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装备训练关乎部队战斗力的形成,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军装备训练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装备训练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 装备训练;训练模式;训练体系; 一体化保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一批批新型高科技装备陆续列装部队。怎样使这些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做好准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新的课题。装备训练是战斗力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军当前的装备训练模式已难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对装备训练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分析总结当前装备训练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适应新阶段的装备训练模式。
一、当前装备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内容与任务需求差距大
一方面,未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全面组训。只注重装备的操作使用,忽略装备的维修保养,对熟悉的装备训练多,对不熟悉的装备训练少甚至不训练。另一方面,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常规和基础训练多、应急保障演练和野外实战训练较少,导致部队在受领紧急任务时缺少经验,影响战斗力[1]。
(二)训练模式落后
1. 组训方式单一。
目前我军正处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信息化建设力度非常大,可是装备训练手段依然落后,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上,几乎没有现代化的训练手段,组训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2. 缺乏完善的训练计划。
美军的训练计划都是由训练专家、装备厂家、部队联合制定的。而我军,目前只是机械地依靠装备说明书和操作使用手册等技术文件,训练的随意性比较大。
3. 参训人员结构单一。
受训者多是装备的直接操作人员,如装备士官,施训者多是院校或训练机构的教员,自始至终鲜有业务领导、厂家技术人员、装备军官如指挥人员、参谋人员、技术人员的参加,训练效果距实战要求远。
(三)训练秩序不规范
一是对装备训练缺乏集中统一的组织筹划和规范化管理,没有从训练计划、组织、考评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训练的随意性、盲目性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训练落实不够好,在训练中存在被动应付、走过场、时紧时松的现象。
(四)训练考评机制不完善
训练考核和评估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式,对于装备训练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军装备训练的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内容不明确,标准不详细,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导致训练效果难以提高。
(五)训练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对装备训练缺乏足够关注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装备保障讲得多,对装备训练过问得少,致使装备训练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以保代训甚至只保不训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装备训练机制还处于传统的惯性运行状态,未与新的训练体制接轨,装备系统内部缺乏有效整合,致使训练内容重复,效益和质量低下。三级培训之间还没有形成无缝连接,没有形成科学高效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二、提升装备训练质量的对策
(一)转变训练观念
近年来,为加速新装备战斗力的形成,在装备训练上,各军事强国普遍采用全系统全寿命的装备使用管理理念,收到良好效果。其核心内容是,装备训练贯穿于新装备的论证、研制、生产、列装、使用各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资源配置。
全寿命周期思想在我军应用还不广泛,常出现装备列装时才开始考虑新装备训练,导致“装备等人才”现象的出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应用全寿命周期思想。一方面,在发展新装备时,不能把技术性能作为唯一的考量因素,还要充分考虑装备训练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装备的论证研制阶段,应当同步开展新装备训练的计划和准备,制定训练计划、编写教材、筹备训练资源等。总之,必须树立“训练先行”思想,把新装备训练由列装阶段向前延伸,在论证和研制阶段对新装备训练进行充分准备[2]。在列装之前把参训对象、施训人员、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等环节都考虑到位。列装时,除了有新装备配套的技术文件、保障装备、维修器材之外,新装备训练也已经成熟,可以立即全面实施训练,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的周期。
(二)完善训练体系
1.基础训练
在前期已经完成详细训练计划等各项训练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让接装部队全面了解新装备。训练内容主要涉及新装备的检测、操作、维修、后勤保障等,可在院校、训练机构、部队驻地、装备生产厂家提供的场地等地点进行,主要是以单兵训练为主。根据受训对象的不同可进行细分:
(1)新装备介绍。训练对象是新装备接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参谋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目的是让接装部队熟悉新装备的技术性能、了解新装备训练计划。
(2)教员和关键人员训练。训练对象是训练机构的教员或新装备的主要操作及维修人员,适用于难以组织全员培训的新装备。
(3)全部队训练。训练对象是部队全部使用者和维修者,适用于配备数量少且技术复杂的装备。
(4)操作者训练。训练对象是新装备的操作员及乘员。
(5)维修训练。训练对象是新装备的建制维修和直接支援维修人员。
2. 应用训练
基础训练侧重于装备知识的传递,并没有达到新装备训练的最终目标。应用训练主要解决如何利用新装备完成作战任务,即让接装部队熟悉新装备的技术和战术运用。与基础训练不同,应用训练是新装备的战术训练,侧重全过程、全系统训练,目标是让指挥人员、领导者、参谋人员和操作者掌握如何充分发挥新装备的战斗力,同时实现新装备与体制编制和战术的一体化。
3.强化训练
未来作战的强度高、节奏快,会给作战人员造成很大的身心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只有对装备的操作和协同配合达到很高的熟练程度,才能充分发挥装备效能。强化训练是对前期训练成果的强化和升级,目标是保持和提高新装备操作、维修和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创新训练模式
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从了解、熟悉到掌握、熟练运用的过程。装备训练也不违反这一认知规律,因此,装备训练在组训方式上可以分四步走:
1.现地教学
此阶段主要是对新装备进行简单介绍,让受训者有感性、概括的认识,了解装备的功能、技战术性能、工作原理、训练计划等一些基础的内容。
2.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在对装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详细地对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战术运用等进行模拟练习,为下一步的实装训练打下基础。在装备结构日趋复杂、造价费用高、维护保养精细和组织难度大的情况下,模拟化训练是提高装备训练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现代化训练的必由之路[3]。模拟训练可增大训练情况的复杂程度,解决实兵实装训练难以解决的问题。
3.实装训练
实装训练是装备训练工作的落脚点,是受训者直接、深入学习装备操作的中心环节,是前期模拟训练转变为实际动手操作、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阶段。此阶段要求受训者对装备的每一项功能、每一个流程的操作,每一个部件的维护、保养、维修都要动手练习,且最后动作要达到准确、熟练、迅速的程度。另外,还要将实装训练与模拟训练结合起来,以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练指挥,练协同,练技术,提高指挥员在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的组织指挥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驾驭新装备的能力。
4. 一体化保障训练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在各个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综合集成基础上的体系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是基本的作战形式。因此,要适应信息化战争,装备训练就必须重视一体化保障训练。
一体化保障要求训练不能局限于练操作和练维修,还要练战术、练指挥和练协同。在完成单兵训练和单装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一专多能”训练和综合集成训练,特别要强化在实战背景下的全要素、全过程训练,促进装备与体制编制、作战方式和指挥方式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新装备的作战效能。
参考文献
[1]明娟,周振中,许文飞.加强军需装备训练, 提高部队军需保障能力[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134-134.
[2]曹会智,牛俊峰,单长华等美军新装备训练实践及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2):83-85.
[3]孙文斌,陈红军,刘泉新装备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汽车运用,2012,(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