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军事法论文

军事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与思考(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03 共9884字
  3.3军人权利与荣誉保障原则
  
  曾志平教授在《论述军事法的基本价值》一文中对军事法原则问题提出疑问,“军事法的这么些原则怎么就没有一项是向着我们个人的呢?要知道,从事军人这个职业,我们可是要随时准备为国家献身的!要知道,即使是审判台上的刑事被告人,刑事诉讼法还为他规定了一系列权利保障措施呢!面对着这些让人感到冷冰冰的军事法原则,怎么都觉得我们头上的‘光荣’二字有点别扭。 ”[20]为此,曾志平教授提出,要明确军事法价值依次为正义、公平、自由、秩序、效益。遗憾的是,曾教授并未提出具体的关于基本原则的建议。同时,还有学者将军人权益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原则。[11]
  
  实际上,军人荣誉保障原则不能被军人权益保障原则所涵盖。我们注意到,通常情况下的法律具有利导性,它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通过规定权利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且权利可以诱使利己动机转化为合法行为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后果……(义务)促使人们不做法律禁止并且最终也不利于自己的事,履行法律规定的积极义务。 ”[21]但值得注意的是,军事法学不能仅仅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手段。所谓害莫大于死,利莫大于生,战场乃立尸之地,用何种利益驱使,方能使个人忘却人世间的大恐惧而敢于牺牲?若任由趋利避害的本性发挥,则军人必将贪生怕死。唯有增强军人的荣誉感、爱国心,培养其武德、勇气,方能使其舍生忘死。也正因如此,我军才将崇尚荣誉视为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59条才会规定:“军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役军人的荣誉、人格尊严,对现役军人的婚姻实行特别保护。 ”
  
  因此,军事法学不仅要体现权益保护,更要体现对军人荣誉的保障。出于上述考虑,军人权利与荣誉保障原则应视为军事法的第三项基本原则,具体包括两项子原则:
  
  军人权利保障原则。主要包括下列涵义:(1)军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军人是穿军装的公民,理应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各项政治权利、经社文权利。需要指出的是,军人的权利保障原则有可能与军事权集中统一、军事利益优先两项原则发生冲突,从而有所克减,前文已有论述,此处不赘。(2)军人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权利,例如复转军人享有补贴、安置等各项权利,以及在婚姻等问题上的特别保护。 (3)军人虽以命令为行动基础,但一切命令应符合法律,不得严重损害军人合法权利。例如,领导下令要求对某一部属进行殴打,即为乱令,不为军事法所保护。
  
  军人荣誉保障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作为权利的荣誉的保护。军人的部分权利体现了军人的荣誉,如军人享受各项优待,如优抚安置、景点免票等,都是军人根据法律、法规享有的权利,还有,如军人享有获得荣誉的权利,如军人可以立功等。 (2)作为义务的荣誉。军人的部分义务同样体现了荣誉精神,如《纪律条令》规定,军人有见义勇为的义务,对地方人员而言,见义勇为并非义务,条令如此规定,正是为了维护军人的整体荣誉;又如《防洪法》、《抗震救灾法》等规定,军队应担负救灾任务,此一规定看似与军人的本职---战争无关,但极有利于培养军人的人民观、国家观,更有助于维护军队的荣誉。(3)单纯的荣誉。荣誉中也有些内容与军人权利义务均无关系,如我国法律禁止伪造、变造军装,禁止非军人穿着军装等,此类规定显然不涉及军人具体的权利义务,其意图在于保护身着军装的军人的荣誉。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军人荣誉与军人权利之间仅出现了部分重合。
  
  3.4关于军法从严等“原则”的思考
  
  前已述及,我国军事法学者关于军事法基本原则问题还有一系列的独到观点,但笔者认为,这些“原则”不宜列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理由如下:(1)部分“原则”应被视为军事法的基本制度或者价值目标,而非原则。基本制度是军事法制度中具有突出重要性的那部分规则,它们虽然重要,但由于缺乏对其他规则的指导性,而不宜列为军事法基本原则。具体包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扞卫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民军队性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实际上是在军事权集中统一原则之下形成的一项制度,它无疑是军事法的一项最重要的、颠扑不破的基本制度,但还是缺乏对军事法规则制定实施的指导意义,不应列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而扞卫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民军队性质,则体现为军事法的价值目标。 (2)部分“原则”是法律的一般要求,无法体现军事法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坚持以国家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的原则、服从国家大局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这两项“原则”无疑是所有法律部门都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在军事法的制定实施中当然应当尊重,但不宜被视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至于它们能否被视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3)部分“原则”是军事政策的内容,仅适用于部分场合。这些“原则”同样重要,但只能适用于军事法的部分内容,或者特定阶段。具体包括:维护世界和平原则、开放性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原则只能适用在与国际问题相关的那部分军事法领域,不足以指导军事法规则的制定、实施全过程;开放性原则却仅仅约束军事法的立法活动,只能说是一项立法原则。
  
  除开上述三类“原则”,学界较为公认的“原则”主要是军法从严“原则”.通说认为,这一“原则”包括三个层面涵义:第一,军法规定的义务从严,军人因军法而受到更多义务上的约束,如发型上不能自由安排、不能随意出入营门等;第二,军法实施从严;第三,军法规定的责任从严,如在军事刑法上大量适用死刑等;第四,战时从严。但仔细分析,第一、三、四项内容,都是军事法制定过程中的问题,缺乏对军事法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意义;第二项虽与实施有关,但由于任何一项法律的实施都应从严,军事法相比其他法律的实施更加严格,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证据。因此,笔者认为,军事法从严原则应是一项立法原则,而缺乏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不能列为军事法基本原则。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建设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不能只看具体的制度,还要磨利手中的理论工具。军事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只是军事法基础理论的一部分内容。
  
  注释:
  ①这里所称的军事法律关系,同样是军事法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关于军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军事法律关系包括与武装力量有关的国内法律关系,也就是涉及武装力量与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内部、武装力量与武装力量外部的法律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军事法律关系不仅包括与武装力量有关的国内法律关系,也包括与武装力量有关的国际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与武装力量有关的国际法律关系,虽然也是军事法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将其囊括在军事法的法律关系体系内,不无实际需要的考虑,但对军事法理论的健康发展颇为有害。 国际法和国内法在调整方式、调整对象上有明显的差异,将二者混为一谈,容易造成理论体系上的错乱与前后矛盾。 事实上,专门论述军事法的着作中,即便有国际法部分的内容,也往往与其它部分内容格格不入。
  
  参考文献:
  [1]李龙。法理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5.
  [2]李佑标。军事法基本原则的四个特征[J].武警学院学报,2004,(3)。
  [3]张建田,仲伟钧,钱寿根。中国军事法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55-57.
  [4]许江瑞,赵晓冬。军事法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6-11.
  [5]图们。军事法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69.
  [6]李大鹏。论军事法的基本原则[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3)。
  [7]张山新。军事法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42.
  [8]莫毅强,钱寿根,陈航。军事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51-57.
  [9]陆海明,钱寿根。军事法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58-71.
  [10]钱寿根。军事法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96-104.
  [11]薛刚凌,周健。军事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9-6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139.
  [13]乔克裕,黎晓平。法的价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40.
  [14]周健。军事法学论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5.
  [1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0.
  [16]周健,于恩智。比较军事法:美国军事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17]周健,唐天富,朱雁新。比 较军事法:英国军事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17.
  [18]杨鲁。新军事变革对军事法学研究的几点启示[A].军事法论丛(3)[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64-66.
  [19]汤国光,艾文波。军事变革视角下的军事法制研究体系初探[A].军事法论丛(3)[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67-77.
  [20]曾志平。论述军事法的基本价值[A].军事法论丛(1)[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51.
  [2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