力量作为维持平衡的重点,集中力量和资源用于核武库。但此时美军的核优势并不体现在核弹头储备数量上,也不只是投掷手段的先进,而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作战方式。
美国 SSBN 的效能因其使用方法和发射阵位的选择而大大提升,成为美国核战略的支柱。虽然同时代的潜射导弹的精度明显低于陆基导弹,但由于采用了灵活隐蔽的前置部署方式,美军潜射导弹的精度往往并不次于打击距离是自己 2~4 倍的陆基远程导弹。 而且前置的潜射导弹从发射到命中只需要陆基核导弹25%~50%的时间,即 10~20 分钟,这一点差别十分重要。 毕竟核突击-反击程序是按秒计算的,每一秒都极度重要,从发现并确认敌方核突击到首脑机关下达反击命令, 再到命令经由通信中心传送到各发射基地和单位,再到各单位完成反击发射,全过程必须争分夺秒,容不得丝毫错误和延迟。而潜射核导弹相对陆基核导弹 5~10 分钟的时间优势,足以对敌方首脑机关和反应体系造成足够压力, 并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变数。 敌方如果反应不及时,核战略态势的平衡势必倾覆,很可能因此输掉核战争。
SSBN 既是美国核战略的支柱,也是美军最有效的武器系统之一,它与洲际导弹和战略空军的最佳组合,造就了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完善体系。 在美国最衰弱的 1970 年代,由于其军事力量的核心能力并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巩固,因此美国不仅确保其基本盘没有崩溃,还得以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稳住阵脚,等待形势的进一步变化。
冷战时期的最后对抗
SSBN 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苏联也仿照美国模式,开始前置部署弹道导弹潜艇的努力, 但这种努力因为苏联地缘环境上的劣势而大打折扣。苏联不仅缺乏足够的远洋活动经验,还缺乏遍布世界各地的盟国基地和远洋保障体系, 因此苏联必须装备比美国规格更高、独立作战能力更强的 SSBN,以适应长时间(3-4个月)和远距离(数千甚至上万公里)的航渡巡逻。而为了靠近美国本土,苏联 SSBN 必须从本土出发,通过西方在挪威海和西北太平洋部署的数道封锁线,因此苏军除了需要高性能 SSBN 外,还需要足够的掩护兵力。 这种客观需求决定了苏联海军在1970~1980 年代的第一战略任务, 就是掩护 SSBN 向远洋展开。
而这个任务又决定了苏联海军必须集中力量发展核潜艇, 其它远洋力量必须围绕"掩护潜艇展开"而进行建设。
但是,这一切依然未能使苏联达到美国的能力水平。在装备了新型的俄亥俄级 SSBN 之后, 美海军依靠地缘优势保持了首轮核突击能力上的优势。 实际上, 这种优势在冷战中从未动摇过。
在冷战的最后岁月里,出现了"美攻苏守"的局面。苏联由于一系列原因,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方面陷入困境。美国里根政府趁机整合力量,实施了系统性的、全面的反苏战略。 在军事方面,美陆空军共同实施了"空地一体战"理论建设和配套装备建设,秉承"罗杰斯计划"关于"打击遮断华约后续梯队"的原则,大幅前推防线。 海军成功实施了着名的"600 舰计划",现役舰艇总数从 1980 年的 470 艘增加到 1984 年的 516 艘, 并且还有 115 艘在建。 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并研制了"侏儒"和"和平卫士"弹道导弹系统,在欧洲部署了"潘兴"1A/B 和 "潘兴"2 中程弹道导弹, 以及陆 / 空 / 海基发射的BGM-109"战斧"巡航导弹。 由于"潘兴"和"战斧"导弹从距苏联较近的区域发射,又具有很强的突然性,对苏联威胁能力更强,成为核天平上足够分量的砝码。
所有这一切急剧加大了苏联面对的战略威胁和压力, 进一步激化了苏联国内外矛盾,使其在争霸对抗的道路上越发疲惫,于是在 1980 年代,苏联从东欧、中东和中亚等地不断收缩,直至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