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协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公路公益广告大赛”深深地激发了我的参赛兴趣,抱着锻炼与学习的心态,创作了《有路就有好心情》系列平面公益广告作品投稿,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大赛二等奖,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解题。本届公路公益广告大赛的主题是“美丽中国高速行”,这是一个将美丽“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与的通畅、快捷的高速公路相结合而产生的创作主题,目的是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告诉公众和社会要关心公路,热爱公路,用好公路,加强对公路保护与关注。我认为,这样一个创作主题包含的内容很广,给了设计师们很大的创作空间。经过解题分析,个人觉得系列作品可能会更好地诠释主题,集中而又统一地表达中心思想。地点、时间和气候,与高速公路的运行息息相关,是公路运行的三大的要素,这为我的系列作品的创作确定了清晰的方向。
创意。有了作品主题,接下来就是如何表现的问题。公益广告的创作空间巨大,表现形式丰富。对于海报设计来说,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现在的广告海报设计,越来越多的使用漫画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表现形式或许没有传统的照片拼贴那么真实,但是它给人一种亲切感,更加的自然和更有艺术范,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因为绘画风格的自由,又有路就有好心情使其海报更加幽默和卡通,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观赏兴趣,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教育涵义。为此,在考虑了很多表现手法后,我还是选择了漫画风格。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不断尝试,我决定用漫画加水墨的表现形式,还原生活中的人们与“路”息息相关的各种经历:穿越都市、森林和山区不同地域的路;连接清晨、正午与夜晚不同时间的路;历经晴朗、下雨与飘雪不同气候的路。在最普通的生活经验中,调取人们对“路”的情感,从而体现中国公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与快乐。
借鉴。作为还是学生的我,学习是我最主要的任务,参加这次公益广告大赛,就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借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更是绘画学习的基础。在本次系列广告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在漫画风格上首先借鉴了一些原始主义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以表现人的原始本性为创作目的。这种稚拙主义艺术,没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浪漫主义的想象,印象主义的光与色,也没有表现主义的激情。它所描述的并不是人类的原始,事实上不过是画家的幻梦,所以这种主义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流派,因为乏人追随;也没有形成气候,因为少人欣赏。其中代表的画家是亨利·卢梭,他用那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这使他的画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而我在这组系列海报中想表现的就是一种天真纯朴,接近于儿童画的感觉,并且充满了想像(图2)。
在作品背景的创作中,我向大师毕加索进行了学习。他在一幅叫《小提琴和葡萄》的作品中,将小提琴的形态没有完全表现于观众,但是通过表现小提琴的几个代表的部分,使一把小提琴浮现于受众的脑海中。整幅画通过片段联系在一起,却不致混乱,让人产生很合理的联想,从而将观众引向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正是我所要学习之处。我的作品的背景是通过树、山和城市的变化来展示环境;通过清晨、正午和夜晚的变化来比喻时间;通过晴朗、下雨与飘雪的天气来诠释气候,这些场景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我们心情的改变,然而,高速公路却能克服因时间、空间和环境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使一切变得简单而高效,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而欢快(图3)。
分享。在总结我的作品的获奖原因时,我觉得应该取胜在表现风格上。相对于其他作品而言,这组作品应该是比较独特的。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在广告海报的创作乃至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去挑战不同的风格。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不乏新意,才会有持续有效的感染力。我的系列作品在视觉表现上运用了前实后虚的方法,也就是背景相对虚化,突出主体。先用水墨进行打底,勾勒出框架,然后用色彩给以一定的填涂,颜色淡雅而不浓厚,使得背景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容但不抢眼。作品突出的主题是公路,所以我将公路和汽车的表现具象化,将汽车颜色的填充饱满而强烈,出现在画面的最前面,而公路上护栏和地面的指示线等的描绘相对于汽车弱化一些,但又能被背景衬托出来。
在我看来,像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作品或许没有过去的圣母像、风景画那么让人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他们作品的表现风格比那些圣母像、风景画更费神,圣母像的画家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并有传统做指导,面临的选择毕竟有限。而这些新风格的创作者们更可能需要将一两个正方形在画布上到处移动,实验多少次后,或许永远不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停手,但是他们坚持着、努力着,最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我认为,创新风格是这个世纪必须提倡与尊敬的。【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