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归类分析
以上我们对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模式的差异性进行了讨论,不同的差异性问题分别从不同层面反映事物的特质,但对中小学信息课程开发模式需要依据一定的准则或规范将其置于相应的逻辑范畴之中。
台湾地区学者黄政杰认为:”学校课程的统整基本从知识的统整、学生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或社会关联三个层面上展开“[11].知识的统整即打破学科之间的孤立与隔离,从对知识整合的角度进行综合;学生经验的统整即是知识建构过程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结合;社会的统整或社会关联即通过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的态度与能力。
从课程领域的视角,黄政杰将学校综合课程开发模式基本概括到这三个方面,以STS视角建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有着综合课程的一些特性,受其启示,将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的课程开发分为以下三类:
(一)知识本位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将其他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关联,主要包括:事实性相关--把拥有相同或相近事实或背景的学科相联系;价值性相关--把反映共同社会道德价值的学科相联系;描述性相关--把拥有共同概括性结论的学科相联系。如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对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即为事实性相关;英国公民教育课程中对于公民的网络责任义务与信息技术课程中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即为价值性相关;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对于网瘾防治的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网络知识的联系,即可以看作描述性相关。这种开发模式强调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注重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二)社会本位
不一定在信息技术学科的界限之内,课程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中心,这种基于社会问题的设计常可看作是”核心课程“.这种课程又可分为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两种。生活领域即以人们的信息活动为基础,围绕与信息活动相关的生活问题,如计算机与健康、生活中的社会信息系统等问题确定课程内容,以养成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意识与能力。社会领域围绕信息活动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如信息安全、数字鸿沟、信息污染等来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和公民意识,强调社会发展需求与课程发展的一致性。
(三)学生本位
该开发模式不一定以信息技术学科为界限,通常以活动课程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课程以活动作为课程组织方式,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有助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形成和不断丰富,并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但这种课程无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这种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和对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分类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并不是用类别将其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严格区分,各种课程模式与类别也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如社会本位的”核心课程“也可以是学生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课程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信息社会学课程的设计当然也要以知识本位、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为基点,但他们与课程开发模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开发模式可以体现出多种课程价值观,也可以有多种组织方式。那么,我们需要一种逻辑清晰具有识别度的分类方式,才会使信息社会学的课程设计更为明确。如前所述,我们是按照一种STS综合课程的思想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即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是通过有机整合的方式来实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那么,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按照由弱至强程度的顺序来区分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的类型就比较清晰明了。这样,在中小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社会学课程作为其组成内容主要有相关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等三种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一)相关课程
即依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将其他学科信息社会学内容整合到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内容相关性是这种课程开发模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价值在于将相互孤立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其知识与技能形成一个丰富有着严密逻辑的特定结构,通过学习这样综合的课程内容,教学的关联性与协调性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全面信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1.形式
课程内容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逻辑上的相关与价值上的相关。逻辑上的相关主要指课程内容上位与下位、抽象与具体、形式与本质、从属与交叉等逻辑关系。逻辑相关程度高的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也高,反之亦然。价值上的相关是指不具有逻辑关联的课程内容在某一具体教育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其固有价值,如在讨论”网络黑客“问题时涉及经济、法律、心理等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存在逻辑上的关联,但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都有其独特价值,从而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只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某一层面上的发展而产生联系。
2.原则
在开发相关课程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集中:课程内容应当是集中的,不要同时让学生学习太多课程;(2)相关:在保留信息技术课程原有属性的同时,使之与信息社会学课程概念关联起来;(3)迁移:使信息技术课程所提供的技能迁移到另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去;(4)系统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形成系统观念,运用不同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3.方法
根据以上原则,主要采用三种方法:(1)学科外相关。即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并不与信息技术或信息科学等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领域相关,而与其他学科相关,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有针对法律教育的内容与信息法律相关。(2)学科内相关。即信息社会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技术或信息科学内容相关。如在讲授信息处理部分中”照片的加工处理“时,注意融合个人信息保护与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3)学生相关。前两种方式都是从教育者角度开发相关课程,学生相关是指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个性特征来考虑,并要求学生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在与学生的对话、协作过程中共同开发相关课程。
(二)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的背景下出现的,人们开始反思进步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始从关注学生转向关注社会,学生学习当以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为基础与核心,掌握与现实社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人们对于核心课程的概念理解不同,塔巴(Taba)给出了核心课程的六种不同涵义[12],蔡斯(Zais)从课程设计角度概括了这六种核心课程的涵义,即”以单独学科为核心、以相关性为核心、以融合性为核心、以活动(经验)为核心、以生活领域为核心和以社会问题为核心?[13]“.这里的核心课程是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社会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核心课程价值在于它加强学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能使学生在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进行自我生活、自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态度和能力,既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又丰富个体生活。
1.形式
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两种表现形式。生活领域核心课程以学生的一些社会生活活动中的问题为基础,如”计算机与健康“”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礼仪与交往“”网络欺侮“等。社会问题核心是以现实社会中突出且特殊的问题作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即将信息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上困扰人们的关键性的且有争议的问题为核心,如”信息污染“”信息泛滥“”隐私保护“”黑客问题“等。这样的课程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能自觉修正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最终目的。同时这种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
2.原则
在开发核心课程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2)联系现实社会问题;(3)要有清晰的逻辑主线或价值原则,对于核心问题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能没有逻辑联系,要在特定的范畴和规则中进行。
3.方法
根据以上原则,主要采取两种方法:(1)预设方式。即预先设定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体现教育者特定意图,这样易于系统、完整地设计课程。(2)生成方式。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定核心问题,体现课程开发的广泛性与师生关系的民主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三)活动课程
即以学生处理信息的各种活动为课程组织方式,为了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切身的体验。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参与信息处理的实践活动方式。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倡导学生主体性发展,它有助于隐性课程价值的明晰,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这种课程开发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知识体系,通过学生活动方式,能够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民能力在内的社会化能力,以及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还能让学生获得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
1.形式
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经验获得性课程、体验性课程、操作性课程和反思与批判性课程。经验获得性课程即通过对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是学生获得关于世界及其现实生活的丰富的感性认识的课程;体验性课程是将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感受作为立足点,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操作性课程是通过活动情境、任务和方式的设定,使学生形成熟练、精确的操作技能的一种课程;反思和批判性课程是旨在养成学生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这些形态并不是非此即彼,是能有机地组成各种形式的课程的。如以”信息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模拟法庭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对于法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体验。再如英国UKSaferInternet Center与ChildnetInternational合作开发的针对K4-5阶段(初三或高一年级)学生的一个主题为”性短信(Sexting)短剧“的学习活动[14],学生通过其中辩论活动达到反思与批判的目的,学生通过剧本进行表演,从而达到交流合作、体验的目的。
2.原则
在开发活动课程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活动是主要的学习活动方式;(2)以学生的现实经验为出发点;(3)以体验、经历为主要过程;(4)以现实生活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的。
3.方法
开发活动课程需要制定课程实施纲要和实施指导规划,课程实施纲要是规划和指导学习活动的总括性文本,包括实施目的、实施内容、实施步骤、指导方法和实施考核和结果评价等要素。师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实施指导规划或方案。这些内容要注意以下问题:(1)活动是否符合目的?学生是否理解这些目的?(2)活动内容是否科学(难易程度、知识准确性)?(3)活动方式是否恰当(激发兴趣、环节合理、以学生为主)(4)结果评价如何证明是否达成目的?
当然,相关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三者之间并没有明确边界,不是不可逾越的,并且常常是互相重叠的。本文只是提出一种逻辑线索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模式分类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3):8-12.
[2]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3]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5][10]钱松岭,董玉琦。美国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8):28-34.
[6]情报モラル[EB/OL].
[7]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説(情报编)文部科学省[EB/OL].
[8][14]钱松岭,董玉琦。英国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9):5-9.