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广告设计论文

广告设计中色彩的意义及其运用案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4 共3795字
摘要

  1 色彩的概述

  1.1 色彩的视觉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类。无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其他的均属于彩色。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有波长,没有其他意义,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所传达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感官经验,一旦自身的经验与所观察到的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联系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从而展现出色彩的本身特性。

  1.2 色彩的心理

  色彩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绚丽多彩的画面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调查显示,黑白广告的注目率为46%,彩色广告的注目率能达到84.1%.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因此,广告设计中的颜色选择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2 配色的选择

  色彩在更多情况下是通过对比表达出来的,这就体现出配色的重要性。"配色"是指将一种以上的颜色进行相互搭配。

  2.1 基于色相环的配色

  在设计时,首先在色相环上画出正三角形所选择的三种颜色来考虑配色。在这个场合下,即使使用了三种颜色,也因为色彩和色彩的间隔相当远,所以彼此间的差异很大;而色相对比度的提高,则给人带来华丽的印象。

  选色的形状变为正方形时,色相的对比度显得稍微薄弱。再来用五角形配色,色相的差异变得相当小,几乎感觉不到对比,呈现出均衡的颜色。相反的,要将色相的差异做到最大,可以使用对角线的颜色,就是互补色的搭配。而这种配色的选择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感觉、经验以及想象力。

  2.2 基于彩度的配色选择

  在配色选择中,不是选择几个颜色在一起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在一种颜色中加入少量其它颜色则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白色代表纯洁,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含义发生变化。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使人联想到温和、浪漫的感觉。黄色具有冷漠、高傲、敏感、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是最为娇气的一种色。所以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如果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彩特性也变得成熟、随和。

  3 色彩对广告设计的意义

  "色彩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灵,色彩是琴键,是眼睛,是音锤,而心灵则是装有许多琴弦的钢琴".--瓦西里·坎丁斯凯色彩可以使一个广告设计成功,也能让它失败。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够知道什么颜色表达什么含义,那么对颜色的使用就可以得心应手。所有色彩的含义都是相对的,它受到文化、生活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当一个上了岁数的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或者背景下会有一种怀旧的心态,那么在那个时期橙色等代表丰收、活力的颜色就会引起他的共鸣。

  作为一名设计师在设计广告时,想要把信息通过特定的色彩传递给受众时,一定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有60%取决于色彩印象。因此,设计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色彩去表达自己想传递的信息,这种选择要考虑到观众的主观性,要兼顾国内外,在达到传递信息目标前提下,在色彩表达和色彩含义之间做出平衡。

  4 色彩的感情规律在广告设计中应用

  4.1 冷暖色和广告设计

  色彩具有表达冷暖效果的作用。在广告设计中,不同产品就该用相应的色调去表达。例如,在生活中,一些新鲜的食物,如果在常温下放一天,它一定是变得不新鲜了,那么我们就会想到应该放在冰箱里,显而易见在做一些新鲜的海鲜宣传广告时,整体的主色调就应该是冷色这些看起来很新鲜的颜色,给人一种冰和水的印象,如高明度的蓝色和白色,就可以展现新鲜的感觉。

  如果用暖色,比如红色做主色调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这个食材正在被加热的感觉,令人不安。反之,像一些面包店的宣传广告用的就是红色和黄色的暖色调,因为红色刺激味觉感官,黄色给人一种酥酥的感觉,如果这时候用冷色调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4.2 畅销色和广告设计

  何为畅销色,在不同的情景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去服装店买衣服时,导购人员总会给你推荐一些服装,毫无例外的是,他们推荐的服装颜色和你当时穿着的颜色是一样的,那么这种颜色就是你的畅销色。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中,针对青少年的服装广告,设计多采用黄色这种明快的、富有激情的颜色作为主色调,因为青少年这个年龄段,这种颜色就是他们的畅销色。说白了就是,他们看到这种广告会有着强烈的共鸣,然后产生情不自禁去尝试的冲动。对于女性化妆品来说,光的颜色如白色、灰色、黑色永远是不过时的色彩,而在这种色调的基础上,如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添加上不同的颜色,这就会成为畅销色。如针对20岁-30岁年龄段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追求一种个性和性感,这时候加入粉色和一些亮晶晶的金属粉,这样所表达出来的风格,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令她们难以拒绝的。

  4.3 竞争配色和广告设计

  当今社会中,相同产品的品牌数不胜数,那么怎样的色彩能够让产品脱颖而出呢?首先,我们会想到最能表达企业品牌的理念的颜色,毫无疑问这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如果这个颜色被竞争对手抢先使用了怎么办?那就用到所说的竞争色,比如说做教育事业,那么蓝色很适合,因为它表达出一种信任,但是这个颜色被竞争对手使用了,如果还继续使用这个颜色,就很容易被埋没在竞争的海洋中。这时候白色便成为不二的选择。竞争对手用的是蓝底白字,而我们采用蓝底白字,与之对抗的感觉显而易见。

  但是,这种颜色搭配的选择必须要多添加一些自己的元素在里面,从而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4.4 兴奋色和广告设计

  前面说过,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有些颜色让人兴奋,有些让人冷静。广告设计中多运用使人兴奋的色彩,如红、橙等暖色以及明度高、纯度高或对比强烈的色彩,以刺激消费者,使其兴奋,对这一画面产生兴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婚庆公司的广告,可以运用橙红与天蓝对比强烈的色彩,促使消费者注意广告内容。而数码产品,几乎都采用冷色系列的色彩。冷静的色彩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凸显出产品可靠的性能,让消费者放心。

  当前社会,很多人都用逛街来打发时间,缓解心情,针对这一情况,一些产品的广告可多采用红色、粉色这些令人兴奋的颜色。这些人看到这些广告时,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从而浑身的情绪被充分调动,刺激其消费,这些都是兴奋色在广告设计中的很好体现。

  5 广告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5.1 麦当劳的广告设计

  谈起快餐,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麦当劳,这时你会立刻联想到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口味多样的汉堡和金灿灿的薯条。毫无疑问,麦当劳是很成功的餐饮企业,但是这家企业目前将发展重点放在设计上。作为麦当劳的首席设计师的丹尼斯·威尔,不仅让艺术与麦当劳碰撞出炫目的火花,甚至让艺术带领麦当劳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山峰。

  当我们回过头分析麦当劳的广告设计时,不难发现其设计中红色和黄色是主色调,从上面的颜色含义不难发现,红色和黄色能成功唤起顾客的饥饿感。色彩心理学表明,红色可以使人的呼吸频率和血压升高,新陈代新加快,从而容易产生饥饿感。而且红色有速度的感觉,这样顾客在就餐时就会不自觉地加快吃饭速度,这也是快餐店值得自傲的地方。然后是黄色,黄色象征着快乐和幸福,同样它也是善意和友谊的颜色。当我们看到这样一张宣传广告时,心中的食欲瞬间被勾起,黄色那充满善意的拱门更是吸引你过去。毫无疑问,这样的组合简直就是绝配。

  5.2 可口可乐的广告设计

  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广告设计普遍采用红色为主色调的宣传理念,红色有着激情的意义,红色和白色的完美搭配,将可口可乐带向了全世界。可口可乐公司是奥运会最长期和最坚定的合作伙伴,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至今,80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对国际奥委会的赞助,带给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独特的、难忘的奥运经历,充分体现了可口可乐的激情理念。而在沙特阿拉伯举办奥运会时,可口可乐公司更改了一贯的红色,而采用了绿色为主色调,因为绿色在沙特阿拉伯体现出生机和活力,而红色在那个地区代表的是死亡的颜色。这也就很好地体现了色彩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这不仅表明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而且传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种族平等和谐的更为深远的主题。

  结语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所谓不好看的色彩,因为色彩就是一些无意义的波长,是设计师给予它们不同的含义,这就体现设计师对这些色彩的认知程度。色彩服务于广告设计,而广告设计是为了宣传产品。因此,总的来说,设计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出哪种色彩或者哪几种色彩的搭配能更好地烘托产品,如何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作为一名设计人员,我们要对色彩的运用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比对,如何让自己设计的产品从众多的设计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紧紧把握设计潮流和趋势,熟练运用各种设计手法,而这些是需要不断去实践和尝试的。

  参考文献:
  [1]54雨寒。《探讨网页色彩搭配的内涵》。《软件指南》,2003年第5期。
  [2]刘英丽。《中国结元素在产品设计的应用》。《南京理工大学》,2007.
  [3]高永成,张树青。《论地毯图案色彩与人的心理作用》。《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0期。
  [4]伊达千代。《色彩设计的原理》。《中信出版社》,2011年9月。

相关标签:案例分析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